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也被称为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统计表明75%以上的女性在一生中会至少患一次此类疾病,而且有5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复发,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笔者结合临床对中国知网(CNKI)中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综述如下。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诊断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124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采用夫妻同服制霉菌素片,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妇方加用双唑泰泡腾片、制霉菌素泡腾片序贯阴道塞药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治愈120例,治愈率96.8%,未治愈4例,复治后总治愈率100%,结论采用制霉菌素片、双唑泰泡腾片、制霉菌素阴道炎泡腾片等综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方法安全简单、价廉效优。

  • 标签: 复发性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制霉菌素片 双唑泰泡腾片 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
  • 简介:摘要目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例诊治分析,并比较临床常用方法的准确率和疗效,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和阴道局部两种方式给药。对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药敏试验和真菌培养,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具体用药方案,停药后随访1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阴道真菌培养40例患者白色假丝酵母感染占总患者数的77.5%,光滑假丝酵母感染占17.5%,新型隐球菌和酿酒假丝酵母均占2.5%;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患者达到痊愈标准后停药。停药后1年进行疗效评价总治愈率为82.5%,无效为17.5%,复发率为7.5%,对无效及复发患者按原治疗方案治疗,5个疗程后治愈率为80%,复发率为5%。结论通过研究数据证实白色假丝酵母是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主要病原菌,通过阴道分泌物的药敏试验选择药物治疗并进行疗效巩固,同时使用阴道内乳酸杆菌调节阴道内的菌群平衡,可以有效地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诊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VV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0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VVC患者173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引起VVC的致病菌种类。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氟康唑(A组)和酮康唑(B组)治疗。连续用药14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中致病菌为白色假丝酵母151例、热带假丝酵母14例、近平滑假丝酵母8例。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引起VVC的致病菌以白色假丝酵母为主,采用氟康唑和酮康唑治疗后临床疗效均较满意。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氟康唑 酮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酸菌阴道胶囊配合凯妮汀阴道片用于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7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妊娠妇女。采用凯妮汀阴道片治疗作为对照组,乳酸菌阴道胶囊和凯妮汀阴道片联合治疗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2.9%,对照组治愈率65.7%,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1%和82.9%,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和凯妮汀阴道片联合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疗效显著。

  • 标签: 凯妮汀 乳酸菌 妊娠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RVVC)与糖耐量异常(IGT)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1200例确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VVC)患者,含RVVC560例。对其进行75gOGTT糖耐量实验。分析RVVC与IGT相关性。结果1200例确诊VVC。单纯VVC512例,IGT62例,IGT发生率12%。RVVC128例,IGT40例,IGT发生率31%。孕妇560例。VVC121例,IGT1例,IGT发生率1%。RVVC304例,IGT41例,IGT发生率13%。其中,非IGT孕妇383例。妊娠期糖尿病135例。RVVC128例,IGT17例,IGT发生率13%,VCC7例,IGT1例,IGT发生率14%。其中,非IGT孕妇117例。结论RVVC合并IGT与VVC合并IGT相比较,OGTT各点血糖水平无显著升高。两者无明显相关性。孕妇VVC与RVV伴IGT发生率比较OGTT各点血糖水平无显著升高。两者无明显相关性。妊娠期糖尿病与孕妇IGT比较,RVVC发病率无明显上升趋势。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糖耐量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诊断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患者321例,自愿接受健康教育和正规治疗的患者采取消除诱因、心理教育、生活指导和预防等方面予以健康教育。结果患者中189例(58.9%)经1个疗程后痊愈,108例(33.6%)经3个疗程后痊愈,24例(7.5%)转变为顽固性、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结论健康教育明显有助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患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臭氧治疗辅以达克宁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科收治40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取2-4%碳酸氢钠溶液清洗+阴道放药,治疗组采取臭氧液清洗+阴道放药。通过体征、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1.5%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个月的预防效果评价,观察组有效率76%高于对照组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臭氧液阴道冲洗雾化熏蒸辅以达克宁栓阴道置入共同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疗效佳,且具有预防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臭氧治疗 达克宁栓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检验方法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检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为200例,记为Ⅰ组和Ⅱ组,Ⅰ组采用革兰染色方法检验,Ⅱ组采用真菌培养方法检验。比较Ⅰ组和Ⅱ组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收治的20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在利用Ⅰ组进行检验,其中阳性患者140例,阳性率62.5%,而Ⅱ组的检验中,其中阳性患者170例,阳性率占85.3%。由此可见,Ⅱ组检验效果比Ⅰ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分别采用真菌培养方法检验和革兰染色方法检验,其结果显示,真菌培养方法检验效果明显优于革兰染色方法检验效果,但两种检验方法均适合临床使用。

  • 标签: 不同检验方法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严谨的最佳的统一的牛黄上清丸细菌、霉菌及酵母的验证方法。方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Ⅲ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结果最终确定牛黄上清丸细菌、霉菌及酵母计数的验证方法,细菌计数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5倍稀释),霉菌及酵母计数可采用常规法。结论通过对8家生产企业的牛黄上清丸细菌、霉菌及酵母计数验证方法的整理,筛选,实验,最后确定科学、严谨的统一的验证方法,即方便了检验,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使牛黄上清丸细菌、霉菌及酵母计数方法得到了合理的统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随机分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单用消旋卡多曲颗粒1.5mg/kg.次,每天3次空腹服用。观察组予布拉氏酵母散3岁以上每次1袋,每天2次;3岁以下,每次1袋,每天1次口服,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用法同上),5天为一疗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74.5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布拉氏酵母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能较快减少腹泻,明显缩短急性腹泻病程。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消旋卡多曲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散和苯巴比妥钠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医院正常新生儿2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采用口服布拉酵母散和苯巴比妥钠,对照组(116例)单用苯巴比妥钠口服治疗。当经皮胆红素值(TCB)超过257μmol/L时给予光疗等治疗,否则视为干预有效。结果治疗组光疗率为4.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散和苯巴比妥钠联用能辅助退黄,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光疗率。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布拉氏酵母菌 苯巴比妥钠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及布拉氏酵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布拉氏酵母及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积分和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含量(CRP)及随访3个月复发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94.1%(32/34)与对照组有效率85.3(29/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0.427)。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观察组为(3.07±0.65)和对照组为(6.32±0.5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0,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ESR分别为(14.85±4.4)mm/1h和(25.90±5.16)mm/1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56,P〈0.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RP(8.12±1.51)mg/L和(19.90±2.96)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5,P〈0.001)。3个月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5.9%(2/34)和23.5%(8/3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40)。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及布拉氏酵母治疗虽不能提高治疗的近期有效率,但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近期复发率。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布拉氏酵母菌 保留灌肠 C反应蛋白 血红细胞沉降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局部使用制霉菌素加上乳杆菌活菌胶囊。结果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治疗有效率升高复发率降低。结论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治疗使用制霉菌素加上乳杆菌活菌胶囊疗效满意。

  • 标签: 妊娠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制霉菌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治疗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SVV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12月妇科确诊的重度VVC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48例,阴道放置硝酸咪康唑栓治疗7天;B组48例,阴道放置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治疗7天;通过对患者的主观症状和治疗后VVC分别评分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方法的疗效。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瘙痒和疼痛)在治疗后7.3h就缓解,而A组30.2h后才出现明显好转,A组停药7~14d复诊,临床有效率为83.3%;停药30d复诊,复发率为25%。B组停药7~14d复诊的临床有效率为93.75%,停药30d复诊,复发率为2.08%。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B组仅2例有轻微的阴道刺激感,结论阴道泡腾片可更有效、迅速治疗SVVC,且安全、副反应小。

  • 标签: 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伊曲康唑与制霉菌素栓联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临床效果,为选择临床治疗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将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日一次,连用3日,停药至下一次月经来潮前3-7日再口服3日,连用3个月经周期;B组每日阴道塞入制霉菌素栓20万U,连续应用6天,停药至下一次月经来潮前3-7日再用6日,连续3个月经周期;C组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日一次,连用3日;同时阴道塞入制霉菌素栓20万U,连续应用6天,停药至下一次月经来潮前3-7日再重复一次,连用3个月经周期。结果A组治愈率为50%,B组治愈率为54%,C组治愈率为86%,伊曲康唑与制霉菌素栓联合应用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结论伊曲康唑与制霉菌素栓是配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伊曲康唑 制霉菌素栓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菌种保存方法。方法临床分离非苛养菌246株分别用纸片法和半固体琼脂法进行保存,并比较1m、12m、36m两种方法的菌种存活率。结果菌株经保存1m、12m和36m后,纸片法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100%、95.1%和88.2%,半固体琼脂法分别为98.0%、76.0%和42.7%。纸片法保存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36m后,菌株存活达100%,临床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艾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保存36m后,菌株存活率均>88%。化脓性链球菌的保存效果不佳。结论纸片法适用于非苛养菌的保存,方法简便易行,不需特殊设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纸片菌种保存法 菌种存活率 简便 低成本
  • 简介:目的探索板齿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方法对捕获的板齿鼠体重、体长、尾长、耳长和后足长测量统计。结果根据体重的频次划分,将板齿鼠划分成4个年龄组:幼年组(♂〈159.0g,♀〈140.0g),亚成年组(♂∶159.0~290.9g,♀∶140.0~289.9g),成年Ⅰ组(♂∶291.0~389.9g,♀∶290.0~409.9g),成年Ⅱ组(♂≥390.0g,♀≥410.0g)。结论体重法可用于板齿鼠的年龄鉴定。

  • 标签: 板齿鼠 年龄鉴定 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