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开展饮用水中铁现场检测方法研究,应用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及配套试剂包开展检测,并评价方法效果。方法采用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绘制内置标准曲线,实现生活用水中铁浓度现场直读。结果本方法线性范围0.1~3.0mg/L,r〉0.999。分别用纯水及生活用水水样进行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9.2%。分别用低、中、高3个不同浓度铁(浓度分别为0.1mg/L、0.3mg/L和0.5mg/L)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5.0%~124.0%之间。测定有证标准参考物质,结果在标准值范围内。结论该现场检测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饮用水中铁的现场检测。

  • 标签: 饮用水 现场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阳市地区农村生活用水的卫生情况,为进行科学的供水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枯水期对简阳城市和44个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监测采集103件水样。2016年9月丰水期监测全覆盖55个乡镇集中供水121件水样。结果丰水期与枯水期水质的各项指标差异较大,丰水期水质合格的比率为63.11%,丰水期为53.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看,简阳市乡镇地区饮用水存在引起介水传染病可能性,加强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的卫生监督和监测是提高生活用水水质的关键。

  • 标签: 简阳市农村地区 饮用水 水质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农村生活用水卫生监测管理模式,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方法采用多村镇统一供水的方式,集中对水源进行整改和管理;对饮用水进行连续监测,并根据《生活用水卫生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采用连续监测、统一供水之后,农村生活用水的合格率有明显的提升,水源的污染治理和预防也有大幅度改善。当地水源一般指标合格率由原来的47.65%上升到79.97%,有毒物质检测合格率由61.57%上升到97.34%,微生物合格率由49.23%上升到96.21%。结论为保障农村生活饮水安全,需要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并做到因地制宜此种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保障水源安全,进而保障人民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农村 生活饮用水 卫生监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纸片法对于生活用水快速检测大肠菌群的有效性。方法对98份水样分别用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进行总大肠菌群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大肠菌群阳性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检测方法大肠菌群MPN值符合率为96.93%。结论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相对于多管发酵法,纸片法更加省时、省力,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快速检测。

  • 标签: 大肠菌群检测 纸片法 多管发酵法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生活用水中的多种阴离子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分别用离子色谱法和传统化学法我县不同地点采集的10份市政供水进行测定。从精密度、加标回收率、检测时间、样品用量以及最低检出限几个方面,对两种测定方法在生活用水中的阴离子的测定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离子色谱法的取样量更少且检测时间更短、加标回收率更高、精密度RSD平均值与最低检出限更低,与传统化学法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化学法相比,应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用水中的阴离子在加标回收率、精密度以及最低检出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同时检出活饮用水中的多种阴离子的最佳方法。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加标回收率 精密度 最低检出限 阴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民市饮用水中微生物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根据相关水质检验标准结合该市实际情况对市民生活用水水中微生物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城市居民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查合格率为97.2%,农村地区为88.4%,城市较农村地区饮用水微生物含量少(P<0.05);春冬季居民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查合格率为95.3%,而夏秋季度仅为81.3%,春冬季度较夏秋季度居民饮用水微生物含量高(P<0.05);菌落总数农村地区合格率为85.3%,城市地区为92.7%,总合格率为88.6%;总大肠菌群农村地区合格率为85.6%,城市地区为94.8%,总合格率为89.7%;耐热大肠菌群农村地区合格率为90.4%,城市地区为98.3%,总合格率为93.9%;菌落总数农村与城市地区差别无意义(χ2=2.797,P>0.05),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农村地区检查指标均低于城市地区(χ2=5.854,χ2=4.788,P<0.05)。结论我们对居民饮用水水质微生物进行检查,农村地区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比城市居民的低,且饮用水中微生物在夏秋季生长繁殖较多。

  • 标签: 水污染 水质 生活饮用水 调查分析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生活用水的质量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在生活用水水质检测时,没有采用正确的检测技术,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生活用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以及检测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与研究,还对完善生活用水水质检测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水质检测 重要性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分析 生活用水微生物的检验方法与 评价标准。方法 :随机 选取生活用水进行 抽检,抽取 120 例水样,对所抽取的水样 进行微生物大肠菌群检验,将 120 例 水样 分成对照 组、观察 组两组,各 60 例 。两组水样 均经过沉淀、过滤以及 加氯消毒处理后进行检验 ,对照 组应 用滤膜法检验,观察组水样应用 多管发酵法检验。应用不同的检验方法检验后,对比 两种 检验方法的 评价标准与检验 效果。结果:观察组水样的检验 总合格率为 95.0 %, 对照 组检验 总合格率为80.0 %。结果显示, 观察组水样的 检验总 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 组,存在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滤膜法检验与 多管发酵法检验均是生活用水微生物检验的有效方法,但 多管发酵法检验准确率相对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检验 检验方法 评价标准
  • 简介:摘要生活用水对社会上生存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和身心健康就必须要重视起用水安全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生活用水中的卫生检测进行讨论,特别是针对总大肠菌群的两种检验方法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帮助民众在未来更加安全、放心的用水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检验 方法和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生活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根据国家标准,搜集和整理对乌鲁木齐市2016-2017年生活用水水质监测资料,获取各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2年间31项指标检测数据以及评价。结果2016-2017年乌鲁木齐市共采取水样123份,其中出厂水12份,管网末梢水90份,二次供水21份。出厂水合格率100%,二次供水供水总体合格率为85.71%,管网末梢水总体合格率为87.75%。不合格指标集中在游离氯,菌落总数,浑浊度,臭和味。结论乌鲁木齐市生活用水中部分指标未达到国家标准,加强生活用水的检测工作,确保居民饮水安全卫生。

  • 标签: 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活用水中pH值以及浑浊度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取10份饮用水水样进行pH值,使用标准缓冲溶液比色法和玻璃电极法进行检测;选取3份水样进行浑浊度检测,进行间隔和连续检测。统计pH值和浑浊度检测结果。结果10个样品经标准缓冲溶液比色法检测显示pH值在6.2~7.4之间,经玻璃电极法检测显示为6.34~7.32之间,二者误差在0.8%~1.2%之间。第一个浊度仪和比色皿检测的相对偏差为7.0%,第二个浊度仪与比色皿检测相对偏差为2.6%,第三个浊度仪与比色皿相对偏差为2.2%。结论加强对仪器的检测,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避免误差的发生,保证准确的检测结果。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pH值 浑浊度检测 仪器 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生活用水中总大肠菌群 MPN法定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及评定方法。方法 依据《 CNAS-CL07:2011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和《 GB/T 5750.12-2006 生活用水标准检测方法 微生物指标》中总大肠菌群定量检测 MPN 法,以实例来评定 MPN 法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0.342。扩张不确定度为 0.772;总大肠菌群含量为 4.6×102~ 1.6×104 MPN/100mL。结论 重复性测量对不确定度影响最大,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控制。

  • 标签: MPN 总大肠菌群 合成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贡市自流井区生活用水水质现状,为进一步改善水质质量,为控制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31个参数进行检测,按《生活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进行评价。结果市政水厂为完全处理的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100%。乡镇级水厂为完全处理或部分处理的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35.0%。结论市政供水水质能满足居民健康饮用水的需求;乡镇级供水被微生物污染严重,居民饮用水水质质量不容乐观,应加快扩大市政水厂的供水范围,加强对乡镇级水厂水质进行有效的消毒净化。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结果 净化消毒
  • 简介:目的对我国现行《生活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可操作性及术语定义开展追踪评价,为启动标准的修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全国12个省(直辖市)的卫生计生监督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水单位在标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修订建议。结果被调查的机构中73.5%认为标准可操作性非常好,22.2%认为个别地方缺乏可操作性,4.3%认为可操作性一般,需增加内容。主要问题包括:常规与非常规项目的设置不合理;臭、味和肉眼可见物等指标缺乏客观结果、针对新型供水方式的内容较少;有些检验方法老旧;部分内容与其他规范相冲突;部分指标的限值和检测方法的限值不匹配等。对于分散式供水和常规指标的定义,80%以上的受访机构认为表述是清晰的。对于集中式供水、小型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而言,受访机构认为术语定义模糊的比例较高。结论总体而言,标准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但部分指标和内容需要修订。

  • 标签: 饮用水 卫生标准 评价
  • 简介:目的了解四川省泸定县生活用水氟水平及其分布情况,为改水降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集全县所有行政村的生活用水,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其氟水平。结果共检测水样105份,氟水平范围0.02~4.78mg/L,其中10份水样氟水平超标,超标1~4倍。87.62%的水样氟水平在0.50mg/L以下。各乡镇饮用水氟水平在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P〈0.05)。结论泸定县大部分地区属低氟水区域;改水工程运行情况不容乐观,部分高氟水区域改水后仍存在饮用水氟水平超标现象,须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泸定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大庆地区农村中小学学校生活用水与环境卫生状况调查。方法于2016年3-6月,选择大庆地区的4个县,根据分层抽样法,每个县按经济条件选择4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中学3所、小学2所,农村中小学共80所。依据GB/T18205-2012《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T5750-2006《生活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学校的生活用水、环境卫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学生自带和饮用自来水的占45.00%,学校自备集中式中高到41.77%的水质未进行加工处理。在厕所周围未安装洗手池的学校占2.50%,有洗手池但未置放肥皂方便学生清洁的占43.75%。结论大庆地区农村中小学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内环境卫生存在设施不完善、管理缺陷等问题,需加强对学校环境卫生的管理,提高供水来源的卫生安全。

  • 标签: 农村 中小学 生活饮用水 环境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市学校饮用水安全状态,为制定水质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4—5月,对我市的60所学校进行饮水安全现状调查,并对其中59所学校的饮用水水样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我市学校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占91.67%;供水方式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占65.00%。共检测水样59件,合格29件,合格率为49.15%。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64.87%,高于分散式供水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其中,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合格率仅为64.41%,89.83%,94.92%。结论我市学校生活用水卫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必须互相协调,加强监管。

  • 标签: 学校 饮水 卫生保健质量
  • 简介:摘要饮用水卫生状况与人群健康息息相关,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一直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为加强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转变日常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卫生监督机构建立了饮用水在线监测平台,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具有数据网络直报、在线统计分析、自动汇总报告、水质超限报警等功能。

  • 标签: 饮用水 在线监测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