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奶牛附红细胞病是由附红细胞寄生于奶牛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的一种传染病。以高热、贫血、黄疸和产奶量急剧下降为主要症状。病程一般为3~7d。2006年以来,笔者共诊治该病56例,由于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均获治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牛附红细胞体病 奶牛 诊治 细胞表面 传染病 产奶量
  • 简介:研究茯苓菌丝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酸化、加热进行发酵液预处理试验,经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法优化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发酵液预处理参数为:草酸调节pH值5.0,75℃加热15min;优化的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5.9,乙醇体积分数74.7%,醇沉时间11h,在此条件下,粗多糖提取量为11.86g/L。

  • 标签: 茯苓菌丝体 胞外多糖 提取 响应面
  • 简介:奶牛分娩后15日内的这一段时间,称为乳初期。母牛在这段时间里,机体的主要特点是:胎儿在母体内代谢产物的不良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乳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机能还没有达到完全正常;有的母牛乳房还在水肿,消化机能还在减退;子宫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恶露还在排出。此时,母牛开始乳,要消耗体内大量的钙。因此,在这一段时问里,必须尽快促进恢复母牛的体质,为母牛的乳旺期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泌乳初期 饲养技术 奶牛 循环系统 消化机能 代谢产物
  • 简介:奶牛附红细胞病是由附红细胞感染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附红细胞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的一类微生物。该病原体可引起牛发热、黄疸、贫血和产奶量下降等症状。1发病情况2012年7月25日,沈阳苏家屯区王某自家养殖的奶牛发病,病牛消瘦,四肢无力,疲倦喜卧,起立缓慢,病牛倒卧届需较长时间才能重新站立。食欲不振。曾在附近兽医院注射过青霉素,但效果不佳。2临床症状病牛消瘦,精神沉郁,四肢无力,疲倦喜卧,起立缓慢。食欲不振,瘤胃蠕动音弱,腹泻,尿黄。呼吸急促,鼻有灰白浆性鼻液,流泪。眼结膜黄染,口唇苍白。体温是40.4℃,心跳106次/分。

  • 标签: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 诊治报告 人畜共患传染病 附红细胞体感染 发病情况 四肢无力
  • 简介:1发病情况2011年9月,南阳市南郊某养殖户饲养的10头奶牛有1头发病,主要症状是高烧、眼结膜潮红、流泪等,用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治疗,疗效甚微,体温升高到4.1℃~42℃,1~2d后死亡。接着,又有3头奶牛发病,这次因及时诊断和治疗,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 标签: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发病情况 药物治疗 体温升高 养殖户
  • 简介:目的优选人参药性菌中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正交试验考察,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以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人参药性菌最佳提取条件为加7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较低,可适用于大生产.

  • 标签: 人参药性菌质 总皂苷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通过对木麻黄四个种两次嫁接试验,研究影响嫁接的成活的因素和比较种内、种亲和力.调查分析嫁接苗的苗高、接穗地径和成活率.结果表明,接穗的采集部位和嫁接环境对嫁接成活影响很大.排除外界因素,木麻黄属内不同种有较高的嫁接亲和力(58.4~69.2%),且种内和种嫁接亲和力的差异不显著.

  • 标签: 木麻黄 嫁接亲和力 成活率
  • 简介:秘鲁下捕季的预售已于2013年9月份开始,短期内大部分秘鲁厂商就已提前完成阶段性预售计划,目前已暂停报盘,导致鱼粉盘价格在近期趋涨。由于鱼资源恢复良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下捕季配额将会在200万~250万t。因此,下捕季鱼资源情况和配额问题仍会是近期国际鱼粉市场的焦点。

  • 标签: 鱼粉市场 价格 资源恢复 业内人士 鱼资源 秘鲁
  • 简介:营养师的首要目标就是创造利润,要想为客户创造利润,就要实现每年每单位养殖空间利润的最大化,而考核的核心就是养殖场的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PSY)。在过去的几年中,欧洲大部分生产商的PSY目标是30头。事实上,很多生产商现在已经做到了这个目标,如果要达到更高的水平如40头,就要注意管理大窝产仔数,增加产活仔的数量。

  • 标签: 仔猪 窝产仔数 养殖场 生产商 利润 营养师
  • 简介:为探索不同伐强度对撑绿竹新竹胸径、竹高、产量的影响,在贵州省习水县设置了不采伐(处理A)、中度伐(处理B)、强度伐(处理C)3个采伐强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C的新竹平均胸径低于处理A和处理B,处理A和处理B的新竹竹高均高于处理C,处理B的新竹产量最高为18.15t/hm2,其次是处理A为15.62t/hm2、处理C最低为10.91t/hm2。撑绿竹林中度伐有利于新生竹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 标签: 撑绿竹 间伐强度 胸径 产量 贵州省
  • 简介:通过对不同伐强度的杉木林分伐桩萌芽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伐强度对杉木伐桩萌芽保存率和萌条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强度伐有利于杉木伐桩萌芽保存率的提高,增加杉木伐桩萌条数,促进杉木伐桩萌芽条生长;伐桩直径和留置高度对杉木伐桩萌芽特性也有明显的影响.

  • 标签: 杉木 间伐强度 伐桩直径 伐桩高度 萌芽保存率 萌条生长
  • 简介:牛奶体细胞数,是指每毫升牛奶中所含的体细胞的数量。简称SCC,其主要成份是白血细胞,占99%。国际乳业通识,SCC越低,生鲜乳质量越高;SCC越高,对生鲜乳的质量影响越大。因此被各国专家认为是生鲜乳质量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牛奶体细胞数是乳房健康的指示性指标.反映乳房的健康与奶牛的产奶能力、牛奶质量的好坏有关,也反映一个牧场的总体管理水平。牛奶中体细胞数增加会使产奶量减少,还会影响牛奶的质量,使牛奶产生酸败气味,并且减少奶制品存储时间。在奶牛的养殖中控制、降低体细胞数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影响牛奶体细胞数的因素介绍如下:

  • 标签: 牛奶质量 体细胞数 乳房健康 指示性指标 SCC 乳质量
  • 简介:以牡丹江林区杨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别为30%-40%的强度伐和20%的中度伐,以未伐为对照,通过研究伐5年内的林分生长,旨在为杨桦林的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伐5年后,伐林分的平均高和平均胸径均有显著提高,强度伐的胸径较对照增加了1.2cm,中度伐增加了1cm,树高则分别增加了1m和0.7m。树高、胸径的年平均增长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强度伐〉中度伐〉对照,差异显著(P〈0.05)。伐显著促进了单株木材积的增长量(P〈0.05),且以强度问伐最为明显;而林分蓄积增长量显著下降(P〈0.05),但随着伐时间的延续,对照与伐林分的蓄积增长量的差距逐渐减少。

  • 标签: 间伐 杨桦次生林 林分生长
  • 简介:利用旋转蒸发萃取侧柏木挥发油,并对挥发油进行了GC/MS分析。实验确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利用侧柏木屑为材料,在50℃,1:8的木屑蒸馏水的体积比的条件下,蒸馏1.5h。利用气相色谱-谱对挥发油分析,结果发现其主要成分为罗汉柏烯和柏木脑。

  • 标签: 旋转蒸馏 侧柏木屑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挥发油
  • 简介:为提高南瓜制种单位面积的收入,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经笔者3年技术攻关和制种户生产实践,研究出一套适合湘北地区推广的早熟南瓜与油菜、棉花套作制种的栽培技术。采用此栽培模式产生的效益每667m2达6600.3元,经济效益可观。

  • 标签: 制种栽培 效益分析 间套作 技术 南瓜 棉花
  • 简介:冷作工一化教学体系,就是整理融会教学大纲所必要的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文章从多方面来简单阐述冷作工的一化教学研究。

  • 标签: 冷作工 一体 教学研究
  • 简介:为研究高邮鸭的开发利用价值,对107日龄高邮鸭的尺及部分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其生长特性和蛋品质。

  • 标签: 高邮鸭 体尺 生长性能 蛋品质
  • 简介:本研究以山丹新麦草为材料,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种子、胚芽、二倍植株幼苗染色加倍研究,探讨了不同诱变材料的适宜处理浓度和时间,从而比较出最适宜的染色加倍方法。结果显示:最好的加倍方法是用0.1%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幼苗24h诱变率最高,为62.5%。

  • 标签: 山丹新麦草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
  • 简介:本文以联合勘察加景天(Sedum.kamtschaticumSubsp.Ellacombianum)、‘胭脂红’景天(S.spuriumcv.Coccineum.)、石景天(S.acre)3种景天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植物显微技术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叶片细胞结构变化与景天植物抗寒性的关系。结果如下:(1)景天的抗寒性与其叶片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淀粉粒积累、粘液细胞增多以及蜡质层增厚有关,在低温胁迫下石景天因为叶绿体表现出高的稳定性,叶肉细胞液泡中存在大量囊泡(小泡)来防止细胞结冰,以及通过叶片表面厚厚的蜡质层降低蒸腾作用,从而达到较强的抗寒性。(2)从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分析,3种景天植物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石景天、‘胭脂红’景天、联合勘察加景天。

  • 标签: 景天 低温胁迫 细胞结构
  • 简介:通过利用surfer软件强大的绘图功能,结合牡丹江林区山脉走向,对牡丹江林区土壤腐殖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urfer软件等值线绘图功能所形成的图对了解牡丹江林区土壤腐殖质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腐殖质 牡丹江 SURFER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