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3
/ 1
摘要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ime to positive,TT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血培养阳性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病原菌、早发/晚发型败血症、污染/非污染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的TTP,分析TTP的临床意义。结果共10 035例进行血培养,阳性307例,排除污染菌162例,确诊败血症145例(1.4%)。145例败血症血培养TTP中,<24 h 131例(90.3%),24~<48 h 11例(7.6%),48~<72 h 2例(1.4%),≥72 h 1例(0.7%)。其中早发型败血症TTP中位数为9.0 h,晚发型败血症TTP中位数为11.5 h。污染菌TTP[24.5(19.9,30.5)h]长于非污染菌TTP[11.1(8.1,16.2)h];革兰阳性菌TTP[14.0(9.4,18.8)h]长于革兰阴性菌TTP[9.6(7.5,11.3)h];真菌TTP[32.5(25.5,39.0)h]较细菌TTP[10.6(8.1,15.5)h]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原菌的TTP不同,对于怀疑败血症的新生儿,若血培养72 h仍未报阳,结合临床表现及血液非特异性检查,可考虑停用经验性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