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封闭开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取封闭,对照组采取开放,观察患者前后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标签:
  • 简介:基于中药化学在中药学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中药化学开放实践教学的内涵、模式和现实意义,打破以往中药化学实验室封闭之常规,实现资源共享,完成中药学人才培养之任务。

  • 标签: 中药化学 开放式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
  • 简介:摘要伴随着医学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在继承一些传统的好的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密闭管的使用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对126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密闭法。时,将管末端连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吸引管,开通负压开关,将管轻轻送入气道,每次后通过管上的冲洗管将管冲洗干净,抽回管,分离吸引管,将保护帽套上管末端,以防止污染。结果对机械通气患者选择密闭术,及时观察病情,评估效果,加强管理,可以维持机械通气的有效性,减少各种并发症。结论使用密闭法不良反应少,患者痛苦减轻;噪音轻微,有利于保持ICU环境安静;节约操作时间,增加工作效率;不中止呼吸机送气,防止肺不张及低氧血症的发生;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提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机械通气 应用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中应用冲管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危重患者中选取5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冲管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或其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观察组患者或患者家属满意率为92.00%,同对照组68.00%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在对行气管插管危重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应用冲管,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危重患者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冲吸式吸痰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法联合机械振动排法在ICU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ICU收治的67例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采用人工排及密闭,观察组给予振动排法及密闭,比较2组的气道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排量多于对照组,次数均少于对照组,痂形成、液喷出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法联合密闭能够提高ICU患者呼吸道护理效果,减少VAP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密闭式吸痰法 振动排痰法 呼吸道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雾化后机械排联合护理治疗1~6月婴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法,将开展此项技术之前两年1~6月痊愈出院患儿的作为参照组;开展此项技术两年来1~6月痊愈出院患儿的数据作为治疗组,参照组仅给予雾化吸入和人工扣击拍背,治疗组在雾化吸入后加用机械排联合护理。结果治疗组在平均住院日、咳嗽减轻、液减少和喘息缓解时间上明显缩短。结论雾化后机械排联合护理治疗1~6月婴儿肺炎的效果优于一般的雾化吸入,值得推广。

  • 标签: 雾化后 机械排痰 联合吸痰护理 1-6月婴儿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开放病房管理存在的安全问题现状,提出护理安全管理内容及措施,通过护理安全管理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病房的安全管理及病人的安全管理,做好患者入院护理风险评估管理;加强精神科“四防”的预防管理;跌倒、坠床的管理及预防,家属的管理及告知制度;重视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安全管理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责任心和慎独精神不断增强;也增强了家属的责任心及防范意识,护理缺陷和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科 开放式病房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唇裂继发鼻畸形整形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唇腭裂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开放唇裂继发鼻畸形整形患者围术期精心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开放式唇裂 鼻畸形整形 围术期精心护理
  • 简介:摘要开放模式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应用需要创新观念,建立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开放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的协调创新。教师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根据学生特点强化教学内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 标签: 开放式模式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对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体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通过一系列护理后,病情均得到显著的好转,没有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相继出院。结论在建立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其护理工作很重要,要综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做好前的相关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做好后的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切实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重症患者 人工气道 吸痰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开放沐浴与抚触在新生儿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新生儿一共有21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对新生儿给予开放沐浴与抚触,对照组对新生儿采取封闭沐浴与抚触,对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产妇对服务态度、安全意识以及告知注意事项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妇对关爱新生儿、基础护理以及工作能力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取开放沐浴与抚触,可以提高产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使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开放式沐浴 抚触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后护理方法减少小儿口鼻腔损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0例进行口鼻腔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改进组和传统组(各540例),传统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改进组采用改进后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损伤发生率。结果前,改进组和传统组分别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8.89%,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改进组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为20.37%,对照组为57.78%,改进组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改进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89%,传统组为82.2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口鼻腔患儿应用改进后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气道黏膜损伤提高效果。

  • 标签: 护理方法 口鼻腔吸痰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麻醉医生进行操作规范性评估,观察操作结果,并以此提出干预措施,以提高操作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市6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麻醉医师共96名,进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和现场操作评估,注意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问卷调查各项结果均高于平均分(1.50),而现场操作评估平均得分为71±16.73分,13人出现后并发症,其中以呼吸道黏膜损伤及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结论加强麻醉医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操作能力,完善监督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够保障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麻醉医生 吸痰操作 规范性评估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胸外科开胸术后引起的肺不张,肺部感染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必要时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肺不张,预防肺部感染,同时纤支镜也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术后恢复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