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佛教三论宗直接继承了印度佛教中观学派的思想体系,也继承了中观学派的判教主张。中观学派的判教主张是在中观论师智光与唯识师戒贤的争论中提出的。关于智光和戒贤的争论情况,法藏的《十二门论宗致义记》记载如下。

  • 标签: 法藏 唯识 印度佛教 中国佛教 中观 学派
  • 简介:<正>一篇题为《也应惩治行贿者》的短评(见《人民日报》1992年4月14日)写道:“公诸极端的贪污贿赂要案,只见受贿者服法,少有行贿者受惩。”这种情况确实是极不正常的,因为轻纵行贿者,受贿罪案难于查处彻底。列宁主张严惩一切涉及受贿的行为,才是治本之道。

  • 标签: 行贿者 列宁 受贿罪 受贿者 工作人员 贪污贿赂罪
  • 简介:本文涵盖三个重大问题,它们分别是马克思对自然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对象)的独特理解,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差异性和同一性的关系问题的理解,以及马克思在自然科学观上实现的革命。通过具体阐述上述三个问题,本文向我们展示了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的独特主张,即马克思主要是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理解自然科学的,这有利于宗教批判、感性批判本身以及克服自然科学的"抽象物质性的方向";马克思予"过程"以特别重要的作用,为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在高度发展阶段上的同一奠定了理论和现实的基础;马克思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然科学的保守性质,使科学从实证的走向实践的、批判的、革命的科学。

  • 标签: 自然科学 人的科学 科学 实证 批判
  • 简介:有人提出恩格斯的一段“93字”论述,否定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否定了整个共产主义的理论体系,说明恩格斯晚年放弃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主张改良资本主义制度,和平进入社会主义,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这种看法纯属臆造。联系上下文完整理解“93字”论述不难得出:恩格斯反对脱离工人阶级解放而抽象地谈论全人类的解放;恩格斯坚决反对鼓吹所谓超阶级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观;恩格斯晚年并没有放弃无产阶级革命原则,放弃共产主义理想;把它看成恩格斯在晚年主张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文献事实”更是荒谬。

  • 标签: 恩格斯 共产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 简介:近代中国政治改革呼声日益增加,经济结构转型迫在眉睫,思想文化交流范围加大、程度加深,广大先进知识分子在探索治国理政的相关理论时往往首先利用传统文化的合理部分进行理性架构,当这一分析和阐释无法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时,他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国外传人的思想,甚至不惜克服艰难险阻去国外求学,考察国外各种文化思潮。作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代表的蔡和森,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民族忧患意

  • 标签: 善恶观 经济结构转型 近代中国政治 中国现实问题 先天下之忧而忧 相关理论
  • 简介: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并在抗战胜利后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而提出并力争实现的战略性主张之一。其从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本文主要从建立联合政府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建立联合政府主张的正式提出;力争实现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等方面对论题进行探讨。

  • 标签: 毛泽东 中共中央 联合政府
  • 简介: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为团结国内力量,实现抗战建国,与各民主党派联合要求国民党改组政府,建立各党派平等参与的联合政权。然而,这一主张公布后却遭到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极力围堵。与此情形相反,国民党进步人士、各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和爱国民众则对联合政府主张表现出了极大的支持。应当看到,联合政府主张之所以受到欢迎,既是因为人们出于对民主政治的向往,同时也离不开这一主张在中国的传播历史和实践经验。

  • 标签: 联合政府 国统区 政党 民众
  • 简介:本文从湛若水对“随处体认天理”、“以自然之功夫合自然之本体”、“勿忘勿助”这三个重要主张的阐释出发,指出湛若水对自身学问归属有着自觉而深刻的认识,在接续白沙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扩充其内在意蕴与现实指向,因而极具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湛若水 陈白沙 随处体认天理 以自然之功夫合自然之本体 勿忘勿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