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一类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视神经退行性病变。在亚洲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患病人数逐年递增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房角关闭是PACG的致病基础,尽早识别房角关闭的风险因素并减缓其进展对于PACG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对虹膜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虹膜容积变化亦是PACG发生的重要动态风险因素。本文汇总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分别从虹膜的组织学、生物特性、表面特征、血管结构及基因组学等方面进行总结,详细分析虹膜特性在房角关闭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诊疗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青光眼,闭角型 虹膜 危险因素 生物标记
  • 简介:摘要:中药治病讲究四气五味,同时强调归经主治。气味相同而归经不同,则主治各异。归经也有主归和兼入之区别,因此辨证也必须分主次,主次明确,选药配方则胸有成竹,疗效自然显著提高。然一个病症,既有热的一面,也有寒的一面,既有虚的一面,也有实的一面。有时虚实症状较隐藏,有时寒热症状不明显。知其实而兼顾其虚,知其热而兼顾其寒。往往脏腑并治,气血同调,表里兼顾,全在分经主治之功也。

  • 标签:
  • 简介:【摘要】 阿芬太尼是临床上常用的短期强效镇痛药物,属于芬太尼药物的衍生物,具有效价低、起效快及作用时间短等的麻醉特点,在患者肝脏中符合三室模型,经静脉注射后1.4min后起效,并能够保持10-15min左右,再由机体内自动代谢排出体外。阿芬太尼既能有效镇痛,又能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因此,短小手术、计划保留自主呼吸的全麻中小手术是其适应证。但在国内对于阿芬太尼的临床药理特性仍不是很清晰,本文将为阿芬太尼的临床药理特性及其麻醉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阿芬太尼 临床药理特性 麻醉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00—2019年胃癌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的开展现状和已发表RCT研究的基本特征。方法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搜索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注册的以“胃癌”为关键词的三期或四期RCT研究,记录其基本特征。搜索PubMed和Scopus数据库以确定计划在2016年6月前结束的RCT研究的最终发表状态。使用《医学科研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评估已发表RCT研究的报告充分性。根据存在的偏倚和(或)系统综述的引用情况,评估是否存在可避免的设计局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62项RCT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1项升至2015年的30项)。干预措施为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的RCT研究占比从2000—2004年的0升至2015—2019年的37.1%(36/97)。亚洲地区注册的RCT研究为191项,非亚洲地区为71项;非亚洲地区多中心RCT研究的比例高于亚洲地区[70.4%(50/71)比50.3%(96/191),χ²=8.527,P=0.003]。分析137项RCT研究的成果发表状态,81项(59.1%)已发表;其中65项(80.2%)判定为报告充分,63项(77.8%)判定为存在可避免的设计缺陷。结论靶向和免疫治疗相关RCT研究正在成为胃癌研究热点。目前亚洲地区开展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较少,已开展RCT研究的成果发表比例较低。已发表的RCT研究中相当一部分报告不充分,存在可避免的设计缺陷。

  • 标签: 胃肿瘤 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设计 质量控制 循证实践
  • 简介:摘要近20年来,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瘢痕疙瘩的相关研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是瘢痕疙瘩中的主要效应细胞,与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KFb在生物学特性、基因表达等方面与正常成纤维细胞有明显差异。该文从多个角度对KFb的特性进行了综述,详细描述了其生物学特性如显微结构、代谢特点、增殖性质等情况,并介绍了KFb的异质性与基因组学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对KFb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有助于阐明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并为瘢痕疙瘩的防治提供宝贵策略。

  • 标签: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基因 生物学特性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糖皮质激素是一类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甾体激素,因此,其也被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该药物不仅具有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作用,还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毒、抑制免疫应答、抗休克等作用,从而能用于多种疾病治疗。糖皮质激素之所以能产生多种作用,与其药理特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主要总结了糖皮质激素药理特性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药理特性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讨超声波的特性以及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接收的普外科疾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按照诊断模式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诊断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超声波医学诊断模式,然后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精准度和漏诊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声波 特性 医学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波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7例首发症状为下腹痛、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对67例患者的超声波诊断中,有56位患者诊断的情况与实际相符,即正确率为85%;在超声诊断后疑诊是急性阑尾炎,在通过临床抗炎治疗后,症状逐渐得到缓解至消失,进而确诊。结论:超声波在对首发症状为下腹痛、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出率。

  • 标签: 超声波特性 医学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成为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主要抗凝方案,较维生素K拮抗剂,其具有较高的抗凝效果,使抗凝抗栓方法获得较多新选择。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种类较多、半衰期短,不同药物之间的药物作用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因此,本文对希美加群(已撤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的药动力学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抗凝药物临床应用现状进行阐明,以此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合理性。

  • 标签: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药理学 维生素K拮抗剂 血栓栓塞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otch2对鼻咽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5例鼻咽癌及其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Notch2表达阳性率。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siRNA到人鼻咽癌细胞(CNE-1)沉默Notch2表达,建立对照组和Notch2 KD组细胞株,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两组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侵袭,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鼻咽癌组织Notch2蛋白表达评分[(9.04±1.59)分]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98±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8,P<0.05)。对照组细胞48 h吸光度(A)值(1.85±0.08)明显高于Notch2 KD组细胞(1.42±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8,P<0.05)。对照组细胞侵袭数量[(120.00±13.71)个]明显高于Notch2 KD组细胞[(60.33±5.1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66,P<0.05)。对照组细胞划痕愈合百分比[(81.33±5.01)%]明显高于Notch2 KD组细胞[(59.33±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8,P<0.05)。对照组细胞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0.83±0.08)明显低于Notch2 KD组细胞(1.3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40,P<0.05)。对照组细胞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1.51±0.11、1.22±0.13)明显高于Notch2 KD组细胞(0.88±0.07、0.7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30、6.898,P<0.05)。癌旁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0.80±0.11、1.08±0.09)明显低于鼻咽癌组织(1.86±0.15、1.99±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80、21.400,P<0.05)。对照组细胞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 (1.06±0.08、1.39±0.09)明显低于Notch2 KD组细胞(0.59±0.06、0.6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40、10.040,P<0.05)。结论Notch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鼻咽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

  • 标签: Notch2 鼻咽癌 侵袭 转移
  • 简介:摘要:变形链球菌是口腔当中十分重要的致龋菌组成部分,并在近些年的研究过程中,证明了这种病菌与全身的系统性疾病,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细胞外蛋白当中,存在着一定的疾病或者毒性的因子,这对于人体的疾病发生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阐述了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生物学特性,从而为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确保龋齿等相关疾病能够被有效解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状况,并对其药理特性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3 526例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是对不良反应状况进行分析。结果:3 526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86例,发生率2.44%。所涉及到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头孢噻肟18例(20.93%)、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5例(17.44%)、头孢呋辛13例(15.12%)、头孢唑林12例(13.95%)、头孢他啶11例(12.79%)、头孢曲松钠7例(8.14%)、其他10例(11.63%)。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组织40例(46.51%)、消化系统23例(26.74%)、神经系统12例(13.95%)、全身不良反应6例(6.98%)、其他5例(5.82%)。结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同时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实际应用时应谨慎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保障疗效与安全。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药理特性 临床
  • 简介:【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宣传渠道广泛、宣教方式多样化、宣传反响好是机遇;由于措辞不慎或者由于读者的理解有偏差,容易引发负面舆情是劣势。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利用新媒体可扩大无偿献血的影响力,引导良好的社会舆论风向,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到献血工作中。在使用新媒体时,需要规避网络的不良影响,这就要求进行无偿献血宣传的同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能力做好新媒体危机公关。采供血机构需与新媒体机构紧密合作,有效利用新媒体宣传的优势,采用微信、直播等多种形式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提升群众的无偿献血知晓率和参与率;有效避免新媒体宣传的劣势,把控好新媒体宣传的正确走向。

  • 标签: 新媒体 特性 无偿献血 微信公众号 微直播 微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先兆流产病人护理中心理评价与干预的效果。方法:先兆流产病人取样115例,随机分组,行心理干预(观察组)和常规干预(常规组),收治时间为2020.01-2020.12,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对比生活质量评分与保胎成功率。结果:常规组生活状态(51.56±4.05)分,社会功能(58.27±5.22)分,心理领域(59.52±5.74)分,躯体功能(54.36±6.27)分,保胎成功率87.93%,皆低于观察组,SAS、SDS评分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先兆流产病人护理中心理评价与干预有助于减小患者心理应激,改善其生活质量、情绪状态,提升保胎成功率,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效果评价 先兆流产 心理评价 心理干预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赋予检验“危急值”专科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在肾内科的应用。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本院肾内科86例危急值报告患者各项检验项目情况,对专科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对策,改进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86例患者均得到有效处理,患者各项身体指标正常。结论:赋予检验“危急值”专科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和规范,使护理人员加强对护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及问题的关注,有效提高其防范风险的能力,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为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提供保障,一定程度有助于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是肾内科患者出现危重症的重要预测信息,进而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护理偏差频发的情况,能够避免医患矛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检验“危急值” 专科特性 护理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再评价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证据质量。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收集已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KOA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12月15日。采用AMSTAR2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GRADE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质量分级。结果共纳入11篇系统评价,包含44个结局指标。使用AMSTAR2量表进行方法学评价显示:11篇文献均为极低质量;使用GRADE系统评价工具进行质量分级显示:中级证据13个,低级证据12个,极低级证据19个。结论现有系统评价的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和证据等级较低,因此该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针灸 疗效 Meta分析 系统评价再评价
  • 作者: 陈楠 柴立辉 肖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河南大学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开封 475004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 100850,河南大学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开封 475004,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 100850
  • 简介:摘要针对登革病毒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因黄病毒属之间的序列同源性而产生交叉反应,如靶向包膜蛋白和非结构蛋白1的抗体等。这些交叉性中和抗体可与黄病毒属的其他病毒结合,发挥对感染动物的保护作用,但也可能在体内引起抗体依赖增强(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效应。本综述就近年来抗登革病毒中和抗体交叉反应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阐述。

  • 标签: 登革病毒 交叉反应 中和性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眼角膜生物力学特性改变,初步分析其与DR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DR患者83例83只眼(DR组)、门诊招募的T2DM不伴DR患者30例30只眼(NDR组)以及非糖尿病患者30例30只眼(NDM组)纳入研究。均选择左眼为研究眼。DR组83只眼中,非增生型DR (NPDR)、增生型DR (PDR)分别为39、44只眼,据此再分为NPDR组、PDR组。DR组、NDR组、NDM组患者间年龄(t=1.10 )、性别构成比(χ2=0.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t=3.74 )、糖化血红蛋白(t=35.02 )、眼轴长度(t=5.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采用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受检眼角膜滞后量(CH)、角膜阻力因子(CRF)及Goldman相关眼压(IOPg )、角膜代偿眼压(IOPcc)。采用角膜地形图测量受检眼角膜中央厚度(CCT)。多组间CCT、IOPcc、IOPg、CH、CRF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DR患者CH、CRF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DR组、NDR组、NDM组受检眼之间CCT、IOPcc、IOPg、CH、CR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1、5.60、9.72、9.02、21.97,P<0.05)。组间两两比较,CH、CRF:DR组与NDM组、NDR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T:DR组与NDM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DR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T、CH、CRF:NDR组与NDM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R患者CCT、IOPcc是CH的独立影响因素[CCT:β=0.01,95%可信区间(CI)0.01~ 0.03,P=0.013;IOPcc:β=-0.15,95%CI -0.25~-0.05,P=0.005];年龄、CCT、IOPcc是CRF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β=-0.06,95%CI -0.09~-0.03,P<0.001;CCT:β=0.01,95%CI 0.00~ 0.02,P=0.049;IOPcc:β=0.16,95%CI 0.07~ 0.25,P=0.001]。NDR组、NPDR组、PDR组患眼CCT、CH、CRF、调整后CH、调整后CR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6、5.36、12.61、6.59、10.41,P<0.05)。组间两两比较,CH、CRF、调整后CH、调整后CRF:NPDR组、PDR组与NDR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与NPDR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T:NPDR组与NDR组、PDR组与NPDR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与NDR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2DM伴DR患眼CH、CRF升高;CCT、IOPcc是CH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CCT、IOPcc是CRF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角膜生物力学 角膜滞后量 角膜阻力因子
  • 简介:摘要嗜酸性粒细胞属于固有免疫细胞,有助于防御寄生虫、细菌和病毒感染,特别是在过敏反应中发挥重要效应。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多种肿瘤,通过直接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或在肿瘤微环境中间接调节肿瘤进展。嗜酸性粒细胞能够合成和分泌嗜酸性粒细胞碱性蛋白、嗜酸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等参与抗肿瘤效应,亦可通过促进炎症进展等方式促进肿瘤形成。为此,文章重点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及作为免疫治疗的预测靶标,对临床疾病治疗和监控的作用。

  • 标签: 嗜酸性粒细胞 肿瘤 细胞因子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体非常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直肠癌在各类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高居第3位[1],是主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CircRNA在分子海绵的形成、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蛋白质的翻译这几个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CircRNAs可以作为微小RNA(miRNA)的分子海绵,这是circRNA发挥生物学功能最经典的途径[14]。

  • 标签: []circRNA 结直肠癌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