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减压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早期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本研究114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20年1月-10月阶段我科室收入的早期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包括52例患者64患髋)和对照组(包括52例患者65患髋)。对照组患者给予髓减压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髓减压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的Harris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髓芯减压 硫酸钙人工骨植入 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安全性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自杀性自伤多见于青少年人群,是未来发生自杀行为的最强预测因子之一。目前自杀性自伤机制不清,诊断和治疗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标记,是临床诊疗亟需解决问题。磁共振成像技术是探究自杀性自杀影像学机制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对自杀性自伤的磁共振影像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评价。研究发现不伴其他精神障碍的自杀性自伤人群表现出眶额、背外侧前额叶、内侧前额叶、腹外侧前额叶、杏仁核、扣带回、缘上回、杏仁核、海马、脑岛、胼胝体、丘脑、壳核、背侧纹状体、楔前叶和右侧颞叶异常,这些区域是情绪处理、决策、认知和运动相关的核心脑区。存在其他精神障碍(如边缘性人格障碍、抑郁障碍)的自杀性自伤人群可能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表现不全相同的损害模式,表现出特定情绪网络、决策、社会认知、运动相关脑区的异常。本文结果可为以后研究自杀性自伤磁共振影像学机制提供帮助。

  • 标签: 非自杀性自伤 结构 功能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中药苦参治疗的系统药理学情况。方法:选择6-8周龄雌性小鼠(C57BL/6品系)20只进行实验,于右腋下接种肺癌LLC细胞,接种后第一天开始,10只小鼠每天予以腹腔注射苦参总提取物溶液100μl,作为实验组,同时另外10只作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用药前与用药2周肿瘤直径、体积,以及肿瘤细胞存活期情况、治疗后CD8+T细胞比例与IFNγ+CD8+T细胞平均荧光强度(MFI)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肿瘤直径与体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中药苦参 IFNγ CD8+T细胞 系统药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与研发计划性拔管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旨在为护士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法构建计划性拔管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知识库,进行系统功能及界面设计。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53和0.867,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458和0.492。最终构建的知识库包括导管评估模块、计划性拔管评估模块、知识推理规则模块。目前知识库共梳理完成导管评估模块48个一级条目、9个二级条目、72个三级条目,计划性拔管评估模块5个一级条目、12个二级条目、73个三级条目,40条知识推理规则。结论计划性拔管临床决策系统改变了计划性拔管风险预警的实施方式,优化了管理流程,实现了院内系统交互,可以基于个体化进行动态的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辅助护士进行临床决策,促进护理管理的安全化。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与研发计划性拔管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旨在为护士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法构建计划性拔管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知识库,进行系统功能及界面设计。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53和0.867,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458和0.492。最终构建的知识库包括导管评估模块、计划性拔管评估模块、知识推理规则模块。目前知识库共梳理完成导管评估模块48个一级条目、9个二级条目、72个三级条目,计划性拔管评估模块5个一级条目、12个二级条目、73个三级条目,40条知识推理规则。结论计划性拔管临床决策系统改变了计划性拔管风险预警的实施方式,优化了管理流程,实现了院内系统交互,可以基于个体化进行动态的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辅助护士进行临床决策,促进护理管理的安全化。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脊柱减压系统(non-surgical spinal decompression system,SDS)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2020年6月至2020年10月的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住院病人,用SDS联合针灸治疗,每日治疗1次,2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VAS评分、M-JOA评分、腰椎MRI结果评价。结果:痊愈或基本痊愈19例,好转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SDS联合针灸可显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可使患者的突出椎间盘不同程度的回纳。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系统化护理干预在晚期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化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晚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可以改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状态的好转,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系统化护理干预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急救系统远程指导医务人员实施单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的可行性效果。方法选择60名医务人员志愿者,随机分为视频组(n=40)和音频组(n=20)。视频组预装有视频急救系统手机应用软件(aApplication,,APP)报警并接受远程视频指导实施CPR;音频组使用语音报警并接受远程语音指导CPR。比较两组实施CPR时的按压深度、按压频率、送气量以及第一次开始按压的时间等指标。视频组内再分5个亚组,比较5款不同型号智能手机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差异。每组共观察10个CPR循环。结果视频组按压位置准确率显著高于音频组(91.5% vs. 71.35%,P<0.05);、按压深度在5~6 cm范围的比例明显高于音频组(62.79% vs. 44.73%,P<0.05);平均按压频率在100~120次/min的比例(70% vs. 52%,P<0.05);通气量在500~600 mL/次的比例(18.25% vs. 10.75%,P<0.05)和通气量大于500 mL l次/min的比例高于音频组(64.88% vs. 43%,P<0.05)均显著高于音频组(均P<0.05)。第一次按压时间视频组长于音频组(131 s vs. 106 s,P<0.05),第一次通气时间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8 s vs. 144 s,P>0.05)。按压总停顿时间视频组少于音频组(122.4 s vs. 164.2 s,P<0.05)。视频组内的5款不同型号手机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电话远程指导相比,应用视频急救系统远程指导医务人员实施单人CPR时,在按压位置准确率、按压深度、按压频率、通气量、按压停顿时间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但首次按压时间稍长于音频组;目前市面上畅销的智能手机均可应用。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对提高医务人员CPR质量及复苏成功率、鼓励第一目击者实施CPR等都将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视频急救报警系统 心肺复苏 远程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海南黎族21个DNA联合索引系统(combined DNA index system, CODIS)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其在法医亲子鉴定、个体识别及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339名海南黎族无关个体的21个CODIS基因座进行基因分型,并计算遗传学参数。结果21个CODIS基因座在339例海南黎族无关个体中共检出173个等位基因,489种基因型,基因频率在0.0010~0.5434之间,基因型频率在0.0020~0.3274之间,杂合度分布在0.639~0.833之间,个人识别能力为0.803~0.948,三联体父排除率为0.416~0.584,二联体父排除率为0.140~0.238,多态信息含量为0.57~0.81,累积个人识别能力大于0.999 999 999 999 99,三联体累积父排除率为0.999 999 883 211 752,二联体累积父排除率为0.987 266。结论D6S474的21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在海南黎族群体中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态性,在个体识别及亲子鉴定中是一个高效的检测系统,可作为补充基因座用于单亲、疑难、亲缘鉴定和突变亲子鉴定案件中。

  • 标签: 遗传多态性 短串联重复序列 个体识别 亲子鉴定 海南黎族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一种中药组方促进动物消化功能。方法 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1.67、3.33、6.67mL/kg·BW)3个受试样品组。受试样品组连续经口给予受试物15d,每天1次;阴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连续给予纯水15d,每天1次。用复方地芬诺酯制造小鼠便秘模型,进行小鼠小肠运动试验,测定小鼠的墨汁推进率。将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低、中、高(0.83、1.67、3.33mL/kg·BW)3个受试样品组。各剂量组分别连续经口给予受试物30d,每天1次,观察大鼠体重、体重增重、摄食量和食物利用率,测定大鼠的胃液量,胃蛋白酶活性和排出量。结果 该中药组方(1.67、3.33、6.67 mL/kg·BW)能显著增加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P

  • 标签: 中草药组方 消化功能 墨汁推进率 胃蛋白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罗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期间,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替罗班治疗。结果:通过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具有统计秀尔意义(P<0.05)。通过将两组患者血小板水平以及血小板聚集率进行对比,在血小板聚集率方面,观察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具有统计秀尔意义(P<0.05);在血小板水平方面,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替罗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有效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和米司酮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等数据库。纳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和米司酮对比治疗子宫腺肌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截至2018年10月。由两位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RCT,共1 7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曼月乐组总有效率高于米司酮组[RR=1.25,95% CI(1.19,1.32),P<0.01];曼月乐组子宫内膜厚度[MD=-1.94,95% CI(-2.19,-1.70),P<0.01]、子宫体积[MD=-18.99,95% CI(-19.90,-18.07),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RR=0.67,95% CI(0.47,0.95),P=0.026]均低于米司酮组。曼月乐组痛经评分及月经量低于米司酮组(P<0.05)。结论曼月乐对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较米司酮好,且安全性更佳;对于暂无生育要求的采取保守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可选择曼月乐。受纳入研究数量和偏倚风险影响,本研究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和RCT验证。

  • 标签: 左炔诺孕酮 药物释放系统 米非司酮 子宫腺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儿童心脏手术后30 d计划再入院率、危险因素及原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8月15日发表的有关儿童心脏手术后30 d计划再入院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包括81 633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心脏手术后30 d计划再入院率为11.5%(95%CI 9.9%~13%);心脏并发症24.0%(95%CI 10.7%~45.7%),感染18.7%(95%CI 13.7%~25.3%),呼吸道并发症18.0%(95%CI 10.7%~27.5%),胸腔积液11.5%(95%CI 8.3%~16.7%),胃肠道并发症12.3%(95%CI 8.3%~17.4%)是患儿30 d计划性再入院的主要原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遗传综合征(OR=1.25,95%CI 1.18~1.33,P<0.05)、术后住院时间>14 d (OR=1.62,95%CI 1.05~2.50,P<0.05)是患儿30 d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心脏手术后30 d计划再入院率较高,心脏并发症、感染、呼吸道并发症、胸腔积液、胃肠道并发症是患儿30 d计划性再入院的主要原因,遗传综合征、术后住院时间是患儿30 d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30天非计划再入院 Meta分析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儿童心脏手术后30 d计划再入院率、危险因素及原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8月15日发表的有关儿童心脏手术后30 d计划再入院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包括81 633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心脏手术后30 d计划再入院率为11.5%(95%CI 9.9%~13%);心脏并发症24.0%(95%CI 10.7%~45.7%),感染18.7%(95%CI 13.7%~25.3%),呼吸道并发症18.0%(95%CI 10.7%~27.5%),胸腔积液11.5%(95%CI 8.3%~16.7%),胃肠道并发症12.3%(95%CI 8.3%~17.4%)是患儿30 d计划性再入院的主要原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遗传综合征(OR=1.25,95%CI 1.18~1.33,P<0.05)、术后住院时间>14 d (OR=1.62,95%CI 1.05~2.50,P<0.05)是患儿30 d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心脏手术后30 d计划再入院率较高,心脏并发症、感染、呼吸道并发症、胸腔积液、胃肠道并发症是患儿30 d计划性再入院的主要原因,遗传综合征、术后住院时间是患儿30 d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30天非计划再入院 Meta分析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和米司酮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等数据库。纳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和米司酮对比治疗子宫腺肌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截至2018年10月。由两位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RCT,共1 7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曼月乐组总有效率高于米司酮组[RR=1.25,95% CI(1.19,1.32),P<0.01];曼月乐组子宫内膜厚度[MD=-1.94,95% CI(-2.19,-1.70),P<0.01]、子宫体积[MD=-18.99,95% CI(-19.90,-18.07),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RR=0.67,95% CI(0.47,0.95),P=0.026]均低于米司酮组。曼月乐组痛经评分及月经量低于米司酮组(P<0.05)。结论曼月乐对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较米司酮好,且安全性更佳;对于暂无生育要求的采取保守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可选择曼月乐。受纳入研究数量和偏倚风险影响,本研究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和RCT验证。

  • 标签: 左炔诺孕酮 药物释放系统 米非司酮 子宫腺肌病
  • 简介:摘要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发展与长链编码RNA(lncRNA)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这种转录本超过200个核苷酸的编码RNA参与了染色质修饰、转录激活、转录干扰等调控过程,且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具体表现为表达上调或下调。目前关于lncRNA的研究层出不穷,其在NSCLC的诊断、临床治疗、耐药研究以及预后评估中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围绕lncRNA的概述、NSCLC相关lncRNA表达上调或下调机制、NSCLC临床治疗及耐药相关lncRNA进行综述。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长链非编码RNA 诊断 分子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股骨干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钻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并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86例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诊的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按照电脑排序均分为2组,各43例。其中,采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为参照组,接受钻髓内钉固定治疗的为研究组,将不同方案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接受研究组方案治疗的手术用时、住院用时及愈合用时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接受研究组方案治疗后有更低的几率出现并发症,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在股骨干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钻髓内钉固定治疗的用时更短,患者术后能够更快恢复,且不会出现显著的并发症,适合于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芯钻髓内钉固定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