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5年4月15日。江苏省射阳县临海镇某养殖户从南京购回樱桃谷肉鸭500只。该批肉鸭在8日龄时突然发病,至次日晨送当地兽医站诊治时已死亡14只。经剖检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因一时无法购到高免血清,即参考有关验方用中药予以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药治疗 治疗雏 病毒性肝炎
  • 简介:随机应用生脉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共83例,观察其临床及肝脏生化指标的疗效.结果显示2种药物在缓解症状、保肝、利胆等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其中在缓解乏力、肝区疼痛、特别是降低血清转氨酶方面,生脉注射液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保肝作用 丹参注射液 慢性病毒性肝炎 疗效分析 症状缓解
  • 简介:鸭病毒性肝炎是幼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病性的急性传染病,但据文献报道该病主要感染鸭,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鹅.然而今年来,在河南驻马店、周口等周边地区雏鹅频发病毒性肝炎,根据病鹅的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调查、治疗性诊断、实验室检查,初步认为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1病例介绍正阳县一肉鹅养殖户王某共养殖肉鹅4000只,雏鹅9日龄时,突然出现异常,发病初期表现精神萎靡、缩颈、翅下垂、行动呆滞,常蹲下,厌食,发病半日即发生全身性抽搐,两脚痉挛性地反复踢蹬,有时在地上旋转,头向后扭转。

  • 标签: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中西医结合治疗 雏鹅 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急性传染病
  • 简介:鸡弧菌性肝炎,又称鸡弯曲杆菌病,是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雏鸡和成年鸡的细菌性传染病。其症状往往不明显,病程较长、感染率高、死亡率低,常呈慢性经过,因此易被忽视。近日,笔者接到养殖户陈某电话,其饲养的5000羽96日龄的育成蛋鸡发病,经临诊表现、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弧菌性肝炎,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弧菌性肝炎 成年鸡 实例 诊治 细菌性传染病 空肠弯曲杆菌
  • 简介: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us。D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有的高达95%,有的低于15%。耐过的鸭成为僵鸭。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

  • 标签: 鸭病毒性肝炎 防制 不同日龄 鸭肝炎病毒 神经症状 传染病
  • 简介:自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邢台市动物医院先后收治犬传染性肝炎病例120例,治愈96例,治愈率为80%。现总结报道如下:一、临床症状患病犬精神沉郁,寒颤怕冷,体温升高到40.5℃左右。食欲废绝,病犬渴欲增加,这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呕吐、腹泻、齿龈出血,触摸腹部有疼痛感。病程后期有贫血、黄疸,角膜水肿浑浊变为蓝色,临床上因而称之为'蓝眼病'。眼睛半闭流泪,有大量浆液性分泌物流出,角膜浑浊的特征是角膜由中心向四周扩展,重者可造成角膜穿孔。恢复期浑浊的角膜由四周向中心缓缓消退,但也有少数病犬部分或完全失明。若呕吐物和粪便中带有血液,多预后不良。二、病理变化剖检可见咽炎、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呈血红色,脾脏轻度充血性肿胀,头颈皮下水肿,腹腔

  • 标签: 传染性肝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是一种传播迅速、发病急、致死率高的小RNA病毒,可侵害雏鸡、雏鸭、雏鹅、雏火鸡、雏鸟,并致其肝脏典型变性,对禽类生态和健康是一种危害。2005年5月,米山镇一大棚饲养的1600多只鸭发生了病毒性肝炎病,其诊治情况如下:

  • 标签: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诊治 小RNA病毒 大棚饲养 致死率 雏火鸡
  • 简介: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患鸭主要表现死前发生痉挛,头向背部后仰,角弓反张,俗称"背脖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本病传播迅速,常给养鸭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鸭病毒性肝炎 鸭肝炎病毒 养鸭业 交叉保护 神经症状 高度致死性
  • 简介: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高度致死性的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以肝脏损伤为其主要症状。每年雏鸭的发生率较高,死亡率较高,是夏季养鸭必防的雏鸭传染病。1病毒分类按病原学分类,鸭肝炎病毒(DHV)可分为1型、2型、3型,三个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发病最严重的是1型病毒,而2、3型病毒还可以使免疫了1型DHV的雏鸭发病。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病毒性肝炎病毒的相关知识,以便采取相关措施应对。

  • 标签: 鸭病毒性肝炎 病毒特性 病毒性肝炎病毒 病毒分类 病毒性疾病 鸭肝炎病毒
  • 简介:2004年8月,市效某养鸭户雏鸭发生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49.1%,死亡率13.7%,通过临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紧急注射高免血清,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在后续两批鸭群饲养过程中没有出现同样疫病。

  • 标签: 雏鸭病毒性肝炎 综合性防治 实验室诊断 高免血清 饲养过程 发病率
  • 简介:弧菌原称弯杆菌,是肠道的常见菌群,也是一群常在微生物,温暖季节是其繁殖的旺盛期,夏季育雏舍内温度高,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里极易发病。弯杆菌属有5个属、5个种,对养殖业的危害较大,特别是雏鸡、雏鸭、鸽子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里发病较多,损失也较大。

  • 标签: 弧菌性肝炎 雏鸭 诊治 卫生条件 舍内温度 弯杆菌
  • 简介: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肝脏的病变特征是体积增大和有出血斑点,病鸭常常表现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的特征姿态,开始发病时的死亡率能高达90%以上,造成很大损失。2005年10月,山东寿光某鸭场3周龄的雏鸭突发疾病,死亡达21%,经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后不见好转,随后带雏鸭到我中心诊治,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初步判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雏鸭病毒性肝炎 诊治 流行病学调查 病理剖检变化 病变特征 实验室诊断
  • 简介:为系统研究DHV在脑组织引起的病理变化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规律,通过人工感染雏鸭DHV的方法建立DHV的疾病病理模型,运用常规病理技术、组织中自由基的测定等方法,探索DHV感染时间的发展,脑组织病变和感染时间之间的关联度以及组织生化指标和脑组织病变之间的关联度。结果显示,试验组雏鸭大脑于攻毒后不同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脑组织中NO、MDA含量随时间变化一致。试验得出:NO在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是雏鸭出现神经症状和脑组织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鸭肝炎 脑组织病变 一氧化氮 脂质过氧化反应 丙二醛
  • 简介: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左右。病程极短,主要病变在肝脏,其特征是肝炎,肝体积肿大并有出血斑点,对雏鸭威胁极大。笔者一行曾遇见过一起鸭病毒性肝炎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防治
  • 简介: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成鸭亦可感染,

  • 标签: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诊治 肉鸭 传染病 致死性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