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状胬肉切除、自体球结膜移植术治疗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将 76例状胬肉患者分成两组各 38例,对照组行状胬肉切除治疗,观察组加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分析治愈情况、修复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愈率为 78.89%、 96.97%,术后 6个月内复发率 23.28%、 3.49%,住院时间( 13.55±3.29) d、( 8.31±1.49) d,角膜上皮修复用时( 5.64±1.03) d、( 2.89±0.58) d,这些指标组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 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治疗状胬肉效果理想。

  • 标签: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 自体球结膜移植 复发
  • 简介:摘要CD是一种病因不明﹑非特异性的慢性透壁肠道炎症,其特征性表现为肠系膜脂肪增生形成的爬行脂肪。爬行脂肪的细菌移位、免疫炎症细胞浸润均与CD的活动度、瘘管、纤维化密切相关;爬行脂肪中存在的固有巨噬细胞和抗炎介质可能将肠道炎症局限于该脂肪处。爬行脂肪可能如同保护一样为肠道提供一层保护屏障,以维持肠道稳态。

  • 标签: Crohn病 爬行脂肪 作用机制 巨噬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大小、封堵型号及封堵释放后形态变化等因素是否影响ASD患者在封堵术后出现头痛症状。方法纳入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成功行ASD封堵术患者567例。根据患者封堵术后有无头痛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采用X线下导管校准法测量释放后封堵展开直径(d)、厚度(L)、封堵左侧伞面的最大直径(D2),并计算i值(计算公式为i=D2/L)。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等生理因素,缺损大小、i值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差异,对有组间差异的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SD封堵术后出现头痛症状的影响因素。在无症状组中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封堵型号与ASD直径的关系。结果共纳入567例成功置入单封堵的继发孔型ASD患者,其中男性148例(26.1%),年龄(34.4±19.4)岁。随访时间为(12.7±2.8)个月。有症状组51例,无症状组516例。有症状组患者通过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有29例术后头痛症状消失或有不同程度减轻。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的ASD最大直径(TTE测量)和封堵型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症状组的d值[(19.80±6.67)mm比(17.40±7.28)mm,P=0.041]、D2[(43.29±7.41)mm比(39.20±9.59)mm,P=0.013]、L值[(13.06±3.72)mm比(10.19±2.90)mm,P=0.025]均大于无症状组,i值小于无症状组[(3.54±0.88)比(3.99±0.93),P=0.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值(OR=1.286,95%CI 1.176~1.406,P=0.002)和i值(OR=0.916,95%CI 0.867~0.968,P<0.001)为ASD封堵术后患者出现头痛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而d值和D2值不是其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在非症状组患者中得到线性方程:封堵型号=1.121×ASD最大直径(TTE测得)+6.414。结论ASD封堵术后的头痛症状与封堵释放后展开直径及左侧封堵伞面的最大直径无关,而与封堵的厚度与i值有关,提示选择过大的封堵增加的厚度是引起术后头痛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头痛的发生,应尽量选择合适的封堵,术者不宜因担心封堵脱落移位而加大封堵型号;对封堵偏大者术后应加强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或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封堵型号=1.121×TTE测量ASD最大直径+6.414,可以作为临床选择ASD封堵型号的参考值。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封堵伞 头痛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状胬肉切除术和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状胬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处于进行期的原发性状胬肉患者 80 例 随机分为两 组: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 40 例 (42 眼 )。 对照组行单纯状胬肉切除术,研究 组行状胬肉切除术联合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散光度,比较术后 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 1 周,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术后 1 周、 1 个月及 3 个月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散光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 1 周、 1 个月及 3 个月的角膜散光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术后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及散光度的改善效果与单纯胬肉切除相当,但复发率较低 ,值得推广。

  • 标签: []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terygium excision and limbal stem cel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 on pterygium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复发性状胬肉远期疗效及复发风险。方法 抽选我院来自 2015年 3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确诊并拟行手术治疗的复发性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 100例),按照抽签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50例),对照组采用状胬肉切除,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结膜瓣转移治疗,比较两组复发率、治疗效果、角膜愈合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角膜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复发性状胬肉患者采用结膜瓣转移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结膜瓣转移 复发性翼状胬肉 远期疗效 复发风险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行状胬肉切除术的状胬肉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的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76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状胬肉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38 ),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 开展 综合性护理(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综合性护理在行状胬肉切除术的状胬肉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的发生 ,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翼状胬肉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腭间隙的断层影像解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0名体验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头颈部的CT扫描,同时选择40例成尸头颈部作为对照组,沿着耳线支撑横断面,对比两组患者的腭间隙情况及周边结构解剖组织情况,检测腭间隙的宽径及长径以及它的面积。结果 经过临床相关仪器扫描后,鼻腔后内侧呈低密度、愕骨垂直板、蝶骨体呈高密度,两组在各个层面进行对比,无任何的差异性P>0.05。结论 经过了解腭间隙断层影像解剖,可以应用为腭间隙疾病诊断的主要标准,对临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日后推广且采纳。

  • 标签: 翼腭间隙 断层影像 解剖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绷带式接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濮阳市眼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行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者96例(96眼),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应用绷带式接触镜组;对照组,术后常规抗炎治疗不用绷带式接触镜组,每组各48例(48眼)。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1天和7天角膜刺激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520,-2.989;P=0.024,0.010)。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两组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t=-2.593,P=0.021)。术后不同时间点泪膜破裂时间比较,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状胬肉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2.08%(χ2=1.011,P=0.753)。结论应用绷带式接触镜在状胬肉术后可缓解角膜刺激症状,有利于眼表修复、稳定泪膜。

  • 标签: 镜,接触,绷带式 手术,翼状胬肉 移植,干细胞,角膜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的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和羊膜移植术及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6月1日至12月31日于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状胬肉患者,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行改良结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给予干扰素滴眼液;对照组患者行自体结膜移植术。所有患者术前观察状胬肉分型及大小,记录视力、眼压及眼前节情况;术后1、2周和1、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视力、角膜上皮愈合情况以及状胬肉复发等情况。本文数据均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例(77只眼)状胬肉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0例,女性40例,年龄50~70岁。试验组35例(38只眼),对照组35例(39只眼)。术后12个月共54例(60只眼)数据完整,其中试验组28例(30只眼),对照组26例(30只眼)。两组各有1只眼的角膜上皮于术后7~14 d修复,其余患眼的角膜上皮均在术后7 d内完全修复。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下降(两组各2只眼)、稳定(试验组15只眼,对照组23只眼)和提高(试验组13只眼,对照组5只眼)的眼数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4级结膜增生真性状胬肉复发,结膜纤维组织增生1、2、3级患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5)。结论改良的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和羊膜移植术及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状胬肉复发率低,对健康结膜组织损伤小,可为状胬肉的手术治疗提供新的选择。(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68-773)

  • 标签: 翼状胬肉 结膜 移植, 自体 羊膜 移植 干扰素类 治疗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状胬肉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于 2019 年 1 月 ~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状胬肉患者中 选取 84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2 例给予状胬肉单纯切除术治疗,研究组 42 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复发率为 2.38%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1.43% ,具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研究组术后视力、散光程度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应用于状胬肉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 干细胞移植 治疗效果 散光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非甾体滴眼液0.1%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在状胬肉术后的早期镇痛效果及对减轻术后眼部刺激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苍南医院)诊治的100例(112只眼)状胬肉患者,根据就诊顺序,按照奇偶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 d均常规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4次/d),观察组加用0.1%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2次/d),对照组不使用任何非甾体抗炎药。比较两组术后6、8、24、48、72 h疼痛评分和角膜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8、24、48、72 h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0.96 ± 0.13)分比(2.21 ± 0.07)分、(0.90 ± 0.05)分比(1.71 ± 0.30)分、(0.71 ± 0.07)分比(1.54 ± 0.09)分、(0.51 ± 0.04)分比(1.31 ± 0.10)分、(0.21 ± 0.02)分比(0.80 ± 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3 d角膜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角膜愈合率均为100.0%(57/57、55/55)。结论状胬肉患者术前和术后应用0.1%溴芬酸钠滴眼液,能安全有效地减轻术后早期疼痛。

  • 标签: 翼状胬肉 眼水 疼痛 溴芬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RI直方图纹理分析技术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患者的外肌功能变化。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20年4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门诊就诊的28例TMD患者,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26.2±12.1)岁(15~62岁);同时门诊招募13名颞下颌关节正常志愿者,男性6名,女性7名,年龄(23.5±3.3)岁(20~30)岁。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双侧颞下颌关节MRI扫描,根据关节盘移位情况分为TMD关节盘位置正常侧(disc without displacement,TMD-DwoD)组(38侧)、TMD关节盘不可复性向前移位侧(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TMD-DDwoR)组(18侧)、正常对照关节盘位置正常侧(normal control-Disc without displacement,NC-DwoD)组(26侧)。采用感兴趣区法测量闭口位时颞下颌关节外肌上肌腹与下肌腹面积、平均信号强度、信号强度变异系数、偏度及峰度等直方图纹理参数。结果外肌上腹TMD-DwoD组的面积[(67.36±30.23) mm2]显著小于NC-DwoD组[(91.42±45.01) mm2](P<0.05),与TMD-DDwoR组[(72.27±37.53) mm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的平均信号强度(分别为304.20±29.90和315.06±40.20)均显著大于NC-DwoD组(269.79±25.54)(P<0.05);TMD-DwoD组变异系数(8.89±2.60)显著大于NC-DwoD组及TMD-DDwoR组(分别为6.76±1.82和7.63±1.62)(P<0.05);组间峰度、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的外肌下腹平均信号强度(分别为286.69±23.48和275.98±30.55)显著大于NC-DwoD组(243.56±17.04)(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变异系数(分别为9.96±2.24和10.25±1.96)均显著大于NC-DwoD组(8.49±1.94)(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的偏度(分别为0.90±0.94和0.73±0.97)显著小于NC-DwoD组(1.40±1.03)(P<0.05);3组组间的外肌下腹面积、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直方图纹理分析技术可初步作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外肌功能的评价工具。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翼外肌 磁共振检查 直方图分析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选取100例来到本院眼科进行状胬肉手术的患者,随机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状胬肉手术后使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帮助患者恢复,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角膜愈合情况和刺激感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后第3天和第7天的时候,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 简介:摘要状胬肉是我国常见的眼表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状胬肉切除联合各种类型组织材料移植术效果最佳,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状胬肉切除术。为了进一步简化手术操作,改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移植物的固定方式从传统的缝线缝合转变为各种无缝线的固定方式,均取得不错效果。本文总结和分析目前状胬肉切除术中常用的移植物类型及其固定方式,以期为眼科临床开展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55-16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与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原发性状胬肉58例(61眼)随机分为两组:自体结膜移植组30例(31眼)和生物羊膜移植组28例(30眼)。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复发率及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结果自体结膜移植组复发率为6.5%(2/31),低于生物羊膜移值组的复发率17.7%(5/30),两组复发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6,P=0.012)。自体结膜移植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平均(3.12±1.05)天,短于生物羊膜移植组的(4.67±0.98)天,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5, P=0.003)。结论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状胬肉复发率更低,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更快。

  • 标签: 翼状胬肉,原发性 移植术,结膜,自体 移植术,羊膜,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二维基波超声造影(简称"二维基波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对输卵管端形态和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不孕症女性患者246例,首先接受子宫输卵管动态三维谐波超声造影(简称"动态三维谐波造影"),排除双侧输卵管不通的16例后,230例行二维基波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其中21例在检查后6个月内接受腹腔镜直视下输卵管通染术(laparoscopy and dye test,LDT)并以此作为金标准。结果①排除不通的输卵管,二维基波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动态三维谐波造影对其余端的总显示率分别为77.4%、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根据二维基波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的超声表现,将端分类为正常、疑似异常、异常。当输卵管处于通畅时,正常端占86.4%,疑似异常端占13.6%;当输卵管处于通而不畅时,异常端占81.2%,疑似异常端占18.8%。正常、异常端根据输卵管通畅性不同,出现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将端进一步分类为正常(正常端)和非正常(疑似异常和异常端),与LDT比较,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92.0%、100%、88.2%、80.0%、100%、0.88,与LDT结果高度一致(Kappa=0.828)。④上述230例在检查过程中、结束后30 min内发生的不良反应均为自限性,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二维基波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能无创、直观、准确地评估输卵管端形态和功能,可以为临床选择治疗策略、判断手术预后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盆腔水造影 输卵管伞端 声诺维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 C和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 C治疗复发性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40例 40眼复发性状胬肉患者分为 A组 22例和 B组 18例,其中 A组患眼给予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 C进行手术治疗, B组患眼给予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 C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眼的术后再复发率。结果 A组的术后再复发率为 18.18%, B组的术后再复发率为 16.67%,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 C和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 C这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状胬肉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状胬肉病变程度,安全性相当,但因人工羊膜造价较高,故临床上比较推荐另一种手术方式。

  • 标签: 复发性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 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瓣移植 丝裂霉素 C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羊膜移植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滴眼液(简称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纳入于2018年6—12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并按时完成随访的原发性状胬肉患者49例55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试验组23例25眼和对照组26例30眼。试验组采用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干扰素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试验组于术后第3天采用干扰素滴眼液点眼,连续用药3个月,分别于术后3 d、7 d、1个月、3个月以及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上皮缺损修复情况以及状胬肉复发率。结果术后6个月,2个组BCVA下降、稳定和提高的眼数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9)。术后2个组术眼均有1眼在14 d内角膜上皮完全修复,其余术眼角膜上皮均在7 d内完全修复,2个组间不同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眼数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术后6个月,2个组患眼均未出现状胬肉真性复发,2个组结膜增生1、2、3级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61,P=0.497)。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出现纤维血管组织增生者分别占12.0%(3/25)和6.7%(2/30),但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均仅处于结膜与植片交界处,未到达植片中央及角膜缘。结论与传统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比较,羊膜移植联合干扰素滴眼液点眼治疗原发性状胬肉复发率无升高,对健康结膜组织损伤小。

  • 标签: 翼状胬肉,原发性/手术 疗效 生物羊膜 干扰素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状胬肉手术患者 的 影响,以期为状胬肉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以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于我院的状胬肉 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分为治疗组 40 例以及对照组 40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术中应用5-Fu 敷贴裸露巩膜面 2.5 分钟, 通过 2 种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 等相关指标的差异,以期系统评估综合护理干预对状胬肉患者的临床应用潜力。结果:1 )治疗组患者的 术前焦虑、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 2 )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为 100.0% ( 40/40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70.0% ( 28/40 ),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对于行 局部贴敷治疗状胬肉的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术前焦虑、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 护理干预 翼状胬肉 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