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由香港大学生物系HaniEl—Nezami博士及GianniPanagiotou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与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及东芬兰大学医学系合作,研发出一种对肝癌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混合益生菌Prohep(probioticmixture"Prohep"),

  • 标签: 治疗效果 益生菌 肝癌 香港大学 科研团队 生物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类型青少年脊柱侧弯支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的30例行支治疗的A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类型、不同程度AS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者,12例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矫正成功率为40.0%,其中,Ⅰ~Ⅳ型患者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支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以Cobb角<30o患者为主。结论支治疗中轻度AS的疗效较为理想,规范化早期支治疗能够控制患者畸形进展,达到治疗预期。

  • 标签: 青少年脊柱侧弯 临床分型 Cobb角 支具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段A型骨折术后支佩戴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胸腰段A型骨折术后患者50例,按照术后佩戴支的时间分成对照组(佩戴支时间小于1个月)和实验组(佩戴支时间为1-3个月),每组各25例。对比术后支佩戴时间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JOA评分显著优于实验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胸腰段A型骨折患者来讲,术后支佩戴时间的长短不会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显著影响,和术后长时间(大于1个月)佩戴支的患者相比,较短时间(小于1个月)佩戴支的患者术后JOA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更加理想。

  • 标签: 胸腰段A型骨折 支具 佩戴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餐饮集中消毒单位的卫生现状,有针对性的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方法2015年6-8月对本辖区内餐饮集中消毒单位,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餐饮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试行)》和《食(饮)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有关规定,制定了《临朐县饮集中消毒单位现场监督检查表》进行卫生状况调查。结果10处餐饮集中消毒单位办理消毒餐具卫生评价合格证10处,办证率100%;从业人员76人,持有有效健康证72人,持证率94.7%。结论10处餐饮集中消毒单位的布局要求、生产用水要求、卫生要求、人员要求、卫生制度、包装要求等均能达到《餐饮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试行)》的要求。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环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远段骨折时股骨髁间窝开孔处的临床应用。方法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46例股骨远段骨折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及21例骨折骨性愈合后髓内钉取出手术时,股骨髁间窝开孔处应用环代替三棱锥开口,保留所取带软骨骨柱,内固定置入或取出后骨柱原位植回,观察关节功能。结果67例均获得随访,46例内固定者随访12~32个月,平均16.5个月;21例取出内固定者随访6~20个月,平均13.3个月。依据膝关节Neer评价标准,优35例,良2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9.6%。结论股骨应用逆行髓内钉时环代替开口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股骨滑车关节面完整,所取带软骨骨柱原位植回可获得满意生长和膝关节功能。

  • 标签: 股骨骨折 逆行交锁髓内钉 环钻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后支对锤状指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手外科门诊非手术治疗锤状指的患者70例,并将其设为传统支组和改良支组。传统支组34例,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17~51岁,平均年龄(35±14)岁;右手21例,左手13例;示指5例,中指3例,环指9例,小指17例。改良支组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14~55岁,平均年龄(33±17)岁;右手23例,左手13例;示指8例,中指4例,环指6例,小指18例。接受治疗后的第2周、4周、6周分别对传统支和改良后支的患者进行随访,就支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良支组坚持佩戴支患者的依从性高于传统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支在不影响锤状指治愈率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佩戴支的依从性。

  • 标签: 改良支具 锤状指 依从性
  • 简介:目的:研究小孔颅血肿抽吸引流辅助尿激酶纤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经小孔颅血肿抽吸引流辅助尿激酶纤溶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血肿清除率/d、住院时间、病死率与预后及生存质量。结果手术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治疗组的血肿清除/吸收时间为(7±2)d、平均住院时间(15±5)d,保守治疗组的血肿清除/吸收时间为(18±5)d、平均住院时间(21±7)d;手术治疗组均明显短于保守治疗组(均P<0.05)。结论颅引流辅助尿激酶纤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小孔钻颅 尿激酶纤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泪道激光与内窥镜下泪道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泪道激光联合置管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内窥镜下泪道通联合置管术。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泪道通联合置管术对于慢性泪囊炎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泪道激光 泪道钻通 慢性泪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孔颅血肿引流术与骨瓣开颅手术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分析。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行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37例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细孔颅血肿引流术179例(钻孔组)和骨瓣开颅手术158例(开颅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清除率并发症情况、SSS量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后,钻孔组总有效率为95.0%,开颅组总有效率86.1%,两组相比,钻孔组高于开颅组(χ2=4.628,P<0.05);钻孔组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方面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而在血肿清除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钻孔组肺部感染、术后再出血、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均显著低于开颅组(P<0.05);而在颅内感染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5d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0dSSS评分方面钻孔组优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孔颅血肿引流术清除血肿效果好,并发症少,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快,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细孔钻颅 骨瓣开颅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对比 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