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新科技和实验手段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不断探索能够有效模仿偏头痛发作时临床特点的偏头痛动物模型,同时用来更好地研究偏头痛的发作机制。笔者就近年来偏头痛动物模型的造模机制、方法及模型优缺点做一综述。

  • 标签: 偏头痛 实验模型 综述
  • 简介:摘要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综合征,临床的误诊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目前主要进行的是回顾性分析研究,以动物实验研究为主,肺栓塞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体内血栓形成法和体外血栓形成法两种。

  • 标签: 肺栓塞 疾病动物模型
  • 简介: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1]。目前对垂体瘤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还没达到统一的认识。手术治疗垂体瘤仍有相当多的复发病例,垂体瘤理想的治疗方法仍众说不一。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垂体瘤的发病机理,并探索一种治疗垂体瘤的有效途径,在动物体内建立类似人类垂体瘤的模型是垂体瘤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1自发性垂体瘤动物模型肝(spontaneousanimalmod-elsofpituitarytumors)动物自发性垂体瘤动物模型的发生率相当低,其发生率取决于动物的种系、性别和年龄。雌性64~135周龄的Wistar-Fulth(W/Fu)大鼠自发性垂体瘤的发生率高达69%,而雄性7

  • 标签: 垂体瘤 实验动物模型 雌激素 自发性 转基因 可移植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实验条件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寻找适合建立大鼠发热模型实验条件。方法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干酵母配制条件下观察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发热情况。结果环境温度为20℃~21℃、干酵母采用冰水(0℃~4℃)配制方法时大鼠总淘汰率为20%,注射干酵母后大鼠体温均衡上升,达峰时间约为注射干酵母后8-10h;环境温度为24℃~25℃、干酵母采用室温水(20℃~25℃)时大鼠总淘汰率为30%,注射干酵母后大鼠体温上升呈双峰状,波峰分别位于注射干酵母后约7h和9h,达峰体温比前者约低0.3℃-0.5℃。结论在环境温度为20℃~21℃、干酵母采用冰水配制的方法的条件下复制的大鼠发热模型更稳定、大鼠的淘汰相对较低。

  • 标签: 干酵母 大鼠 发热模型 实验条件到达双峰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是一类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因其复杂的病理机制,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策略,是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不断深化创新与发展,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存在一道"鸿沟",阻碍了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究其原因,不规范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造成了基础研究结果的不准确,降低了基础研究对于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本文对目前动物脊髓损伤模型制备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和讨论,并就建立完备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进行展望,为脊髓损伤相关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以促进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进程。

  • 标签: 脊髓损伤 病理机制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即刻再植牙动物模型,观察再植牙的愈合过程与牙根外吸收的表现.方法:30只6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6组,每组5只.单侧上颌第一磨牙脱位后即刻再植,对侧同名牙为自身对照.分别于术后1、3、7、14、21、28d处死,分离上颌骨;拍根尖X线片,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近中根根尖周阴影面积;标本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近中根根尖周阴影面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大,近中根牙根表面吸收陷窝增多,牙周膜局部宽度变窄,新生骨样组织增加.结论:本法成功建立再植牙动物模型,该模型稳定可靠,能完整反映再植牙愈合方式,为进一步研究再植牙愈合机理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模型.

  • 标签: 再植牙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于药物大面积初筛的高血脂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和灌胃的方法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75%蛋黄乳液20h后,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结果:腹腔注射和灌胃的方法给予小鼠蛋黄乳液20h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腹腔注射蛋黄乳液造成小鼠高血脂模型是一种适合于药物大面积初筛的高血脂动物模型.

  • 标签: 高血脂症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重度哮喘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深入剖析重症哮喘的发病机制,从而研发有针对性的新药并评估其疗效,亟需建立理想的重度哮喘实验动物模型,这对模拟重度哮喘患者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研究重度哮喘潜在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建立重度哮喘小鼠模型的方法和实验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发病突然、进展迅速且致死率高的大血管疾病,目前对AD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手段的认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AD实验模型主要分为在体模型和离体模型两大类:在体模型主要通过化学物质或药物诱导、转基因方式建模和手术(开放手术或腔内手术)诱导,离体模型是指在体外模拟AD的形成。本文就目前报道的AD实验模型的各种建模方式作简要综述。

  • 标签: 主动脉 动脉瘤,夹层 实验模型
  • 简介:介绍了一种可使起搏频率按人体体幼量变化调节的起搏器模型。它使用压电晶体将人体体动转换为电压,用此信号控制起搏频率的变化。经平板车运动试验和二阶梯运动试验证明,该起搏模型能较可靠地实现体动量─—起搏频率调节功能。

  • 标签: 频率自适应起搏器 体动传感器 运动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建立和评价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简易方法。方法中国实验小型猪22头,开胸游离冠状动脉左回旋支主干,在左旋支近段放置Ameroid缩窄环,制作左旋支慢性闭塞的模型,术后5周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MR检查。结果22头中国实验小型猪中20头成活并成功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应用Ameroid缩窄环后5周可见左旋支完全或次全闭塞,左旋支支配范围(左心室侧壁或下壁)心肌室壁增厚率及室壁运动幅度明显下降(P〈0.01)。所有动物均示静息时和/或负荷后LCX支配范围内心肌灌注缺损。结论应用Ameroid缩窄环可以成功制作慢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

  • 标签: 模型 动物 雏型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稳定增长,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其饮食模式、工作方式以及生活习惯也有所改变,导致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不断提升。该疾病属于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病程长,不能够根治,需要患者长期服用药物,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其正常工作与生活。为了有效治疗高血压疾病,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症状,高血压疾病相关研究者为其建立了多种高血压实验动物模型,具体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基因相关模型与非基因相关性模型。而基因相关模型又被分为遗传性高血压模型、基因工程高血压动物模型,非基因相关性模型包括环境诱导高血压动物模型、手术性高血压动物模型以及药物性高血压动物模型。本次研究对高血压基因相关模型、非基因相关性模型进行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实验动物模型 研究
  • 简介:摘要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动脉血管再狭窄、腹主动脉瘤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选取和建立适当的动物模型对于探明其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常用下肢缺血模型、支架内再狭窄模型、腹主动脉瘤模型的制备方法及评价体系,并结合本中心经验,为后续研究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下肢缺血 支架 腹主动脉瘤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本文综合考察了mRNA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旨在评估其在未来人类疫苗研发中的应用前景。首先,我们探讨了动物模型在疫苗研发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模拟人类免疫反应和疾病机理方面。其次,详细介绍了mRNA疫苗的工作原理及其相较于传统疫苗的优势,包括更快的开发周期和更高的灵活性。进一步,本文探讨了mRNA疫苗的制备和优化过程,重点关注其在不同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如小鼠、大鼠和灵长类动物。通过分析SARS-CoV-2 mRNA疫苗和其他病原体的动物模型研究案例,我们评估了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效力,以及免疫应答机制。最后,结合实验设计、结果和结论,我们对mRNA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 标签: mRNA疫苗,动物模型,SARS-CoV-2,免疫原性,疫苗优化
  • 简介:摘要:本文综合考察了mRNA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旨在评估其在未来人类疫苗研发中的应用前景。首先,我们探讨了动物模型在疫苗研发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模拟人类免疫反应和疾病机理方面。其次,详细介绍了mRNA疫苗的工作原理及其相较于传统疫苗的优势,包括更快的开发周期和更高的灵活性。进一步,本文探讨了mRNA疫苗的制备和优化过程,重点关注其在不同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如小鼠、大鼠和灵长类动物。通过分析SARS-CoV-2 mRNA疫苗和其他病原体的动物模型研究案例,我们评估了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效力,以及免疫应答机制。最后,结合实验设计、结果和结论,我们对mRNA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 标签: mRNA疫苗,动物模型,SARS-CoV-2,免疫原性,疫苗优化
  • 简介:就近年来小鼠的各种虚证模型实验方法和指标的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对现有小鼠虚证模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从而为今后实验动物证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路.

  • 标签: 虚证 小鼠 动物模型 气虚证 血虚证 阴虚证
  • 简介:通过总结对女性导尿模型、静脉输液模型、鼻饲护理模型、心肺复苏模拟人及护理综合模拟人等的维护和改进,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模型人的维护方法。实践证明,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对模型人进行良好地维护和保存,确保了模型的使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了教学成本。

  • 标签: 基础护理学 实验教学 模型 维护
  • 简介:摘要: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由牙龈下牙齿表面形成的细菌群引发的,其特征是牙槽骨和包围和支持牙齿的结缔组织的炎症性破坏。实验研究中常常会采用动物模型来研究牙周病,本文就啮齿类动物牙周炎模型的进行总结。

  • 标签: 大鼠 小鼠 牙周炎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