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课堂”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备课阶段、合理分配课堂时间、课后互动,之后探讨了“课堂”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有效解决课堂“低头族”问题、提高学生出勤率、对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效提升临床教师授课质量、有利于开展临床实践教学。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以后“课堂”在中职护理专业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 标签: 雨课堂 护理教育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课堂为移动学习和即时互动教学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平台。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在前期积累的学习资源基础上,利用课堂作为教学辅助,完善课程资源平台建设和资源发布功能,构建无时空限制的教学互动方式,创建全过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互动、学习过程监督和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改革,发挥课堂移动教学及互动教学功能,有利于提高病理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 标签: 移动学习 病理学 雨课堂 教育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生红球藻制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 160只雌性小鼠被分为 4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 40只。小鼠随机分为 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 0.115g/kg·BW),中剂量组( 0.23g/kg·BW),高剂量组( 0.46g/kg·BW),连续灌胃给药 30d后检测小鼠足跖肿胀度、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半数溶血值( HC50)、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 NK细胞活性。结果 中、高剂量生红球藻制品能增强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能提高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低剂量生红球藻制品能增加抗体生成细胞数,低、中剂量组能增加半数溶血值( HC50);各组剂量生红球藻制品均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和 NK细胞活性。结论 生红球藻制品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 标签: 雨生红球藻制品 免疫、小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课堂在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 28 名护士采用课堂培训方法,围绕急诊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进行分层培训,评价培训前后护士的综合考试成绩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 培训前,急诊科护士 专业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率为 71.42% ,护士自我评价满意度为 64.29% ,急诊科医生满意度为 66.67% ,急诊科病人满意度为 83.33% 。培训后, 急诊科护士 专业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率为 92.86% ,护士自我评价满意度为 89.29% ,急诊科医生满意度为 94.44% ,急诊科病人满意度为 96.67% ,培训后的整体数据结果显著优于培训前。 结论 : 课堂在急诊护士培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雨课堂 急诊护士 培训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红球藻紫苏籽复合油对小鼠功能 的影响。方法:将 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 200只随机分为 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 0.1 、 0.2 、 0.6 g/kg bw)组及对照组。 连续灌胃 生红球藻紫苏籽复合油 30天,分别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 抗体生成细胞数、 小鼠碳廓清 实验、 NK细胞活性实验。结果: 0.2 、 0.6 g/kg 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 能增加小鼠 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0.2g/kg bw剂量能增加 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3个剂量组对小鼠体重、脾脏 /体重比重、胸腺 /体重比值、 碳廓清吞噬 能力均无明显影响(P> 0.05)。结论: 生红球藻紫苏籽复合油 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作用。

  • 标签: [ ]雨生红球藻油 紫苏籽油 免疫 小鼠
  • 简介:摘要: SPOC教学 指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具有 集约化、小众化等在线学习的特点,把微课、小众教学、集约化教育等融合在一起,形成 SPOC 特有的教育模式。课堂是能基于微信和 PPT、 flash、 word等教学资源,实现与传统教学与微信融合的多功能课堂教学工具。 因此,利用课堂及 SPOC 教学 针对本科生的儿科临床教学,可以 制定有针对性的在线课程,使线下课堂变得更加动态、灵活,并且更具有针对性,并且有助于解决儿科临床教学中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雨课堂 SPOC 儿科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课堂教学方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8年,选取福建医科大学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9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病理生理学课程前7个章节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授课,后6个章节采用课堂授课。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课堂的认可度以及对课堂教学方式使用的评价。结果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授课,85.4%(82/96)的学生选择用课堂授课,93.8%(90/96)的学生认为课堂对学习有帮助,72.9%(70/96)的学生认为课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64.6%(62/96)的学生认为课堂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97.9%(94/96)的学生认为答题红包对学习有激励作用。结论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听课效率,也能够起到激励作用,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值得借鉴。

  • 标签: 智慧教学 雨课堂 病理生理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新乡医学院2016级临床本科专业2个班学生70名,对照组(35名)采用传统教学及评价方法,实验组(35名)实施课堂及形成性评价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比较应用SPSS 17.0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临床技能考核总评平均成绩为(84.11±7.7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7±1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自身所受教学在增强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点掌握程度、提高临床技能操作掌握程度、提高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能力、整体满意度方面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临床技能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标签: 形成性评价 雨课堂 临床技能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利用“课堂”平台,建立教学培训知识库, 观察利用知识库学习 在护理实习带教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8月轮转心血管内科 的 20 名护理实习生 为研究对象,同时体验传统教学模式及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即现场集体授课模式 ; 课堂教学模式即利用课堂平台建立知识库,利用下班时间自主学习、考核,采用调查表方式对两种教学模式进行评价。 结果 课堂 学习时间自由, 时间可控,节省时间, 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 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 P< 0.01 )。基于 “ 课堂”平台建立知识库 教学模式是一种科学实用、简单便利,学习时间自由 的教学方式,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 教学满意度。

  • 标签: 雨课堂 知识库 临床护理 实习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课堂在临床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2018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病区的3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12月,运用课堂教学模式对护士进行急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试,并与2017年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训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2018年护士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为(86.65±4.35)分,高于2017年传统培训模式的(84.86±4.91)分,技能操作得分为(92.69±6.43)分,高于2017年的(87.38±5.26)分,两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护士的教学满意度得分为(97.12±2.89)分,高于2017年的(92.06±3.53)分,两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加深了护士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激发了护士的学习兴趣,值得在护士继续教育中使用。

  • 标签: 口腔 护士 培训 雨课堂
  • 简介:摘要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医学人文英语教学设计,利用"课堂"平台,使教学的重要环节即课前—课中—课后形成了有机的整体,互相促进。通过选取医学人文素材,借助英语语言的学习,以及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加强对医学人文的思考,由此将人文精神与语言技能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满足医学院校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 标签: 医学院校 医学人文英语 教学设计 雨课堂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樟镇燃煤型砷中毒病区村和非砷暴露村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探讨燃煤砷暴露与糖尿病患病的关联。方法收集2018年贵州省黔西南州樟镇中心卫生院确诊并纳入糖尿病管理的594人的基本信息数据;樟镇11个行政村依据《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WS 277-2007)被分为砷中毒病区村(5个村)和非砷暴露村(6个村);采用患病率(%)进行统计描述。结果2018年樟镇糖尿病患病率为1.74%(594/34 218),男性为1.38%(243/17 665),女性为2.12%(351/16 553),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94,P < 0.05)。砷中毒病区村的标准化糖尿病患病率为3.38%;非砷暴露村标准化糖尿病患病率为3.13%。性别分层分析后,以非砷暴露村为参比,砷中毒病区村男性患糖尿病的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为0.65(0.50~0.81),砷中毒病区村女性患糖尿病的OR及95%CI为1.35(1.09~1.67)。结论燃煤砷暴露与糖尿病患病的关联与性别有关,燃煤型砷中毒病区女性糖尿病患病风险高于男性。

  • 标签: 砷中毒 糖尿病 患病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课堂教学方式在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系统综述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中,检索有关应用课堂教学方式在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中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采用Review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16年至2019年的22篇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实践操作考试成绩(MD=3.55,95% CI=2.63~4.47,P<0.01)、理论考试成绩(MD=6.77,95% CI=6.53~7.00,P<0.01)、教学效果满意度(OR=3.45,95% CI=2.66~4.47,P<0.01)均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结论课堂教学方式在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式。

  • 标签: 雨课堂 系统综述 Meta分析 医学相关专业 本科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基于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级100名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展开分组教学探讨,各组占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基于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观察对比教学后两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数据统计对比(P<0.05)。结论 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采取基于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加深其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教学方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牙周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效果。方法选取101期口腔医学生为实验组(n=64),在牙周病学课程中采用课堂教学,课前及课后运用思维导图协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100期口腔医学生为对照组(n=62),施以传统教学法。使用SPSS 17.0软件对两组学生的笔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收集并分析实验组课前、课中、课后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结果实验组笔试成绩高于对照组(t=2.97,P<0.05)。问卷结果显示课堂混合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听课效率(t=2.71,P<0.05)和自学能力(t=4.35,P<0.05)。82.55%的实验组学生喜欢课堂授课方式;89.06%的实验组学生完成课前预习,67.19%的学生完成课后复习。结论基于课堂的混合式教学适用于牙周病学理论教学,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

  • 标签: 牙周病学教学 雨课堂 思维导图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兴仁市樟镇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简称燃煤型砷中毒)病区综合防控措施全面实施后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为制定新时期地方性砷中毒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樟镇为调查点,根据《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划分标准》(WS 277-2007)将樟镇的11个行政村分为砷中毒病区村(5个行政村)和非砷暴露村(6个行政村)。收集各行政村基础人口资料,计算并分析2006 - 2018年樟镇的居民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死亡年龄、期望寿命的变化情况。结果2006 - 2018年,病区村的平均年死亡率为597.28/10万(其中男性为756.62/10万,女性为432.91/10万),高于非砷暴露村的503.79/10万(其中男性为600.82/10万,女性为405.02/10万);以樟镇的总体人口构成作为标准,病区村和非砷暴露村的标化死亡率分别为598.79/10万和503.04/10万。2006 - 2018年樟镇居民的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病区村居民的死亡率总体高于非砷暴露村,各年的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死亡年龄从53.93岁上升到67.11岁,其中病区村从55.22岁上升到65.17岁,非砷暴露村从52.64岁上升到68.93岁。2006和2018年病区村男性、女性及总体的期望寿命(2006年为66.29、75.65、70.33岁;2018年为79.38、86.39、83.01岁)均低于非砷暴露村(2006年为69.86、80.77、74.50岁;2018年为83.25、91.85、87.25岁)。结论燃煤型砷中毒病区综合防控措施全覆盖后,贵州省兴仁市樟镇居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但砷中毒病区村居民的远期健康效应、疾病分布、疾病负担等问题仍需重视。

  • 标签: 砷中毒 居民死亡率 死亡年龄 期望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