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下急进高原者眼底视网膜健康变化。方法观察记录内陆地区无高原居住经历的5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在内陆平原60m海拔高度、西藏拉萨3500m海拔高度、羊八井4570m海拔高度眼底变化,分析急进高原对视网膜水肿、出血及血管形态影响。结果内陆平原60m海拔时,均无眼底视网膜异常;海拔3500m时,全组9.0%视网膜静脉轻度充盈(AV=12),未见视网膜出血及血管形态异常;海拔4570m时,19.0%静脉充盈扩张(AV=13),2.0%眼底视网膜浅层出血,2.0%视网膜血管腊肠状改变,全组未见黄斑区出血及视力变化。结论急进高原有可能诱发视网膜水肿、出血及血管形态异常,且海拔越高、影响越明显。

  • 标签: 海拔高度 急进高原 眼底视网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不同海拔高度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收集青海地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8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其后分别在500m、1500m、2300m、3700m和4300m的海拔高度下,对其夜间呼吸情况、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当海拔高度高达4300m时,同海拔高度500m进行比较,其各项指标变化明显升高,且变化显著,P?0.05.结论海拔高度越高,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越大,因此,高海拔高度应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重视.关键词不同海拔高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影响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60-01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高原特勤疗养对不同海拔原疗养员综合体能提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从海拔4000m以上高原下山10d的守防官兵35名,给予特勤疗养措施,分别于入院1d、15d及30d时测评官兵综合体质情况,按照《国民体质测量标准》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特勤疗养30d后,高原官兵综合体能的优秀率(32.40%)显著高于国民体质测量标准(15.50%),较疗养15d、入院1d综合体能明显增高;海拔4000m较海拔5000m优秀率高26.90%,体能明显增高,且海拔越低体能恢复越快;海拔5000m守防6个月较守防12个月优秀率高35.70%,守防时间越短体能恢复越快。结论刚下山高原官兵经过30d的特勤疗养,其综合体质有较大的提高。特勤疗养对高原官兵下山脱习服,促进官兵身心健康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高原官兵 特勤疗养 体能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临床有慢性缺氧症状的120例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观察,探讨海拔对病人呼吸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尤其是对病人的给氧浓度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通过分析海拔与氧含量的关系,阐述了海拔与呼吸困难的关系,在不考虑疾病本身和药物及其他治疗的前提下单纯给氧,通过用氧效果的观察分析,证实了居住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慢性缺氧病人对氧浓度的需求是不同的。

  • 标签: 氧疗 海拔
  • 简介:《健康时报》报道,一般高度近视都伴有眼底病变,献血时血压轻微波动,对眼底血管纤细的高度近视者,可能造成眼底血管痉挛,导致已经病变的视网膜出现裂孔,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为保证安全,除非经专科医生详查眼底后允许,否则高度近视者建议不要献血。

  • 标签: 高度近视 献血 眼底血管痉挛 视网膜脱离 眼底病变 专科医生
  • 简介:稿件退修是稿件录用发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广大作者应高度重视。本文从期刊编辑及审稿人的角度,向作者介绍稿件退修的重要性及修改技巧,提出稿件退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助作者圆满完成稿件退修,顺利实现论文即时录用发表。

  • 标签: 论文 修改 出版 同行评议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TransPRK与LASEK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激光矫正的高度近视患者120例240眼。随机分TransPRK术组60例120眼,LASEK术组60例120眼。观察术后1wk眼部刺激症状、术后2wk视力、术后3mohaze的发病率、术后1a屈光度等。结果:两种方法均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术后第1dTransPRK组无刺激症状者:86眼(71.7%),视物清楚,睁眼来医院复查。LASEK组术后81眼(67.5%)无刺激症状;术后2wk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比较,TransPRK组109眼(90.8%),LASEK组87眼(72.5%);术后3mohaze的发病率,TransPRK组0级113眼,LASEK组0级109眼。结论:TransPRK组刺激症状明显轻于LASEK组,TransPRK组比LASEK组术后视力恢复快;TransPRK组比LASEK组术后haze的发病率低,以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两组1、3、6、12mo两组视力、屈光状态、视觉质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矫正高度近视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

  • 标签: 全激光 TransPRK 表层手术 高度近视 角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80例,按接诊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小切口摘除术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视力现状、生活质量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且实验组患者临床并发症总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借助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视力现状,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 标签: 超声乳化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全激光TransPRK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及疗效的分析。方法:选择2012-12/2013-12在我院行全激光TransPR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68例136眼,随访1a,观察眼部刺激症状、视力、眼压、haze和屈光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无不适感54例108眼,14例28眼患者出现眼干涩、磨疼、异物感。两组患者术后3、6mo,1a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47)。术后3mo时裸眼视力最佳,术后6mo视力稳定。术后1a裸眼视力均达到0.8以上,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无明显下降。haze发病率低,多数在0-1级。通过对夜间视力、干眼、视疲劳等进行调查问答。满意度达85%。结论:TransPRK术因术中全激光,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干眼、haze发病率低,在治疗高度近视方面,其安全性高,疗效满意,是治疗高度近视较为理想的表层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TransPRK 高度近视 表层术 角膜 全激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33例(52眼),对于患有白内障的眼睛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及囊袋内超声乳化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将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视力及屈光状态进行比较。结果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手术前的眼轴平均值为26.30mm,屈光度球镜平均值为(-13.71±0.93)DS,柱镜平均值为(-3.94±0.24)DC;进行超生乳化手术治疗3个月之后,屈光度球镜平均值达到(-0.66±0.19)DS,柱镜平均值达到(-0.97±0.13)DC。将术后三个月视力同术前进行比较,T值为58.27,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情况,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舒适护理在肾病性高度水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肾病性高度水肿患者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小组病患均为20例,其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实施活动结束之后,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水肿消退状况和皮肤感染发生率来评价活动效果。结果通过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水肿完全消退18例,明显优于对照组14例,皮肤感染发生率为5%明显优于对照组1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平均住院时间都要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肾病性高度水肿中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缩减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皮肤感染的发生率,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症。

  • 标签: 舒适护理 肾病性 高度水肿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肾病综合征合并高度水肿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研究人员对1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且提出科学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采用科学的护理措施,所有的患者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并发症现象。结论对于肾病综合征高度水肿患者来说,加强护理是一种促进病情恢复的重要方式。

  • 标签: 肾病综合症 并发症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50例,均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比较其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矫正视力在0.3以上的有45例(90%),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1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可比性。结论对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白内障摘除术,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的视力具有重要意义,且并发症比较少,安全性高,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度近视眼 白内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频域OCT分析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患者的黄斑部脉络膜厚度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6例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北京安贞医院确诊为单眼HM-MH的患者。通过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分别对黄斑中心凹下及其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各1.5mm处的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屈光度、眼轴长度、黄斑中心凹下及不同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屈光度、眼轴长度、不同位点的脉络膜厚度与HM-MH的关系。结果HM-MH患眼与对侧眼相比,眼轴长度与等效球镜度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M-MH眼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最薄(132.33±32.56µm),与对侧眼相比(149.11±28.36µ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变薄是HM-MH的危险因素(OR,1.95;95%CI,1.52-2.76;p=0.016)结论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变薄可能是HM-MH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脉络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