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现场使用CO2诱蚊器与紫外诱蚊器采集成蚊,对比2种捕蚊器的捕蚊效果。方法依据病媒生物密度检测国家标准(GB/T23797-2009),于2014年8-9月以平均每周2次,连续2个月,在广州市蚊虫活动密集场所同时采取CO2诱蚊器与紫外诱蚊器诱捕蚊虫。结果2种方法共捕获成蚊3282只,其中CO2捕蚊器捕获成蚊1730只,紫外诱蚊器捕获成蚊1552只;CO2捕蚊器捕获的成蚊平均密度13.11只/(灯·h),白纹伊蚊为10.64只/(灯·h),紫外诱蚊器成蚊平均密度11.76只/(灯·h),白纹伊蚊为6.74只/(灯·h)。结论CO2诱蚊器对白纹伊蚊诱捕效果优于紫外诱蚊器,可用于日昼活动蚊种如白纹伊蚊的监测;紫外诱蚊器对库蚊属(如致倦库蚊)、按蚊属(如微小按蚊)效果较好,对白昼活动的白纹伊蚊效果一般,适用于库蚊属、按蚊属的监测或作定点长期捕蚊灭蚊使用。

  • 标签: CO2诱蚊器 紫外光诱蚊器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加深入探讨用钩藤酊加针中西医治疗伪嗜咯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有伪嗜咯细胞瘤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西药治疗,观察组行钩藤针中西医治疗,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与对照组(76.67%),两者疗效差异明显(P<0.01)。结论:给予伪嗜咯细胞瘤的患者,用钩藤酊加针中西医治疗,疗效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研究。

  • 标签: []伪嗜咯细胞瘤 治疗 中西医 紫外光针 钩藤酊
  • 简介:目的比较肺癌患者与健康者血清的紫外谱,寻找它们的差异,从而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应用紫外谱对17例肺癌患者血清与22例健康者血清进行分析,比较了它们的Amax/Amin、波峰位置以及波谷位置的差异。结果肺癌患者的Amax/Amin(平均值:1.586)总体小于健康者的Amax/Amin(平均值:1.74)(P〈0.05),肺癌患者的波谷位置(平均值:255.382)总体大于健康者的波谷位置(平均值:252.863)(P〈0.01),波谷位置与Amax/Amin可以用于判别肺癌患者与健康者血清。结论通过紫外谱分析人血清可以为肺癌诊断提供重要的数据,因此血清的紫外谱有可能成为肺癌诊断的一个潜在工具。

  • 标签: 肺癌 血清 紫外光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308nm准分子光疗法与308nm紫外线光疗法治疗白癜风成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白癜风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准分子组和308紫外线组,准分子组患者采用308nm准分子对其进行治疗,308紫外线组患者采用308nm紫外线对其进行治疗,每组各50例患者。通过生命质量评分、临床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和痊愈治疗次数和累计剂量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统计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治疗前后,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统计准分子组临床治疗疗效得知为96%,308紫外线组为92%,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 0.05);统计两组数据得知,准分子组痊愈治疗次数和累计剂量均与308紫外线组组间相比无差异较大(P>0.05)。结论:308nm准分子与308nm紫外线对白癜风成人患者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小,均有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癜风 308nm紫外线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紫外线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便于临床经验总结,技术推广。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检查及总有效率。结论针灸联合紫外线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有效,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针灸 紫外线 急性扁桃体炎 乳蛾 临床报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紫外谱在中药鉴别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黄芩药材与黄芩饮片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有黄芩药材 30份,黄芩饮片 44份首先对黄芩药材与黄芩饮片超声提取液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定性区分黄芩药材与黄芩饮片;之后使用 HPLC-UV法作为参考,建立快速测定黄芩中黄芩苷与汉黄芩苷的紫外谱分析方法。结果:通过紫外谱聚类分析发现,黄芩药材与黄芩饮片分别聚为一类,能够较好分辨黄芩药材与黄芩饮片;通过 HPLC-UV分析发现,黄芩苷的平均值为 13.8,汉黄芩苷的平均值为 1.89;采用原始光谱所建模型测定黄芩苷的准确率较高,采用标准化 +一阶导数所建模型测定汉黄芩苷的准确率较高。结论:紫外谱在中药鉴别与含量测定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紫外光谱测定 中药鉴别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藏药质量评价应用紫外谱技术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院使用的不同产地的5种秦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薄层色谱法和紫外谱法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薄层色谱法分析发现5中样本均为真品,但是紫外谱法检验发现4种样品为真品,1种为伪品,对于中藏药治疗检验符合度较高(P<0.05)。结论紫外谱技术因设备简便,测试速度快,准确有效,可作为鉴别中藏药质量的一种有效科学的检验方案,应广泛使用。

  • 标签: 中藏药 质量评价 紫外光谱技术 作用 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决传统的中性树脂封片固化时间长,空间占用率高,不适合数字切片扫描等问题,探究紫外固化胶的制备,保证切片制备质量同时提高封片效率。方法选择环保安全的预聚物、活性稀释剂和引发剂制备干燥速度快,透光率高,适用范围广,性质稳定的紫外固化胶替代传统封片剂。结果制备出的紫外固化胶(UV42胶)封片后在紫外照下15 s可完全固化,透光率达88.4%~89.7%(在波长400~600 nm范围内),广泛适用于冷冻和石蜡切片的常规染色处理封片。使用UV42胶封片的病理切片,放置3年后性质依然稳定,且耐黄变性能良好。结论UV42胶满足快速病理切片封片的需求。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紫外治疗仪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 【方法】将收治的16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 8 例,采用小针刀结合紫外治疗仪治疗3天;对照组8例,采用口服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体温、扁桃体脓性分泌物消退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 和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小儿急乳蛾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
  • 简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可同时测定斯普林注射液样品中核糖和多肽的含量,结果应用最优模型对斯普林注射液预测集样品中核糖和多肽含量,以主成分得分作为输入节点建立测定斯普林注射液样品中核糖和多肽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

  • 标签: 基神经网络 径向基 斯普林注射液
  • 简介:摘要日光的累计照射可加速皮肤老化与癌变,使皮肤的生物学及临床反应发生改变,包括急性损伤(日晒伤)和慢性损伤(老化、癌变或色素沉着等)。文章概述了近年来紫外线对皮肤老化及癌变影响的研究进展,揭示老化和致癌机制是通过紫外线照射产生活性氧和DNA损伤,以及由此引起的细胞损伤、炎症、免疫抑制、细胞外基质重塑及血管生成改变所致,为临床防治老化和癌变提供帮助。

  • 标签: 皮肤衰老 紫外线 细胞外基质 活性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选用中药消白汤联合紫外照射治疗的价值。方法:纳入90例白癜风患者研究(2019.08~2020.12),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45,选用紫外照射治疗)、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中药消白汤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组(93.33%)高于对照组(77.78%),组间对比P

  • 标签: 中药消白汤 紫外光照射 白癜风 生活质量 皮损恢复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窄波紫外线联合卡泊三醇乳膏治疗中老年人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66例中老年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窄波紫外线治疗,观察组联合卡泊三醇乳膏治疗,各33例。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窄波紫外线联合卡泊三醇乳膏治疗中老年人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窄波紫外光线 卡泊三醇乳膏 中老年人 寻常型银屑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紫外线(ultraviolet,UV)照射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自由基,与皮肤急性损伤和慢性老化发生密切相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是调节抗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Nrf2转录活性发挥着协调相解毒酶、炎症信号转导、DNA修复和抗氧化反应的作用。Nrf2激活剂具有激活Nrf2通路、影响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 1,AP-1)信号系统和增加皮肤屏障蛋白表达等作用。

  • 标签: Nrf2 氧化应激 Nrf2激活剂 光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rf2对中波紫外线(UVB)致HaCaT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对照组、UVB组、Nrf2组、Nrf2 + UVB组,Nrf2组、Nrf2 + UVB细胞感染Nrf2基因过表达慢病毒,UVB组、Nrf2 + UVB组细胞以30 mJ/cm2的UVB照射30 s,继续培养24 h,观察UVB照射后HaCaT细胞形态的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Nrf2蛋白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生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对照组HaCaT细胞形态为多角形、呈簇集状生长,UVB照射后细胞出现皱缩、变圆,漂浮细胞数增多,贴壁数量明显减少。对照组、UVB组、Nrf2组、Nrf2 + UVB组Nrf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84 ± 0.047、0.63 ± 0.082、2.19 ± 0.168、1.43 ± 0.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64.81,P < 0.05),Nrf2组水平高于对照组(t = 14.82,P < 0.05);4组细胞生存率分别为98.00% ± 2.39%、24.40% ± 2.98%、71.63% ± 3.39%、43.38% ± 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36.66,P < 0.05),UVB组细胞活力低于对照组(t = 33.34,P < 0.05)和Nrf2 + UVB组(t = 10.07,P < 0.05);4组细胞的相对ROS含量分别为1.27 ± 0.10、5.65 ± 0.19、2.10 ± 0.73、3.67 ± 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81.39,P < 0.05),UVB组高于对照组(t = 33.68,P < 0.05)和Nrf2 + UVB组(t = 12.47,P < 0.05)。4组细胞SO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70.76,P < 0.05),UVB组低于对照组(t = 11.25,P < 0.05)和Nrf2 + UVB组(t = 17.52,P < 0.05)。4组细胞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32.34,P < 0.05),UVB组高于对照组(t = 28.48,P < 0.05),Nrf2 + UVB组低于UVB组(t = 27.82,P < 0.05)。4组细胞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2.02,P = 0.19)。结论Nrf2可以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SOD的活性,保护细胞免受UVB照射引起的氧化损伤。

  • 标签: NF-E2相关因子2 紫外线 活性氧 超氧化物歧化酶 HaCaT细胞 氧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