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比例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加。每个家庭至少有一名或多名老年人。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年轻人不能一直陪伴在老人身边,许多老年人会出来放松和娱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记忆力会逐渐下降。许多老年人在离开家后不知道如何回家,这导致了许多老年人的走失案件。而且人们不认识老人时因此也就无法及时通知亲属认领,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人们更关心的是患者的走失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定位报警医用腕带在防止患者走失中的应用问题。

  • 标签: 定位报警 医用腕带 防止走失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机能够净化患者的血液,被广泛使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和终末期肾病患者,但是血液透析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故障,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通过分析血液透析机故障的原因,提出一些有效的日常维护措施,旨在减少故障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机 报警 原因 日常维护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比例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加。每个家庭至少有一名或多名老年人。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年轻人不能一直陪伴在老人身边,许多老年人会出来放松和娱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记忆力会逐渐下降。许多老年人在离开家后不知道如何回家,这导致了许多老年人的走失案件。而且人们不认识老人时因此也就无法及时通知亲属认领,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人们更关心的是患者的走失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定位报警医用腕带在防止患者走失中的应用问题。

  • 标签: 定位报警 医用腕带 防止走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ime to positive,TT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血培养阳性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病原菌、早发/晚发型败血症、污染/非污染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的TTP,分析TTP的临床意义。结果共10 035例进行血培养,阳性307例,排除污染菌162例,确诊败血症145例(1.4%)。145例败血症血培养TTP中,<24 h 131例(90.3%),24~<48 h 11例(7.6%),48~<72 h 2例(1.4%),≥72 h 1例(0.7%)。其中早发型败血症TTP中位数为9.0 h,晚发型败血症TTP中位数为11.5 h。污染菌TTP[24.5(19.9,30.5)h]长于非污染菌TTP[11.1(8.1,16.2)h];革兰阳性菌TTP[14.0(9.4,18.8)h]长于革兰阴性菌TTP[9.6(7.5,11.3)h];真菌TTP[32.5(25.5,39.0)h]较细菌TTP[10.6(8.1,15.5)h]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原菌的TTP不同,对于怀疑败血症的新生儿,若血培养72 h仍未报阳,结合临床表现及血液非特异性检查,可考虑停用经验性抗生素。

  • 标签: 败血症,早发型 败血症,晚发型 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ICU护士仪器设备报警疲劳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3月河南省2所三级儿童专科医院的300名儿科ICU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模型构建,其中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25份。于2021年4—5月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的110名儿科ICU护士用于模型验证,其中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采用自制基线评分量表采集相关基线信息,采用医疗设备报警管理问卷及仪器设备报警疲劳相关量表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预测模型建立,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拟合效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预测价值评估。结果225名儿科ICU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管理因素得分为(48.67±4.35)分,医疗设备报警管理阻碍因素得分为(39.67±3.67)分,临床报警疲劳总分为(22.32±2.83)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工作年限<5年、带病工作、护师及以下职称、倒班、无设置医疗设备警报的习惯、医疗设备管理因素均为儿科ICU护士仪器设备报警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最终构建预测模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灵敏度为0.891,特异度为0.843。验证数据结果显示,模型AUC值为0.901,灵敏度为0.912,特异度为0.857。结论儿科ICU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仪器设备报警疲劳,本研究模型可对其仪器设备报警疲劳风险作出可靠预测,提示应对高风险因素给予重点关注,并及时开展措施干预,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儿科 护士 重症监护室 仪器设备报警疲劳 风险 预测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患者使用电子镇痛泵常见的报警现状及原因并初步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统计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2322例手术患者应用术后镇痛泵的过程中出现的报警情况,对比观察2021年5月采用移动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无纸化访视和2021年4月采用传统纸质化访视下术后疼痛管理的耗时情况。结果 应用镇痛泵过程中发生报警的患者有1772例,报警总次数达20131次,因PAC报警13604次,发生率约为67.6%;非PCA报警6527次,约占32.4%。非PCA报警包括管道堵塞4267次,占比高达65.4%,其中打折,人为夹管和药盒松懈是主要原因;输液暂停1241次,约占19%;而关机,输液结束,气泡或无液也是发生非PCA报警的原因,无纸化访视方式的耗时时长明显低于传统纸质化访视方式。结论 手术患者在使用术后电子镇痛泵时,应做好术前疼痛宣教,医护人员需正确掌握处理报警的方法,并且采用无纸化访视方式,均可能提高术后访视效率,减少非PCA报警的发生率,提高医患护使用镇痛泵的满意度。

  • 标签: 疼痛管理 术后镇痛泵 报警调查 应对措施 无纸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患者使用电子镇痛泵常见的报警现状及原因并初步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统计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2322例手术患者应用术后镇痛泵的过程中出现的报警情况,对比观察2021年5月采用移动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无纸化访视和2021年4月采用传统纸质化访视下术后疼痛管理的耗时情况。结果 应用镇痛泵过程中发生报警的患者有1772例,报警总次数达20131次,因PAC报警13604次,发生率约为67.6%;非PCA报警6527次,约占32.4%。非PCA报警包括管道堵塞4267次,占比高达65.4%,其中打折,人为夹管和药盒松懈是主要原因;输液暂停1241次,约占19%;而关机,输液结束,气泡或无液也是发生非PCA报警的原因,无纸化访视方式的耗时时长明显低于传统纸质化访视方式。结论 手术患者在使用术后电子镇痛泵时,应做好术前疼痛宣教,医护人员需正确掌握处理报警的方法,并且采用无纸化访视方式,均可能提高术后访视效率,减少非PCA报警的发生率,提高医患护使用镇痛泵的满意度。

  • 标签: 疼痛管理 术后镇痛泵 报警调查 应对措施 无纸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段式思维管理模式在ICU重症仪器报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成立仪器报警管理团队运用三段式思维管理模式对ICU病房相关仪器实施管理,比较实施前(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及实施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ICU护士报警疲劳评分、仪器报警处理有效率、仪器报警处理时间、患者入住ICU时间、ICU患者睡眠质量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ICU护士设备报警疲劳总评分及ICU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明显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患者入住ICU时间明显缩短;实施后ICU患者对护士仪器管理满意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段式思维模式能有效减轻ICU护士仪器报警疲劳,提高仪器报警有效率,缩短ICU护士处理仪器报警的时间,改善ICU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ICU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三段式思维 重症监护病房 仪器报警 仪器报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