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排便异常的治疗。方法采用生物反馈训练与局部电刺激治疗相结合的新方法对38例严重排便异常的患儿进行治疗,年龄4—16岁,男24例,女14例。结果23例大便失禁患儿明显好转,3例大便失禁患儿失禁次数仍达5-6次,但感觉有好转。12例便秘患儿每日排便1-2次,无排便困难。结论生物反馈和肌电刺激治疗小儿排便异常简单,有效,无损伤,无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让全员主动参与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用性的一级质控方案。方法在原有质控基础上建立护理质量日反馈本,将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随时记录及时反馈整改,每周对问题多的护士重点培训,月底考核护士对反馈问题的知晓与标准的掌握,季度汇总统计反馈问题发布情况及重复发生率。结果对2014年1~12月反馈问题记录情况统计比较,7~12月护士主动参与质控的积极性,对反馈问题的知晓率与标准掌握率较1~6月均有显著提高(P<0.01),7~12月反馈问题的重复发生率较1-6月明显降低(P<0.05)。结论护理质量日反馈本应用到临床可达到护理治疗持续改进的目的。

  • 标签: 护理质量 日反馈本 科室质量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反馈式健康宣教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产妇分成反馈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产妇产后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反馈组产妇反馈式健康宣教。结果反馈组产妇掌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馈式健康宣教应用于产妇产后护理中,可有效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对新生儿产后知识的掌握水平,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 标签: 反馈式健康宣教 产妇 产后护理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对习惯性便秘的疗效评价。方法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习惯性便秘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福松治疗,治疗组生物反馈训练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81%;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习惯性便秘能取得与常规药物治疗相似的治疗效果,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常规药物治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生物反馈 习惯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肢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治疗组加以生物反馈治疗。对每例患者在入组时和治疗12周后分别测定足背屈时主动关节活动范围(AROM)、足背屈时肌肉最大收缩时肌电(EMG)幅值和用Fugl—Meyer评估表(FMA)对患侧下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12周AROM、EMG幅值和FMA积分恢复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改善偏瘫患者下肢功能。

  • 标签: 生物反馈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对促进合理用药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门急诊处方的基本指标和不合理用药情况(每月普通处方点评100张,抗菌药物处方点评100张,共计200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院实施处方点评反馈意见措施后处方基本指标明显优于实施反馈意见前;并且不合理用药情况均有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方实施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能显著提高处方质量,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处方点评 意见反馈制度 合理用药 作用和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功能性便秘有帮助。方法将3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心理护理。结果治愈30例,占83.3%。好转7例,占18.4%。无效1例,占0.03%。

  • 标签: 生物反馈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焦虑症患者时使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焦虑症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5天和30天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焦虑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脑电生物反馈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 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技术对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生物反馈技术进行康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部肌力、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手部肌力≥Ⅲ级比例、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77.05%、24±2.38、17±1.15;对照组为40.48%、18±2.71、12±1.03。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生物反馈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手部肌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手功能障碍 生物反馈技术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反馈式健康宣教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产妇分成反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产妇,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反馈组产妇反馈式健康宣教。比较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反馈组产妇掌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馈式健康宣教应用于产妇产后护理中,可有效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对新生儿产后知识的掌握水平,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 标签: 反馈式健康宣教 产妇 产后护理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患者行以生物反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及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功能性的便秘患者80例,对该些患者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检测,然后依据所得数据对符合该类病症(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的患者行以生物反馈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80例患者进行肛门测压检测后所得数据得知,有54例患者确诊为为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26例患者病症并非是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直肠静息压加以对比,两组间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其直肠静息压同样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的患者行以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便秘 障碍型便秘 生物反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女性PFD生物反馈和盆底肌肉训练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盆底功能障碍且对其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普通护理,实验组病人在接受普通护理前提下,对其实行PFD生物反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病人的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病人接受普通护理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显著差于接受实施女性PDF生物反馈的实验组,对比后发现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女性PFD生物反馈护理干预在盆底功能障碍病人的盆底功能恢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PFD生物反馈 护理干预模式 盆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焦虑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7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介入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SCL-90自评量表、HAMA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A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有效改善焦虑症患者自我评价,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焦虑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焦虑症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分诊结合医师反馈法提高分诊准确率。方法选取在内科门诊待分诊的27126例患者,按照单双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双月分诊的134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分诊;观察组为单月分诊的13684例患者,护士采用标准化分诊结合医师反馈法调整分诊;最后,比较护士对两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分诊准确率为98.6%,对照组准确率为97.4%(P<0.001)。结论分诊护士实行标准化分诊的同时,结合医师反馈法进行分诊,能有效提高分诊的正确率,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门诊 正确分诊 医师反馈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设计危急值报告反馈表,及时告知患者化验异常情况,并通过强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设计危急值报告反馈表,分析危急值报告结果,查找原因,进行针对性强化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管理。结果通过对危急值的关注,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一个月后复查同项目的危急值报告例次明显较少。结论危急值报告反馈表是对血液透析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补充,使患者能够及时知晓异常甚至危及生命的化验结果,使护士能够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了医技护患的四方合作,减少了透析并发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危急值 反馈表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期后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已分娩的24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观察组124例,产后有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盆底恢复的健康教育,并指导其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124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即指导其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及其一般的产后注意事项;于6个月后随访,研究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疗效。结果尿失禁、腰骶痛、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性生活质量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良好方法。

  • 标签: 产后盆底肌锻炼 电刺激 生物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