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疟疾是一种以按蚊为传播媒介的传染病,也是全球较为严重的一种媒介传播疾病,严重威胁和影响人群健康,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人群的健康。其中恶性疟疾较为常见,它起病急缓不一,病情观察和体温监测在临床工作中尤为重要,特别需要随时监测患儿体温的变化。本组患儿体温呈间歇热,最高达到41℃,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在高热期配合医生进行处理是护理的关键。积极的消毒隔离措施对预防感染的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确诊疟疾后,口服用药的健康指导则显得尤为重要,需随时观察患儿对口服药物的反应,有异常时及时处理。患儿入院后因为环境陌生、角色转变,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加上持续性高热、头痛,对治疗表现出担心的情绪,对愈后信心不足,很少与人交谈,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以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标签: 恶性疟疾 儿童 护理
  • 简介:核糖核酸结合基序蛋白8A(RNA—bindingmotifprotein8A,RBM8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RNA结合基序蛋白。不少研究报道RBM8A基因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通过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细胞周期调控等多个环节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RBMSA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核糖核酸结合基序蛋白8A 细胞凋亡 信号传导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胃间质瘤的CT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42例良、恶性胃间质瘤患者的CT资料,且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探讨原发肿瘤的影像学特点,总结CT诊断要点。结果对42例良、恶性胃间质瘤患者的肿瘤形态、生长方向、位置、强化方式、有无坏死、有转移等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肿瘤大小、形态、位置以及早期血行转移是有效的恶性胃间质瘤的CT诊断要点。结论CT对恶性胃间质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胃癌 间质瘤 病理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达到净化血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恶性高血压为血压显著升高,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常持续在26.6/17.3kPa(200/130mmHg)以上,多见于中青年人,病情进展迅速,可发生剧烈头痛,往往伴有恶心、呕吐、头晕、耳鸣、视力迅速减退、眼底出血、渗出或视盘水肿、肾功能急剧减退等。可在短期内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心慌、气短、呼吸困难。本型高血压亦易发生高血压脑病,与血压显著增高相关。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有20%~30%的患者尽管通过透析去除水和钠,但血压反而持续偏高,多半在透析中、后期发生,而且有逐渐升高之势。血压超过24/13.3kPa(180/100mmHg),患者可出现头痛,甚至伴发急性脑血管病的程度。透析中高血压很少自行缓解,对降压药反应较差,也可伴随热原反应、失衡综合征或硬水综合征等其他透析反应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恶性高血压防治 发病原因 并发症 硬水综合征动脉压升高 失衡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我科收治的一例软组织肉瘤晚期合并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在治疗过程前后的观察与护理。通过在治疗前进行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缓解了患者紧张的情绪,改善了患者一般情况及营养状况;在胸腔积液置管治疗过程中注意配合医生无菌操作,监测生命体征。在每次引流胸腔积液的过程中仍有密切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胸腔导管持续引流是治疗恶性胸水的有效方法,同时严密病情观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安全及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恶性肿瘤 胸腔积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及其运用这种模式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相应的介绍。方法将恶性肿瘤学科综合模式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以及如何形成恶性肿瘤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方法进行介绍,同时介绍使用这种方法所得的效果。结果对于恶性实体肿瘤的治疗方式都是手术为主的较为传统的治疗模式。随着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的出现,人们逐渐发现,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以外科手术为主的这一传统的治疗模式正逐渐的被综合性的治疗所取代。结论现代对于肿瘤的治疗已经逐渐进入到了临床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时代,需要从循证医学的视角,客观地对外科医生在恶性的实体肿瘤治疗的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评价和分析。

  • 标签: 肿瘤 医学生 多学科综合治疗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TCD术后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本科于2010年1月-2012年9月为45位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PTCD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术后护理方法及疗效。结果45位患者引流管均未滑脱、折断,黄疸消退,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术后生存期5-28月。结论及时有效规范的护理措施对PTC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中图分类号R5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27-02摘要恶性疟原虫是死亡率很高的全球性寄生虫病。由于长期抗疟药的使用,目前恶性疟原虫对主要抗疟药物普遍产生抗药性。(现不少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青蒿素类药物的敏感性也逐步下降,提示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及衍生物的抗药性正在形成。)疫苗的开发及使用成为重要的预防策略,恶性疟原虫疫苗主要有。本文将对恶性疟原虫病原学、流行病学、所致疾病、疫苗研发进展及疫苗使用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恶性疟原虫 疟疾 多期联合疫苗 佐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恶性肿瘤的动脉介入化疗疗效。方法对18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及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结果18例患者中,经至少两次介入治疗后,肿瘤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症状明显好转的患者13例,症状减轻的患者5例,其中7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获得了手术机会。结论盆腔恶性肿瘤的动脉介入化疗为不能手术的患者及术后复发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途径,并可能为患者提供再次手术切除的机会。

  • 标签: 盆腔恶性肿瘤 介入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总结了379例恶性疟疾患者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病情与用药的观察,对症护理,隔离措施及健康教育。认为对恶性疟疾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抗疟治疗,严密的观察,并进行并发症的干预,细心的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预防疾病的传播。

  • 标签: 恶性疟疾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治疗基础上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变化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都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然而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肝肾功能正常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基础上进行康莱特注射液中医药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关键词中医药;康莱特注射液;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0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热疗联合舒适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功能状况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射频热疗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射频热疗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功能状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射频热疗联合舒适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功能状况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 标签: 恶性肿瘤 射频热疗 舒适护理 生活质量 功能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