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 2016 -2018某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患者的住院情况,为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从某三甲医院病案管理信息系统中提取2016 -2018住院病人首页信息,对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出院科室、出院主诊断、出院转归、住院费用进行分析。 结果超长住院患者中以31-40天( 64.09%),大于 60岁( 61.75%)人数最多。出院科室前 3位依次为 创伤正骨科、妇科、重症医学科,出院主诊断前3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2016 -2018超长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 70951.20元,以好转出院为主。 结论医院应加强对超长住院患者的管理,对重点科室、病种、人群进一步监管,避免不合理的资源浪费,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提高床位周转率,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3(D3)4~5-细胞I、II及III级胚胎(4/I~5/III)囊胚的形成及移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至20192期间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采用IVF-ET助孕患者共88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比较4/I~5/III组间囊胚形成差异;根据囊胚移植周期中D3卵裂胚的情况,将4/I~5/III胚胎来源的164个囊胚移植周期设为A组,247个优质胚胎来源的囊胚移植周期设为B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结局并分析4/I~5/III组间不同细胞数和评级对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影响。结果4/I组的优质囊胚率(5.6%)高于4/II组(1.8%)(P=0.003)及4/III组(0.6%)(P<0.001);5/I组优质囊胚率(8.3%)分别高于4/II组、4/III组及5/III组(1.6%)(P均<0.001);5/II组优质囊胚率(8.4%)高于4/III组(P<0.001)。A组与B组在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质囊胚比、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种植率及持续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D3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B组(P<0.001);A组平均移植周期次数高于B组(P=0.034);4-细胞和5-细胞来源的囊胚移植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1.6%和50.0%,流产率分别为15.2%和26.8%;I+II级与III级胚胎来源的囊胚移植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3.6%和41.2%,流产率分别为22.4%和21.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I~5/III来源的囊胚能够获得与优质卵裂胚来源囊胚相近的临床结局;在4/I~5/III组间,细胞数和评级不会影响其囊胚的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但5-细胞胚胎的囊胚形成率高于4-细胞胚胎。

  • 标签: 囊胚形成 卵裂胚 低质量胚胎 临床结局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4-2016我国结核病登记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探测聚集区域,为结核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ArcGIS 10.0软件作为数据管理和呈现的平台,建立我国2004-2016结核病空间分析数据库,对结核病疫情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6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2004-2016全国共登记结核病病例13 157 794例,全国年均登记率为75.90/10万(27.95/10万~180.82/10万)。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结核病发病呈聚集性分布,局部Moran’s I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西藏、贵州、广西和海南(省、自治区)为高-高聚集区域,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省、直辖市)为低-低聚集区域;局部G统计量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结核病疫情存在15个"热点"区域,其中3个"正热点"区域分别为新疆、西藏和海南(省、自治区),12个"负热点"区域分别为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安徽、上海、山西、河南和吉林(省、自治区、直辖市)。利用SaTScan 9.6软件进行分阶段时空扫描分析,3个阶段共探测出12个聚集区域,每个聚集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004-2016我国结核病疫情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均登记率并非随机分布,呈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分阶段时空扫描聚集区域逐渐减少,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高风险地区仍持续存在,需重点关注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 标签: 结核病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自相关分析 时空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4-2018甘肃省甲型肝炎(甲肝)时空分布与聚集性特征,为甲肝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4-2018甘肃省各县(区)甲肝病例报告数据,描述甲肝疫情流行特征,采用SaTScan 9.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ArcGIS 10.3软件实现扫描结果可视化。结果2004-2018甘肃省甲肝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91/10万,报告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周期性和季节性均不明显;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EPI)后,年均报告发病率异常高值的7个县(区)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2004-2012各年龄组发病RR值均低于0~9岁组(P=0.000)。除20150~9岁组外,2013-2018各年龄组发病RR值低于≥60岁组(P=0.000);年均报告发病率的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由西向东逐渐升高;时空扫描结果显示:2004-2018甘肃省甲肝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2004-2008探测出1个一级聚集区,聚集半径为91.95 km,时间为2004-2005,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陇南市。2009-2018探测出1个一级聚集区,聚集半径为183.26 km,时间为2009-2012,主要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定西市和陇南市。结论2004-2018甘肃省甲肝发病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流行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周期性和季节性均不明显。0~9岁组儿童甲肝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且低于其他年龄组,≥60岁人群发病率最高应被重点关注。甲肝存在时空聚集性,重点防控区域在甘肃省西南部地区。

  • 标签: 甲型肝炎 地理信息系统 时空扫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AbstractIntroduction:Neuroblastoma (NB) is the most common extracranial solid tumor among children. The 5-year event-free survival rate for high-risk (HR) NB is still poor, especiall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B with MYCN gene amplification.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AR-T) cell therapy is a new treatment for HR-NB.Case presentation:A 55-month-old boy with stage IV HR-NB received 4th-generation CAR-T cells that target disialoganglioside GD2, as consolidation maintenance treatment after intensive chemotherapy, surgery, and autologous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As of February 2019, his CAR-T follow-up time was 37.5 months, indicating prolonged survival. Cranial MRI and ultrasound showed no mass; 123I-metaiodobenzylguanidine (123I-MIBG) scan was negative.Conclusion:GD2-CAR-T cells may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option for NB patients with MYCN amplification.

  • 标签: Neuroblastoma GD2 CAR-T MYCN amplification Bone marrow Metastasis Encephalic metastasis Long term survival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CRE )在本院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本院 2019 1至 2020 6分离的 105株 CRE菌株,采用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以及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 , LIS系统和 WHONET软件 统计细菌分布情况 , 并分析其耐药性。 结果 105 株 CRE,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 44株, 41.90%),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 35株, 33.33%),检出病区主要为重症医学科( 39株, 37.14%), 105株 CRE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对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 ,合计为 1.90%。 结论 CRE 菌耐药性高,应加强对 CRE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 标签: 耐碳青霉烯 肠杆菌科细菌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宁夏艾滋病患者(AIDS)免费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全国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的工作数据,采用描述性及趋势检验分析宁夏HIV/AIDS抗病毒治疗历年变化趋势和主要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该人群入组治疗因素。结果2004—2017宁夏入组治疗人数共计1 365例,男女比平均为4.1∶1,以青壮年为主,>60岁人群治疗维持在9%的比例,≤20岁人群治疗比例由无增长至5%,婚姻状态以已婚/同居状态居多,未婚呈现增长趋势;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且同性性行为增加趋势明显;治疗开始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M(P25~P75)为346.0(251.0~564.0)个/μl,2004—2008,治疗时均出现相关体征,2009—2017逐步减少,HIV确诊阳性时间与开始治疗时间间隔M(P25~P75)为1(0~13)。"发现即治疗"影响因素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传播途径、WHO分期、CD4值是"发现即治疗"的影响因素,其中临床分期III/IV期是"发现即治疗"危险因素。结论宁夏AIDS"发现即治疗"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临床分期中III/IV期是"发现即治疗"策略实施的危险因素;治疗人群趋于年轻化,提示本地区在贯彻"发现即治疗"防治措施同时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人群开展更加精准的干预措施为抗病毒服务。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31个省份冬季低温与流感发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31个省份20041至201612流感的发病数据和气象数据。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等的影响,分析低温与流感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全国流感发病率从20044/10万增加到2016的22/10万,整体呈现增高的趋势,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份历年的发病率均<5/10万,处于较低的发病水平,而甘肃、河北、广东、北京等省份的流感发病率较高,部分年份的发病率>30/10万。在1-6,随着气温的升高,流感的发病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在7-12随着气温的降低,流感的发病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低温对流感发病影响最高的省份,冬季前期是北京(RR=2.90,95%CI:2.57~3.28),冬季后期是西藏(RR=3.37,95%CI:2.03~5.58);低温对流感发病影响最高的区域,冬季前期是东北地区(RR=2.04,95%CI:1.48~2.79),冬季后期是华南地区(RR=1.77,95%CI:1.61~1.94)。冬季前期和冬季后期低温对流感发病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结论冬季低温与流感发病之间存在关联性,冬季前期和后期低温对流感发病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

  • 标签: 低温 流感 发病 冬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2)暴露对小鼠淋巴结血管内皮细胞系SVEC4-10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分别以不同剂量NaAsO2[0(对照)、2、5、10、20、50、100、150 μmol/L]处理SVEC4-10细胞24 h,四唑化合物(MTS)法检测细胞活性。时间-效应关系研究分别以5 μmol/L NaAsO2处理SVEC4-10细胞0(对照)、2、6、12 h。剂量-效应关系研究分别以0(对照)、2、5、10 μmol/L NaAsO2处理SVEC4-10细胞6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rf2、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单位(Gclc)、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修饰亚单位(Gclm)、醌氧化还原酶1(Nqo1)、金属硫蛋白1(Mt1)mRNA水平。采用SVEC4-10细胞建立Nrf2基因稳转沉默(Nrf2-KD)细胞,分别以0(对照)、10、20 μmol/L NaAsO2处理干扰对照(scramble,SCR)细胞和Nrf2-KD细胞16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S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2、5、10、20、50、100、150 μmol/L NaAsO2处理组细胞活性分别为(100.00 ± 19.53)%、(98.18 ± 9.85)%、(96.09 ± 30.04)%、(90.64 ± 8.74)%、(59.75 ± 12.09)%、(35.43 ± 8.58)%、(26.35 ± 5.89)%、(17.54 ± 4.48)%,不同剂量组间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8.30,P < 0.05);且20、50、100、150 μmol/L NaAsO2处理组细胞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 0.05)。时间-效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2、6、12 h处理组组间Nrf2、Gclc、Gclm、Nqo1、Mt1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6.69、85.28、90.82、80.46、758.60,P均< 0.05);随着砷暴露时间的延长,Nrf2、Gclc、Gclm、Mt1 mRNA水平先上升后下降,Nqo1 mRNA水平不断上升;其中,Nrf2 mRNA水平在2 h达到峰值,Gclc、Gclm、Mt1 mRNA水平在6 h达到峰值,Nqo1 mRNA水平在12 h达到峰值。剂量-效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2、5、10 μmol/L NaAsO2处理组组间Nrf2、Gclc、Gclm、Nqo1、Mt1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68.39、72.26、30.41、397.00、28.88,P均< 0.05);随着砷暴露剂量增加,Nrf2、Gclc、Gclm、Nqo1、Mt1 mRNA水平有所上升,其中Nrf2 mRNA水平在5 μmol/L剂量时达到峰值,Gclc、Gclm、Nqo1、Mt1 mRNA水平在10 μmol/L剂量时达到峰值。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10、20 μmol/L NaAsO2处理组组间SCR、Nrf2-KD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8.18、9.66,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20 μmol/L NaAsO2处理组SCR、Nrf2-KD细胞凋亡率升高(P均< 0.05);且20 μmol/L NaAsO2处理组Nrf2-KD细胞凋亡率高于同剂量组的SCR细胞(P < 0.05)。结论NaAsO2暴露引起小鼠淋巴结血管内皮细胞系SVEC4-10细胞Nrf2信号通路活化,激活适应性抗氧化反应,改变转录活性;而Nrf2的沉默使SVEC4-10细胞对NaAsO2毒性更为敏感。

  • 标签: 亚砷酸盐类 淋巴结血管内皮细胞系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Angptl4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变化,探究其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组(B组)、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组(C组),另选2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组),检测其血Angptl4水平,并与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尿蛋白/肌酐比值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论:血Angptl4水平随糖尿病肾病进展逐渐降低, 血Angptl4可能成为糖尿病肾病诊断及治疗过程中一项监测性指标。

  • 标签: 血管紧张素样蛋白-4 2型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4-2018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钩体病数据来源于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和11个监测点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地图绘制,采用SaTScan 9.1.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描述钩体病时空聚集性特征。结果2004-2018四川省报告钩体病发病2 834例,死亡41例,发病率0.23/10万,死亡率0.003/10万,发病趋势波动向下。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8下旬至9底,较水稻收割时间晚1~2周。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05∶1;发病率较高的为50~65岁组。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2.75%(2 345/2 834);其次为学生,占12.74%(361/2 834),但2011后学生病例报告极少。高发地区在南部长江流域沿岸马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县)、沐川县等和东部嘉陵江流域仪陇县之间不断交替。时空扫描聚集性分析发现2个高发聚集区域(P<0.001)。11个监测点2004-2018平均鼠密度为5.44%(14 351/263 767);主要野外鼠种有四川短尾鼩(占69.07%)、黑线姬鼠(占12.73%)等;其中黑线姬鼠密度介于4.60%~0.19%之间,呈持续下降趋势,2018达最低水平。鼠肾标本培养钩体阳性率的各年度间也呈下降态势。2007-2018健康人群血清钩体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4.52%(3 271/13 339),主要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近年未出现菌群的更替。结论2004-2018四川省钩体病发病水平极低,季节特征符合稻田型流行特征,人群以老年农民为主;高发地区在长江和嘉陵江流域周边互相交替。黑线姬鼠密度和带菌率均较低;主要流行菌群持续以黄疸出血群为主,健康人群钩体抗体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

  • 标签: 钩体病 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