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从海水中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性。方法毒力实验组35只清洁级昆白小鼠随机分为4组:腹腔注射副溶血弧菌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为腹腔注射标难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标准大肠杆菌,阴性对照组为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伤口感染组:35只SPF小鼠,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浸泡含有细菌的人工海水)和阳性对照组(含有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杆菌),阴性对照组(浸泡无菌人工海水)。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进行血常规检查、血培养、脏器培养,4d后活杀小鼠,取脏器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毒力实验组:一只鼠腹腔注射细菌悬液12h后血培养阳性,解剖脏器压印细菌培养阳性。伤口感染组:伤口浸泡菌液后,感染阳性率为100%,血液及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病理学检查伤肢横纹肌组织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蜂窝织炎性反应,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当于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无炎性反应。结论自海水中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在10°CFU/ml时,具有感染能力,可致鼠伤口感染和败血症。

  • 标签: 沿海 副溶血弧菌 致病能力 小鼠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沿海高血压渔民患者对健康促进的需求,通过健康促进干预,评价其对引导和促使患者建立健康意识、学会基本保健、养成有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和消除不利因素的效果。方法从椒江区社区卫生院已建档的从事渔业工作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24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级各120例,实验组发放调查问卷,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方案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健康促进工作;对照组以传统的说教方式进行健康宣传。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对渔民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较好的效果,能促进其改善遵医行为,有效地控制血压水平。

  • 标签: 沿海渔民 高血压 健康促进 效果评价
  • 简介:渔民根据职业特点可分为三部分:即出海捕捞、滩涂养殖及居家渔民。出海捕捞作业人群基本上都是男性,以青壮年为主,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缺乏。随着交通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增加,大量内地民工流入沿海从事捕捞作业,这部分人群水性不熟,海上工作陌生,安全意识淡漠。因此,渔民的健康危险因素和主要健康问题应引起关注。

  • 标签: 沿海渔民 危险因素 健康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辽宁锦州凌河区某单位623名职工的尿碘水平。方法测量日间随机尿的尿碘值。结果该单位职工尿碘中位数为90ug/L,70.14%职工碘缺乏,23.76%碘含量适宜,4.98%碘含量偏高,1.12%碘过量。结论加强人群尿碘的监测,利于及时的进行干预,改善人群碘营养状况,有效防治碘缺乏病

  • 标签: 沿海城市 尿碘 碘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盐饮食对沿海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以60例沿海农村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实施科学、系统的饮食干预,使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健康行为不断强化,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低盐饮食率达到98.3%,血压控制率达到96.7%。结论控制沿海农村高血压患者钠盐摄入,能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药物治疗防治航海晕动病的作用,正确引导部队进行海防训练,保护部队战斗力。方法参加部队海防训练,对在登陆艇上进行海上训练的372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及临床观察,调查晕船的诱因。在海训中强化抗眩晕预适应训练,增加心理卫生教育。结果经过抗眩晕预适应强化训练和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可以明显降低晕船发生率。结论在东南沿海部队比较积极有效,预防晕船的非药物防治措施是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加强抗眩晕预适应强化训练,加强体质锻炼提高机体适应能力;加强舰艇的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去除异常气味,减少视觉刺激。可以明显降低晕船的发病率。

  • 标签: 航海晕动病 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 心理卫生教育
  • 简介:摘要沿海防护林是抵御海上台风、海潮、海雾等自然灾害的第一道防线,是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态屏障。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海防林内从事经营、旅游、农耕的活动日益增多,加之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横贯东西,森林火灾已成为沿海防护林重大威胁。本文介绍了牟平区姜格庄街道海防林防火工作的一些做法,希望能为海防林防火工作积累一些经验。

  • 标签: 海防林 防火 经验 做法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未补碘的沿海地区本底碘营养状况.方法在徐闻县迈陈镇13个村委会各抽1间小学,对8~10岁学生进行甲状腺肿触诊检查;采用"五方位"(东、南、西、北、中)抽样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5个村委会学龄儿童和成人尿样、饮用水进行碘含量测定及B超检测8~10岁儿童甲状腺;随机抽取孕妇、哺乳妇女及其婴幼儿的尿样进行碘检测.结果共调查8~10岁学生1556人,甲状腺肿大率为10.3%.63份婴幼儿、199份学龄儿童、65份孕妇、59份哺乳妇女和299份成人尿样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59.0、71.0、41.5、25.1和49.7μg/L;47.9%的人尿碘低于50μg/L,81.3%的人尿碘低于100μg/L.100份居民饮用水的水碘中位数为3.9μg/L.居民人均食用盐量为8.2g/d.结论徐闻县迈陈镇为轻度缺碘地区,其适宜盐碘浓度为(25±5)mg/kg.

  • 标签: 营养调查 碘/尿 给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从沿海某地海水中分离出的霍利斯弧菌的致病性。方法1、毒力实验组35只二级昆白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腹腔注射霍利斯弧菌,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标准金葡菌、标准大肠杆菌,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伤口感染实验组35只SPF小鼠,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浸泡含有细菌的人工海水)和阳性对照组(含有标难金葡菌、标准大肠杆菌),阴性对照组(浸泡无菌人工海水)。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血常规、血培养、脏器培养,96小时后活杀取脏器和伤肢病理检查,并将鼠体内分离的菌株和实验前菌株进行生化反应鉴定和核酸指纹图对比分析,确认细菌来源。结果1.毒力实验:霍利斯组注射细菌悬液后精神萎靡,轻度弓背竖毛,持续12小时,血及脏器培养阴性。2.伤口感染实验组:伤口感染阳性率为100%,病理学检查伤肢及横纹肌较多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自沿海某地海域分离出的霍利斯弧菌在10°CFU/ml时,对小鼠有一定感染能力,可致实验鼠的伤口感染。

  • 标签: 沿海 霍利斯弧菌 伤口感染能力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中尺度区域自动站资料,多普勒双偏振雷达资料,分析2018年8月27日至9月2日,华南沿海地区强降雨过程。结果表明季风低压南侧的强西南气流是造成粤东地区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低层925hPa在粤西一带形成的风速辐合是造成粤西地区暴雨的原因。强降雨过程中,低层都有明显的水汽辐合,粤东地区的水汽通量散度、散度、涡度、垂直速度量值均要大于粤西地区,累计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也比粤西地区大很多。

  • 标签:
  • 简介:空袭与反空袭作战是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基本作战模式。沿海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经济命脉,是未来登岛作战的出发基地和后勤保障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战时必然成为敌方的主要空袭目标。本文结合省军区实际,对沿海地区反空袭作战卫勤保障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 标签: 沿海省军区 未来反空袭作战 卫勤保障 战伤救治 物资储备
  • 简介:为促进我国沿海开发地区医院对医学装备的管理,加强对医学装备管理的认识,就医学装备的概念、分类及医学装备管理方法等问题,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提出规范化管理的观点和作法.

  • 标签: 规范化管理 医院设备 沿海 加速 医学装备 装备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福建沿海海域细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海水经增菌培养,细菌分离,进行细菌学鉴定。结果102份海水共分离出细菌34种203株,其中弧菌科159株(78.33%),肠杆菌科24株(11.82%)。非发酵菌15株(7.39%),革兰阴性球菌3株(1.47%),厌氧菌2株(0.99%)。结论此项调查对于海水细菌感染的防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福建沿海海域 细菌种类 分布 调查研究
  • 简介: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特别在儿童已是最常见的慢性变应性疾病。变应原的皮肤点刺试验(skinpricktest,SPT)简便易行、敏感可靠,是我国AR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夷山)中确诊AR的检测手段之一。引起AR的变应原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天气、气候的变化而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对961例临床诊断AR患者的SPT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福建东南沿海地区AR变应原的分布特点。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沿海地区 变应原 福建 皮肤点刺试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至2019年秦皇岛市沿海各浴场海蜇蜇伤的分布情况及构成特点,为海蜇蜇伤的防控、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与分析2017至2019年暑期(7月至8月)秦皇岛市沿海各浴场海蜇蜇伤者的年龄、性别、蜇伤时间、受伤部位、首发症状、蜇伤时在海中游玩时间等资料。结果秦皇岛市沿海各浴场2017、2018、2019年海蜇蛰伤人数逐年递减,3年分别为1 890、492、171例;其中浅水湾沿线和东山浴场蜇伤人数较多〔2017年分别占60.90%、35.08%,2018年分别占24.39%、64.23%,2019年分别占16.96%、16.42%〕。每年海蜇蛰伤者的性别、年龄分布无明显变化〔2017年男性占57.99%,中位年龄13(8,31)岁;2018年男性占63.21%,中位年龄25(8,29)岁;2019年男性占59.65%,中位年龄12(7,31)岁〕。蜇伤部位主要为下肢(下肢受伤的比例:2018年为46.54%,2019年为45.61%),其次为上肢(上臂、肘、前臂)、躯干等;首发症状以疼痛居多(2018年为89.43%,2019年为38.29%),其次为皮疹(2018年为64.43%,2019年为59.43%)、麻木、水泡等。蜇伤事件主要发生在13:00~17:59(2018年、2019年该时间段蜇伤事件占比分别为68.09%、52.63%)。结论秦皇岛市沿海浴场海蜇蛰伤主要分布在浅水湾沿线和东山浴场,应重点加强该海域的管理,同时加大科普宣传和医疗救护,以预防高峰时段及相关浴场的海蜇蜇伤事件。

  • 标签: 秦皇岛 沿海浴场 海蜇 蛰伤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