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索他洛尔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索他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28/31),高于对照组的67.74%(21/31),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脏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大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QTd、QTcd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索他洛尔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缩小QTd。

  • 标签: 心律失常 索他洛尔 QT离散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neurite orientation dispersion and density imaging,NODDI)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41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患者和22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磁共振平扫和NODDI,量化分析PD患者壳核(putamen)的变化,在组间比较壳核的细胞内体积分数(en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ic)、方向分散指数(orientation dispersion index,ODI)和各向同性体积分数(volume fraction of the isotropic compartment,Viso)。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PD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PD患者壳核中的Vic、ODI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PD患者壳核中的Vic值的变化与PD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壳核中的Vic值是PD的独立预测因子。在ROC分析中,患者对侧壳核中的Vic显示出最佳的诊断性能。结论NODDI可能有助于诊断PD。

  • 标签: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 壳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2导联心电图中T波峰末间期(Tp-Te)及QT间期离散程度(QTd)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及5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比两组Tp-Te、QTd差异,分析冠心病组Tp-Te、QTd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Tp-Te及QTd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Tp-Te、QTd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显著的正向直线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的诊断中,Tp-Te及QTd均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且经分析,Tp-Te及QTd对冠心病均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P<0.05)。结论Tp-Te及QTd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且对于冠心病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心电描记术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肿瘤起源二论与生命密码是基于胚胎发育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人类肿瘤发生的全新理论。从发育生物学角度看,生命延续和启动是一个生命周期,该周期受生殖细胞大小调控。生命延续的必要前提是具备人体最大的细胞——卵细胞,而新生命启动的必要环节是受精卵经历由大变小的卵裂过程进而产生相对小体积的胚胎干细胞,然后进行不同胚层的分化与增殖而诞生新生命。从病理学的角度看,百年来病理学家观察到的肿瘤可归结为两大表型:分化型和未分化型(或分化差型)。前者起源于正常生命周期,受精卵卵裂致胚胎发生、发育过程中分化受阻将产生相应的分化型肿瘤;而后者起源于体细胞在压力因素下形成的老化巨细胞。肿瘤像一个“怪胎”,理论上起源于老化巨细胞的“怪胎”和正常胚胎发生早期过程相似,需经历细胞增大再变小的“卵裂”过程。巨细胞的核内复制和分裂过程与卵裂酷似,但其以出芽、裂解、大爆炸的方式产生的细胞无法像受精卵或胚胎那样正常分化,而是形成未分化肿瘤。细胞大小的变化伴随核质比及倍体的变化,像密码一样,在卵裂或无丝分裂过程中决定了新生命的诞生与肿瘤的发生。肿瘤起源二论与生命密码阐述了分化型肿瘤与未分化肿瘤的发生机制及其与生命周期的关系,首次将人类肿瘤起源和生命周期统一起来。本文在此概括性介绍该理论,为肿瘤研究乃至治疗提供全新思路和潜在靶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核内包涵体病(neuronal intranuclear inclusion disease, NIID)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系统的罕见病,皮肤活组织检查作为筛查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该病的诊断效能。最近国内外学者确定了NIID的致病突变为NOTCH2NLC基因的GGC重复扩展,同时发现该基因变异除了导致以发作性/进展性脑病、周围神经病和自主神经病等为主要表现的经典型NIID外,在少数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多系统萎缩、特发性震颤等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中也检测到此基因变异。因此NIID疾病名称变更为NOTCH2NLC-相关重复扩展性疾病更为合适。我们对NIID的研究历程、病理改变特点、临床表型和辅助检查以及诊断和治疗新进展进行述评。

  • 标签: 神经元 核内包涵体 三核苷酸重复扩增 突变 NOTCH2NLC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有限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六部分分型各型骨折经股骨近端内侧钢板固定后的稳定性,探讨股骨近端内侧钢板对股骨近端内侧壁的支撑作用。方法运用有限法建立股骨转子间骨折六部分分型各型骨折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侧钢板(双皮质)、PFNA+内侧钢板(单皮质)固定后的模型。按参考文献提供参数,对模型的边界条件及材料属性进行设定,按体重70 kg的成人正常行走时髋部受力峰值进行加载。按上述条件得到21组内固定模型的应力与形变位移图,分析各组模型重要部位的应力峰值及各骨折块的位移数据。结果PFNA固定各型骨折时,股骨各重要位置承受应力变化及骨折块位移幅度均较小,大转子部位的骨折块位移增加幅度稍大;内侧钢板固定时,随着骨折块的增加,尤其是外侧骨折块的增多,股骨重要位置处及内固定自身所承受的应力均明显的增加,骨折块位移大幅增加,但内侧骨折块位移幅度始终较小;PFNA+内侧钢板固定时,股骨各重要位置承受应力变化及骨折块位移幅度是3种内固定方式中最小的。结论股骨近端内侧钢板能有效减小股骨近端应力的集中程度,对股骨近端内侧壁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对于不稳定型骨折应用PFNA辅助内侧钢板固定时较单独应用PFNA能有效降低股骨所受应力,各骨折块位移均未见明显增加,且内固定本身应力未见明显异常,能起到坚强固定的作用。

  • 标签: 股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股骨近端内侧壁
  • 简介:摘要:天麻素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天麻的主要活性成份,其作用广泛,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癫痫、延缓衰老、高血压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具有副作用小、治愈率高的特点。目前,天麻素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天麻素研究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追踪,重点对近年来天麻素对神经系统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天麻素 神经系统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肺癌患者夫妇二支持应对现状,研究影响肺癌患者夫妇二支持应对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227对肺癌患者及配偶,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二支持应对量表、亲密关系满意度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简化版分别调查患者及其配偶的一般情况、二支持应对、亲密关系和心理弹性。结果肺癌患者二支持应对评分为(3.13 ± 0.89)分、配偶二支持应对评分为(3.03 ± 0.93)分;肺癌患者和配偶二支持应对评分呈正相关(r值为0.248~0.632,均P<0.01);患者及配偶的亲密关系(β值为0.421、0.474,均P<0.01)和心理弹性(β值为0.374、0.211,均P<0.01)均可显著预测其二支持应对,且肺癌患者心理弹性(β值为0.193,P<0.05)和配偶感知亲密关系(β值为0.237,P<0.01)具有显著的客体效应。结论肺癌患者及配偶二支持应对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相互影响;二支持应对与亲密关系和心理弹性密切相关;改善亲密关系和提高各自心理弹性可能是建立积极二支持应对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肺肿瘤 二元支持应对 亲密关系 心理弹性 夫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胡止痛滴丸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8 年 5 月 - 2019 年 11月 我 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 96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48 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 ,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胡止痛滴丸。 比较 两组的临床疗效 以及治疗前后 痛经症状评分以及 VAS 评分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7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以及 VAS 评分均明显降低( P < 0.05 )。治疗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以及 VAS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 P < 0.05 )。 结论 胡止痛滴丸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元胡止痛滴丸 布洛芬缓释胶囊 原发性痛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神经膜蛋白在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神经相关疾病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也是一些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进一步了解神经膜蛋白有助于加深对神经元功能的理解和寻找相关疾病的新的解决方法。文章总结了近几年发现的几种神经膜蛋白及其功能,以及一些新兴的研究技术。

  • 标签: 神经元 膜蛋白 蛋白质鉴定
  • 简介:摘要;吃了益生后有病防病,无病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虽然它不能直接治病,可它在抗病、防病过程中起到了顶天柱的作用。它能使进入慢性癌症的糖尿病,好菌繁殖,又繁殖好菌,通过良性循环,一步步进入好转,进入康复,迈向新生;恰恰相反,靠服用西药、打胰岛素的患者,打针服药,服药打针治不好,只好又服药打针打针服药,通过恶性循环,一步步进入肌肤,进入骨髓,迈向坟墓。

  • 标签: 高血压.糖尿病.三高症.益生元.益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应对模式对乳腺癌患者婚姻关系、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为乳腺癌患者护理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1—12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二应对模式进行干预。采用Locke-Wallace婚姻调适测定量表、乳腺癌术后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和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失访1例,32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失访3例,34例患者完成研究。出院后1个月,试验组患者Locke-Wallace婚姻调适测定量表得分(117.36±16.44)分,对照组(108.25±15.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5,P<0.05);试验患者锻炼依从性量表3个维度得分以及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与他人关系"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应对模式干预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婚姻关系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但其对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将来仍需进行大样本、长期研究。

  • 标签: 乳腺肿瘤 二元应对模式 婚姻关系 功能锻炼 依从性 创伤后成长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腰椎髂骨联合内固定的有限模型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选择1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行腰椎及骨盆64排螺旋CT扫描,将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16.0软件,进行骨盆三维重建,同时确定L4、L5椎弓根和髂骨安全区螺钉置入几何钉道、自由钉道;通过Solidwoks 2012软件建立髂骨腰椎联合内固定钉棒系统模型,导入Ansys 12.0软件中进行装配。应用500 N轴向压缩载荷,测量两种钉道模型在前伸、后屈、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等工况下的位移、von Misses应力分布结果。结果两种钉道模型在前屈、侧屈、后伸工况下整体位移、应力及在前屈、侧屈工况下螺钉的最大应力值表现的较为接近,但在旋转工况下几何钉道模型的整体位移、应力以及在后伸、旋转工况下螺钉的应力均明显小于自由钉道模型。骨盆最大应力均在固定螺钉表面,数值在190~260 MPa,连接骶骨与椎体的2枚螺钉的折弯处为应力集中区域,最大von Misses应力出现在纵向杆的L4~L5椎弓根螺钉。在旋转载荷情况下,连接L4~L5椎弓根螺钉和髂骨螺钉的纵杆上部承受最大应力。结论通过数字化分析确定的腰髂固定几何钉道有更高的抗疲劳、抗旋转以及整体稳定性,腰髂内固定系统可有效分担椎体所受应力。

  • 标签: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解剖学 腰髂固定
  • 简介:摘要气一论认为人身一气周流,任何一处的气机失常均可致肺气宣降失常。小儿咳嗽气机失常多见肝之左升、肺之右降及中气枢轴斡旋失常,遇其咳嗽可辨听咳嗽的深度、力度、速度、声音质地及痰音,感知其气机失常的状态,治疗需立足于中轴以调和气机升降。左升不及治宜调达气机以开郁,常见咳声闷或呈清嗓样;左升太过治宜培土抑木,常为被动用力咳嗽;右降不及治宜肃降逆气,常见咳声清亮或洪亮;右降太过治宜培土生金,常咳声无力、低微声怯;升降异常兼见之咳声主要有阵发性咳嗽、痉挛性咳嗽、刺激性干咳及咳声痰重4种情况。并附验案二则进行分析。

  • 标签: 咳嗽(中医) 气一元论 中医儿科诊法 咳声 气机 临证经验 医案
  • 作者: 鲁银山 张秀娟 郭铁成 胡艳 张香玉 张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3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6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30;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成都 61001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30;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7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30;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郑州 4700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成对关联刺激(PAS)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恢复的影响,并从神经自噬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20只纳入假手术组(n=20),另40只大鼠采用经典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各20只)。治疗组自术后1 d起进行为期14 d的PAS治疗,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分别于术后第1、7和14天,对各组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mNSS)评分和提尾试验(EBST)评分;于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的治疗结束后行脑组织取材,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区LC3Ⅰ、LC3Ⅱ、Beclin 1和Cathepsin B蛋白含量;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观察缺血半暗带区LC3与NeuN的共表达情况。结果①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模型组和治疗组的mNSS和EBST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治疗组mNSS和EBST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模型组(P<0.05),且治疗组术后第14天的mNSS评分低于术后第7天(P<0.05);②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和模型组的LC3Ⅱ/Ⅰ比值均较假手术组高(P<0.01),且治疗组的LC3Ⅱ/Ⅰ比值较同时间点模型组低(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的Beclin 1蛋白含量较假手术组高(P<0.01),而治疗组Beclin 1蛋白含量在术后第7天和14天均较同时间点模型组低(P=0.229,P<0.01);模型组Cathepsin B含量较假手术组高(P<0.05),治疗组Cathepsin B含量亦较假手术组高(第7天时P<0.05,第14天时P=0.059);术后第14天治疗组的Cathepsin B含量较同时间点模型组低(P<0.01);③模型组和治疗组缺血半暗带区的LC3阳性细胞数均较同时间点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且治疗组较同时间点模型组减少(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LC3阳性表达的神经数量与神经总数量的比值均较同时间点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且治疗组较同时间点模型组减少(P<0.05)。结论PAS治疗可抑制脑梗死大鼠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的自噬活性,促进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的恢复。

  • 标签: 脑梗死 成对关联刺激 神经元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保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05月~ 2019年 11月我院收治的 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 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保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保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具有推广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保元养心汤 西药 临床疗效
  • 作者: 王卫东 王子华 许燕 樊瑜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10019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一种新型脉冲神经模型及其网络,描述其建模方法,并用计算机模拟验证其性能。方法在充分考虑生物学适应性(激活电位阈值和不应期开关),及其对尖峰放电脉冲产生及其传导的动态调节机制基础上,在新型脉冲神经模型中引入了突出后电位多通道滤波器,实现了输出电流及神经突触强度的动态调节。提出基于自适应最小均方(LMS)的误差反向传播(BP)学习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尖峰放电神经网络的调节。结果在自发噪声下,新型脉冲神经模型的尖峰放电间期信号直方图满足泊松分布。通过2个新型脉冲神经的简单连接,可以形成多种复杂的尖峰放电模式。新型脉冲神经模型具有自发本征噪声的特征,能够形成复杂的周期尖峰放电模式。对于输入噪声控制,该模型的不应期与门限电位适应性参数的稳定性较好。刺激电流-尖峰放电脉冲频率间的线性关系较好。结论所提出的新型脉冲神经模型在自发噪声条件下能产生多种模式的振荡和相干振荡,这与生物神经极其相似,能实现复杂的噪声信号处理。所采用的具有不同频带的多通道突触后电位滤波器,能使一些突触后电位信号变得平稳。所提出的基于于自适应LMS的BP学习算法克服了尖峰放电信号的瞬态变化特性导致的误差驱动学习算法无法应用的问题。

  • 标签: 神经元建模 人工神经网络 尖峰放电 脉冲神经网络 学习算法 类脑计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及其对患者QT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常规治疗+左西孟旦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7.80%,36/41)高于对照组(65.85%,2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暂室性心动过速、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左西孟旦有利于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

  • 标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QT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胡止痛滴丸 与 布洛芬缓释胶囊 联合应用 治疗原发性痛经 患者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 - 2019 年 11月 我 院收治的 84 例原发性痛经患者 作为本次的 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将其 分为 相同例数的两组: 对照组 、联合 组,每组 各有患者 42 例。对照组 患者应用 布洛芬缓释胶囊 治疗,联合 组 患者 在对照组 患者 治疗 措施 的基础上 加用 胡止痛滴丸 治疗 。 比较 两组 患者 的临床疗效 以及治疗前后 痛经症状评分以及 VAS 评分变化 。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2.86%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6.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以及 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P < 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以及 VAS 评分降低显著( P < 0.05 )。 结论 胡止痛滴丸 与 布洛芬缓释胶囊 联合应用 治疗原发性痛经 患者可以取得满意 疗效, 患者 疼痛程度 明显减轻 ,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元胡止痛滴丸 布洛芬缓释胶囊 原发性痛经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