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遗传学论文提出,在出生体重和成年时疾病易感性(如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中,遗传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项研究分析了与出生体重相关的60个基因组区域,其中大多数都从未被识别出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鼾症患者睡眠呼吸监测及肺功能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8例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单纯打鼾的患者,观察组为其它患者,通过患者的病情程度、AHI与气道阻力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单纯打鼾的患者显著低于观察组的其它患者;重度患者的气道阻力整体最高、中度患者的气道阻力整体次之、轻度患者的气道阻力整体最低。结论这说明两组患者的气道阻力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这说明AHI与气道阻力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而鼾症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气道阻力也会相应的增加。

  • 标签: 鼾症 睡眠呼吸监测 肺功能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NP和老年心衰患者LVEF、心功能分级和预后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200例老年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BNP水平作为依据,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对各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并且对其LVEF、心功能分级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心衰患者的BNP水平和心功能分级、治疗后2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和6MWT、LVEF呈负相关。结论BNP和老年心衰患者LVEF、心功能分级和预后之间的关联性紧密。

  • 标签: BNP 老年心衰 LVEF 心功能分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之间的关联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与急性发作期患儿各26例,依照病情的差异依次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检测两组患儿鼻咽分泌物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各项检测指标与参照组相比均较高,P<0.05,有可比性。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之间的关系密切,呼吸道感染可能为儿童支气管哮喘诱发的关键因素。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MYBPC3基因突变类型与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临床表型及不良预后的关联。方法使用panel二代测序,检测529例HCM患者和307例健康对照的8个肌小节HCM致病基因。根据携带MYBPC3突变情况,将MYBPC3突变阳性患者分为3组:仅携带1个MYBPC3错义突变(错义组)、仅携带1个MYBPC3无义或剪切位点突变(截短组)或携带至少1个MYBPC3突变的多突变患者(多突变组)。比较3组患者间基线临床特征及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总计在93例(17.6%)患者中检测到64种MYBPC3致病突变。与未检出MYBPC3突变的患者相比,携带MYBPC3突变患者的家族史阳性的比例更高,左心室室壁厚度更大,出现异常Q波的患者比例更高。在携带MYBPC3突变患者中,多突变组最年轻,左心室室壁厚度更大。在4.7±3.2年随访期间内,MYBPC3突变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高于未检出MYBPC3突变患者(校正HR2.00,95%CI1.06-3.79,P=0.033),心血管死亡风险存在增加趋势(校正HR1.80,95%CI0.91-3.55,P=0.091)。在MYBPC3突变阳性患者中,多突变组的心血管死亡(校正后HR30.4,95%CI3.01-301.12,P=0.004)和全因死亡(校正后HR25.2,95%CI4.07-156.00,P=0.001)均显著升高,而截短突变组的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则未见显著增加。尤其是携带MYBPC3复合突变的8例患者,在随访期间6(75%)例发生心血管死亡。结论MYBPC3截短突变与HCM不良预后不存在相关性。携带多个突变的MYBPC3突变携带者,尤其是MYBPC3复合突变患者不良预后风险显著增。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MYBPC3 基因型-表型 截短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多种生化指标与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的关联性。方法同期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实验组)和2型糖尿病无痛风患者(对照组)各一组,每组均为52例,对两组患者的多种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GLU、hs-CRP、LPL、LDL-C、TG、TC、UA等生化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与hs-CRP、LPL、LDL-C、HDL-C、TG、TC、UA等生化指标密切相关,医生在控制和监测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的发生与发展时,可以充分参考GLU、hs-CRP、LPL、LDL-C、HDL-C、TG、TC、UA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值。

  • 标签: 多种生化指标 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 关联性探讨
  • 简介:数据挖掘(DataMining)是一个利用各种方法,从海量的有噪声的凌乱数据中,提取隐含和潜在的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和模式的过程[1]。关联分析的目的是要寻找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发现它们间的关联关系。数据挖掘中,关联分析的主要技术是关联规则,1993年由Agrawal等首次提出,有Apriori、GRI、Carma等经典算法。本研究应用Apriori算法探索慢性传染性疾病与用药之间关联关系,找出问题、分析、提出建议与对策,以供临床医师、药师参考。

  • 标签: APRIORI 数据挖掘 恩替卡韦 肺部感染 替比夫定片 传染病患者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肺炎链球菌血清学、耐药脉冲均凝胶电泳(PFGE)关联性,完善和补充区域性肺炎链球菌传播及流行的鉴定标准和预警体系。方法随访调查2012-2015年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肺炎链球菌流行性,并通过免疫学、血清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和分析肺炎链球菌的感染特性,进一步分析细菌种类及耐药的相关性。结果(1)流行发现,儿童(≤14岁)患者的比例(68.3%)明显高于青少年及成人(〉14岁)患者(31.7%),无性别差异;7种血清分型结果中,19型占比最高(66.67%),13型和15型最少。(2)血清型与耐药相关分析,发现血清3型的耐药率最高。(3)PFGE带型与耐药相关分析,17种PFGE带型,总耐药率达到75.83%,其中5种药物耐药及SPS16.CN011耐药比率最高。结论该院2012-2015年流行的肺炎链球菌主要发生于儿童(≤14岁)患者,PFGE型对肺炎链球菌的鉴别和诊断优于血清学方法;但对其耐药性分析发现,血清型与耐药性关联作用大于PFGE分型,这可能与细菌本身的致病物质荚膜抗原密切相关。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血清学 脉冲场电泳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V病毒感染检测对于宫颈炎及宫颈癌患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4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共235例进行本次研究。同时将10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对比宫颈病变组织及宫颈正常组织中HPV病毒的感染情况,来评估HPV病毒感染对于宫颈炎及宫颈癌检测的意义。结果HPV病毒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检出率为6.0%,显著低于宫颈病变组织中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病毒在宫颈炎症组织中的检出率较正常组织高,但较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的检出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病毒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宫颈病变组织,且在鳞癌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随着宫颈组织病变的程度加重,组织中HPV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能够提高宫颈炎及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检出率,有助于患者尽早的接受治疗。

  • 标签: HPV病毒感染 宫颈炎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方法以2016至2017年我院收治的OSAHS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肥胖组86例与非肥胖组7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呼吸监测指标、嗜睡评分、肥胖相关指数与OSAHS严重程度。结果肥胖组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持续时间(AD)、总呼吸事件(TRE)、ESS嗜睡评分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5),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明显低于非肥胖组(P<0.05)。肥胖组患者的颈围、腰围、腰臀比、B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OSAHS严重程度相比非肥胖患者明显加重(P<0.05)。两组患者的颈围、腰围、腰臀比、BMI与AHI均保持正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肥胖与OSAHS有密切的相关性,同时还可以影响OSAHS的严重程度。

  • 标签: 肥胖 阻塞性睡眠 呼吸道
  • 简介:【摘要】  虽说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疾病发病率也不断提高,对于女性而言妇科疾病会影响到她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宫颈上皮內瘤变与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疾病类型,而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则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女性宫颈病变的过程中阴道菌群与酸碱度和清洁度等因素对其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转归与清除。该文章针对宫颈疾病患者分析了宫颈病变前后阴道微生态变化与 HPV 感染之间的关联

  • 标签:  宫颈病变 阴道微生态 HPV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乙肝病毒DNA定量和乙肝两对半模式的关联性,给临床治疗乙肝提供依据。方法我院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疑似乙肝患者乙肝病毒HBv—DNA含量及两对半指标进行检测,使用ELISA法两对半指标测试,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的各模式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毒DNA复制。100例HbsAg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69例,阳性率69%;小三阳阳性率为46.5%;大三阳阳性率为78.18%。结论患者检测结果中HBeAg与HBV—DNA拷贝数呈正相关性,是临床治疗乙肝的重要依据,能够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染。

  • 标签: 乙肝病毒 DNA定量 乙肝两对半模式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喘息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及过敏的关联性评价。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2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是否有喘息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40例。其中对照组中的婴幼儿无喘息、哮鸣音;而实验组中的婴幼儿有喘息、哮鸣音。①分别检测两组婴幼儿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比较两组婴幼儿的RSV的IgM抗体阳性率;②分别对两组婴幼儿进行过敏原检测,检测范围为有皮肤湿疹、过敏性鼻炎、食物或药物,看是否有婴幼儿有过敏史。结果在本研究中,①实验组患儿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1%;而对照组患儿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患儿对皮肤湿疹、过敏性鼻炎、食物或药物过敏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及过敏与婴幼儿喘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过敏 婴幼儿喘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脓毒症各类型的患者血液中提取降钙素原,对比其浓度与量化关系及中医证型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方法:选择一项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 100例患者,然后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两组。最后将这两组患者的资料及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数评分。结果:经过两组的分组然后进行分析显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中医证型的关联性分析。结论:中西医结合对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 PCT量化关系之间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降钙素原 关联性 中医证型
  • 简介:目的探索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amino-terminalkinase,JNK)基因表达与神经功能修复状态的关联。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大鼠50只,随机选取,假手术对照组18只,实验组32只。损伤后1、12、24、72h行PCR检测,比较大鼠脊髓组织中JNK(JNK1、JNK2、JNK3)表达水平变化;损伤后12、72h选取L4/5节段脊髓行HE染色、,比较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变化状态(NSSh结果PCR结果显示,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JNK1、JNK2、JNK3的表达,在损伤后1、12、24、72h除JNK3在相应时点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水平下降外,其他两项表达与假手术对照组无明显差别。L4/5脊髓HE染色结果提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损伤后12h损伤的脊髓皮质周边EHE染色阳性细胞显著增多。随着时间推移,染色阳性细胞出现明显减少的趋势,损伤后12h的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少于72纪损伤组NSS评分则明显更高,但脊髓损伤组损伤后不同时点比较,NSS评分渐减。结论脊髓损伤后出现JNK3表达下调的情况,可能与神经细胞凋亡以及促进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关联

  • 标签: C-JUN氨基末端激酶 急性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修复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所用中药及外用药的关联。方法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GA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色法测定272例GA患者血清SOD,采用SPSS17.0对患者血清SOD,免疫、炎症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SPSSClementine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中药及外用药与SOD的关系。结果272例GA患者血清SOD值与正常参考值(129~216U/mL)相比较,下降的有160例(占59%),正常的有107例(占39%),上升的有5例(占2%)。相关性分析示:SOD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GP)、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P〈0.05或P〈0.01),而与其他所选实验室指标无相关性(P〉0.05)。设定最小置信度为70%,最小支持度为20%。薏苡仁关联于SOD指标上升(置信度82.82%,支持度58.33%),薏苡仁和车前草组合关联于SOD指标上升(置信度54.09%,支持度86.33%)。SOD指标上升关联于薏苡仁(置信度33.07%,支持度89.60%)。外用药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与SOD关联度较高。其中芙蓉膏关联于SOD指标上升(置信度78.23%,支持度30.24%),消瘀接骨散关联于SOD指标上升(置信度86.02%,支持度27.84%)。结论GA患者血清SOD显著下降,其表达失调可能参与了GA的发病。健脾利湿类中药薏苡仁与SOD关联度较高,外用药以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与SOD关联较高。

  • 标签: 关节炎 痛风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健脾 薏苡仁 数据挖掘
  • 简介:摘要目的对ESR1和ESR2基因遗传变异和妇女产后抑郁症关联性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且产后出现抑郁症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血液建立数据库,对ESR1、ESR2基因进行SNP搜寻,同时与产妇产后抑郁症表型进行分析,探寻关联性。结果分别在ESR1基因第1外显子以及ESR2基因第6外显子上发现SNP,同时对两个SNP进行基因型判定,用R软件分析关联性,发现ESR1、ESR2与妇女产后抑郁症没有明显的关联性。结论ESR1、ESR2基因遗传变异均不是妇女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基因。

  • 标签: ESR1 ESR2 产后抑郁症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道常见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关联性。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间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诊治的8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阴道及宫颈的分泌物,检测HPV、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假丝酵母菌及细菌性阴道病(BV)。结果864例患者中,HPV阳性患者262例(30.3%)。262例HPV阳性患者中,高危型115例(43.9%),可能高危型40例(15.3%),低危型76例(29.0%),未知危险型31例(11.8%)。通过对比分析生殖道常见病原微生物情况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T、UU及BV为HP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通过对生殖道常见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发现CT、UU及BV感染的患者其HPV感染率较高,因此,一旦在临床上发现CT、UU及BV感染后,则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治疗,以降低HPV感染的发生,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 标签: 生殖道 常见病原微生物感染 人乳头状瘤病毒 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