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到2020年8月收治的老年MCI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48例。试验组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每周5天,每天30分钟,训练难度采用自适应的方式进行调节。对照组训练每周5天,每天30分钟,训练难度是固定的。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血清IGF-1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MMSE评分(28.73±1.02)、MocA评分(22.03±5.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互动达标理论下临床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从2019年12月开始,至2020年12月为止,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成员,通过抽签法的方式将其分为了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共44例,和使用互动达标理论下的护理工作的观察组共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没有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使用互动达标理论下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够将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情况达到相应的预期值,并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着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互动达标理论 双相情感障碍 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瑞姆自护理论对脑外伤康复期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脑外伤康复期患者112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以奥瑞姆自护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观察指标包括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MMSE、MoCA、ADL、WHOQOL-BREF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 w,两组MMSE、MoCA、ADL、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提高,观察组MMSE、MoCA、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瑞姆自护理论应用于脑外伤康复期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获得良好的预后。

  • 标签: 脑外伤 康复期 奥瑞姆自护理论 护理干预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当前研究发现认知训练对老年人训练任务成绩的改善有显著效果,但训练效应难以迁移到未训练的认知任务,自适应认知训练可以获得较好的迁移效果。本文重点分析了自适应认知训练的迁移和保持效应,并梳理了自适应认知训练相关的脑机制研究现状,对当前自适应认知训练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自适应性持续认知挑战条件的有效实现方式、相关神经机制等问题。

  • 标签: 适应,心理学 认知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理论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疾病认知、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潍坊眼科医院进行青光眼治疗的患者11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知信行健康理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认知水平、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实施知信行健康理论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疾病认知、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对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知信行健康理论 青光眼 疾病认知 自护能力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知-信-行理论护理模式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认知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以常规方式宣教,观察组实施知-信-行理论护理模式。比对两组认知能力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认知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实施知-信-行理论护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患者健康知识认知能力,辅助改善术后生理自理能力。

  • 标签: 知-信-行理论护理模式 食管癌手术 认知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训练联合人文护理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治疗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认知训练组(70例)和常规组(60例)。两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常规组采用人文护理,认知训练组采用认知训练联合人文护理,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认知训练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t=6.075、3.837、5.184、6.642、5.078、9.958、5.877,均P<0.05)。干预后,认知训练组临床失智评分(CDR)、功能综合评定(FC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分别为(1.59±0.18)分、(101.17±7.58)分、(27.15±5.13)分,常规组分别为(1.87±0.25)分、(89.62±9.36)分、(29.86±5.75)分,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9、7.772、2.839,均P<0.05)。认知训练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68/70),高于常规组的86.67%(5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4,P<0.05)。结论认知训练联合人文护理用于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护理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卒中 认知障碍 认知疗法 人文科学 护理 功能恢复 运动活动 个性量表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应激理论的心理及认知干预对骨肉瘤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骨肉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应激理论的心理及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疾病不确定感及睡眠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肉瘤患者给予基于应激理论的心理及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消除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应激理论 心理及认知行为干预 骨肉瘤 心理状态 疾病不确定感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对脑动脉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12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各63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患者给予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可明显提升患者认知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 脑动脉瘤 认知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脑出血是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病。与缺血性卒中相比,对脑出血相关认知损害的研究较少。脑出血相关认知损害可分为脑出血前认知损害以及出血后急性期和远期认知损害。文章对脑出血相关认知损害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出血 认知障碍 痴呆,血管性 认知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健康中国”行动明确提出了“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变和主动应对“健康老龄化”的战略需求,如何预防脑衰老,保持脑健康则是追求健康老龄化的高阶目标。应用统一的、适合相应年龄的、多维度、多学科、敏感的指标或工具来测量和监测脑功能和脑健康,从而提升对脑疾病的机制深刻认识。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提高认知储备,有益于脑健康。认知干预适用于认知障碍各阶段,可融合到老年人和慢病人群的数字健康和数字医疗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去。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不断演变和更新,最新的定义是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临床卒中或亚临床血管性脑损伤,涉及至少一个认知域受损的临床综合征,涵盖了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也包括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等混合性病理所致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文章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做一介绍。

  • 标签: 血管性认知障碍 分类 诊断标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认知训练是一种重要的针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人群进行的非药物干预手段,通过对不同认知领域进行训练提升认知功能、改善生活能力。现回顾既往不同类型的认知训练研究,探讨认知训练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人群认知能力的提升作用,并分析其改善认知能力的神经机制,在此基础上指出既往研究设计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规范和效果提升的展望。

  • 标签: 认知疗法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采用认知护理干预对其认知以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试验将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 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共计选取7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认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由实验数据分析,观察组患者其认知优良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Lund-Mackay CT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结果可知,对于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采用认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促进患者手术之后能够早日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究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及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6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给予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疾病认知程度、口腔保健行为及口腔相关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危害评分、口腔护理评分、注意事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知信行理论 牙体牙髓病 疾病认知程度 口腔保健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中双侧额叶白质代谢物变化及其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社区招募并经过筛选的 174名志愿者,经过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后分为MCI组及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同时对其双侧额叶白质进行单体素1H-MRS扫描,利用LCModel软件自动计算双侧额叶白质主要代谢物的相对浓度。结合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曼-惠特尼U检验以比较两组间代谢物相对浓度差异,使用Pearson及Spearman相关分析法探索代谢物相对浓度与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老年受试者(≥60岁) MCI组左侧额叶白质谷氨酸及谷氨酰胺相对浓度较NC组增加(1.77±0.08、1.48±0.08;Z=2.640,P<0.05)。针对MCI组受试者量表得分进行分析,发现听觉词汇学习测验长延时记忆及再认得分与右侧额叶白质N-乙酰天门冬氨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谷氨酸(N-acetylaspartate and N-acetylaspartylglutamate,NAA+NAAG)呈负相关(r=-0.241、-0.342,P均<0.05);形状连线测试(shape trails test,STT)-A完成时间与左侧额叶白质NAA+NAAG呈负相关(r=-0.235,P=0.044);STT-A及STT-B完成时间均与右侧额叶白质肌醇呈正相关(r=0.379、0.398,P均<0.05)。结论1H-MRS代谢物改变有望作为临床上早期诊断MCI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磁共振波谱 轻度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测试 额叶 脑代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