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焦虑障碍是一类常见的精神障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内感知敏感性,即机体对心率、呼吸、血压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反应敏感性,与焦虑障碍的易感性密切相关。了解内感知在焦虑障碍发生中的作用,对于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指导治疗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内感知敏感性在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内感知敏感性升高与杏仁核异常激活相互作用,导致病理性焦虑情绪的产生;此外,岛叶也可通过调节内感知调节情绪反应。同时,内感知还与基因及神经递质有关,这可能也是重要的焦虑障碍的生物标志物。基于内感知调节在治疗焦虑中的应用,可通过呼吸聚焦调节呼吸内感知、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调节内感知相关脑网络以及使用脑电内感知生物反馈等治疗方法改善内感知,从而缓解焦虑症状,起到治疗作用。综上,内感知敏感性异常在焦虑障碍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针对内感知治疗焦虑障碍的方法有多种,但相关治疗机制不清。所以,今后的研究需深入探索内感知在焦虑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探讨相关治疗的作用机理。

  • 标签: 焦虑障碍 内感知敏感性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压缩感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ressed sensing,ACS)与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在膝关节MRI中的加速效率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3.0 T MRI对67名受检者进行膝关节矢状面质子密度加权序列扫描,设置加速因子分别为2.0、2.5、3.0的CS序列(CS 2.0,CS 2.5,CS 3.0)与加速因子分别为2.5、3.0、3.5、4.0的ACS序列(ACS 2.5,ACS 3.0,ACS 3.5,ACS 4.0),以并行采集(parallel imaging,PI) 2.0作为参考。两位医师独立对图像质量进行四分制主观评分。另一位医师在股骨内侧髁、腓肠肌内侧头、髁间窝积液、髌下脂肪垫、股骨外侧髁软骨放置感兴趣区,测量组织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对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多处组织SN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CS与ACS序列中,扫描时间随加速因子增大而缩短(PI 2.0:152 s;CS 2.0:128 s, CS 2.5:104 s,CS 3.0:86 s;ACS 2.5:76 s,ACS 3.0:65 s,ACS 3.0:57 s,ACS 4.0:51 s)。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达到一致性较强以上(0.735≤κ≤0.869)。8组序列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五处组织SN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 2.0、ACS 3.0主观评分及组织SNR与PI 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 S2.5主观评分及四处组织SNR与PI 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有一处组织SNR明显高于PI 2.0。CS 2.5、CS 3.0、ACS 3.5、ACS 4.0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明显低于PI 2.0,且分别有1、5、2、2处组织SNR显著低于PI 2.0 (P均<0.05)。结论ACS与CS均能缩短磁共振采集时间。相比CS,ACS具有更高加速效率,在膝关节质子密度加权序列中,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能将扫描时间缩短57%。

  • 标签: 人工智能-压缩感知 压缩感知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加速采集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作为一种进行性不可逆性临床综合征,是全球慢性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其复杂的症状和危险因素管理并不能完全依赖医护人员和短暂的临床治疗,自我照护才是降低患者再入院率、病死率的有效途径。症状感知是心力衰竭自我照护情境特异性理论中新增的一个维度,是患者进行症状和体征自我监测以及对症状的意义做出识别、解释和标记的综合过程。心力衰竭的症状感知对实现有效的自我照护至关重要,然而国内相关研究甚少。本文从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感知的定义、影响因素和评价工具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感知的干预和促进提供依据。

  • 标签: 综述 心力衰竭 症状感知
  • 简介:摘要MRI是临床常用的影像技术手段,由于其扫描时间过长,使患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降低,产生不可逆的运动伪影,导致图像质量受损,对临床诊断和工作效率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缩短MRI扫描时间的需求非常迫切。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 CS)技术就是采用远低于传统采样定律要求的采样点进行重建并加以恢复,可缩短信号采集时间。该技术可以明显缩短扫描时间,且不会影响MRI的图像质量,甚至可以提高图像分辨率和信噪比。本文就CS技术在颅脑MRI的应用作一综述,探讨其在多种常规MRI扫描序列上的应用进展,为临床扫描实践及CS技术的完善和未来科研热点提供多角度信息。

  • 标签: 压缩感知 磁共振成像 稀疏性 扫描时间 加速因子 图像质量 信噪比 诊断性能
  • 简介:[摘要] 本文综述了肠造口患者对护理知识、并发症危险因素识别能力以及体力活动管理的现状,分析了肠造口患者疾病感知的影响因素,为探索出更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减少肠造口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低位直肠癌 肠造口 疾病感知 并发症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的感知。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5-8月,对河北省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15名在读三年级全日制护理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MAXQDA2020对反馈的文本数据进行主题分析。结果: 学生对课程思政感知的主题有:润物无声、欣然接纳、心向往之。课程思政教学需改进的主题有:与时俱进、内容相近、主次分明。结论: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学生普遍接纳,且评价较好。但仍需在思政内容选择、教师素质能力方面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课程思政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情景感知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探讨进行阐述说明。在信息环境全面发展下,作为实际信息资源的载体,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模式以及载体都应当全面创新。现阶段,我国互联网技术已经变得成熟,且在各个方面得到了综合性的运用,由此作为支撑,保证更好实现智慧图书馆的构建。

  • 标签: 情境感知 智慧图书馆 服务形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脑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的加速因子(acceleration factor,AF)对中脑“燕尾征(swallow tail sign, STS)”显示及定量的影响,寻找最佳AF。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征募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头部3.0 T MRI检查,包括CS-SWI序列(AF=0及CS2、CS4、CS6、CS8、CS10)。对SWI的相位图像进行观察和测量,计数不同AF中STS显示数量。测量相位值(phase value,PV)并计算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采用Cohen's Kappa分析评估黑质(substantia nigra,SN)和STS主观评价的组间一致性;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fficient,ICC),验证PV值和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AF下STS显示率的差异。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中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对比不同AF条件下SN和STS图像质量的差异。P值经Benjamini-Hochberg的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法校正,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名观察者间的主观评分一致性极好(Kappa>0.80)。PV值测量和主观评分的组内一致性极好(ICC>0.80)。当AF≥6时,STS图像表现为清晰度明显下降,且STS的显示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SNs的SNR和CNR在AF>2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STSs的SNR和CNR在AF>4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脑SWI图像定量数据结果可知,对STS结构的观察可根据SNR、CNR以及主观评分和显示率变化,可考虑CS4,扫描时间减少4 min 9 s (70.7%)。

  • 标签: 磁敏感加权成像 压缩感知 燕尾征 加速因子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癌症作为负性生活事件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感知决定了癌症患者对疾病的反应及应对行为,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该文对疾病感知的概念、测评工具,以及癌症患者疾病感知

  • 标签: 癌症患者疾病 感知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者对安宁疗护的感知度以及安宁疗护的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本省的安宁疗护机构年龄在30岁以上的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共计1000人。其中男性529人,女性471人。统计患者感知安宁疗护质量得分。不同情况的患者感知安宁疗护质量得分比较。结果:患者在维度方面的项目比较中,对于医疗专业的得分最高,护理氛围的分数最低;而在单项方面,对于病房安全性的分数最高,精神护理方面的分数最低。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婚姻状况均可影响患者对安宁疗护质量的评分。其中男性患者对安宁疗护的评分高于女性患者,年龄在59岁以下的患者对安宁疗护的评分高于年龄在59岁以上的患者,婚姻状况为未婚或在婚的患者对安宁疗护的评分高于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的患者。结论:安宁疗护的整体质量还需进一步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对其的关爱应更多一些。

  • 标签: 安宁疗护 感知度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自我感知老化的概念及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建议与展望。旨在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树立积极自我感知老化的认知,进一步指导社区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感知老化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互联网医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互联网医院服务质量的科学评价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基于多维多层感知服务质量测量模型初步构建指标体系。2021年8—11月,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3轮函询问卷调查,邀请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进行评估。指标重要性用±s表示,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SPSS AU软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结果构建的互联网医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环境质量、交互质量、结果质量3个一级指标,软件平台、服务支撑、社会因素、态度、行为、专业素质、服务效果、服务效率、服务费用和满意度10个二级指标以及30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中结果质量的权重值最高(0.337);二级指标中,软件平台、专业素质、服务支撑和态度指标的权重值较高,分别为0.119、0.119、0.109和0.109;三级指标中,互联网医院的声誉、互联网医院在线医师的服务态度以及互联网医院在线医师的医患沟通技巧指标的权重值较高,分别为0.102、0.057、0.05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互联网医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较好,对于引导互联网医院提升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卫生服务管理 互联网医院 感知服务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多维多层感知服务质量测量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实习生对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护理操作差异的感知和态度,为科学开展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收集时间为2020年1月,以吉林大学护理学院毕业年级的护理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设计开放式问题,线上收集学生的书面回复,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护理本科生感知到的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护理操作差异的5个主题:隐性护理知识的渗透、操作内容的差异、思维和观念的转变、临床效率与操作规范的矛盾、技能训练效果的提升。结论学生感知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护理操作的差异来自多个方面,且学生对差异的理解在个体之间存在不同,护理教育者应为学生安排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并重视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标签: 教育,护理 临床能力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感知脆弱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以为降低患儿父母感知脆弱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选取在河南省4家医院治疗的500名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父母感知脆弱程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评价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父母养育压力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感知脆弱影响因素。本次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9份,有效回收率为97.8%。结果489名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感知脆弱程度量表得分为(6.40±2.17)分,领悟社会支持评价量表得分为(60.47±2.17)分,父母养育压力量表得分为(87.16±7.87)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为(24.85±1.42)分。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及父母养育压力对患儿父母感知脆弱程度有直接效应,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可通过自我效能和养育压力对患儿父母感知脆弱产生直接和间接效应,病程和父母年龄可通过社会支持和养育压力对患儿父母脆弱感知产生间接效应(P<0.05)。结论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感知脆弱水平较高,且受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养育压力、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等因素影响,建议医护人员应对患儿父母进行疾病认知宣教,同时关注其心理变化,提升自我效能水平,鼓励其获得更多社会支持,减轻照护负担,及时采取多方面干预措施降低其感知脆弱程度。

  • 标签: 糖尿病,1型 儿童 父母 感知脆弱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知控制结合思维导图在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鼻咽癌放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30例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感知控制结合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张口困难发生情况、疾病感知水平和自护能力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张口困难发生率和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疾病感知水平和自护能力评分对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疾病感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疾病自护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知控制结合思维导图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感知水平,进而促进患者疾病自护能力提升,减轻张口困难,改善吞咽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感知控制 思维导图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及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选择本基层医院的100名医务人员开展研究工作,分别调查所有入选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与观念,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存在的现有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入选100名医务人员中,其医院感染基本概念知晓率、医院感染监测知晓率、消毒灭菌知识知晓率、消毒管理制度知晓率、规范操作处理知晓率、病毒预防知晓率分别为58.0%、65.0%、68.0%、78.0%、79.0%、75.0%。结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院感知识与观念较为缺乏,基层医院日常医务工作中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因此必须采取恰当措施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知识掌握度,改变他们医院感染预防观念,以此控制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基层医院 医务人员 院感知识 院感观念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住院肿瘤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行为的期望与实际感知现状。方法 采用关怀行为评价量表与关怀行为期望量表,对330例云南省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肿瘤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行为的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差异。结果  本次调查的患者共发放问卷 330份,回收有效问卷31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9%。除“态度温柔和蔼”、“尊重人格”、“技能熟练”(P>0.05)外,其余条目的感知值与期望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态度温柔和蔼”、“尊重患者”、“技能熟练”等方面,肿瘤患者对护士的人文关怀行为的感知水平接近于期望水平,而在人文关怀行为的其余方面,肿瘤患者对护士的人文关怀行为的感知水平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异较大。

  • 标签: 人文关怀 肿瘤患者 护士
  • 作者: 孔羽 汤婷 刘扣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临床护理学系,南京 21000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临床护理学系,南京 210000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南京 21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疾病感知、患者积极度、自我管理三者间的关系,并分析患者积极度在疾病感和自我管理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55例住院的肺癌患者,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IPQ)、患者积极度量表(patient activation measure,PAM13)和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 26.0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中介效应检验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的疾病感知评分为(41.91±7.94)分,患者积极度评分为(62.31±16.39)分,自我管理评分为(142.20±20.59)分;肺癌患者的疾病感知与患者积极度和自我管理均呈显著负相关(r=-0.652,P<0.01;r=-0.762,P<0.01),患者积极度和自我管理呈显著正相关(r=0.746,P<0.01);患者积极度在疾病感知和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7.10%。结论患者积极度在肺癌患者疾病感知和自我管理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是患者主动参与到疾病自我管理的重要保护性因素。医护人员可在评估肺癌患者疾病感知和积极度的基础上,对负性疾病感知及时进行纠正,帮助其建立并维持高积极度水平,以改善其自我管理。

  • 标签: 肺癌 疾病感知 患者积极度 自我管理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而反映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学老师,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是临床教学质量管理的关键所在。本文将针对需求感知自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对需求感知在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且通过分析当代护士群体的特征性,强调出需求感知在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 标签: 需求感知 临床护理 教师教学质量管理 重要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将国内外慢性病患者感知控制评估工具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工作者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和研发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数据库,对慢性病患者感知控制评估工具进行汇总。结果 查到相关评估工具10个,将其分为普适性和特异性。结论 本研究将慢性病感知控制评估工具进行详细罗列,以便为护理工作者选择针对性的评估工具评估不同慢性病患者的感知控制状况提供借鉴,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病 感知控制 评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