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 LRYGB)是经典的减重代谢手术术式,属于限制摄入+减少吸收的混合型减重术式。LRYGB对于2型糖尿病有较高的缓解率,可能与其改变胃肠道激素分泌和旷置十二指肠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有关。LRYGB可以作为合并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或代谢综合征严重的肥胖病人或超级肥胖病人的首选术式。该术式的手术要点包括:①贲门下方建立胃小囊,隔离全部胃底,严格控制胃小囊容积在30 ml以下;②建立食物支和胆胰支,两者长度之和大于200 cm;③严格控制胃肠吻合口直径在1.5 cm以下;④确切关闭系膜缺损预防内疝形成。

  • 标签: 腹腔镜 胃旁路术 减重代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非离断式Roux-en-Y和Roux-en-Y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4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30例,女64例;年龄为(57±10)岁,年龄范围为27~78岁。194例患者中,62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采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设为非离断组;132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采用Roux-en-Y吻合,设为传统组。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术中和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Roux潴留综合征(RSS)发生情况、肿瘤复发、再次入院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和6个月。倾向性评分匹配按1∶1最近邻匹配法匹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194例患者中,104例(非离断组和传统组各52例)配对成功。非离断组和传统组倾向评分匹配前患者的年龄(≤60岁、>60岁)分别为43例、19例和63例、69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27例、28例、7例和24例、92例、16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79,Z=2.818,P<0.05);经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3例、19例和34例、18例,20例、25例、7例和15例、33例、4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Z=0.500,P>0.05)。(2)术中和术后情况:104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达到R0切除,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倾向评分匹配后非离断组和传统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分别为(41±10)min和(52±1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1,P<0.05)。(3)随访情况:10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和6个月。非离断组和传统组患者术后3个月RSS发生率分别为0和30.8%(16/5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RSS发生率分别为0、9.6%(5/5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4例患者无肿瘤复发、无再次入院、无术后30 d内死亡或与癌症相关死亡情况。结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安全、可行,可缩短消化道重建时间,减少术后3个月RSS发生率。

  • 标签: 胃肿瘤 非离断Roux-en-Y吻合 Roux-en-Y吻合 Roux潴留综合征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临床疗效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横结肠瘘非常罕见,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且容易漏诊和误诊,典型三联征包括腹泻、体重减轻、粪性呕吐或粪性嗳气,确诊方式主要依据消化道造影和胃肠镜检查,对于明确诊断的患者需在营养状况改善的前提下尽早行手术治疗。本例患者通过行上消化造影及胃镜检查确诊该疾病,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和一期手术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现将本中心对该疾病的诊疗过程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结肠 胃肠吻合术 肠瘘 消化道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运用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CDJ)围术期管理,评价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83例接受CDJ治疗的良性疾病患者资料。其中37例接受传统理念治疗(传统组);46例患者采用ERAS理念治疗(ERAS组)。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术中术后各项指标、VAS疼痛评分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校正,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ERAS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评分等均优于传统组(P<0.05);ERAS组患者总并发生发生率(8.7%)明显低于传统组(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ERAS理念应用于CDJ中,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确保术后快速康复,同时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对诊疗过程的满意度。

  • 标签: 康复 吻合术,Roux-en-Y 治疗结果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Roux-en-Y胃转流术(RYGB)后长期维持减重效应和血糖稳态的机制。方法选用12周龄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作为动物模型,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n=22)、RYGB组(n=12)和胰腺大部切除术组(n=10),以普通饲料和45%高脂饲料干预8周,检测各组大鼠胰岛素分泌水平、葡萄糖输注率、体重和血糖水平,并通过基因芯片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脂肪组织代谢通路等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相比,RYGB组大鼠术后空腹及葡萄糖刺激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降低[(1.3±0.2)比(0.6±0.1)ng/ml,t=3.6,P<0.01;(4.1±0.4)比(2.1±0.3)ng/ml,t=4.3,P<0.01],且在45%高脂饲料喂养的情况下可长期维持空腹胰岛素及体重在较低水平[(3.1±0.3)比(0.7±0.1)ng/ml,t=8.1,P<0.01;(453±11)比(349±6)g,t=8.5,P<0.01]。机制研究发现,大鼠RYGB术后脂肪组织胰岛素信号通路受到抑制(1.0±0.1比0.5±0.1,t=6.4,P<0.01),脂肪酸合成减少,脂肪酸分解增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依赖的蛋白激酶表达增强(1.0±0.1比1.4±0.1,t=4.0,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胰腺大部切除术组空腹血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分别降低71.7%和68.0%[(1.10±0.10)比(0.30±0.04)ng/ml,t=7.5,P<0.01;(16.2±0.8)比(5.2±0.9)pmol/L,t=9.1,P<0.01],但空腹血糖无明显升高,在普通饲料和45%高脂饲料喂养时体重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434±13)比(389±5)g,t=3.1,P<0.05;(548±16)比(433±11)g,t=6.0,P<0.01]。结论RYGB术后通过减少能量摄入及避免高胰岛素血症可长期维持低体重和血糖稳态,其机制与脂肪合成代谢抑制,而分解代谢增强密切相关。

  • 标签: 肥胖症 胰岛素 代谢手术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依赖的蛋白激酶
  • 简介:摘要腹腔镜视觉平台经历了从最初利用烛光反射镜装置到高清、3D、4K超高清腹腔镜的发展历程,是外科从开腹手术变革为微创手术的重要推手。随着腹腔镜技术在胃癌外科领域的持续发展,其在胃癌手术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得到确立。胃癌根治术主要包括淋巴结清扫及消化道重建,术后消化道重建直接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生命质量密切相关。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一直是临床上讨论和研究的热点。笔者探讨4K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Roux-en-Y吻合消化道重建。

  • 标签: 胃肿瘤 远端胃切除术 D2淋巴结清扫 Roux-en-Y吻合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非离断(Uncut)Roux-en-Y吻合术是目前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应用比较广泛的消化道重建术式。但是,其输入袢近端空肠闭合点再通是患者术后随时间延长而易出现的重要并发症,引起的胰液或胆汁反流,可导致残胃或食管发生炎性病变。吻合时闭合点位置选择不佳,使盲袢中大量沉积食物受到推挤冲击以及丝线松脱、U型缝钉脱落等因素,均可导致再通并发症的发生。多数学者认为,空肠管闭合点缩短至距残胃空肠吻合口2~3 cm处位置最佳,可明显减少食物滞留量,减轻闭合点压力,降低再通率。目前,腹腔镜下四排、六排U型缝钉和7号丝线束扎等新的吻合技术和材料的应用,可预防闭合点再通的发生,Uncut Roux-en-Y安全、并发症少,有望成为消化道重建的最佳方式之一。

  • 标签: 胃肿瘤 远端胃癌根治术 Uncut Roux-en-Y吻合 闭合点再通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122例胃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非离断Roux-en-Y吻合术与Roux-en-Y吻合术两种术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吻合耗材费用、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1年恢复情况。结果表明,非离断Roux-en-Y吻合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方面均优于Roux-en-Y吻合术组,在吻合耗材费用和术后1年营养状况方面亦具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Roux-en-Y胃旁路(RYGB)术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胆汁酸合成及重吸收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购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随机分为手术组(n=8)和假手术组(n=8)。手术组行RYGB术,假手术组在与手术组相同位置行胃肠横断并原位吻合。术前及术后第1、2、4、6、8周测体重和空腹血糖;术后8周留取空腹血清检测血脂及总胆汁酸水平,留取门静脉血清检测总胆汁酸水平,留取肝脏及回肠黏膜组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钠依赖性胆盐转运体(ASBT)、回肠胆汁酸结合蛋白(IBABP)、有机可溶性转运二聚体α(OSTα)mRNA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手术组术后第4、6、8周体重[(372±12)、(388±15)、408±14) g]显著低于假手术组[(398±13)、(415±14)、(431±15) g],手术组术后第2、4、6、8周空腹血糖水平[(7.9±1.9)、(7.2±1.2、(6.8±1.5)、(7.9±1.1) mmol/L]显著低于假手术组[(12.5±1.6)、(11.8±1.0)、(10.5±1.9)、(11.0±1.5)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57、3.722、3.171、5.238、8.329、4.323、4.714,P<0.05);手术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水平[(1.90±0.45)、(1.98±0.38)、(1.01±0.19) mmol/L]显著低于假手术组[(2.51±0.41)、(2.66±0.44)、(1.58±0.21) mmol/L],手术组外周和门静脉血清总胆汁酸水平[(95.56±13.61)、(185.89±18.71) μmol/L]显著高于假手术组[(48.37±11.68)、(98.17±15.21)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4、3.308、5.693、7.442、10.290,P<0.05);手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肝脏CYP7A1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1.07±0.21比1.35±0.15),回肠ASBT、IBABP和OSTα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1.92±0.28比1.41±0.25、1.83±0.24比1.22±0.18、1.78±0.17比1.40±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69、3.843、5.751、4.216,P<0.05)。结论RYGB术改善T2DM大鼠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术后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及回肠胆汁酸重吸收增加有关。

  • 标签: Roux-en-Y胃旁路术 2型糖尿病 血脂 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与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对比研究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赤峰市医院连续收入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组(PG组)和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组(TG组),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病理、术后早期(≤30 d)及晚期(>30 d)并发症;并比较两组术后3、6、12个月营养状况(BMI、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及贫血指标(Hb、RBC)。结果共收治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83例,符合手术62例,每组各31例,每组各出现1例失访,每组各30例,两组均无肿瘤复发及死亡患者。两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术前合并疾病、术前营养状况及贫血指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G组首次排气时间、开始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G组[(3.0±0.7)d vs (4.2±0.7)d、(7.9±0.9)d vs (9.0±0.9)d、(13.3±1.1)d vs (14.6±0.9)d,P<0.05],而手术时间稍长[(252.0±36.9)min vs (225.8±31.1)min,P<0.05];PG组与TG组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1.7±81.0)ml vs (245.8±71.9)ml、(40.5±12.2)个vs (43.2±10.3)个,P>0.05]。术后早期及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G组术后出现反流食管炎少于TG组(P<0.05)。术后3、6、12个月PG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TG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Hb、RBC均较术前降低,且PG组Hb、RBC高于TG组(P<0.05);而术后12个月PG组与TG组均无贫血。结论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在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期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食管胃接合处 腺癌 吻合术,Roux-en-Y 双通道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Later-cut Overlap吻合和Roux-en-Y吻合的疗效。方法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和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 804例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 346例,女458例;中位年龄为63岁,年龄范围为18~91岁。1 804例患者中,100例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行Later-cut Overlap吻合术设为改良组;1 704例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行传统Roux-en-Y吻合术设为传统组。观察指标:(1)倾向性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术中和术后情况。(3)并发症情况。(4)随访情况:①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欧洲癌症观察和治疗组织(EORTC)生命质量问卷30版(QLQ-C30)的功能子量表评估。②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EORTC-QLQ-C30的症状量表评估。③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EORTC胃癌特殊模块(QLQ-STO22)的症状量表评估。④亚组分析。(5)Later-cut Overlap吻合术的学习曲线。采用门诊、登门拜访、Email及电话方式进行术后随访,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3~5年内每6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改良组和传统组进行1∶1最近邻匹配法匹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偏态分布以M(P25,P75)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应用累积和曲线图分析个例数据与整体数据间微小变化,累积和曲线计算公式为CUSUM=∑n,i=1 (xi-μ),xi为每例患者食管-空肠吻合时间,μ为患者食管-空肠吻合时间的平均值,n为患者序号。结果(1)倾向性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1 804例患者中,200例配对成功,其中改良组100例,传统组100例。倾向评分匹配前改良组患者性别(男、女),年龄,肿瘤直径,肿瘤位置(胃上部、胃中部、全胃),肿瘤分化程度(分化、未分化),术前白蛋白,肿瘤T分期(T1期、T2期、T3期、T4a期),肿瘤N分期(N0期、N1期、N2期、N3期),肿瘤国际抗癌联盟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62、38例,(55±13)岁,4.5 cm(1.5 cm,7.5 cm),22、67、11例,72、28例,(42±4)g/L,36、11、39、14例,58、16、8、18例,44、29、27例;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 284、420例,(62±11)岁,6.5 cm(2.5 cm,8.0 cm),891、675、138例,1 392、312例,(39±7)g/L,148、200、393、963例,498、517、257、432例,322、604、778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9,t=5.69,Z=2.75, χ2=35.31,5.80,t=3.91,Z=-9.97,-5.44,-5.41,P<0.05)。倾向评分匹配后改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62、38例,(55±13)岁,4.0 cm(1.5 cm,7.5 cm),22、67、11例,82、18例,(42±4)g/L,36、11、39、14例,58、16、8、18例,44、29、27例;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8、32例,(56±11)岁,4.0 cm(1.5 cm,7.4 cm),12、74、14例,87、13例,(41±5)g/L,23、18、45、14例,54、18、10、18例,42、40、18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9,t=0.30,Z=0.87, χ2=3.65,0.95,t=1.49,Z=-0.94,1.43,-0.50,P>0.05)。(2)术中和术后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分别为(195±41)min、72 mL(5~125 mL),(44±15)枚、(3.4±1.1)d、(4.1±1.3)d、(10.7±4.3)d、(74 299±20 102)元;传统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92±78)min、67 mL(10~195 mL),(40±18)枚、(3.7±1.2)d、(4.5±1.9)d、(14.0±9.2)d、(71 029±12 231)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5,1.73,1.84,1.74,1.38,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0.62,t=3.25,P<0.05)。(3)并发症情况:改良组患者术后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吻合口漏2例、腹腔感染1例;传统组4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出血1例、腹腔感染1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吻合口漏和腹腔感染均经过通畅引流、营养支持、消炎等保守治疗治愈;吻合口出血通过输血、止血药物治疗后治愈。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无死亡病例。(4)随访情况:146例患者获得术后6个月的生命质量评估,其中改良组78例,传统组68例。①倾向评分匹配后改良组患者EORTC-QLQ-C30的功能子量表评估中,总体健康身体功能、身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31分(22分,48分)、(75±27)分、(77±21)分、(79±15)分、(80±21)分和(76±29)分;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8分(22分,57分)、(77±30)分、(79±27)分、(82±30)分、(82±31)分和(78±30)分;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46,t=0.39,0.40,0.66,0.49,P>0.05)。②倾向评分匹配后改良组患者EORTC-QLQ-C30的症状量表评估中,疲劳、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失眠、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经济困难评分分别为(75±22)分、(89±19)分、(82±19)分、(77±19)分、(90±23)分、(74±14)分、(67±27)分、(74±28)分、(61±29)分;传统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72±28)分、(88±23)分、(91±23)分、(72±19)分、(88±19)分、(79±29)分、(68±28)分、(72±23)分、(61±24)分。两组患者疲劳、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失眠、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经济困难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0,0.26,1.56,0.49,0.43,0.20,0.43,0.09,P>0.05);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5)。③倾向评分匹配后改良组患者EORTC-QLQ-STO22的症状量表评估中,吞咽困难、胸痛或腹痛、胃食管反流、进食障碍、焦虑、口干、味觉障碍、外形困扰、脱发评分分别为11分(6分,20分)、13分(4分,22分)、9分(4分,21分)、11分(7分,20分)、23分(11分,34分)、24分(10分,31分)、11分(5分,21分)、19分(11分,35分)、11分(6分,25分);传统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6分(7分,31分)、14分(6分,22分)、7分(5分,16分)、11分(6分,20分)、22分(13分,29分)、28分(12分,33分)、9分(5分,17分)、20分(10分,25分)、13分(5分,23分)。两组患者胸痛或腹痛、胃食管反流、进食障碍、焦虑、口干、味觉障碍、外形困扰、脱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41,-0.01,0.99,-0.03,0.52,0.46,-0.20,0.44,P>0.05);两组患者吞咽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P<0.05)。④亚组分析:倾向评分匹配后改良组和传统组患者EORTC-QLQ-C30症状量表中疼痛项目疼痛感觉程度(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49、24、4、1例和43、9、14、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19,P<0.05)。(5)Later-cut Overlap吻合术的学习曲线:100例改良组患者食管-空肠吻合时间的累积和曲线图分析显示:曲线在第33例时出现拐点,将1~33例设为学习期、34~100例设为学成期。学习期患者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分别为(216±60)min、(28±10)min、70 mL(10~204 mL),(41±17)枚、(4.5±0.9)d、(5.0±0.8)d、(11.1±4.3)d、68 722元(52 312~94 943元);学成期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89±51)min、(23±8)min,65 mL(5~200 mL)、(43±16)枚、(4.4±1.0)d、(5.3±1.1)d、(10.6±6.8)d、67 380元(49 289~92 732元);两者手术时间和吻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2.87,P<0.05);两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57,t=0.69,0.49,1.39,0.39,Z=0.69,P>0.05)。结论Later-cut Overlap吻合是一种可学习的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该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术后进食梗阻和疼痛,改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

  • 标签: 胃肿瘤 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 Overlap吻合 生命质量 学习曲线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接受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75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消化道重建术式不同进行分组,非离断组37例,行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传统组38例行传统Roux-en-Y吻合。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围手术指标、血清营养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独立t检验;近远期并发症等行χ2检验或Fisher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非离断组在手术总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中均无中转开腹。传统组近、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13.2%、21.1%)明显高于非离断组(2.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离断组患者术后短期疗效及胆汁反流情况均优于传统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营养指标逐渐恢复,非离断组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应用于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吻合术,Roux-en-Y 腹腔镜 胃切除术 胃肠道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