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CT技术的发展和体检的普及,肺部小结节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其中部分肺小结节不能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因此,如何在术中对肺小结节精确定位、并在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的前提下精准切除结节,是胸外科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肺部小结节术前辅助定位的核心是置入标志物,临床常用的定位方法主要有带钩金属丝定位法、微弹簧圈定位法、亚甲蓝穿刺注射定位法以及生物胶定位法等。本文简要综述现有定位方法的发展现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为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多发性肺结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乳腺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1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小结节(结节最大径≤10 mm)患者77例,共101个结节(良性35个,恶性66个),术前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及SWE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小结节的弹性模量值[最大值(Emax)、平均值(Emean)、最小值(Emin)],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到Emax、Emean、Emin的最佳诊断界值及三者诊断乳腺恶性小结节的准确度。以准确性高的弹性模量值作为SWE诊断乳腺恶性小结节的标准,以美国放射学会建立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作为常规二维超声诊断乳腺恶性小结节的标准,分别计算出SWE、BI-RADS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结果乳腺恶性小结节的Emax、Emean、Emin均大于良性小结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max、Emean、Emin诊断乳腺恶性小结节的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40.5、35.5、20.5 kPa,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6、0.980、0.746。以Emax≥40.5 kPa作为诊断乳腺恶性小结节标准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7%、90.2%、92.1%、88.6%、79.5%,以Emean≥35.5 kPa作为标准时分别为92.4%、94.3%、93.1%、96.8%、86.8%,均高于BI-RADS的70.8%、74.2%、71.4%、62.8%、46.3%;以Emin≥20.5 kPa作为标准时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56.8%、98.2%、55.0%。结论相对于常规二维超声,SWE对乳腺恶性小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腺小结节 剪切波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肺内小结节良恶性采用 CT诊断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收治时间在 2018 年度 1 月 -2019 年度 1 月的 肺内小结节 患者, 总例数 (选取对象 )200 例, 采取抽签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 100 例以及对照组 100 例,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 CT 诊断方式与 X 线诊断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 。结果:观察组 检出率 98.00% 高于 对照组 检出率 70.00% ,差异表示为统计学有意义 ( P < 0.05 )。 观察组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通过对 肺内小结节良恶性 采用 CT诊断, 取得显著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鉴别疾病良恶性,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肺内小结节良恶性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小结石患者,胆总管小结石自发排石的概率和排石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胆总管小结石自发排石的相关临床特征因素,单因素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上具备:年龄<50岁、女性、对症治疗3d腹痛快速缓解、肝功能3d快速恢复、胆总管内径正常或轻扩张、结石单发或多发位于一个部位、结石完全位于胆总管腔内或完全被括约肌包裹等特征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自发排石现象。多因素分析显示腹痛快速缓解、肝功能快速恢复、单发或多发一处结石是排石的独立特征因素。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小结石患者,其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自发排石概率。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小结节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其胸部CT影像学特征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420例肺小结节患者的病历资料。运用频数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中医证型与临床高危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中医证型以肺脾气虚证为主(28.8%),之后依次为气阴两虚证(27.6%)、肺阴虚证(22.9%)、气虚血瘀证(12.4%)和肝郁脾虚证(8.3%)。与气虚血瘀证患者比较,肝郁脾虚证患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气阴两虚证患者比较,肺阴虚证患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明显升高(P<0.01),气虚血瘀证患者CYFRA21-1水平降低(P=0.014);与肺阴虚证患者比较,肺脾气虚证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水平降低(P=0.044),肝郁脾虚证患者NSE水平明显升高(P=0.005);各证型间SC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25,P=0.551)。肺阴虚证与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史、边缘光滑、有毛刺呈中度相关(r值分别为0.613、-0.628、0.755);气阴两虚证与实性呈低度相关(r=-0.421);肺脾气虚证与实性呈中度相关(r=0.540),与慢支史、磨玻璃、圆形、类圆形、边缘光滑呈低度相关(r值分别为-0.303、-0.495、0.376、-0.337、0.319);肝郁脾虚证与吸烟史、慢支史、左肺下叶、孤立病灶、多发病灶、类圆形、NSE水平相关(r值分别为-0.099、-0.150、0.120、0.113、-0.113、-0.107、0.133);气虚血瘀证与分叶状呈中度相关(r=0.682),与边缘不规则呈低度相关(r=0.470)。结论肺小结节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在不同证型间具有差异性,其中肺阴虚证和气虚血瘀证患者发展为恶性肿瘤的危险度较高,而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和肝郁脾虚证发展为恶性肿瘤的危险度相对偏低。

  • 标签: 结节病,肺 肺小结节 证候 临床指标 相关性分析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三维重建分析右上肺叶肺段解剖模式,统计罕见变异类型。方法对我中心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101例拟行肺段切除术的肺小结节患者进行肺部结构三维重建,并将重建模型用于右上肺叶解剖结构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右上叶支气管以三分支型最常见(77/101),其次可见二分支型(16/101)和四分支型(7/101);右上叶肺动脉以二分支(70/101)最常见,其次可见单分支(19/101)和三分支(11/101),罕见情况下可见四分支型(1/101);右上叶肺静脉以二分支(63/101)最常见,其次为三分支(32/101)和单分支(6/101)。此外共统计到12种罕见变异:其中支气管出现2种变异,合计2例;肺动脉出现4种变异,累计13例;肺静脉出现6种变异,累计10例。结论肺部解剖结构复杂,变异众多,术者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手术区域的肺段解剖结构,本研究对于开展右上叶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肺段解剖 三维重建 肺小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主动排石(体外物理振动排石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被动排石(单纯药物治疗)治疗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本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门诊收治的影像学确诊的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直径<6 mm)患者纳入研究,两组患者随机分为主动排石组(体外物理振动排石联合药物治疗,76例)和被动排石组(单纯药物治疗,62例)。治疗后1、2、4周复查泌尿系CT。比较治疗后1、2、4周的输尿管结石的排出率及排净率,同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相关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13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6例,女性6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结石直径、结石成分、体重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周主动排石组的排石率分别为52.6%(40/76)、63.2%(48/76)、78.9%(60/76),排净率分别为50.0%(38/76)、57.9%(44/76)、78.9%(60/76),相对应的被动排石组排石率分别为33.9%(21/62)、40.3%(25/62)、61.3%(38/62),排净率分别为29.0%(18/62)、32.3%(20/62)、40.3%(25/6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血尿、尿白细胞阳性、发热、肾绞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主动排石、轻度肾积水与结石排净率呈正相关。结论物理振动排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排石治疗方式,与保守治疗相比,可以有效提高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排出率。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碎石术 药物疗法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究中药调肺汤合解郁攻坚汤治疗肺小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将 60 例肺小结节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诊治的时间在 2018 年 4 月 ~2020 年 4 月。通过动态随机化分组的方式,在保证公平、随机的基础上,将患者分为两组小组,一组患者接受中药调肺汤合解郁攻坚汤治疗,记录为观察组( n=30 ),另外一组接受常规西医疗法,为对照组( n=30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水平。结果:在治疗前,受病情影响,患者的肺功能较差, FEV1 、 FVC 、 FEV1/FVC 等均不理想,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差异不大( P > 0.05 );经过不同治疗措施后,患者的肺功能水平均有所改善,并且观察组的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对肺小结节患者采取中药调肺汤合解郁攻坚汤治疗,及时帮助患者调节肺功能水平,减轻患者身体不适, 对于患者病情控制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调肺汤 解郁攻坚汤 肺小结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血在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间肺内小结节采用自体血CT引导下经皮穿刺辅助定位的患者共30例,定位结节36枚,术前24 h内完成定位后进行手术,统计分析定位效果、并发症、病理资料及手术方案等相关资料。结果CT显示结节直径4~17 mm,平均(9.22±3.51)mm。病灶与胸膜垂直距离0~20 mm,平均(6.97±5.73)mm。穿刺胸膜进针点与病灶间距离1~36 mm,平均(10.97±7.70)mm。定位成功率93.3%。从确定穿刺路径至定位完成平均操作时间为(13.38±6.09)min。穿刺后出现中等量气胸1例、少量气胸1例、少量血气胸1例、少量血胸1例,肺内血肿形成2例,均未予以特殊处理,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0%。36枚结节中手术方式采用楔形切除26例(72.2%),肺段切除5例(13.9%),肺叶切除5例(13.9%)。病理结果诊断为恶性结节28例,良性结节8例。结论自体血用于外周胸膜下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定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是一种理想的定位材料。

  • 标签: 肺小结节 自体血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声带小结上应用畅声汤与黄氏响声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声带小结患者选择,观察组实施畅声汤治疗,对照组实施黄氏响声丸治疗。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改善了临床疗效、声带小结消失时间、复发情况,P<0.05。结论:在治疗声带小结上应用畅声汤与黄氏响声丸,前者临床疗效更加理想。

  • 标签: 畅声汤 黄氏响声丸 声带小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双肺微小结节应用胸部DR摄片和CT平扫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双源Flash CT低剂量扫在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接受88例肺小结节病灶经皮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CG组(常规组),SY组(双源Flash CT低剂量组)。结果:CG组CTDIvol、DLP、ED的值均高于SY组,CG组与SY组间比较差距较大(P0.05)。CG组并发症发生率较SY组高,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CG组穿刺成功率较SY组穿刺成功率低,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CG组穿刺次数较SY组多,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88例肺结节病灶患者,其中肿瘤72例,占81.82%,良性病变16例,占18.18%,见表6。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在肺小结节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接受90例肺小结节病灶经皮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一组(常规组),二组(低剂量双源CT组)。结果:一组的活检成功率较二组低(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IOUS)辅助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在孤立性肺小结节(small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35例因SSPN行VATS的患者,术中分别应用传统视诊联合触诊法(visual and touch examination,VTE)及IOUS法定位肺结节,比较两种方法在定位成功率、定位时间之间的差异。对SSPN的超声特征进行分类,并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总结恶性SSPN声像图特征。结果IOUS定位成功率为91.43%(32/35),高于VTE的48.57%(1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0,P<0.001);IOUS定位时间(6.23±1.93)min,短于VTE的(9.98±1.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0,P<0.001)。IOUS定位的32例SSPN(17例恶性、15例良性)声像图均表现为低回声,单因素分析显示结节内回声不均匀(χ2=10.615,P=0.01)、边界不清(χ2=10.041,P<0.001)两种超声特征对判断良恶性有帮助。结论VATS中采用实时IOUS可对SSPN进行快速、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可节约手术时间,提高切除效率,对手术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术中超声 孤立性肺小结节 电视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2激光辅助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的作用。方法:本实验方案提交至伦理委员会获批后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开展,自该时间段内随机抽取88例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患者,盲选法抽取其中44例纳入对照组,另44例纳入研究组,分别实施支撑喉镜下手术、CO2激光辅助喉显微外科技术,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72.73%),P<0.05。研究组复发率(4.55%)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CO2激光辅助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不仅可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可降低术后复发率,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CO2激光 喉显微外科 声带息肉 声带小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放大重建在肺部小结节结构精准诊断上的价值。方法使用常规胸部CT条件扫描质控模型Catphan500体模,关闭自动辐射剂量调节技术。根据扫描和重建方式不同分为改变扫描FOV组与改变重建FOV组,改变扫描FOV组控制扫描FOV分别为500 mm×500 mm、400 mm×400 mm、300 mm×300 mm、200 mm×200 mm、100 mm×100 mm,改变重建FOV组控制扫描FOV为500 mm×500 mm,分别在扫描FOV为500 mm×500 mm的条件下使用原始数据重建FOV为400 mm×400 mm、300 mm×300 mm、200 mm×200 mm、100 mm×100 mm的图像,控制其他条件均一致。观察Catphan 500体模高对比度分辨率模块,比较两组图像在不同扫描FOV或不同重建FOV下的线对数。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肺部小结节患者35例,均行胸部高分辨率CT平扫,使用原始数据重建图像,常规重建组的重建FOV为320 mm×320 mm,局部放大重建组的重建FOV为100 mm×100 mm,分别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并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使用质控模型Catphan 500体模扫描时,随着扫描FOV或重建FOV的逐渐缩小,改变扫描FOV组与改变重建FOV组高对比度分辨率模块图像能显示的线对数逐渐增大,且保持一致。常规重建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为(3.86±0.50)分,局部放大重建组(4.77±0.35)分,局部放大重建组评分高于常规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63,P<0.05)。结论高分辨CT局部放大重建图像能取得与局部放大扫描一致的图像质量,局部放大重建图像质量优于单纯图像放大。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甲状腺微小结节性病变诊断中采用病理液基细胞学技术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医治的甲状腺微小结节性病变患者,共79例,全部患者均通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进行病理液基细胞学技术检查,并和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病理液基细胞学技术的诊断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结节性病变,其中45例为良性病变,34例恶性病变。病理液基细胞学技术共检出77例,诊断准确率为97.47%;其中检查44例良性病变,准确率为97.78%(44/45);检出33例恶性病变,准确率为97.06%(33/34),和病理检查差异较小(P>0.05)。结论 在甲状腺微小结节性病变诊断中,通过病理液基细胞学技术有利于鉴别良性和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值得广泛开展。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结节性病变 病理液基细胞学技术 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