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研究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概述了切削热和切削温度的定义以及切削的产生机理,介绍了测量切削温度的几种主要方式,探究了刀具切削温度的分布规律,并针对切削的利用给出建议,为生产实际中资源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切削热 切削温度 测量 利用
  • 简介:摘要:机体通过耗散维持熵流稳定,持续负熵化来保持健康状态。负熵化和气机具有同质性,气机失常玄府启闭失调,湿、痰、瘀、、浊排泄不畅, 留滞血脉导致糖脂代谢异常,引发代谢综合征。卢芳教授清饮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排浊的作用,本文基于熵病理论尝试探讨清饮对于湿热型代谢综合征能量代谢异常的作用机理

  • 标签: 熵病 清解饮 代谢综合征 卢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柴葛肌汤治疗外感证属表寒里证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柴葛肌汤,对照组口服正柴胡饮颗粒。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于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葛肌汤治疗外感证属表寒里者疗效确切。

  • 标签: 外感 表寒里热证 柴葛解肌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桑菊清汤治疗痰壅肺型肺热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东莞市桥头医院中医科收治的70例痰壅肺型肺热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3.6±5.4)岁;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3.7±5.3)岁。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应用桑菊清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关临床症状积分、治疗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2/35),高于对照组71.4%(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热、咳嗽、胸痛等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起效时间分别为(0.4±0.1)分、(0.6±0.3)分、(0.5±0.2)分、(1.6±0.4)d,均低于对照组(0.7±0.2)分、(1.0±0.4)分、(0.8±0.3)分、(2.3±0.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2/35),低于对照组22.8%(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结论桑菊清汤治疗痰壅肺型肺热病,能够迅速起效,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桑菊清解汤 痰热壅肺型 肺热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经络是人体把各个细胞有机组织起来,提供营养,运送垃圾实现人体功能的一种工作机制。经络的“硬件”包括神经系统、神经递质、括约肌、血管、细胞外基质(ECM)、肥大细胞、各种感受器,而工作的关键是神经系统的连接关系-“软件”。

  • 标签: 工作机制 经络 修复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柴葛肌汤治疗风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诊所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风热流行性感冒患儿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口服柴葛肌汤),各36例,为期14d,对比疗效,包括临床总有效率、用药安全性、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用药14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较对照组(77.78%)高(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柴葛肌汤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对风热流行性感冒患儿病情恢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优选。

  • 标签: 风热小儿流行性感冒 柴葛解肌汤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药疹发病机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药物可作为抗原,通过口服,注射和其他途径进入机体内刺激网状内皮系统产生抗体(IgE或IgG、IgM)或使淋巴细胞致敏,此为药物反应的致敏阶段,当再次用药,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作用下即可引起变态反应。

  • 标签: 药疹 发病机理
  • 简介:摘要:中药需经过炮制方可入药,中药炮制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作为基础,根据药材的性质以及配药、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药方式,坚持辨证原则对中药予以加工和处理。中草药经过不同方法加工后,其化学成分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进而影响其药理作用、药物毒性、临床疗效。中药药物性质、炮制方法以及治疗需求的差异化使得中药炮制技术不断发展。鉴于此,为满足临床以及人们对中药的需求,本文总结归纳了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变化,针对中药经过炮制的效用予以探讨,以期为中药的合理应用和中药现代化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中药炮制 化学成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结合典型病例进一步探讨经皮质混合性失语强迫性复述皮层加工过程,分析复述简单通路及复杂通路语言加工机理,论证强迫性复述为初级听中枢及初级语言运动中枢及其联络纤维在失去高位皮层抑制作用后的释放作用。

  • 标签: 强迫性复述 简单通路 复杂通路 释放症状
  • 简介: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针刺穴位可以镇痛.针刺穴位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手段,被用来缓解疼痛,治疗疾病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医学认为,针刺穴位可以通过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而达到解除疼痛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但是,针刺镇痛的本质一直未被彻底澄清.近几十年,人们通过对针刺镇痛的实验研究,已初步证实针刺镇痛效应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的.

  • 标签: 针刺镇痛 机理 疼痛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柴葛肌汤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肺卫风型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期间我院医治外感发热肺卫风型患儿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0例,前者采取柴葛肌汤治疗,后者采取柴葛肌汤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柴葛解肌汤 耳尖放血 小儿外感 发热肺卫风热型 观察
  • 简介:摘要黄疸发病多认为系“湿邪”为患,多以化湿、利小便为主治。本文认为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导致疏泄胆汁不力,胆汁泛溢于肌肤而成黄染。因此,肝气郁结是其基本病机。临床疏肝解郁为基本治则。

  • 标签: 黄疸 肝气郁结 疏肝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浅谈牙痛的机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成牙本质细胞学说认为,成牙本质细胞及其细胞突起着神经感受器的作用,刺激通过细胞突直接传至与它相连的神经纤维,使其兴奋从而产生痛觉。

  • 标签: 牙痛 机理
  • 简介:从消渴病的源流、历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消渴病的病机演变规律到现代医学对消渴病的研究:从发病规律到治疗研究,对消渴病的防治途径作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并着重在消渴丸的作用机理方面,中医理论到西医研究,都作出了详尽地分析与探讨,认为消渴丸有效防治糖尿病的原因在於其具有标本兼治、优势互补、使用方便的作用特点.

  • 标签: 消渴病 消渴丸 作用机理
  • 作者: 林锋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2-15
  • 出处:《医师在线》 2020年第01期
  • 机构: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有关资料,将推拿现代作用机理的一些情况简洁如下,供同道们参考,由于水平有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请提出宝贵意见或予以批评指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97年金秋,北京迎来了80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精神卫生专家,召开了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地区会议,与会代表充分讨论了精神卫生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应采取的对策,并就某些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N.Sartorius教授(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主席):促进精神健康是精神卫生规划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个组

  • 标签: 精神卫生 精神病学 发展趋势 战略意义 卫生规划 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