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位难产出现的原因以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以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头位难产产妇40例为样本,将其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时间段顺产产妇40例,归于对照组。比较产妇临床表现,探究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巨大儿、宫缩乏力、脐带原因、产道异常、枕后位、枕横位为头位难产的常见原因。在临床表现、头盆评分、产程时间比较中,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位难产与胎头位置具有一定联系,应结合产程与胎儿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分娩方式。

  • 标签: 头位难产 分娩 枕后位 枕横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头位难产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进行徒手旋转助产护理,对比分娩成功率、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旋转助产护理可以提高头位难产产妇分娩成功率,缩短产程时间。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产妇 助产护理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程护理在改善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中的作用。方法:搜集986例头位难产产妇(2018.03-2023.02)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90,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496,常规护理+产程护理)。观察两组的分娩结局(自然分娩成功率、产伤率、胎儿窘迫发生率),统计疼痛持续时间、麻木持续时间、总产程及新生儿行为能力(NBNA评分),记录护理前后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情况,并运用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成功率(83.06%)及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52.04%),产伤率(4.23%)及胎儿窘迫发生率(1.81%)低于对照组(32.24%、11.84%),疼痛持续时间、麻木持续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程护理可提高头位难产产妇的自然分娩成功率,降低产伤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及新生儿行为能力,缩短疼痛及麻木持续时间、总产程。

  • 标签: 产程护理 头位难产 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头位难产中实施产程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阴道分娩率,改善母婴预后。方法:选择医院产科在2021年6月~2023年6月阴道分娩产妇在产程过程中发生头位难产的102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将42例给予常规产科护理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而将60例采取产科护理干预的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母婴结局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对孕妇进行产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母婴的安全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加以应用。

  • 标签: 头位难产 早期干预措施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徒手旋转胎头应用于头位难产助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出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头位难产患者60例,根据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助产(对照组,n=30)和徒手旋转胎头(观察组,n=30),对比2组患者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窘迫发生率明显更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徒手旋转胎头可以大幅提升孕产妇自然分娩率,并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作用价值。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 头位难产 助产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产房护理中对产妇难产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2023年1月-2023年11月,以首选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对象,共200例,经抽签法分组并提供常规护理(对照组,n=100例)、优质护理(观察组,n=100例)。结果: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可降低产妇难产、产后出血等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可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母婴不良结局 产妇难产 产后出血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对宫颈性难产的高龄初产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22-2023年之间的宫颈性难产高龄初产妇60例进行研究,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间苯三酚治疗。结果: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和晚期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均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对宫颈性难产的高龄初产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可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间苯三酚 宫颈性难产 高龄初产妇 临床疗效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