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使用振动工具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被认为是最具致残性的疾病之一,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确诊患者应及时调离手传振动作业岗位,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物理和运动疗法等综合治疗。本文对3例手臂振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政府、企业和员工的重视。

  • 标签: 手臂振动综合征 手臂振动病 临床症状 损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前振动训练影响肌肉力量变化的机制仍不明确。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从振动训练对肌肉的适应机制、神经的适应机制、激素的适应机制入手,对国内外振动训练对肌肉力量的影响机制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未来振动训练的肌肉力量影响机制及其运用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振动训练 肌肉力量 影响机制
  • 简介:【摘 要】目的:调查骨牵引患者舒适度,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我院进行骨牵引治疗的76例患者,参照摸球法完成分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38例试验组患者调查舒适度需求后给予舒适护理,最后进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试验组要比对照组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NRS评分低,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骨牵引患者舒适度需求,积极开展舒适护理,有利于缓解疼痛,改善心理状况。

  • 标签: 舒适度 护理对策 骨牵引
  • 简介:【摘要】以卧床患者下肢关节被动活动的康复需求为核心,设计一种牵引式下肢关节被动活动康复器。该康复器主要由下肢关节可活动长支具、牵引绳和支架等构成。模拟提线木偶的活动方式,通过支撑箱体内部的绕绳装置和电机控制牵引绳的长度来活动卧床患者的下肢关节,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康复治疗师及家属的工作,减少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卧床并发症,促进下肢功能康复。

  • 标签: 下肢关节 康复器 卧床并发症 研制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行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术(MDO)时对颞下颌关节影响最小的牵引力方向。方法(1)利用锥形束CT获取1例15岁男性健康志愿者的颌面部DICOM格式数据,采用Mimics 10.01、Geomagic studio 12.0、Workbench 16.2软件建立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2)在验证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进行MDO,荷载6种不同方向的牵引力:沿髁突中点至下颌颏点连线,平行于颌骨体部表面;沿髁突中点至下颌颏点连线,平行于矢状面;沿下颌体方向,平行于颌骨体部表面;沿下颌体方向且平行于矢状面;沿下颌升支方向且平行于颌骨表面;沿下颌升支方向且平行于矢状面。牵引力大小均设定为100 N。(3)测量不同方向牵引力对关节盘应力、截骨面位移、颞骨应力、髁突压力的影响。结果(1)在关节盘最薄区域,关节盘上、下表面所受应力最小的牵引力方向为"沿下颌体方向,平行于颌骨体部表面"。(2)在相同大小牵引力作用下,各截骨面沿牵引方向位移差距不大,效果基本一致。(3)施以"沿下颌体方向,平行于颌骨体部表面"与"沿下颌体方向且平行于矢状面"2个方向的牵引力时,颞骨的应力(0.424 16、0.466 97 MPa)小于其他4种情况(0.643 87~0.981 17 MPa),且这2种牵引力均为沿下颌体方向,力分解之后对髁突的压力(59.712、60.470 N)亦小于其他4种情况(80.098~99.769 N)。结论采用DICOM数据建模法可以获得满意的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沿下颌体方向,平行于颌骨体部表面"及"沿下颌体方向且平行于矢状面"方向的牵引力对颞下颌关节影响最小。在设计MDO牵引方向时,除要考虑手术对颌骨和上呼吸道形态的影响之外,还应权衡牵引力方向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以保证行MDO时对颞下颌关节影响最小。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有限元分析 骨生成,牵张 下颌骨 牵引成骨方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催化剂产品生产工艺中振动筛分机粉尘危害严重、治理困难的问题,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Fluent软件对振动筛分机主要粉尘逸散点,包括细料/粗料出料口和产品出料口吹扫除尘点的局部排风除尘系统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提出振动筛分机局部通风除尘系统最优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无需送风吹扫的情况下可通过设置上吸罩防止粉尘扩散,但需对排风量进行准确分析计算,过大或过小均会增加粉尘外溢量。在需要吹扫的前提下,需控制送风风量使出料口形成15 cm高度的8 m/s的风速带,可在有效去除催化剂产品固体颗粒表面粉尘的同时,又确保催化剂产品落入料桶。将模拟结果在某催化剂公司的振动筛分机进行应用,作业场所最大粉尘浓度由改造前的45.80 mg/m3降至5.46 mg/m3,有效改善了作业场所工作环境。

  • 标签: 粉尘 流场特性 排风罩 吹吸式通风 捕集效率
  • 简介:摘要:全身振动治疗属于新型治疗模式,具有无创的特点,该种模式主要是通过机械振动,对肌肉产生刺激,进而影响神经中枢兴奋性,起到治疗作用。现阶段,全身振动治疗在Ⅱ型糖尿病、神经中枢损伤、膝关节炎以及骨质疏松患者中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仍存在一些争议。基于此,本文对全身振动治疗在康复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现作一综述,具体内容如下。

  • 标签: 全身振动治疗 研究进展 康复领域
  • 作者: 朱跃良 蔡明 徐永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昆明 65003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杭州 310009,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诸暨医院)骨科 311800,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昆明 65003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外固定减张牵引对肢体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21例皮瓣难以覆盖的肢体创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1~56岁[(37.8 ± 11.2)岁]。创面部位:下肢15例,上肢6例。缺损面积:1.2 cm×1.0 cm~22.0 cm×17.1 cm。肢体创面清创后,根据创面形状和部位,使用Ilizarov骨外固定减张牵引装置。术后第1天开始,以1 mm/d的速度缓慢牵张,并根据创面的皮肤闭合角度调整牵引方向。观察创面减张牵引、创面愈合时间。采用伤口临床愈合评分评估术后5,30 d伤口愈合情况。根据Paley分类标准记录并发症情况。绘制创面愈合生存曲线,观察创面减张牵引中位时间、愈合中位时间及最终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9个月[(4.5 ± 1.7)个月]。创面经过装置减张牵引后均得到明显缩小,减张牵引时间为6~23 d[(7.8 ± 2.3)d],创面愈合时间15~47 d[(23.0 ± 3.3)d]。临床愈合评分术后5 d为(3.2 ± 0.9)分,30 d为(0.7 ± 0.2)分(P < 0.05)。Paley分类并发症出现15个问题,0个障碍,0个后遗症。创面生存曲线显示减张牵引中位时间为16 d,创面愈合中位时间34 d。最终创面直接关闭愈合10例,植皮愈合8例,缝合愈合3例。所有创面愈合后无复发。结论对于皮瓣难以覆盖肢体创面,骨外固定减张牵引装置可有效闭合,促进创面愈合,且疗程短,并发症少,创面复发率低。

  • 标签: 伤口闭合技术 伊利扎罗夫技术 减张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推拿结合牵引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5 月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在于研究骨科牵引床应用于股骨手术的护理体会。 方法 对近日收治的90例股骨手术患者90进行了最后总结,观察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手术前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术后膝关节临床和功能效率。结果:经过骨科牵引床的应用,患者的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和手术前后的疼痛情况均好转。结论:骨科牵引床全应用于股骨手术患者能显著促进关节功能改善的作用。

  • 标签: 骨科牵引床 股骨手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平分成牵引组、牵引+推拿组。牵引组采取牵引+中药治疗,牵引+推拿组以在牵引组的基础上施加推拿治疗。以腰椎功能、疼痛情况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后,相比于牵引组,牵引+推拿组的Oswestry 评分更低,腰椎屈曲评分、腰椎侧屈评分、腰椎旋转活动评分更高(P

  • 标签: 牵引配合推拿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儿童埋伏阻生牙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埋伏阻生牙儿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隔年2月期间因颈椎间盘突出症就诊于本院的106例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目标,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对比组(常规治疗)53例与研究组(牵引配合经筋推拿治疗)53例。对比组间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组与研究组相比治疗有效率较低,两组数值对比证实存有差异,(P

  • 标签: 牵引 经筋推拿 颈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牵引与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72例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均分到研究和对照两组,仅接受牵引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牵引与推拿联合治疗的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恢复用时以及疼痛消失用时。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比对照组72.22%高(P<0.05);研究组恢复用时以及疼痛消失用时均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牵引与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缩减恢复用时及疼痛消失用时。

  • 标签: 牵引 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分析牵引治疗与电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诊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常规牵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接受电针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的有效率整体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采用牵引治疗配合电针推拿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有效率,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电针推拿 牵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外固定支架辅助牵引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牵引复位内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牵引复位内固定治疗+外固定支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辅助牵引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方式,效果显著,骨愈合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牵引复位内固定 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 要】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牵引联合多学科综合治疗后牙残根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来我院进行残牙治疗的患者60例进行观察,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根管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根管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残牙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正畸牵引 综合治疗 残根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