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分子网络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HIV传播热点和跨地区传播特征,为优化艾滋病精准防控策略提供证据。方法整合1997-2020年采集的5 996条广西HIV pol区序列和165 534条公开发表的非广西HIV pol区序列,使用HIV-TRACE工具以0.5%成对基因距离阈值构建分子网络。结果进入广西HIV传播热点分子网络的序列比例为31.5%(1 886/5 996)。在HIV跨地区传播分子网络中,省内连接占51.6%(2 613/5 062),国内连接占48.0%(2 430/5 062),国际连接占0.4%(19/5 062)。与广西跨地区连接的主要地区为广东省(49.5%,1 212/2 449)、北京市(17.5%,430/2 449)、上海市(6.9%,168/2 449)、四川省(5.7%,140/2 449)、云南省(4.2%,102/2 449)、陕西省(3.8%,93/2 449)、浙江省(2.8%,69/2 449)、海南省(2.0%,49/2 449)、安徽省(1.5%,37/2 449)和江苏省(1.3%,33/2 449),其余地区与广西跨地区连接比例均<1.0%。进入广西HIV传播热点分子网络风险较高的影响因素包括≥50岁(相比于25~49岁,aOR=1.68,95%CI:1.46~1.95)、男性(相比于女性,aOR=1.21,95%CI:1.05~1.40)、未婚(相比于已婚,aOR=1.18,95%CI:1.00~1.3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于初中及以下,aOR=1.21,95%CI:1.04~1.42)和男男性传播(相比于异性性传播,aOR=1.77,95%CI:1.48~2.12)。跨地区连接风险较高的影响因素包括男性(相比于女性:aOR=1.74,95%CI:1.13~2.7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于初中及以下,aOR=1.96,95%CI:1.43~2.69)、自由职业/待业/退休(相比于农民,aOR=1.50,95%CI:1.07~2.11)、男男性传播(相比于异性性传播,aOR=3.28,95%CI:2.30~4.72)。结论广西存在HIV传播热点,广西与国内地区组成复杂的跨地区传播网络。后续研究应针对分子网络分析推断的高风险人群开展社会网络调查,及时识别隐匿传播链,减少HIV二代传播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分子网络 传播热点 跨地区传播
  • 简介:目的了解红河州中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红河州177名中师生进行调查,并与福建组对照分析。结果177名红河中师生中31.6%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SCL-90阳性项目数、总分和各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除敌对、偏执外,余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高于福建组。结论红河中师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 标签: 对照分析 阳性 SCL-90 心理健康水平 偏执 敌对
  • 简介:传播疾病(STD)由各种感染性微生物通过性接触传播,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STD混合感染是防治的重点和难点,也是STD传播的主要来源.

  • 标签: 福州地区 女性 性传播疾病 微生物 公共卫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传播性疾病,且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血吸虫的成年寄生虫存在于人体内而导致的传播性疾病,并且会表现为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症状,由于寄生虫对人体造成严重感染,则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南县包含了多个乡镇,然而由于钉螺控制容易反弹,导致在该区域出现了较多的吸虫病患者,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故需要加强对该区域内血吸虫病的传播控制和阻断,并要加强对其控制对策的分析,从而减少南县血吸虫病的传播

  • 标签: 南县血吸虫病 阻断地区 挑战 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乡村医生对艾滋病(AIDS)基本知识和非法采供血传播艾滋病病毒(HIV)事件的知晓情况,探索农村AIDS防制工作的可行干预措施。方法本研究选择经采供血传播HIV疫情较为严重的某乡全体乡村医生为调查对象,应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数据录入和分析应用EPI6.0软件。结果共调查33人,有效问卷率100%。结果发现:95%以上调查对象对AIDS性传播、血液传播和传染性等问题有正确认识,而几乎50%对母婴传播和唾液、汗液、蚊虫叮咬、共用浴缸坐便等不传播HIV途径缺乏认识;80%以上调查对象了解本村血液组织者的目的、村民卖血高峰时间、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和反对卖血行为;27.3%调查对象偶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15.2%调查对象将使用过的~次性注射器丢弃或卖掉。结论农村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医源性交叉感染的隐患,乡村医生迫切需要AIDS防制知识的正规培训,而且有望成为农村AIDS防制工作的核心力量。

  • 标签: 农村地区 供血传播 艾滋病 采血传播 AIDS
  • 简介:本文报道了丹东卫生检疫局和水电第六工程局中心医院对丹东地区1987~1989年性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共发现病人232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1/10万,无季节性.发病率较高年龄组为25~35岁,男女发现病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各职业、各地区均有发病,发病率也有显著性差异,三年间共发现七种性瘸,其中淋病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

  • 标签: 丹东地区 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 调查 卫生检疫
  • 简介:为了探讨和田地区传播疾病发病的趋势,掌握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该地区2005年度和田地区性病疫情上报管理系统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流行分析 和田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社会危害性极大的一类传染病。目前,中国HIV携带者的数量正在快速上升。因此,控制HIV的传播是中国卫生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十堰地区因自身独特的医疗环境,使HIV的传播与其他地区有一定差异。分析十堰地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转变因素,将为艾滋病在十堰及周边地区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 标签: 艾滋病 感染方式 传播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奥运村地区 2010-2021年 HIV/AIDS的性流行特征,分析其性传播方式,人群分布,样本来源及感染现状,为本辖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0~2021年奥运村地区艾滋病监测资料及个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21年共发现 126例 HIV/AIDS病 例, 男性 120例,女性 6例,随着国际对外开放,艾滋病的发病尤其是奥运村地区从2014年后到2019年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而且主要通过男男同性传播 119例(94.44%)和异性接触传播6例 (4.76%),其他途径传播1例(0.79%),男性同性恋呈艾滋病的高发人群;以高学历大专及以上的18-37岁为高发人群,样本来源中:检测咨询73例(57.93%),性病门诊34例(26.98%),专题调查10例(10.32%);体检6例(4.76%),高危行为主动检测呈发现病例的最优方式;感染户籍中以北京本地人为主,本地30例(21.43%),其他24个省份共96例(78.57%),呈现全国散在发病,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成为艾滋成为艾滋病发病的主要城市,处于全国低流行和特定城市特定人群高流行并行的状态;结论 2010年以后 HIV/AIDS在北京朝阳尤其是奥运村地区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且以男男同性恋成为发病的最高人群,政府应协同多部门加大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同时在本地区扩大HIV/AIDS免费检测,然后针对特定人群进行健康宣教和干预,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控制进一步快速增长 。

  • 标签: HIV/AIDS 监测 性流行特征
  • 简介: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平台,中医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向国外民众介绍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增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

  • 标签: 中医药文化 文化传播 中医文化 学院 孔子 中医药知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潍坊地区献血人群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和分布特征。 方法 对潍坊地区 2011-2015年共 453412位献血员进行 HBV、 HCV、 HIV、抗 -TP 等感染标志物的检测,统计检测结果,分析其感染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2011-2015年潍坊地区献血人群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 0.36%、 0.31%、 0.19%、 0.55%,乙肝阳性率近几年呈逐渐下降趋势,梅毒、艾滋有增长趋势, 4种传染病各年阳性率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各传染病阳性人群中性别、年龄的分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做好献血前筛查,提高检测结果准确率。 了解本市献血人群的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的年龄、性别分布,可对献血人群高危献血者献血初筛时起到一定鉴别作用。

  • 标签: 献血人群 流行病学 潍坊市
  • 简介:目的对武汉市6个区的20个街(乡)进行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与消除达标考核。方法按照《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GB15976—2015)》,对武汉市4个传播控制区的15个街(乡)和2个传播阻断区的5个街(乡)开展人群、家畜、螺情、档案资料考核以及现场钉螺调查。结果2012~2016年15个传播阻断达标考核街血检223361人,血检阳性数6872人,共粪检6839人,累计阳性290例,2012~2016年分别为137、116、26、11、0例,粪阳者全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均为既往感染的历史遗留病人;累计存栏牛27316头,粪检未发现阳性;5年内均未发现阳性钉螺,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029、0.018、0.035、0.024、0.015只/0.11m^2,抽样30个流行村,现场查螺活螺平均密度为0.12只/0.11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连续5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病畜与感染性钉螺。5个消除达标考核街至少连续10年内无粪阳病人,为无牛区,共调查了8个流行村,现有钉螺面积为0,现场调查2500框未查出钉螺。结论2017年武汉市江夏、汉南、蔡甸、黄陂4区的15个街各项疫情指标已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武昌、武汉开发区2区的5个街已达血吸虫病消除标准,为下一步全区达标提供了充分依据。

  • 标签: 血吸虫病 传播阻断 消除 武汉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部分地区新报告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感染方式,为有效开展艾滋病经异性性传播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部分地区2019年7月1日至10月1日新报告的异性性传播HIV/AIDS展开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异性性行为情况等相关数据。结果共完成312例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问卷调查,主要以男性(207,66.3%)、≥50岁(210,67.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52,80.8%)、已婚或同居者(200,64.1%)为主。经商业性行为感染占48.7%(152/312),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占40.4%(126/312),经非商业临时性行为感染占10.9%(34/31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HIV/AIDS,感染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男性(OR=822.34,95%CI:103.99~6 503.1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OR=3.02,95%CI:1.05~8.66)的商业性行为感染HIV风险更大;而家务/待业者(OR=0.23,95%CI:0.07~0.76)的商业性行为感染HIV的风险更小;男性(OR=29.20,95%CI:9.40~90.7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OR=4.28,95%CI:1.24~14.81)的非商业临时性行为感染HIV的风险更大。除了在线下场所结识非婚异性性伴,有一定比例(6.2%)HIV/AIDS通过线上交友发展性伴关系,且性伴交往场所以低档为主。结论重庆市部分地区新报告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感染方式以线下低档场所结识性伴,并经商业性行为感染为主,应深入了解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感染方式,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 标签: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异性性传播 感染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健康传播是公共卫生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使用教育与信息传递手段来改善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结果。本研究探讨了健康传播中,关于中医药知识的有效传播策略,目的在于提升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以期为公众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 标签: 健康传播 中医药知识 中医药传播
  • 简介:目的了解新疆和田地区未治疗的HIV-1新诊断人群耐药传播情况及亚型分布。方法对新疆和田地区2013~2014年新诊断HIV-1感染人群随机抽样,对样本HIV-1POL区进行亚型及耐药基因型分析,并评估新诊断人群HIV-1耐药传播水平。结果共有203个样本获得有效序列,样本中07_BC重组亚型193人,比例最大,占95.07%;C亚型5人,占2.46%;01_AE/B亚型2人,08_BC亚型3人;对HIV-1POL区耐药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析,PR区耐药传播率为0.99%;RT区耐药传播率为2.46%。HIV-1耐药总传播率低于5%。结论新疆和田地区HIV-1新诊断人群的亚型主要是以07_BC重组亚型为主;和田地区未经抗病毒治疗新诊断HIV-I感染者中已经出现PR和RT区耐药突变株,但传播水平尚处于低流行状态,应适时开展耐药性监测。

  • 标签: 艾滋病 病毒亚型 耐药 基因突变
  • 简介:目的分析艾滋病流行地区预防母婴传播技术培训资源投入与利用情况。方法运用方差分析、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2003~2006年项目地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培训资源投入变化、平均每例培训费用和培训覆盖率差异。结果项目地区共计投入99.4万元用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培训,投入逐年增长,培训7064人次,县级培训人次占74.73%;例均培训费用为141元,校正后省级与县级培训例均费用有差异(P〈0.01)。二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培训覆盖率分别为64.93%和62.86%,不同类别服务提供者接受培训的比例有差异(P〈0.01)。结论研究地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能力建设资源的投入使得能力建设覆盖面得到了扩大。

  • 标签: 艾滋病 母婴传播 资源投入 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