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38例行上肢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术中效果。结果注药5-10分钟后针刺法测定伤口周围神经阻滞效果,患者无躲避,疼痛消失,效果优者占30例。其余8例效果稍差者,追加丙泊酚1mg/kg或芬太尼1ug/kg即可手术。结论探究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具有重大应用价值,是一种安全、有效、目前普遍使用的麻醉方法。

  • 标签: 盲探法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小儿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和低视力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3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细心护理,32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起关键作用。

  • 标签: 盲和低视力 患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昏迷患者胃管失败的原因及提高插管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昏迷患者胃管过程中,未能一次性成功插入,进行插管失败的原因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为昏迷患者胃管120例,一次性插管成功110例,失败10例,通过分析胃管失败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最终全部插管成功。结论:全面评估、正确卧位、掌握置管技巧、选择合适的胃管是插管成功的重要因素,遇到昏迷患者胃管失败时,要全面仔细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 标签: 插胃管失败 昏迷患者 原因分 插管成功率 护理干预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和误诊防范。方法总结分析1995~2005年因诊断失误导致回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的病例。结果因诊断失误致回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2例。结论因对回部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回部肿瘤合并阑尾炎缺乏认识是误诊的主要原因。防范误诊的措施是详细地问病史、查体、行之有效的辅助检查和术中仔细探查。

  • 标签: 回盲部肿瘤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回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MSCT诊断回部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患者的CT、手术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回部病变中,肿瘤性病变20例,其中恶性肿瘤16例,CT表现为回部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或囊实性肿块,肠管壁不均匀增厚,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肠周脂肪间隙模糊并多发淋巴结;良性肿瘤4例,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轻度强化。感染性病变28例,CT表现为肠管壁水肿、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部分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并见小淋巴结。1例为回肠末端异物合并肠套叠。结论多排螺旋CT对回部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螺旋CT 回盲部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针对智能手机上的图像版权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Android系统的彩色图像水印算法。算法根据DCT系数和图像灰度值之间的线性关系直接在空域中修改DCT系数。这种方法无需进行DCT变换和反DCT变换,可大幅度降低计算量。此外,该算法提取水印时不需要原始载体图像,能够实现提取。在Android手机上对该算法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鲁棒性。

  • 标签: 数字水印 版权保护 智能手机 ANDROID DCT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小儿肠套叠手术方法后的复发率,以便了解回部固定术是否有助于预防肠套叠术后复发。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5月至2010年9月进行手术治疗的49例肠套叠患儿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单纯肠套叠手术复位;肠套叠复位+回部固定)分成两组,追踪随访至术后2-6年,比较分析不同手术组患儿肠套叠的复发率。结果单纯肠套叠复位的患儿复发率为12.1%;肠套叠复位+回部固定的患儿复发率为6.2%。两组间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肠套叠手术复位相比,回部固定术无助于预防小儿肠套叠复发。

  • 标签: 肠套叠 儿童 回盲部固定术 复发 随访研究
  • 简介:经鼻探气管插管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探讨,已经有众多的文献探讨其优势与局限性,但是,目前经鼻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最大的困难在于多年来并没有系统的、权威的方法的操作手法步骤讲解,初学者往往不知如何下手。众所周知,对于技术,准确的解剖定位和熟练的手法操作是影响成功率的关键。本文主要通过回顾87例经鼻探气管插管操作,从中总结并分享经验。

  • 标签: 经鼻盲插 操作手法
  • 简介:摘要通过对舌后坠病人胃管方法的探讨、研究,总结出舌后坠患者的最佳护理措施,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依据。方法通过对16例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22~73岁,均为昏迷伴舌后坠病人,其中脑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临床表现,探讨不同表现所提供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应用探讨出的有效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及好评。结论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不同施护,总结出简单、有效、准确的临床护理措施,对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下经鼻清醒慢诱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115例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8例为探插管,B组57例纤支镜辅助插管,分别记录入手术室,表麻后,插管操作时以及插管成功后5min时SBP、DBP、HR、SpO2的变化;记录插管时间,术中粘膜出血,喉痉挛,术毕咽痛声嘶等并发症例数。结果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无显著差异,插管时间比较,A组明显长于B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便携式纤支镜清醒慢诱导气管插管轻便、安全,并可有效避免插管困难导致的并发症。

  • 标签: 便携式 纤支镜 清醒慢诱导 盲探 经鼻插管术 效果
  • 简介:日常一些细节更能改善老年人健康。世界顶级癌症专家大卫·阿占斯博士在其新书《简易长寿指南》中提出以下建议,可以让老年人尽可能地减少疾病,延年益寿。

  • 标签: 保健法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饮食习惯 生活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便携式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与探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需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96例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探气管插管,实验组患者采用便携式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气管插管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操作方便、快速安全,具有损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便携式纤支镜 气管插管 盲探气管插管
  • 简介:日常生活中,有些小举动虽看似简单,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养生目的。饭前喝汤。俗话说“饭前喝汤,胜似药方。”从口腔、食管到胃、肠,是食物的必经之道,先喝口汤无异于加点润滑剂,有助于食物顺利下咽,以减少干硬食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

  • 标签: 养生保健法 饭前喝汤 消化道黏膜 食物 润滑剂
  • 简介:摘要HIV抗体常用的初筛方法有金标层析和ELISA。由于ELISA对仪器设备、工作环境、实验人员要求相对较高,操作程序复杂,检测时间较长,给实验室操作带来诸多不便,而金标层析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不需要贵重仪器等优点用来进行HIV抗体初筛。但在工作中发现有时因金标层析HIV抗体初筛结果与确认结果不符会引起就诊者猜疑的现象,因此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十分重要。本文对用两种方法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的结果与确认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金标层析与ELISA检测HIV抗体的优缺点,为合理选择实验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HIV抗体 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盐水介质、凝聚胺及微柱凝胶三种交叉配血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与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需要输血的患者730人次,通过凝聚胺与盐水介质对这些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对患者实施交叉配血后,通过微柱凝胶对可疑标本与阳性标本实施配血,并进行复查对比。结果730名交叉配血患者中,2名患者存在供血者的不完全抗体,而且盐水介质并没有将其不规则抗体查出来,微柱凝胶与凝聚胺所检测出的不完全抗体者有2名,最终属于恶性肿瘤患者与红细胞浓度过高的患者。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盐水介质具有比较差的敏感性,凝聚胺自动化性高,而且快速、简单,微柱凝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安全性以及更强的实用性。

  • 标签: 微柱凝胶法 凝聚胺法 盐水介质法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个案和个案研究是围绕一个真实的或虚构的病例来描述的一个临床情形,供护生回顾、分析、讨论和评判。对在未来的护理实践中能够为病人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

  • 标签: 个案法 个案研究法 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