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人民饮食中非常重要的牛羊肉,人们对于其食品安全的问题也十分重视。在我国牛羊养殖产业的发展中,一般来说,牛羊的养殖规模相对于鸡鸭等要大一些,有的是以个人家庭养殖为单位、有的是国家级的养殖产业,但是无论养殖的规模是多大,若牛羊感染了病,不但会影响牛羊的生长发育,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对养殖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所以,做好牛羊病的预防治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是在对我国目前牛羊病的流行情况、发病原因及等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找出有效的牛羊病的防治措施。

  • 标签: 牛羊 布病 流行 防治措施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我国的养殖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高,危害程度大,直接威胁着人畜健康,影响着人们的经济收入。病是养殖业中较为典型的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强,传染途径多,传染范围广,是一种人畜都会被传染的病症,影响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本文对病进行的介绍,总结了常见的传播途径和患病症状,并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希望对降低病的传播、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布病 危害 诊断 防治
  • 简介:氏杆菌病是一种由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其可导致母牛流产、不孕,在严重危害的养殖业正常发展的同时,也为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本次研究将通过对牛氏杆菌病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该病的诊断及预防措施。

  • 标签: 牛布氏杆菌病 预防 治疗 诊断
  • 简介:脊尾白虾又名白虾、小白虾、五须虾、青虾、绒虾、迎春虾等,系热温带海区底栖虾类,以黄渤海产量最高。脊尾白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海米,因其呈金黄色,故也有“金钩海米”之称。

  • 标签: 脊尾白虾 红1号 金黄色 黄渤海 可加工 青虾
  • 简介:灵川县2010年春开始引种W.默特,2014年开始规模化种植,现有栽培面积333hm2,投产面积200hm2,年产量2000t。通过多年对该品种引种灵川的综合性状观察,总结了品种适应性,丰产性和果实品质及存在问题,以期指导生产实践。

  • 标签: w.默科特 灵川 性状表现 栽培技术
  • 简介:目前,我国苹果产区在果园管理中,农药、化肥的使用很普遍,但是农药、化肥的大量施入或不合理使用,既浪费了人力和财力,又对果园、水源造成极大的污染,同时还影响了果品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在不影响果品品质和产量的情况下,减少农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双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苹果生产 果园管理 果品品质 苹果产区 合理使用 农药
  • 简介:为研究海洋生境芽孢杆菌TCS001的分类地位和抑菌活性,通过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观察,并结合gyr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了菌株TCS001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谱;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凹玻片法,测定了不同浓度TCS001菌株发酵滤液对靶标菌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菌株为贝莱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其对6种供试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率最高,达87.66%。不同稀释倍数下,TCS001发酵滤液对黄瓜灰霉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稀释5倍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96.24%和98.05%,稀释20倍时抑制率也均达90%以上。形态学观察发现,TCS001发酵滤液可导致黄瓜灰霉病菌孢子萌发芽管中间或顶端膨大畸形。研究表明,海洋生境贝莱芽孢杆菌TCS001极具开发为微生物农药的潜能。

  • 标签: 生防菌株 海洋生境芽孢杆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促旋酶A亚单位基因 发酵滤液 黄瓜灰霉病菌
  • 简介:1栽培期根据不同的生产目的和市场行情,安排不同的播种期。一般春栽平菇清明前后开始购置原种,4月下旬开始培养栽培菌种,5月开始集中装料、接种,在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条件下,经过45天左右的培养,6月下旬到7月左右开始陆续采摘上市,一直能持续到立冬。

  • 标签: 生产技术 平菇 无公害 市场行情 栽培菌种 光照条件
  • 简介:菜用枸杞可药膳兼用,以嫩枝、嫩叶为产品。枸杞菜含有枸杞多糖、枸杞黄酮、枸杞甜菜碱,能防癌抗癌、补肾益精、降血脂血糖、养颜美容等,能增进人体健康,延年益寿。菜用枸杞适应范围广,病虫害少,绿色环保,全国各地都能栽培,亩产可达3000kg以上。为了能在甘肃天水地区引进推广,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和西北同生态类型区域的栽培技术。

  • 标签: 菜用枸杞 生产技术 露地 生态类型区 枸杞多糖 养颜美容
  • 简介: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与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密切相关,影响农田弃耕后的植被演替过程。为深入理解鄂尔多高原弃耕农田土壤水分入渗随植被演替的变化规律,以鄂尔多高原软梁、硬梁不同年限的弃耕农田为对象,采用双环入渗仪测定土壤水分入渗参数,利用Kostiakov-Lewis模型模拟软梁和硬梁弃耕农田(共计12个弃耕类别)的水分入渗过程,分析它们的水分入渗规律。结果表明:1)软梁土壤初渗速率随弃耕年限增加呈不显著的降低趋势;稳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高度随弃耕年限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在弃耕10年时显著降低;2)硬梁土壤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高度随弃耕年限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弃耕10~15年之间明显升高。随弃耕年限增加,软梁土壤水分入渗浅层化,硬梁土壤水分入渗能力有所提高。研究结果可为鄂尔多高原弃耕农田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灌丛化 弃耕农田 土壤水分入渗 Kostiakov-Lewis模型 鄂尔多斯高原
  • 简介:于2015年和2016年在辽宁獐子岛海域(东经124°47′,北纬39°3′)采集活体氏蚶Arcaboucardi,利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研究氏蚶壳尺寸与体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氏蚶壳长(SL)、壳宽(SW)及壳高(SH)与湿体质量(WW)、软体部质量(EW)等性状间呈极显著的表型相关(P<0.01),铰合部高(HH)和裂口高(AH)、铰合部高和裂口长(AL)没有显著性差异。通径分析表明:壳长对软体部重直接作用最大,为0.324,壳宽对活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为0.071;壳尺寸性状通过其他性状对重量性状产生的间接影响均大于相应的直接影响;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壳尺寸性状对体积和体质量性状的最优回归方程:WW=21.429+0.26SL+0.379SW+0.348SH+0.148HL(R2=0.935);EW=-8.161+0.081SL+0.161SH+0.156SW-0.07HH+0.06HL(R2=0.898)。本实验可为氏蚶的生物学研究和遗传育种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布氏蚶 数量性状 相关性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