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SD大鼠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不同时间点神经损伤处及其邻近神经的病理学变化。方法SPF级健康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爆炸海水浸泡组、爆炸无海水浸泡组和锐性切断处理组,HE染色观察损伤神经在6小时内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单纯爆炸无海水浸泡组相比,海水浸泡后神经纤维损伤情况相似,炎性细胞浸润较严重,但神经外膜及束膜水肿较未浸泡组稍轻;所有组别都表现出随着时间的延长神经束膜及外膜水肿逐渐加重,出现炎性细胞聚集,受损的神经纤维未有明显的变性坏死。结论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后所出现的病理学变化可能与在渗透压较高的海水内浸泡延缓了组织水肿的进展,而海水中病原微生物则致使创口污染程度进一步加重有关。

  • 标签: 火器伤 海水浸泡 复合损伤 坐骨神经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波动式气垫床在临床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运用波动式气垫床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褥疮,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临床上将波动式气垫床运用在长期卧床的患者的治疗中,不仅可以降低出现褥疮的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确保治疗效果,控制患者病情。

  • 标签: 波动式气垫床 临床
  • 简介:在于2011年开展的一项研究因论文作者允许肿瘤在小鼠体内长得过大而受到批评后,《自然》杂志正在修改其关于发表动物试验的政策。当时的论文报告称,一种从胡椒中分离出来的化合物能在不伤害健康细胞的情况下杀死癌细胞。。

  • 标签: 《自然》杂志 动物试验 论文作者 健康细胞 癌细胞 化合物
  • 简介:摘要因早产儿其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导致较多并发症发生,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者在预防早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早产仍维持一定的发生率;建立早产动物模型来了解分娩触发机制从而寻找必要的干预措施是一种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不同方法制备早产模型,从而更好的了解早产触发机制,以期降低早产发生率。

  • 标签: 早产儿 早产 动物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判断重症监护病房(ICU)全身性感染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ICU全身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并记录患者入住ICU72h内血糖值,初始血糖(GluAdm)、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ICU住院天数及总住院天数。根据患者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间GluAdm、GluAve、GluSD、GluCV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糖波动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2例ICU全身性感染患者中存活组35例,死亡组47例;与死亡组患者相比,存活组患者APACHEⅡ评分、ICU住院天数、GluAdm、GluAve、GluSD、GIuCV均明明显较低(P<0.05);GIuSD、GIuCV对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054和0.798±0.051。结论GIuSD、GluCV与全身性感染患者ICU病死率和院内病死率显著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血糖波动因素及动态血糖监测的实际作用。方法收集我院1年之内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血糖仪定时血糖监测,即对患者实施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觉前的血糖监测,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系统对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22%,观察组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12%,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能够较好的监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血糖波动因素 动态血糖监测 分析
  • 简介:某个下午,原告阿彬为帮助工友装木柴,进入被告阿强个人经营的木器厂院内,因没有看到工友在院内装木柴,阿彬就朝车间方向走去准备打听情况,当阿彬走到狗窝附近时,被从狗窝内窜出的一条拴养的狗咬伤右小腿。阿彬当日住院,治疗20天,因伤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合计16000元。

  • 标签: 民事责任 动物饲养 减轻 狗咬伤 经济损失 木器厂
  • 简介:摘要肥胖是一种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能量过多而致使脂肪过度积聚而成,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疾病。肥胖动物模型是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的前提条件。针对肥胖模型动物的选择,本文将从大鼠、小鼠及猪来分别介绍,就其生物学特征、制作肥胖动物的优缺点等方面展开论述。

  • 标签: 肥胖 动物模型 大鼠 小鼠
  • 简介:目的:验证去趋势波动分析法应用于脑电信号分析时的有效性。方法:使用去趋势波动分析算法分析不同状态下的脑电信号,把得到的标度指数值进行比较。结果:从心算状态、睁眼状态到闭目安静状态的标度指数越来越大,这表明从心算状态、睁眼状态到闭目安静状态下脑的动力学活性越来越低,并且在时间上具有长程相关性。结论: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在探索不同脑功能状态下EEG的标度指数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 脑电信号 标度指数
  • 简介:摘要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和抗抑郁药的新药开发都离不开有效的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本文阐述了应激抑郁模动物型的常见类型,以期为深入研究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抑郁症 动物模型 评价
  • 简介:目的建立肾阳虚骨质疏松大鼠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实验组16只、去卵巢组16只及假手术组16只。实验组大鼠采用双侧去卵巢并im氢化可的松的方法进行造模。造模期间对大鼠一般情况进行观察及对生理状态量化检测。3个月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雌二醇(E2)、睾酮(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水平。用电子天平称肾上腺,甲状腺及胸腺湿质量,并取股骨进行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的检测。结果给药造模2周后,实验组大鼠出现毛发干枯、畏寒喜暖、卷缩弓背、小便清长等症状,体质量增长明显迟缓,血清cAMP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3个月后,实验组大鼠自发活动次数明显减少,血清cAMP、E2、ACTH、T3、T4水平明显下降,骨密度、骨矿含量显著降低,肾上腺及甲状腺系数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结论去势并im氢化可的松建立肾阳虚骨质疏松大鼠动物模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标签: 肾阳虚 骨质疏松 去势 氢化可的松
  • 简介:中医动物模型的建立在经方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卵清蛋白致敏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大鼠直肠半结扎模型、胃溃疡大鼠模型、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在经方研究中的应用。从造模方法、体会及经方研究三方面进行介绍。

  • 标签: 经方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 简介:最近,市场上的彩色铅笔悄然热销,这都是缘于一本名叫《秘密花园》的彩色绘本。这本席卷英、法、美、韩等国的畅销书自中文版上市以来快速地登上了各大网络书店畅销榜的榜首。无数读者用彩色的《秘密花园》刷爆了朋友圈。《秘密花园》是英国插画家乔汉娜·贝斯福创作的成人版涂色书,全书只有264字,剩余的是96张黑白线形的图案,它真的能够帮助读者缓解压力、放松身心吗?其背后的心理学机制是什么?

  • 标签: 心理学机制 花园 缓解压力 读者
  • 简介:摘要合理的教学体系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医学教育方面,合理的教学体系仍然是教学人员关注的焦点。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中,应该使用合理高效的教学手段,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与现代医学教育相结合,本文根据目前病理生理学教育的实际,分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倡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希望本文提及的改革建议对读者有所帮助。

  • 标签: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教学体系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69-02
  • 简介:目的:探讨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8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结果将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46例)和颈动脉病变组(43例)。所有研究对象接受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连续72h的血糖监测,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平均血糖浓度及一般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颈动脉病变组的lnHOMA-IR、HbA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颈动脉病变组标准差(SD)、血糖波动最大幅度值(LAGE)、平均空腹血糖(MFBG)和变异系数(CV)值均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HOMA-IR、MPBG、LAGE与内膜中层厚度显著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012、0.104、0.176(P均<0.05)。结论血糖波动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内膜增厚和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2 血糖 颈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DIABETES
  • 简介:哺乳动物卵巢有大量的腔前卵泡,其中大部分卵泡不能进行排卵,而卵泡发育和闭锁的调节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随着对卵泡生长过程的深入研究,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多种体外培养方法,而腔前卵泡体外培养已成为现今的研究热点,并将其应用于雌性生殖毒理评价研究当中,为新药评价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工具。对哺乳动物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中的胚胎来源、分离方法、培养条件和添加成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完善腔前卵泡培养体系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哺乳动物 腔前卵泡 体外培养 生殖毒理 新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