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进入冬季,全国多地雾霾频发。持续的重污染天气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哪些影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均表示,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与空气污染有一定关联。防护口罩并非人人能戴北京红十字和平医院门诊部主任黄辉绪介绍,由于雾霾天气中PM2.5浓度很高,且直径很小,极易进入肺泡,并会携带细菌和病毒进入呼吸系统,一旦人们抵抗力下降,就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引起上皮细胞一系列的反应。

  • 标签: 危重症医学 呼吸系统疾病 医院门诊部 人体健康 空气污染 防护口罩
  • 简介:摘要目的叶酸对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48例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方式治疗,治疗组联合利用叶酸治疗,对比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大小。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一氧化氮指标大小发生了明显变化,前后各组对应的组内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与此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一氧化氮指标大小分别是(15.78±5.14)umol/l、(98.62±18.12)umol/l,和对照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一氧化氮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利用叶酸开展治疗过程后,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大小,提升一氧化氮水平大小,减少不良反应症状发生。

  • 标签: 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 升高型 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142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分析其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提示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毕返回病房后12、18、24h分别测量血压共三次,取平均值为患者术后第1天血压,据血压情况分为血压升高组及血压正常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血压升高危险因素。结果142例患者术后第1天共发生血压升高68例(47.9%)。两组患者在性别、切口缝合方法、疼痛程度、导尿舒适程度、镇痛泵适用与否、咳嗽情况等方面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女性、无减张切口缝合方法、VAS评分≥5分、导尿不适感、无镇痛泵使用、咳嗽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压升高的高危因素。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血压升高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调脂治疗对LDL-C轻度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1.1~2016.1.1期间的60例轻度LDL-C轻度升高并伴有动脉硬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调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的TC和TG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LDL和HDL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调脂治疗对LDL-C轻度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可考虑合理推广。

  • 标签: 调脂治疗 LDL-C 老年高血压 动脉硬化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群体血糖升高的原因;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老年人患者群体219例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血糖检测,分析老年人群体血糖状况及血糖升高的原因。结果以空腹血糖﹥7.0mmol/L视为糖尿病,31.2%男性患者罹患糖尿病,39.6%女性患者罹患糖尿病。糖尿病诱因中,精神压力大、过度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诱因,居前三位。结论精神压力大、过度肥胖、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老年人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临床应结合具体诱因针对性调节患者血糖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升高 血糖检测
  • 简介:摘要由于献血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笔者对596例献血人群ALT升高的因素进行了归类分析,发现主要有六种类型,三种类型在献血中是较为多见的。分别是经常性吃含油脂类高的食物的献血者(占51.7%)、经常性饮酒的献血者(占15.4%)、献血前疲劳的献血者(占13.8%)。目的获知无偿献血者血液ALT检测值不合献血要求的因素。结果提示献血者中ALT升高的状态生存水平是必需的,以及ALT作为献血者筛选指标之一是必要的、可行的。复查中84%的献血者,其ALT值趋于正常。可见,只要献血者在献血前两天多注意休息、不吃含油脂类高的食物、不饮酒、不吃药、不做剧烈运动等,避免以上这些因素,就可大大降低因上述因素而引起的ALT不合格率,也就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 标签: ALT升高 影响因素 献血者
  • 简介:酵素、蛋白粉、玛卡提取物、胶原蛋白……这些保健品,你可能吃过,也可能没吃过但听说过。你有没有质疑过它们打出的"排毒瘦身、降‘三高’,甚至可以防癌抗癌"等功效?最近,中消协针对保健品市场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

  • 标签: 保健品市场 转氨酶升高 胶原蛋白 调查结果 蛋白粉 提取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5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另45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高血压社区管理。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健康知识评分及遵医依从率,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诊疗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实行高血压社区管理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意识,故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高血压社区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高血压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25mg/次,每天1次,美托洛尔缓释片25mg/次,每天2次,并进行门诊随访,观察组口服上述降压药物并进行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标率、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和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血压社区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改善生活习惯。

  • 标签: 高血压社区管理 高血压 控制血压 治疗结果
  • 简介:案例1患者男。公司经理,社区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社区医生建议服降压药治疗。由于患者自己在家用电子血压计测量的血压一直不高。又听说高血压一旦服药就要终生,始终拒绝服药。为排除"白大衣"高血压的可能,社区医生又建议患者接受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仍提示患者血压升高。为进一步查找原因,社区医生带着血压计到患者家去测量血压,依然显示血压升高,再请患者用自己的电子血压计测量,才发现患者将血压计的袖带气囊绑在上臂外侧,并未压迫到肱动脉,造

  • 标签: 血压测量 电子血压计 高血压管理 动态血压监测 降压药治疗 袖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社区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血压控制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高血压社区管理进行干预。管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在管理后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P值小于0.05;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高血压社区管理干预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控制效果 社区管理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1,也是心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80或80岁以上人群中,70%-90%患有高血压。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缺乏健康保健意识,易被忽视。早期治愈率低,达标率低是心脑血管疾病增多的重要因素。2

  • 标签: 老年高血压患者 常见慢性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46)和B组(47例),跟踪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分析两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A组和B组血压控制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治疗,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护理,有利于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良好。

  • 标签: 心理干预 高血压 血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实时监测分析状态额规律。方法选取无创伤形式的动态血压监测仪器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标准血压患者实际的血压变化程度。结果两组对比动态血压值均存在波动性规律状态,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高血压的患者峰值更加突出,两组患者比较容易出现昼夜规律性变化,昼夜节律消失与正常规律性质的节律标准存在明显的差异问题。结论高血压患者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应当在出现峰值前进行更加合理的用药,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的整体水平,逐步恢复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减少高血压造成的左心室肥大问题,逐步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发病率问题,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问题。

  • 标签: 原发性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动态监测观察组患者24小时血压变化,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血压动态监测有不同表现特点。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可客观反映血压情况,为优化个体化治疗与护理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有助于早期预防高血压并发症。

  • 标签: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逐渐成为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和医疗问题。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的患病人数不断上升。高血压的防治重点在于血压的监测,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使用简便、准确的电子血压计进行家庭测量受到了人们的推崇,家庭远程血压监测逐渐成为了高血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 标签: 家庭血压远程监测 社区高血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间,在我县县人民医院选择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诊室血压监测,统计对比两种血压监测对血压达标的监测效果。结果采取动态血压监测CKD1-2期患者血压达标率18.2%与诊室血压50.0%监测相比明显较低,动态血压监测CKD5期患者血压达标率16.7%与诊室血压监测0.0%相比明显较高,P<0.05。采取动态血压监测CKD3-4期患者血压达标率17.9%及总达标率17.5%与诊室血压监测21.4%、21.3%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动态血压和诊室血压监测,患者均随病情加重血压达标率下降,且使用动态血压监测能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状况监测效果,可推广运用。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慢性肾脏病 高血压 血压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