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核与辐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所带来的危害也备受关注。剂量估算是辐射技术应用的重要一环,估算出人体所受的剂量对评价辐射造成的确定效应与随机效应起着重要作用。蒙特卡罗(MC)模拟与人体参考模型结合可对核事故、医疗照射和环境的辐射剂量进行估算,是一种快速且对硬件要求较少的剂量估算方法,目前正面临模型开发和计算耗时的瓶颈,笔者对此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蒙特卡罗法 人体模型 辐射剂量 估算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新型脑保护剂依拉奉联合银杏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 2016 年 1月至 2017 年 12月神经内科住院 60例发病 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 1周、治疗后 2周,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自我照顾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80%,对照组总有效率 53.3%,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采取依拉奉联合银杏莫,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依拉奉治疗,无明显副作用,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依达拉奉,银杏达莫,神经保护,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万古霉素在肾功能亢进(ARC)和肾功能正常患者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PK/PD)原理,应用蒙特卡罗模拟优化ARC和肾功能正常患者万古霉素对常用革兰阳性菌的初始给药方案。方法使用文献公开发表的ARC及肾功能正常患者中的群体PK模型,收集2017至2019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布。采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不同万古霉素日剂量的目标获得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以预测达到与PK/PD参数指标AUC0~24 h/MIC的万古霉素给药剂量,推荐最佳给药方案。结果蒙特卡罗模拟结果显示,MIC=0.5时ARC患者对革兰阳性菌万古霉素日剂量2.0 g/d的PTA为97.30%,而肾功能正常患者只需要1.5 g/d,PTA即可达99.16%。MIC=1时,肾功能正常患者需要万古霉素2.5 g/d,PTA可达92.91%,而ARC患者需要万古霉素3.5 g/d,PTA才可达88.71%。当MIC≥2时,万古霉素常规推荐的给药剂量(2.0~4.0 g/d)很难达到理想的PTA值。对于常见革兰阳性菌,肾功能正常患者需要万古霉素3.0 g/d,CFR可达91.36%,而ARC患者需要万古霉素4.5 g/d,CFR可达90.60%。MRSA和屎肠球菌的MIC≤1的占比分别为97.25%和94.50%。肾功能正常患者MRSA感染给予万古霉素2.5 g/d,CFR可达93.95%,屎肠球菌给予万古霉素3.0 g/d,CFR可达94.46%;而ARC患者MRSA感染给予万古霉素3.5 g/d,CFR可达91.42%,屎肠球菌给予4.0 g/d,CFR可达93.07%。MRSE的MIC=1和2占比分别为64.64%和27.44%,粪肠球菌为77.09%和20.13%。肾功能正常患者粪肠球菌感染给予万古霉素4.0 g/d,CFR可达92.55%,MRSE需要万古霉素4.5 g/d,CFR可达92.79%,而ARC患者MRSE和粪肠球菌需要万古霉素6.0 g/d,CFR才可达88.35%和92.03%。当革兰阳性菌MIC≤0.5时ARC患者给予万古霉素2.0 g/d和肾功能正常者予1.5 g/d,PTA均可≥90%。MIC=1时肾功能正常患者推荐万古霉素3.0 g/d,ARC患者推荐万古霉素4.5 g/d,PTA和CFR可达90%以上。MIC≥2的革兰阳性菌万古霉素常规给药日剂量(2.0~4.0 g/d)对于ARC和肾功能正常患者均很难达到目标的PTA及CFR。结论与肾功能正常患者相比,ARC患者万古霉素需要更大的日剂量才可达目标PTA和CFR。MIC≥2的革兰阳性菌感染,建议改用其他敏感性更好的抗革兰阳性菌药物治疗。

  • 标签: 万古霉素 蒙特卡罗模拟 肾功能亢进 目标获得概率 累积反应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适用脑转移瘤术中放疗的施照器并评估其剂量学特征。方法施照器设计首先通过模拟计算电子束经过一系列不同厚度散射箔后的散射角和剂量率,确定散射箔厚度;其次,建立散射箔位于不同高度的位置评估模型,通过计算模型表面平均能量方差,确定散射箔位置;最后,建立调节层几何结构特征与施照器表面剂量之间的关系,确定调制器的内表面特征。使用蒙特卡罗(MC)EGSnrc/BEAMnrc和EGS4/DOSXYZ程序完成Mobetron加速器、位置评估模型、调节层、施照器建模和剂量学分析。结果半球囊状施照器的限光筒直径为2.5 cm、筒壁厚0.5 cm,材料为0.2 cm厚水等效材料加0.3 cm厚不锈钢;散射箔厚度0.14 cm,材料为金属钨,位置高度为0.5 cm;调制器为月牙形,材料为水等效材料。该施照器能够使Mobetron 12 MeV的电子束产生半球面剂量分布,剂量率为160 cGy/min,治疗深度为0.85 cm。结论采用MC模拟设计的适用于高能电子束的半球囊状施照器,能产生半球面剂量分布。

  • 标签: 半球囊状施照器 电子束术中放疗 脑转移瘤
  • 简介:摘要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已获批用于心房颤动脑卒中和静脉血栓防治,相较于维生素K拮抗剂,疗效相当或更优,安全性更优,致命性出血的发生率更低。然而,应用NOACs仍可能发生严重的出血事件及其他紧急情况。因此,NOACs特异性逆转剂对于抗凝患者紧急情况下处理至关重要。依赛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片段,是比加群的特异性逆转剂,可强效、快速、持续地逆转达比加群的抗凝活性。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获批并应用于临床。同时,众多权威指南和专家共识已将依赛珠单抗纳入接受比加群治疗患者的临床管理路径。依赛珠单抗可应用于以下特定情况:①急诊外科手术/紧急操作;②危及生命或无法控制的出血。依赛珠单抗推荐的使用剂量为5 g (2.5 g/次×2次),可通过2次连续静脉输注(每次输注时间为5~10 min,2次间隔不超过15 min);或采用1次5 g静脉快速注射给药,以逆转达比加群的抗凝效应。本共识旨在指导依赛珠单抗在临床的合理使用,以期为接受比加群治疗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快速逆转抗凝效应提供指导。

  • 标签: 出血 依达赛珠单抗 达比加群 特异性逆转剂 急诊外科手术 紧急操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席卷全球,疫情结束前,其病死率的估计受现有确诊病例和发病到死亡时间分布的影响,且结论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年龄别病死率进行估计。方法收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CDC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数据信息,采用Gamma分布拟合发病到死亡时间分布规律,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估计年龄别病死率。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到死亡时间M=13.77(P25~P75:9.03~21.02)d,总病死率为4.1%(95%CI:3.7%~4.4%),0~、10~、20~、30~、40~、50~、60~、70~和≥80岁组病死率分别为0.1%、0.4%、0.4%、0.4%、0.8%、2.3%、6.4%、14.0%和25.8%。结论校正删失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适用于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期间的病死率估计,尽早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死率有助于疫情的防控。

  • 标签: 病死率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莫非尼可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及抑郁症,但目前国内外鲜有莫非尼可引起精神障碍的报道。我们报道1例大剂量混合使用莫非尼及阿莫非尼后出现精神障碍,期望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 标签: 精神障碍 阿莫达非尼 莫达非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分离西射盾子囊霉菌的生物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数据,为实验室的准确鉴定及临床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9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中山市三乡医院分离到的西射盾子囊霉菌47株,观察并记录其在沙氏平板及科马嘉显色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和镜下形态。从NCBI数据库下载西射盾子囊霉菌及临床常见念珠菌的ITS序列,获取的序列通过MEGA 7.0.26采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进化树,对西射盾子囊霉菌与临床念珠菌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所有的菌株使用法国梅埃公司的VITEK 2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采用法国梅埃公司ATB-FUNG3真菌药敏检测试剂条检测其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西射盾子囊霉菌落干燥、白色、镶嵌生长;在科马嘉显色培养基呈现蓝色。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西射盾子囊霉与酿酒酵母菌的亲缘关系较近。药敏结果显示菌株对于氟康唑具有较高的MIC,耐药率为70.2%;对于5-氟胞嘧啶的MIC分布范围为MIC50为4.0 μg/ml,MIC90为≥32.0 μg/ml;两性霉素B的MIC50为0.5 μg/ml,MIC90为1.0 μg/ml;伊曲康唑的MIC50为0.25 μg/ml,MIC90为1.0 μg/ml;伏立康唑的MIC50为0.5 μg/ml,MIC90为1.0 μg/ml。结论西射盾子囊霉菌对于抗真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微生物实验室应重视真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实验,以便临床医生尽早、准确、合理的选用抗生素。医院感染管理科需要加强该菌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 标签: 西弗射盾子囊霉菌 药物敏感性 生物学特征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格列净这种抑制剂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与改进。方法:原料主要选择 1-氯 -2-(4-乙氧基苄基) -4-碘苯和 2, 3, 4, 6-四乙酰氧基 -a-D-溴代吡喃葡萄糖,进行交换格式处理,催化乙酰基与偶联以形成脱除反应,获取格列净。结果:计算整体回收率是 50%。结论:根据改进合成工艺的试验结果可知,经过改进,合成格列净所形成的废料量缩减,反应条件也变得更加温和,由此可知改进工艺试验取得成功。

  • 标签: 达格列净 合成工艺 改进试验
  • 简介:摘要周期性发热-阿他口炎-咽炎-淋巴结炎(periodic fever,aphthous stomatitis,pharyngitis and adenitis,PFAPA)综合征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复合病因和异质遗传的自身炎症性疾病,是儿童周期性发热最常见的原因。迄今为止,已经探究了许多可能的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免疫机制和遗传易患性,但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同时由于缺乏规范的诊疗标准,致使许多患儿接受了不必要的检查及不合理的治疗。该文旨在从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详细分析PFAPA综合征,以期制定更具体的诊断标准及更规范的治疗方案,使PFAPA综合征患儿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并接受合理的治疗。

  • 标签: PFAPA综合征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临床中采取依拉奉治疗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9年 6月,结束时间为 2020年 6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 88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差异来开展分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的患者划分为常规组,采取依拉奉治疗的患者划分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 S-100β与 NSE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 S-100β与 NSE水平均要优于常规组, 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临床中采取合适的依拉奉治疗,能够增强治疗预后效果。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依达拉奉 常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菲林治疗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1-2019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儿童中枢性性早熟患儿200例。结果:中枢性性早熟儿童在使用菲林治疗后的性激素水平、生长指标等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菲林用于治疗中枢性性早熟能够有效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以及性激素的分泌,延缓骨龄并控制性征的异常发育,疗效显著,但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护菲林可能引起的安全性问题,治疗方案宜个体化。

  • 标签: 达菲林 儿童 中枢性性早熟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上升,新型口服抗凝药对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新型口服抗凝药包括凝血因子Ⅹ a抑制剂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前者主要为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和贝曲沙班,后者代表药物为比加群酯,比加群酯在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过程中具有无需频繁调整剂量、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出血率低等优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比加群酯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规范化使用比加群酯提供参考。

  • 标签: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达比加群酯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依拉奉药物来进行护理治疗。 方法 :本院主要通过对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 7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医护人员对这 7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 38 例。医护人员通过对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的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护理治疗,而对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 依拉奉药物进行护理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来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结果: 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明显的看出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P<0.05 )。另外,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没有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医护人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拉奉药物进行护理治疗,具有明显效果,并且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过敏现象,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奈铂致肺癌患者发生骨髓抑制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接受以奈铂为基础方案化疗的中晚期肺癌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性别、年龄(<60岁或≥60岁)、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P)1A313G基因型(AA型或AG型)、病理分型(非小细胞肺癌或小细胞肺癌)、是否有吸烟史、是否合并肝损伤和是否合并肾损伤各分为2组,比较其骨髓抑制发生率和不同程度、不同表现骨髓抑制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奈铂致骨髓抑制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46例,男性34例,女性12例。46例患者中30例在应用奈铂后出现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总发生率为65.2%,其中Ⅰ~Ⅱ度者20例(43.5%),Ⅲ~Ⅳ度者10例(2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奈铂后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3/5)高于非小细胞肺癌(17.1%)(P<0.05)。男性肺癌患者应用奈铂后白细胞减少总体发生率高于女性(58.8%比25.0%,P=0.04);吸烟患者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总体发生率高于既往无吸烟史者(68.0%比28.6%, P=0.01; 64.0%比33.3%, P=0.04);小细胞肺癌患者血小板减少总体发生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5比9.8%,P<0.01)。吸烟与不吸烟肺癌患者应用奈铂后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不同病理分型不同程度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奈铂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较高(OR=25.00, 95%CI:2.20~284.61, P=0.01);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型中小细胞肺癌是发生重度骨髓抑制、重度白细胞减少、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OR=13.20, 95%CI:-4.67~0.49, P=0.02; OR=22.20, 95%CI:-5.37~0.83, P=0.01; OR=19.49, 95%CI:-5.11~0.82, P=0.01; OR=13.87, 95%CI:-4.89~0.38, P=0.02)。结论病理分型为小细胞肺癌是患者服用奈铂后发生重度骨髓抑制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吸烟史的男性肺癌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概率更高。

  • 标签: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铂化合物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 通过此研究初步建立朵热克科玛得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用于指导此述技术在维吾尔医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疗效,为维吾尔医的诊疗操作规范最终形成行业标准提供了方法学的探索与研究基础。

  • 标签: 维吾尔医 朵热里克科玛得 技术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