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当前我区林地管理的主要问题是:1.有林地向其它地类逆转严重,净增有林地面积比例低。据我区森林资源第四次连清复查结果推算,全区有林地平均每年转变为其他地类的面积达18.35万公顷.相当于同期年平均人工造林面积的81%。其中转变为非林业用地28800公顷、疏林地29800公顷、无林地104700公顷、灌木林地7700

  • 标签: 林地管理 森林资源 林业用地 人工造林面积 林地面积 无林地
  • 简介:该文以河南省为例,探讨了旱涝灾害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重点分析了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对防治旱涝灾害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在山丘地区建设“绿色水库”与平原地区建设“黄色水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只有增加森林植被覆盖,才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而从根本上减轻旱涝灾害。

  • 标签: 水土流失 旱涝灾害
  • 简介:在我国水土流失影响分析与损失分类的基础上,构建系列评估模型方法,对1990年和2000年水土流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分类与分区评估。结果表明:水土流失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显著,尤其是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西南和西北地区;2000年全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和强度均较1990年有所降低,但经济损失却增加了34.8%。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 标签: 水土流失 经济影响 损失评估 中国
  • 简介:在全面调查摸清赣县城区内的水土流失现状、特点及危害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水土流失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 标签: 城区水土流失 防治对策 江西赣县
  • 简介:在调查研究和实地勘察基础上,对新疆与黄土高原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和治理模式进行差异性分析,针对新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水土流失特点,结合黄土高原治理经验和模式,系统分析新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历史和现状,并在具有代表性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新疆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提出统一规划和分类防治治理的模式。

  • 标签: 干旱内陆区 水土流失 综合防治 模式
  • 简介:本文针对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中水土流失的问题,分析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并针对该问题提出综合治理对策.

  • 标签: 湄洲岛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探讨
  • 简介:光泽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交界处,全县竹林面积22400hm^2,是我省重要的毛竹产地。竹林水土流失现象在光泽县较为普遍,在分析毛竹林分布特点及生产情况的基础上,总结竹林地水土流失特征及产生原因,指出在毛竹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竹林地水土流失防治的几项措施,对今后竹林生产,尤其是2008年初遭受冻害打击的毛竹林的全面恢复,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毛竹林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光泽县
  • 简介: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求健全、完善政策体系,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该文回顾与评价了我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分析了我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与对策建议,为制订今后一个时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战略提供参考。建议及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编制国家水土保持战略规划、成立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增加政府投入,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 标签: 水土流失 综合防治 政策体系
  • 简介:通过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分析,在总结已有水土流失防治成果和防治措施体系及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按照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规律,把开发建设项目防治区分为扰动开挖防治区和弃渣防治区2个分区,并对各分区提出了相应的主导防治措施,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宏观统筹、分类指导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 标签: 开发建设 人为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 简介:瑁溪蜜柚属亚热带多年生常绿果树,对土壤条件适应性较广,具有速生快长、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是群众喜爱种植的果树,是平和县著名的地方传统珍贵名果,它同时也是治理水土流失植物措施的很好选择。要在山地水土流失区种植瑁溪蜜柚,必须做到山地水土流失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密切结合,建立“保水、保土、保肥”的农业生态果园。

  • 标签: 山地 水土保持 琯溪蜜柚
  • 简介:概括了福建长汀县河田镇水土流失具有:面积广、强度大、类型多样、土壤贫瘠、生境恶化等特点,分析认为降雨强度大、地质构造运动频繁,节理裂隙发育、土壤抗冲抗蚀性能差、植被破坏严重等自然因素以及历史上战争不断、建国后文革的干扰等社会历史因素是造成河田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对长汀河田的水土流失治理,汀江流域以及我省其他江河流域的生态建设,具有普遍的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水土流失 特点 成因 河田
  • 简介:通过对砒砂岩区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及工程措施进行调研,本文对最适合砒砂岩区生长的油松、沙棘、柠条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给出砒砂岩区植被建设的几点建议。提出了砒砂岩区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并总结了不同类型砒砂岩区的措施空间配置模式。生物措施方面以沙棘作为砒砂岩区生物措施治理的突破口,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栽种油松、柠条,在造林方式上宜采用混交造林I在工程措施方面要结合沙棘植物“柔性坝”技术,以大、中型拦泥库为骨架,以淤地坝为主体,建设支流坝系。实现淤粗排细,改善进入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及泥沙组成。

  • 标签: 砒砂岩区 水土流失 治理措施 调研
  • 简介:水土流失既是一种非点源污染形式,同时又是其他非点源污染物流失的载体。本文以大亚湾流域为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取基础资料,通过类比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而获得的输出系数模型参数,采用输出系数模型法估算水土流失型非点源污染负荷,探讨快速评估大尺度水土流失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方法。

  • 标签: 水土流失 非点源 数字高程模型(DEM) 输出系数模型
  • 简介:福建省建宁县是“中国黄花梨之乡”,全县黄花梨种植面积达0.67万hm^2。过去,大多数果园因建在山坡,坡度大,植被覆盖少,水土流失严重。近几年,建宁县将果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列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多管齐下,采取建设果园梯地、自然留草、人工种草、

  • 标签: 水土流失治理 果园 成绩 水土保持工作 综合治理项目 种植面积
  • 简介:韩江上游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典型区域,需要摸清该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以2008年10m分辨率的Alos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对韩江上游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遥感分析,结果表明:韩江上游土地利用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植被覆盖状况良好,但地形陡峭,水土流失面积达5102.56km2,侵蚀强度以轻度为主,主要分布于广东境内梅江及其支流两岸五华、梅县、兴宁和平远县的山丘区,以及福建境内汀江流域上中游上杭、长汀、武平和永定县的山丘区。

  • 标签: 水土流失 遥感 韩江上游 汀江流域 梅江流域
  • 简介:利用第3次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体状况,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等不同类型水土流失状况以及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4大经济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并对水蚀区侵蚀危险度现状进行了评价。结合水利部开展的第1、2次全国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15年来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多年来土壤流失量变化的状况。

  • 标签: 水土流失 状况 发展趋势 中国
  • 简介:开发建设项目通过对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子的干扰和破坏,打破了地表基底的稳定,损坏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以至引发生态退化。通过分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危害等情况,结合生态恢复学相关理论,对水土流失生态恢复体系及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希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 标签: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 生态恢复
  • 简介:西藏地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主要受降水、大风、温度、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等自然因素及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掠取资源、破坏环境等人为因素影响。为防治西藏地区复杂多样的水土流失,结合西藏地区的自然属性和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将西藏地区分为藏东南水力侵蚀为主区、藏西风力侵蚀为主区、藏北冻融侵蚀为主区及藏中复合侵蚀区,并针对各区的自然属性及影响因素,提出在不同时期以防治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复合侵蚀为主的防治措施和发展方向,并提出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宣传、研究水土流失机制和防治对策、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等举措,以达到防治西藏地区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目的。

  • 标签: 水土流失 现状 分区 防治对策 西藏
  • 简介:以山西某煤矿兼并重组项目为例,介绍了煤矿重组项目的基本情况和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项目水土流失类型、侵蚀强度、新增水土流失情况,探讨了水土流失治理分区及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体系,并提出水土流失治理建议。

  • 标签: 煤矿 兼并重组 水土流失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