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已应用网上、审稿系统。自2014年1月起,网址变更为http://sjwk.paperopen.com。作者和审稿人均可登陆新网站进行在线投稿和审稿。本刊已不接受纸质稿件和电子邮件投稿。

  • 标签: 网址 系统 神经外科疾病 电子邮件 审稿人 投稿
  • 简介:老人们常称生下来就有母乳吃的孩子是“带了粮来的孩子”,然而很多“带了粮来的孩子”在出生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会出现“少粮”甚至“断粮”的现象。在这给新妈妈们提个醒,这种现象很可能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

  • 标签: 母乳量 孩子 新妈妈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居家照顾者留置胃管管知识及技能的效果。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50名老年管患者的照顾者进行管护理知识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照顾者对管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照顾者对管护理知识总成绩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P<0.001),其中对管温度、管、餐具消毒时间、准确判断胃管在胃内方面知识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专业针对性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照顾者对居家留置胃管管的知识及技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照顾者 管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各种和单位除在无数值的叙述性文字和科普期刊中可使用中文符号外,均应使用量和单位的国际符号,如:天(日)用d,小时用h,分钟用min,秒用s。非物理的单位(例如个、次、件、名等)用汉字表示。凡是涉及人体压力的测定.

  • 标签: 科普期刊 使用量 物理量
  • 简介:目的:调查重庆市区人群的皮肤光型(又称日光反应性分型),以及最小红斑(MED)和最小持续黑化(MPPD)的范围。方法按照Fitzpatrick分型问卷调查皮肤类型,GS2004/2006多波段日光模拟器测定受试者的MED和MPPD。结果200名受试者的Ⅱ型、Ⅲ型、Ⅳ型皮肤分别占15.0%、73.5%、11.5%,未见Ⅰ、Ⅴ、Ⅵ型皮肤。Ⅱ、Ⅲ、Ⅳ型皮肤MED均值分别为(63.21±18.22)mJ/cm2、(70.23±17.01)mJ/cm2、(78.45±20.11)mJ/cm2,MPPD均值分别为:(12.52±3.41)J/cm2、(10.22±3.09)J/cm2、(8.43±2.51)J/cm2,从Ⅱ型~Ⅳ型皮肤,MED值逐渐增加,而MPPD值逐渐减小,在不同皮肤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皮肤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皮肤类型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所调查的重庆市人群中皮肤类型以Ⅲ型为主,其MED、MPPD平均值分别(70.23±17.01)mJ/cm2、(10.22±3.09)J/cm2,重庆市人群皮肤类型与国内其他几所大城市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而紫外线MED、MPPD值范围与国内其他地区有一定差异。

  • 标签: 皮肤类型 最小红斑量 最小持续黑化量 重庆市
  • 简介:本刊严格执行GB3100~3102-1993《和单位》中有关、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使用》。

  • 标签: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法定计量单位 书写规则
  • 简介:本刊严格执行GB3100—3102—1993《和单位》中有关、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使用》。

  • 标签: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法定计量单位 书写规则
  • 简介:摘要目的为新生儿肺炎的诊疗提供高质量的X线胸部影像照片。方法对109例新生儿肺炎X线胸部摄片方法进行改良后摄片。结果改良后109例新生儿肺部影像照片对比度良好,显示清晰,基本无伪影,新生儿肺炎早期X线片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模糊欠清晰,逐渐发展为肺纹理表现模糊小点状或斑片状浸润影,如果再继续沿双肺纹理扩散,就融合成云片状,肺段不张或局部肺气肿经常同时存在,也表现为支气管充气征,心缘、膈面模糊等征象。结论通过对新生儿X线胸部摄片照方法的改良,可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X线胸部影像照片,提供更有价值的影像学诊断报告,提高了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诊疗水平。

  • 标签: 改良胸部射片 新生儿肺炎 诊疗 分析
  • 简介:一稿两(一稿多)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投寄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二次发表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发表,无论是印刷版媒体还是电子媒体。

  • 标签: 一稿两投 论文 一稿多投 媒体 文稿 印刷版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系统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偏移照的最佳显示效果和拍摄方法.方法选取临床上需要进行上颌第一磨牙牙髓治疗并具有MB2根管特征的患者200例.在分角线照法的基础上,以转动轴作标记记录水平角度,其中100例从远中至近中每偏移10°进行照,50例使用不同的曝光时间,50例平移传感器位置进行照.由两位医师独立阅片,判断牙根区分情况、清晰度及构图完整性.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配对计数资料的χ2检验.结果在MB与MB2区分率中,远中偏移30°组最高,区分率为94%,显著高于正位组的10%(χ2=84,P=0.000),相同偏移角度远中偏移比近中偏移区分率更高(30°:χ2=18.382,P=0.000;20°:χ2=16.282,P=0.000;10°:χ2=14.019,P=0.000).根尖清晰度方面近中偏移比远中偏移低(30°:χ2=7.848,P=0.005;20°:χ2=12.033,P=0.001;10°:χ2=14.700,P=0.000).当近中偏移超过20°、曝光时间增加1/4时清晰率可达78%,传感器的平移摆放使牙体及根尖区的完整显示率达94%.结论要获得良好的MB2显示效果,X线中心线向远中偏移为首选,若选择向近中偏移则需加大偏移角度和曝光时间,传感器的正确摆放也是直接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偏移投照技术 上颌第一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根尖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环枕关节近距离照式X光检查的准确率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疑似环枕关节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环枕关节近距离照式X光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检查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胶片成像有效率为96.4%;对照组胶片成像有效率为71.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测准确率为89.3%;对照组检测准确率为60.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枕关节近距离照式X光检查能够提升检测的准确率,提高检查质量。

  • 标签: 环枕关节 近距离投照 X线检查 准确率
  • 简介:目的:建立晋城地区健康人群前臂骨密度(BMD)的峰值骨和标准差值,为开展周围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及骨质疏松症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韩国产双能X线骨矿测量仪(EXA-3000)对晋城地区1400例21~55岁的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左侧前臂骨密度测定,进行非优势侧(左侧)前臂远端尺桡骨的BMD值测定,并分析其年龄分布,建立晋城地区健康人群前臂远端骨密度的峰值骨和标准差值。骨质疏松的骨诊断以骨峰值的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建立,均数的计算采用三次方回归方程模型进行拟合。结果男、女性前臂骨的BMD值均符合正态分布,可采用均数±标准差(xˉ±s)的形式表示。40岁以前男、女性前臂骨的BMD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步上升,且各年龄段BMD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岁以后男、女性前臂骨的BMD值开始下降,且50岁以后下降明显(P<0.05)。男、女性前臂骨的骨峰值均出现在41~45岁年龄段。男、女性前臂远端尺桡骨的骨峰值及标准差分别为(0.5682±0.0647)g/cm2、(0.4209±0.0689)g/cm2。结论建立了晋城地区健康人群男、女性前臂骨的骨峰值和标准差,为周围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并开展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尤其是用于高危人群筛查,以便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展中轴骨测量或进行药物治疗。

  • 标签: 峰值骨量 骨密度 周围型双能X线骨矿测量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门诊处方对药房调剂质量的影响。方法针对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门诊处方调剂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超负荷,使得工作人员不能准确地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调剂操作。同时,因调剂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其心理有极大的压力和负面情绪。结论重视医院门诊处方和药房调剂质量之间的关系,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要制定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

  • 标签: 医院门诊 处方量 药房调剂质量
  • 简介:摘要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须的原料,其摄入量过低或过高均可诱发各种甲状腺疾病。为防治缺碘性疾病推行补碘政策后,在减少碘缺乏性疾病的同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癌的患病率发生改变,结合近年来相关的流行病学、临床研究及碘盐摄入的调查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与总结,对地方病碘缺乏防治政策进行探讨。

  • 标签: 地方病碘缺乏 碘摄入量 甲状腺疾病 防治政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病毒载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分娩新生儿进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脐血及外周血HBV-DNA含量,探讨母体血中HBV-DNA含量与婴儿感染HBV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孕妇及其新生儿脐血和外周血血清中HBV-DNA含量,对比不同病毒载及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孕妇分娩婴儿宫内感染情况。结果132例HBsAg阳性孕妇分为A组(高病毒载组)60例,B组(低病毒载组)72例,其中A组经抗病毒治疗为A1组37例,未治疗为A2组23例。所有孕妇分娩的婴儿中有14例脐带血HBV-DNA阳性,即宫内感染率为10.6%(14/132)。出生后7个月检测婴儿感染HBV者2例,即感染率为1.52%(2/132)。低病毒载组无一例婴儿发生感染;宫内感染主要发生在高病毒载组孕妇,发生率为23.3%(14/60);而经过抗病毒治疗的孕妇其新生儿感染乙肝的几率较未治疗组明显降低。结论HBsAg阳性孕妇随着血清HBV-DNA含量的升高宫内感染率随之增高,降低孕妇血中HBV-DNA含量可明显降低婴儿感染HBV几率。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 母婴传播 宫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中患者不同量的自体血回输对患者凝血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60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甲、乙组,术后将回收的自体洗涤红细胞分别进行回输,甲组<500ml、乙组600-1000ml,分别于术前、自体血回输后1h、18h、36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凝血指标。结果甲、乙组患者的平均自体血液回输分别为(421.27±15.18)ml、(837.69±22.91)ml,两组患者的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p<0.001);甲组的PT、APTT在输血后变化不显著(P>0.05),而乙组的PT、APTT在输血后1h显著升高(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会对患者凝血功能造成不利作用,在无任何处理情况下回输一般不应超过837.69ml。

  • 标签: 自体血回输量 凝血功能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采血小板采集增加的原因。方法通过增加宣传途径、提高血站相关业务科室的技术操作水平、提高血站自身硬件设施、加强人性化的服务以及动员在校大学生、厂矿企业的员工及军人的参与,扩大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队伍。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志愿无偿捐献血小板队伍得到扩大,血小板的采集逐年上升并能够满足包头市临床使用血小板的需求。结论1、从2011年开始,机采血小板由包头市中心血站站内采集改为街头献血小屋内采集随机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数量也随之大幅增加。2、集采血小板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招募形式,才能更好地扩大集采献血者的队伍。

  • 标签: 集采血小板 志愿者 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液沐浴穴位按摩护理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足月分娩的23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液沐浴穴位按摩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在产后8h、24h、48h、72h的通乳例数,同时观察两组产妇产后48h后乳汁分泌。结果在两组产妇不同时间通乳例数的比较中,观察组产妇在产后18h、24h、48h、72h的通乳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48h后乳汁分泌的比较中,观察组产妇的乳汁充足率为84.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0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应用中药液沐浴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护理,能够加快乳汁分泌,增加产妇乳汁分泌,帮助婴儿接受母乳喂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液沐浴 穴位按摩 乳汁分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