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最近报载,全国各地到处纷纷建设文明村(镇)。例如河北省开展文明村活动的大队,到去年九月中旬,已达28,000多个,占农村大队总数的55.5%。现在文明村活动正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部分地区还搞了文明乡(社)的试点。这些文明村,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像初开的花朵,鲜艳夺目,引人喜爱。这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值得我们的重视和赞美,特别是值得研究伦理学和精神文明的同志们注意和研究。我们是一个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经

  • 标签: 文明村 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五好家庭 研究伦理学 党组织
  • 简介:弘法寺,初日耀南天,同体大悲周法界,现身三圣演华严,福智两无边。弘法寺,户牖八方开,香水海闻狮子吼,梧桐山引凤群来,佛种待缘栽。弘法寺,众善与人同,利乐有情兴教化,庄严国土等西东,行愿无穷。

  • 标签: 弘法寺 三圣 华严 善与人同 水海 初日
  • 简介:佛学家、爱国高僧巨法师,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生前曾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现代佛学》主编、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 标签: 巨赞法师 佛学家 生平 人格修养
  • 简介:峨眉山天下秀。凡是到过那里的人,山中的梵字琳宫,金顶的日出、云海和佛光,甘美清凉的山泉和回环张列的绝壁,阴天的雨丝和静夜的明月……都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印象。然而,每当人们游罢归来,在脑海里再现峨眉雄浑而秀丽的山影时,最容易想到的往往是那浓绿凝翠的林海。峨眉山纵横百里之内的丛林古木,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原始森林,它是千余年来住在那里的历代僧人辛勤劳动的成果。根据有关资料的介绍,峨眉山僧人从唐代开始就在

  • 标签: 眉山天下秀 峨眉 静夜 给你 《华严经》 梵字
  • 简介:某君,养鸡以图富。某日,需宰三鸡待宾。此君盘算在群鸡中筛选,择优而留,择劣而杀。母鸡甲,食量不少,而且连续两月未下一蛋,是只大食鸡,家人骂之“食枉米”“败家鸡”:幂此鸡支出太大而产出太少,不符合成衣规律,杀。公鸡乙,常混入居室捣乱,上扑下跳,是只“捣蛋鸡”。有次居然把鸡屎拉在凳子上,全家上下都骂它“天杀”。正好,今日该杀。

  • 标签: 养鸡 公鸡 蛋鸡
  • 简介:儒教、佛教、道教是我国流行的三大宗教,儒教的创始人为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人,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教师,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著作有弟子辑的《论语》。佛教是由印度传来的一种宗教,其创始人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前

  • 标签: 三教 三大宗教 曲阜县 释迎牟尼 陬邑 仲尼
  • 简介:(一)旭日东升,金光灿烂。万丈恩流降自九天。造成人身,屈尊就贱。生于马槽居我人间。普天同庆异口同。承蒙救恩,意畅心欢。良人受享,太平于地。天主受享,荣福于天。(二)遵规守诫,修德行善。非理毋求,非义毋贪。宽恕世人,扶助贫贱。克己奉公,积德于天。传播福音,如光如盐。耶稣圣训,铭刻心间。祈祷修身,坚持不倦。神灵偕主,其乐无边。(三)同心同德,开创局面。抵挡仇敌,天主十诫,作为指南。圣教四规,

  • 标签: 金光灿烂 天主十诫 圣教 修德 耳卜 全善
  • 简介:“重构象数”是《太玄》《易》的主要方法,扬雄由此开创了“以三为本”的玄数系统、“象应于数”的取象法则,其学说渊源主要为“老子生成说”、“天文历法说”、“自然音律说”、“阴阳五行说”。这一“综合性创新”的象数构建,注重《太玄》象数研究的宋明思想家以“是否合《易》”为标准,对其评判也是毁誉参半,赞同者认为《玄》《易》“道同法异”,互为补充;批判者则立足《玄》《易》义例差异,责《玄》缺陷。

  • 标签: 重构象数 以三为本 象应于数 象数得失
  • 简介:北宋末成书、南宋初刊行的《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像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但通行的《大正藏》本《图》第11、14两参的插图发生了颠倒。参核图像特征和《华严经》可知,《图》的另外11幅插图也发生了错位。以《图》为底本绘制的明初太原崇善寺壁画的作者意识到了插图存在问题,但并未意识到问题不在插图本身,而在插图顺序错位,因而仅做了有限的修订。插图错位是由于编印过程中编辑者对各善知识的形象认识不够深入而造成的。元至明初《图》曾十分流行,但到明末清初时仅有文字部分流传,插图可能于此时在国内失传。

  • 标签: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太原崇善寺
  • 简介:法师(1908—1984)著名的爱国高僧、佛学家,也是一位佛教改革家、佛教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太虚大师的佛教改革思想,积极倡导“新佛教”,是继太虚大师之后,中国佛教革新运动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巨法师与杭州佛教关系密切。他在杭州灵隐寺出家,撰写过《灵隐小志》,曾任浙江省佛教会和杭州市佛教会的秘书长。他还是武林佛学院(今杭州佛学院的前身)的创办人之一,并担任第二任院长。本文通过对巨法师与武林佛学院创建过程的考辨,梳理巨法师在主持武林佛学院期间的佛教教育实践,旨在说明巨法师对现代中国佛教教育的重要贡献。

  • 标签: 杭州佛学院 法师 中国佛教 太虚大师 杭州市 改革思想
  • 简介:儒律合一思想,是宁思想中重要的一环。这不仅涉及到宁在吴越国时的身份问题,还关乎到他是以什么身份来编撰《宋高僧传》,以及《大宋僧史略》等问题,因此,重点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论述。第一,为了从根本上了解宁儒律合一思想当中的律学思想,我们有必要对宁"律虎"身份的由来和他在律宗史上的地位加以确立;第二,通过对宁所留下的著述和其它文字资料的反复阅读和用心思考,可以发现,宁的律学思想与儒家思想或礼制有着一定程度的结合。

  • 标签: 赞宁 儒学 律宗 王禹偁 大宋僧史略 宋高僧传
  • 简介:当2001年的曙光冉冉升起的时候,跨入新世纪的大门,佛教界同仁们,相互合十作礼,祝贺新年新春快乐,吉祥如意,法喜充满!

  • 标签: 世纪 鲜花 期刊 2001年
  • 简介:法师(1908-1984),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江苏省江阴塞贯庄村人。1927年毕业于江阴师范学校。同年入上海大厦大学就读。1931年由太虚大师介绍,乃到杭州灵隐寺从却非老和尚出家,取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名巨

  • 标签: 太虚 法师 法名 和尚 大师 江阴
  • 简介:爱国高僧巨法师继承太虚法师改革佛教思想,并为之奋斗一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提出改革佛教的志愿,并对佛学进行研修和实践。抗日战争中,撰写10万字的《新中国佛学概论》,提出“生产化”、“学术化”二个口号,并在卓锡广西桂平西山龙华寺时进行试验。建国前夕草拟《新中国佛教改革草案》提交党中央。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中国佛协和中国佛学院领导。提出改革佛教是必然的,并为之奋斗一生。

  • 标签: 佛教 中国佛学院 太虚 奋斗 佛协 必然
  • 简介:佛教文物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巨法师一生对佛教教育、佛教学术研究、佛教改革及佛教文化交流等方面倾注了毕生心血,同时也对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提出了“以保文化而维圣教”的理念和呼吁,并撰文对佛教文物保护现状表达出较多的担忧,同时也有自己的保护研究理念。本文摘举《巨法师文集》(以下简称《文集》)二篇文稿事例,以解读巨法师对我国佛教文物的保护理念。

  • 标签: 佛教文物 法师 护理 解读 文化遗产 佛教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