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夜间护理查房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医院护理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省、市各大医院广泛重视。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中医院,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夜间查房,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不断改革,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目前执行的一套“计划检查、填写表格、奖优罚劣”的查房形式。这对于促进护理规范化,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促进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夜间护理查房 查房形式 护理质量提高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刊登的一篇医学论文,分析了数千种李斯特菌的基因信息,这类细菌会造成严重的食源性疾病。这项研究发现了更容易引起疾病的那些菌株,并且发现了先前人们所不知道的细菌感染人类致病的重要原因,未来或可更好地监控这些病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医改提到要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控制药品流通差价率,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等政策。医院谋求药品差价补助的外部空间日益减少,只有再造医院内部药品供应链模式,才能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 标签: 新医改 ,医院药房,药品流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母婴传播的预防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市范围内乙肝病毒双阳性孕妇94例,根据接种疫苗剂量分组。两组分别按照0-1-6方案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20μg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1个月后采集静脉血,观察两组阻断效果。结果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17.0%,抗-HBs阳性率为59.6%。接种20μg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4.3%,抗-HBs阳性率为93.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μg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优于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 标签: 乙肝疫苗 母婴传播 HBsAg阳性率 抗-HBs阳性率
  • 简介:有唐一代,是中国文学的繁荣时期,可谓诗文众体皆备。唐传奇的创作与发展,使得中国小说走向成熟。由于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唐代的医学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医学在医经、医方、本草、针灸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唐代,文人通医的现象已相当普遍,他们创作了大量与医药相关的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艺术的思维,既丰富了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又从更广泛的层面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 标签: 中医药文化 文学作品 唐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形式健康教育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初产妇2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产检,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孕妇学校讲座、座谈、网上健康论坛、家访相结合的多种教育新模式进行干预措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产妇产后不良情绪进行评价,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发生抑郁的状态。结果产后1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形式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应用于初产妇可以明显地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形式教育 孕产妇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疫苗的接种对于阻断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上海医院随机选取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88例,对其进行随访,观察婴幼儿血清HbsAg阳性率。结果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母亲共34例(38.64%),其婴幼儿HbsAg阳性率比非大三阳母亲(54/61.36%)的婴幼儿明显升高(χ2=5.7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亲为乙肝阳性的婴幼儿HbsAg总的阳性率为10.23%。结论乙肝疫苗的接种能够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垂直传播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肝疫苗 传播
  • 简介: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传统传播方式已无法满足中医跨文化传播的要求,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则为实施中医国际化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解读中医跨文化传播的内涵和立足点,总结中医现有的跨文化传播方式,分析信息化传播方式的优势,并从信息化角度对中医跨文化传播方式进行探讨。

  • 标签: 中医 传播方式 跨文化传播 信息化
  • 简介:9月13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葵花药业“小葵花”儿童药协办的首届儿童安全用药传播与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医、学、研、产等各方代表济济一堂,共同研究探讨儿童安全用药问题的破局之道。

  • 标签: 安全用药 儿童 传播 宣传教育 中国人口 主管部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阻断艾滋病传播的临床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某院诊断的154例艾滋病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随即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患者有78例,对照组患者有76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诊断后转至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实验组中患者则在进行常规诊断后对患者进行1对1心理辅导,之后再转入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通过不同模式进行诊断,追踪调查后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治疗配合率、自杀率、隐瞒病情情况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中患者的治疗配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自杀率、隐瞒病情情况及死亡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常规诊断后进行1对1心理辅导在阻断艾滋病传播的临床作用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艾滋病传播 阻断机制
  • 简介:摘要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预防HBV母婴传播极为重要。HBV垂直传播不仅仅存在于母婴之间,同时也存在于父婴之间。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阻断HBV垂直传播,对控制乙型肝炎流行及预防HBV相关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乙型肝炎垂直传播的途径、机制及临床干预的研究进展。

  • 标签: HBV 垂直传播 临床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D)患者表述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躯体症状报告单、贝克抑郁问卷(BDI)、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多伦多述情量表(TAS-20)对115例SD患者(研究组)进行评定,使用TAS-20量表对10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躯体症状报告单总分、躯体忽视、呼吸系统症状和睡眠障碍依次进入TAS-20总分的回归方程;躯体症状报告单总分与情感虐待依次进入TAS-20因子Ⅱ的回归方程。结论SD有明显的表述障碍。躯体化症状、抑郁情绪等为SD患者表述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躯体形式障碍 表述障碍 认知应对 抑郁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血吸虫病对人们生命健康都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并且血吸虫病传播控制也是临床上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当前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已经达到预期目标,但之后的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的检测体系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本文就我国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的检测体系进行分析。

  • 标签: 血吸虫病 传播控制 检测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免疫阻断乙肝病毒父婴传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筛选孕妇丈夫血清乙肝病毒、孕妇无乙肝病毒的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患者,观察组30例患者。对照组在产前进行常规性检查和监护,观察组孕前以乙肝疫苗(HBVac)免疫至抗-HBs(+)后再妊娠,在孕妇怀孕后30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两组新生儿的乙肝病毒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检出率为68.9%,观察组的检出率为8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抗-HBs阳性指标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获得免疫后,能明显降低新生儿的乙肝病毒阳性率,保证患儿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乙肝病毒 父婴传播 预防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中多形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46例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6例脑卒中患者给予多形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46例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6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中多形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 多形式健康教育 应用 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的受众阅读情况。方法以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健康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的514条信息为研究对象,按照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分析并对比不同类别信息的阅读量。结果2015年度发布信息总阅读量为242.58万次,平均阅读量为4719.5次。其中,健康科普知识阅读量最高,平均为8427.3次;典型人物和事迹阅读量最低,平均为817.1次。在政策解读类信息中,问答式解读的平均阅读量最高,为2776.5次;可视化图解阅读量最低,平均为740.6次。结论内容是政务新媒体发展的第一需求。在加强内容建设的同时,适应受众阅读习惯、以易于接受的形式发布切近受众生活的信息是政务新媒体发展的客观需要。

  • 标签: 卫生计生 政务微信 内容分析 发展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控制手足口病医院内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普及员工及患儿家属的防控知识,集中诊治患儿,制定专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消毒方法,加强环境、诊疗器械和患儿的消毒隔离管理等措施。结果手足口病流行期未发生一例医院内传播。结论健康教育集中诊治、个性化的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等多环节联动能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医院内传播

  • 标签: 手足口病医院内传播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