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使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至2014年8月,我们不使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方法的改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例106例,对每处建立经皮肾通道的穿刺成功率、手术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患者建立经皮肾通道132处,穿刺成功率95.5%(126/132);6处术中寻找残余结石进行二次穿刺未成功,联合C-臂机穿刺成功;术后输血(200~400mL)5例,无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胸腔积液7例,1例需闭式引流;术后发热9例,无感染性休克及不良预后发生;无肺脏及其他内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不使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方法的改进,经皮肾穿刺过程中操作简便、迅速、准确、经济,成功率高,有效地降低了穿刺的难度,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不使用穿刺架 超声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华法林治疗的因素。方法2013年2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治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60例,记录与观察不使华法林治疗情况,同时调查患者的临床治疗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在160例患者中,不使华法林治疗的患者有40例,比率为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冠心病与出血为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华法林治疗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本地区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华法林情况还比较常见,多与患者的年龄、合并冠心病与出血情况等有关,临床医师、药师应加强用药监护。

  • 标签: 非瓣膜病房颤 华法林 多因素分析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药品联合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我所在的药店中西药品联合使用的相关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从以下方面反应发生中西药品联合使用的合理问题(1)中西药联合使用的特点(协同增效、减低毒副作用、剂量的减少);(2)中西药联合使用出现的问题(吸收问题、影响分布、拮抗作用、代谢影响);(3)中西药联合使用的处方审核情况.结论对中西药品联合使用的合理性问题进行分析,不仅能有效的提高联合使用药物的药效,还能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率。

  • 标签: 中西药品 联合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9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4%。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4.1%,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2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恢复情况,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舒适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腹、经会阴超声检查联合使用诊断孕中期前置胎盘的价值。方法将80例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40例。对于常规组病患单用经腹超声诊断,实验组病患则采用经腹、经会阴超声联合诊断,对比两组病患的诊断结果。结果常规组病患诊断的准确率为75%,实验组病患诊断的准确率为92.5%,实验组病患的诊断准确率要高于常规组病患的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经腹、经会阴超声检查联合使用诊断孕中期前置胎盘的诊断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经腹 经会阴 孕中期前置胎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胃炎应用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胃炎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单独利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利用清胃活血汤与法莫替丁联合使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7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26.67%;观察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以及总积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也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胃炎应用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胃炎 清胃活血汤 法莫替丁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实际的治疗效果,分析与其他药物联合配合使用是否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研究有效减轻患者临床治疗用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过的100例患者,根据可能存在的各种不良反应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问题,身体变化情况,临床表现等。结果患者药物使用不良反应主要是服药后产生的过敏或肠道问题,出现血液或神经方面的问题人较少,根据不同的器官表现往往会出现不良的临床表现。结论头狍菌素来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会提高临床药用的治疗效果,但存在的不良反应应得到医疗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合理的分析患者实际的不良反应,及时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不良反应造成的各种问题。

  • 标签: 头狍菌素 联合使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依达拉奉、血塞通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之间医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0例。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依达拉奉、血塞通结合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3.3%,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1.7%,观察组(91.7%)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3.3%)的治疗有效率,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有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P<0.05)。结论联合使用依达拉奉、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血塞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致不良反应的因素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4月--2015年4月,不良反应患者总计100例。经过临床用药盘查,发现所有患者均将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最终出现了不良反应的现象。针对100例患者,分析不良反应的类型,以及具体的原因。结果经过临床统计,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类型方面,主要是集中在二重感染、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其他不良反应等方面。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用药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药物,自身的药理特性比较突出。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关注。要注意对患者给予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指导,保证药房工作可以更加合理的开展,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现象。

  • 标签: 头孢菌素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因素
  • 简介:摘要药品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合理用药也一直为医学工作的重点问题,药品使用不当不仅会危害临床治疗效果,甚至诱发患者生理机能紊乱等情况,增加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几率。目前,我国药品采购渠道较为广泛,相关药物经销过程中的促销手段也多种多样,导致医疗机构内大量药品融入,也促使滥用药、大处方等现象屡见不止,使得药品合理使用已成为医疗机构研究重点内容。

  • 标签: 药品 使用 质量管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