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急诊科的临床特点归纳起来 : 病情危急 , 随机性强 , 动辄 即与“危重” 、“ 抢 ” 、“紧急”等联系在一起。抢救生命 , 缓解 症状 , 稳定病情 , 安全转诊 , 是急诊科的主要功能。在短时间 内对其进行紧急的医疗处理 , 否则将失去抢救时机 , 医务人 员必须在技术、素质上要求都较一般的医务人员标准要高 , 急诊质量的好坏 , 不仅对抢救病人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 而且 也是衡量一个医院综合救治能力 、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 的重要标志。为提高急诊水平和抢救成功率 , 浅谈如下建 设。 关键词:急诊,抢救,重症 1. 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 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先决条件 1. 组织管理健全 : 按现行急救中心要求 , 接到 120 急救呼叫 , 急诊科医务人员必须在 5 分钟内出诊 (出车 ) , 急诊病人到院内必须 5 min 内处治。急诊 24 小时值班 , 随叫随到 , 抢 救物品、抢救器材的完好率必须 100 % , 这些看似简单的数 字 , 要确保达标 , 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工作 , 必须具备一套有效的、健全的组织管理机制在医院统一领导 、门诊部直接行 政领导 , 医务科、护理部的业务领导之下 , 从业务管理 、人员 配备、抢救器械的配备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和协调。急诊科 的主任及护士长应具备有高的思想素质 、责任心强和技术水 平要过得硬、身体健康 , 同时能指导下级医生开展工作 , 有较 高的组织协调能力的管理者 , 才能确保急诊科各项工作达 标。我院多年来一直在这些方面加大投入和严格健全各级 管理机制 , 使我院急诊科各项指标达标。 1.2 多部门支持配合 : 急诊科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 急诊科要 做到紧急时的“快”字 , 需要各方的协助 , 如司机班的人员 、车 辆以及急诊护送队、临床及医技科室的积极有效支持 、合作 。 综合性医院的司机班 , 配备 1 个主班 ,1 个副班 , 司机都住在 司机班里 , 24 小时待命出车 , 接到出诊后 , 立即出车驶向急诊科 , 急诊科医护人员随车出发 ,5 分钟内出诊才能达到要求。1 . 3 团队精神建设 : 急诊科医务人员时刻面对的是重症病 人 , 在紧张的环境下 , 急诊科医务人员的辛苦是尽人皆知的 , 除此之外 , 还要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风险 , 要求医务人员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 , 急诊科主任是一个重要的 角色 , 在管理上是一个强有力的管理者 , 调动科室人员积极 性的组织者 , 以人为本 , 体现人文关怀 , 使医护之间团结形成 一个团队精神 , 产生凝聚力。抢救一个危重病人需要多个医生护士的参与 , 团队精神在急诊科显得非常重要。医务人员素质及团队精神是急诊科十分重要的资源 , 是抢救成功的先 决条件。 1. 加大业务培训的力度 , 是确保抢救成功必备条件 1.1 确保各级人员配备 : 严格按照医院管理规章制度配备急诊科医师 , 按照医院管理年规定要求取得医师资格 2 年的医师才能在急诊科工作 , 高、中、低的医师职称比例配备 , 保 证了急诊人员的质量。调查提示 : 人员的保证是有效救治病人的根本 , 地市级医院急诊科一般需配备急诊医师 14 ~ 25 人左右。 2.2 加强在职业务学习:急诊科医务人员常年面对“重、 、 急症”病人 , 需要掌握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及疾病抢救知识。 急诊科医生虽然有所侧重某一专科 , 但是不可能满足多病 种、多科目的疾病救治要求 , 所以急诊科主任就必须有计划 组织科内医务人员学习专业技术或跨科的急救技术 , 把医生 培养成“一专四化”的医生 , 即急救病人是全科化 , 技术的熟 练广泛化 , 面对急诊急救门诊化 , 面对突发事件平常急诊化。 特殊环境下的医师必须具有广博的医学基础及临床医学知识、具有能快速运用其它临床专业诊断和治疗技能 、具有过 硬的各科危重病症抢救技术能力 [2 ] 。因此结合急诊科特殊 环境进行不断学习 , 如利用交接班晨会 、留观病人查房中 , 以及每月定期的时间学习 , 同时根据季节的特点 , 科室出学习 题目 , 让医务人员重点自学。为使医务人员时间保证落实 , 每季度对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摸拟实际操作及急救理论测试 , 强化急诊科医师学习意识 , 使他们必须成为多面手 , 才能适 应急诊科的特定环境工作。加强在职业务学习是提高急诊医护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 , 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必备条 件。 2.3 强化训练 , 提高抢救操作技能 , 配备急救药品及先进的急救设备是保障急诊抢救成功的前提 , 急诊药品及设备的使 用至关重要。药品及急救设备按三级甲等医院配置 , 同时急 车内抢救药品设备的有效配置 , 是院外急救必备的条件。 急诊科的抢救药品及设备必须保证完好无损 , 要达到这一要 求 , 必须配备一个懂业务 、有责任心、事业心强的医务人员进 行重点兼职管理 , 同时定期对药品进行经常的检查 , 更换过 期药品 , 保证急救物品用得上 , 起作用。对急诊科的各种抢 设备的使用 , 除了重点培养熟练人员掌握外 , 所有急诊科 的医务人员都应懂得使用操作 , 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加强抢救物品的管理 , 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关键条件 三级甲等医院质捡, 其中一项严格要求是: 急救物品完好率必须 100 % , 包括 : 各种抢救药品、器材、用具等准备完 善 , 配套齐全 , 保证应急状态。为了达到这项指标 , 必须执行严格的规定、制度 , 做好以下几方面 : 1 严格交接班制度 : 实行班班交接 、清点 , 用后必须及时 如数补充 , 交接班人员签全名备查。 3. 2 物品放置, 保管做到“五定”: 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 、 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 3 . 3 抢救物品配备齐全 : 各种抢救物品保持整洁 , 分类放置 , 标签明显 , 字迹清楚 , 无菌物品无过期、无失效 , 五机八包性能完好。救护车上物品必须按规定配备齐全。 3 . 4 熟练掌握各科抢救器材的操作运用 : 配备的各种抢救 药品、抢救器材 、用具 , 要求各级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和运 用 , 这是确保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条件。 规范留观病房的管理 , 是确保抢救成功的 重要条件 急诊科设置留观病房, 对急诊来院暂时不能明确诊断 , 需及时治疗的病人收入留观, 其优点: ①有利于提高急诊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 提高业务素质, 技术水平, 提高抢救应急能力等。②留观病人往往病情较为复杂 ,一时不可能诊断清楚的病人,这就必须要求急诊科的医务人员执行急诊留观制度,观察病人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随时巡视病人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 要求医生查房时对病人的观察、查体要认真细致,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做好查房及治疗的记录。对留观室病情变化的病人及时与病房联系,随时转入专科进行系统的治疗,留观病人的救治和诊疗过程 ,有利于各级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综合抢救能力的培养,是确保抢救成功的重要条件。 急诊科是医院重点建设的科室 , 是一个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 , 是抢救成功的根本 , 药品设备的完善完好 , 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 多方支持配合是急诊 必须坚持的宗旨。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人文关怀 , 形成团队 精神 , 是提高急救抢救成功率不可缺少的保证。 参考文献 宋观志 , 赵晓琴 , 刘唐威 . 急诊医学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 践 , 广西医科大学报 , 2005 , 22 (增刊) :108. 王佩燕 . 培养急诊专业医师 , 促进急诊医学发展 . 中国急救医学 ,2003 , 23 ( 3 ) : 1732174.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战训练模式针对聘用制护士开展灾害护理救援技术培训。方法2019年8—9月,对天津康复疗养中心240名聘用制护理人员展开灾害护理救援技术培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5人和对照组11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培训,观察组采用战训练模式培训。培训后随堂操作技能考核并做护士灾害准备度问卷,比较2组结果。结果观察组检伤分类、止血、包扎、固定、搬运5项专项成绩分别为(96.15 ± 3.17)、(94.75 ± 5.41)、(95.17 ± 4.58)、(95.87 ± 3.44)、(91.68 ± 4.5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7.56 ± 6.75)、(87.22 ± 4.35)、(90.12 ± 5.44)、(89.78 ± 5.89)、(80.12 ± 5.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140~3.652,P<0.01)。灾害准备度2组得分均处于灾害准备度中等水平,观察组在总得分、灾害知识、灾害技术阶段得分分别为(4.66 ± 0.16)、(4.83 ± 0.72)、(5.11 ± 0.87)分,高于对照组的(3.73 ± 0.27)、(4.13 ± 0.27)、(4.42 ± 0.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714、2.516、2.891,P<0.01)。结论利用战训练模式开展灾害护理救援技术培训可以提高护士灾害现场急救技术水平及灾害准备度,但在灾后管理方面还需要强化培训。

  • 标签: 灾害护理 救援技术 战伤救治 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更好指导临床对股骨骨折的治疗,探讨股骨骨折愈合的原因及干预对策。方法:从本院在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接诊的股骨骨折愈合患者中选取 5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股骨骨折愈合的原因并寻求干预对策。结果:研究数据显示, 53例股骨骨折愈合的原因主要包括高能量损伤、治疗措施不当(内固定材料或方式选择不当)、局部感染、未植骨等,其中以粉碎性骨折所占比例最大,为 32.08%( 17/53)。结论:股骨骨折愈合由多原因导致,如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材料或方式选择不当、局部感染等,临床必需予以重视,尽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 ]股骨骨折 不愈合 原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8种化疗方案治疗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Medline、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10月,使用Stata 13.0绘制网状关系图,分别使用Revman 5.3和GeMTC软件进行直接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共使用8种化疗方案。直接Meta分析显示,放线菌素D单日冲击方案初治完全缓解(PCR)率优于甲氨蝶呤单日冲击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21,95% CI 0.08~0.55,P<0.05)。网状Meta分析显示,放线菌素D 5 d方案、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方案PCR率优于甲氨蝶呤+叶酸8 d方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R=0.11,95% CI 0.01~0.71;OR=0.03,95% CI 0.00~0.75,均P<0.05),放线菌素D单日冲击方案PCR率优于甲氨蝶呤单日冲击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19,95% CI 0.04 ~ 0.79,P<0.05);甲氨蝶呤单日冲击方案、放线菌素D单日冲击方案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甲氨蝶呤5 d方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R>100,95% CI下限2.43,上限>100;OR>100,95% CI下限1.84,上限> 100);甲氨蝶呤+叶酸8 d方案、甲氨蝶呤单日冲击方案、放线菌素D单日冲击方案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低于放线菌素D 5 d方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R=0.00,95% CI 0.00~0.75;OR=0.00,95% CI 0.00~0.28,OR>100,95% CI下限1.35,上限>100,均P<0.05),甲氨蝶呤单日冲击方案、放线菌素D单日冲击方案低于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00,95% CI 0.00~0.27;OR=0.00,95% CI 0.00~0.72)。概率排序图显示,有效性方面放线菌素D 5 d方案及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方案更有优势;安全性方面甲氨蝶呤单日冲击方案、放线菌素D单日冲击方案效果更好。结论放线菌素D 5 d方案及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方案具有较高的PCR率及较短的治疗周期,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如血小板减少也高于其他方案,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并找出最佳方案。

  • 标签: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Meta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特征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CHA2DS2-VASc评分男性≤1分,女性≤2分)的血栓栓塞风险,并为该类患者的抗凝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地连续入选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中国房颤注册研究中CHA2DS2-VASc评分男性≤1分,女性≤2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患者基线年龄、性别,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和血管疾病的情况,将其分为CHA2DS2-VASc评分0分组、1分组和2分组。所有患者每6个月电话或门诊随访1次,终点事件为包括缺血性卒中和系统性栓塞在内的血栓栓塞事件。计算血栓栓塞事件的年化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比较合并不同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与CHA2DS2-VASc评分0分组之间血栓栓塞风险的差异。结果共纳入2 862例低危房颤患者,女性915例(32.0%),年龄(55.0±10.7)岁。CHA2DS2-VASc评分0分组933例(32.6%),1分组1 401例(49.0%),2分组528例(18.5%)。随访期间(中位随访1.5年,共5 811.82人年)共发生33例血栓栓塞事件,整体年化发生率为0.57%(95%CI 0.40~0.80)。其中CHA2DS2-VASc评分0、1及2分组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数分别为8、11及14例,年化发生率分别为0.40%(95%CI 0.20~0.81)、0.39%(95%CI 0.22~0.71)及1.34%(95%CI 0.80~2.27)。CHA2DS2-VASc评分2分组(HR=3.53,95%CI 1.48~8.44,P=0.005)及其中年龄65~74岁的女性患者(HR=2.67,95%CI 1.63~4.38,P<0.001)的血栓栓塞风险显著高于CHA2DS2-VASc评分0分组。结论低危房颤患者中,年龄65~74岁的女性血栓栓塞风险较高,对于该类患者可能需要更积极地考虑口服抗凝治疗。

  • 标签: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CHA2DS2-VASc评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妇产科阴道规律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88 例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次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44 例患者。对照组将给予基本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宫血宁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18%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65.90% , P < 0.05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2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9.09% ,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采用 宫血宁胶囊进行治疗,不仅治疗有效率更高,真正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治疗方法 阴道不规律出血 妇产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颧骨降低术的推广,为适应手术时间更短和切口更加微创的需求,手术方式不断发生改变,而手术并发症相继出现,说明对颧骨手术认知不足。针对严重术后并发症,如骨连,暂无详细的诊疗资料参考。从多角度概述颧骨术后骨连诊疗进展,为整形医师提供思路。

  • 标签: 颧骨 整形术 骨不连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通过对 约束不当致管道脱出 的 原因 分析 ,提出防范措施, 防止患者意外 脱管 事件发生。 方法 选取我科 2019 年 6 月 -- 2020 年 6 月使用约束带患者 95 例,其中 30 例患者发生了导管意外脱管,通过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结果 有效的降低了因约束不当导致管道脱出的发生。 结论 通过正确、规范的使用约束带,及时、耐心的进行心理护理,合理、有效的应用镇静剂,可有效的降低了导管的意外脱出。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约束带 管道脱出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