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黄疸发病机理浅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肝病黄疸发病机理浅论

张杰张美稀

张杰张美稀(指导老师)(平阳县中医院浙江平阳325401)

【中图分类号】R25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220-02

【摘要】黄疸发病多认为系“湿邪”为患,多以化湿、利小便为主治。本文认为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导致疏泄胆汁不力,胆汁泛溢于肌肤而成黄染。因此,肝气郁结是其基本病机。临床疏肝解郁为基本治则。

【关键词】黄疸肝气郁结疏肝

黄疸是中医临床常见病,尤以肝病伴发者为常见。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黄疸的病机关键是“湿”,如《金匮要略•黄疸病》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多认为系湿邪为患,酿生湿热,熏蒸肝胆,或湿邪内阻,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表而发病。后世辨证用药多遵元•罗天益《卫生宝鉴》阳黄、阴黄之论。治疗多以化湿利小便为主,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医家尝试从血分来认识本病,如吕氏曾提出肝病黄疸从“瘀”论治的观点[1],但对其深层的病理机制仍没有深入阐发。

清代以前的医家认为黄疸的病位在脾胃,与肝胆无涉。自明清开始,对黄疸病位的认识逐渐深化。虽本病现在多数医家认为是胆汁排泄失常所致,但胆汁的排泄失常,实源于脾胃。《金匾要略选读》按语所说:“脾脏是病湿的渊蔽,也是发生黄疸的主要病位所在”,肯定了黄疸的病位在中焦。

但实际临床当中我们发现,多数肝病黄疸初期,无明显湿热、寒湿之征象,无法明确辩证为阳黄或阴黄。治疗上仅从健脾化湿,利小便等治疗,疗效欠佳。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多数肝病黄疸患者都伴有情志不遂、胁胀、胁痛等肝郁之象。本文认为,黄疸发病病位在肝胆,造成黄疸的根本原因是胆汁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泛溢肌肤而形成。而中医学认为,肝胆互为表里,功能上二者互相依存。“张氏类经”云:“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互济,勇敢乃成”。胆汁乃肝之余气所化生,其生成与排泄与肝之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若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全身气机调畅,胆汁才能够正常的分泌和排泄,如果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出现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则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2]。此外,肝病及脾,《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脏疏泄失常造成脾胃升降失其常度,进而胆汁的输送排泄失常,湿邪郁遏,导致胆汁外溢,因而发黄。因此,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其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使胆汁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泛溢肌肤而形成黄疸。二是影响脾之运化,木不疏土,使湿邪内阻,湿阻日久,可化热伤阴,继而久病入络,致瘀热互结,如《张氏医通》所言“以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最终胆汁疏泄不利,外溢发为黄疸。据此,本文提出肝气郁结是基本病机,确立以疏肝解郁为主,辅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临床应用以四逆散为基本方加减。四逆散为调和肝脾基本方,后世的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实际都是由四逆散化裁而来,是临床常用的有效方剂之一。方中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用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炙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实际应用中,根据兼证,灵活化裁。如兼湿热者,可合用茵陈蒿汤,茵陈、栀子有清热、利湿、退黄之效,为治黄疸要药。兼瘀者,可加当归、川芎、赤芍、丹参,当归、丹参活血补血养肝,赤芍凉血活血柔肝,川芎血中之气药,活血理气。脾虚甚者,加茯苓、白术健脾化湿。气滞甚者,加郁金、香附理气开郁。总之,谨守病机,根据临床症状不断调整方药,使方证对应,切合病机,方能取得理想疗效。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本病部位在肝胆,肝气郁结是其基本病机。在临床上从肝主疏泄理论入手,治疗黄疸注重疏肝解郁,常能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吕书勤,岳小强,朱德增.肝病黄疸从“瘀”论治浅探.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3):24-25.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