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真实世界数据研究证据作为评价药物和医疗器械(药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国内外监管机构和学者的关注,已成为支持药械研发与审评的关键证据来源。本文在真实世界数据的前期实际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监管机构所发布的指导原则/技术规范和学术研究成果,系统探讨了真实世界数据体系的构建流程和模式探索。以期为特许药械产生满足监管要求的临床评价证据提供参考,而且为研究者、申办方及监管部门顺利开展真实世界数据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真实世界数据体系 特许医疗 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连续康复护理模式在当前脑卒中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其能够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照。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到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医教协同模式背景下,通过改革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护士岗位胜任力,培养临床实践护士。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高职护理专业2020级1班和2班为实验组(200人),3班和4班为对照组(200人)。实验组采用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应用能力。结果  在考试成绩中,实验组的理论成绩(88.49±3.63)和实操成绩(90.39±3.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81.62±3.28)和实操成绩(86.30±2.5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教协同 高职院校 护理 人才培养 模式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以肝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生命末期的生命质量为切入点,构建肝癌晚期患者生命末期姑息护理模式,并评价姑息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99例肝癌晚期患者,基于一般系统理论、人性照护理论、舒适护理理论、需求理论为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进行肝癌晚期患者生命末期姑息护理模式构建。该模式的设计和构建遵循必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参与肝癌晚期患者生命末期姑息护理的团队主要是多部门共同护理,包括管床医生、管床护士、家属、护工和志愿者等。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姑息护理组。密切关注患者的腹胀症状,在进行姑息护理的同时,记录病情并统计患者腹胀情况。姑息护理的过程中,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病率和发病后的病情改善情况。采用数字评分法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护士根据患者描述的疼痛程度,分别进行评估打分。每天及时测量患者体温,记录发热情况,并统计姑息护理模式下患者体温改善情况。结果姑息护理组腹胀患者比例低于常规护理组,腹胀发生的患者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两组改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姑息护理组肝性脑病发病率低于常规护理组,肝性脑病发病患者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改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姑息护理模式能够缓解肝癌晚期患者的腹胀症状,控制患者的身体疼痛问题,降低了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减少了发热患者比例,并显著改善了肝癌晚期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姑息护理模式 肝癌晚期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日间手术服务可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周期,并促使现阶段的医疗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促使患者及早康复。本文从日间手术患者延伸服务模式发展背景入手,深入开展分析,探索其模式构建策略,创新延续护理理念,以促使我国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日间手术 延续性护理 服务模式 构建
  • 简介:摘要:后勤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影响着医院全局。现代医院后勤管理涉及的内容和范围非常广,如何构建科学的医院后勤管理体制模式是医院运营中一直思考的问题,故本文针对现代医院后勤管理体制模式构建进行分析,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现代医院 后勤管理 管理体制 思路
  • 简介:摘要:伴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开始使用便捷、经济且高效的移动医疗手段。移动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相对来说卫生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或者患者行动不便的区域,让更多的患者可以享受到多样化的健康治疗。相比较传统医疗,移动医疗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尽可能地让患者得到应有的治疗。通过此种手段,能够让更多的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应该如何根据我国国情,移动医疗与健康管理相结合,从而提高健康管理水平。文章重点分析了以移动医疗为基础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实施策略,内涵全面普及、创建管理平台、开发移动医疗APP、可持续发展问题,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移动医疗 社区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智慧门诊背景下,帮助老年人实现智慧就医,提升其就医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某院探索构建"橙"心助老服务模式,并于2020年11月开始在门诊实施。该模式贯穿于老年患者就诊的全流程,通过对门诊自助设备进行适老化改造,成立老年人一站式诊疗中心优化就诊流程、设置老年人智慧门诊服务驿站,帮助其即时完成或逐步学习使用在手机和自助机上的相关操作,设立"橙"心助老学校,就疾病相关知识、信息化设备如何使用、就医流程等进行科普宣教,有效改善了老年患者的就诊体验,老年患者的候诊时间由实施前的(22.56±5.25)min缩短至实施后的(13.66±3.65)min,就诊整体满意度得分由3.63分提升至4.32分,满意率由78.00%提升至93.00%。可为改善智慧医疗背景下老年患者就医体验提供一定借鉴。

  • 标签: 卫生服务管理 老年患者 智慧门诊 助老服务 就医体验
  • 简介:摘要:本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进行了论述,总结了高职医药教育中融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分析了目前高职医药专业的教学现状,希望起到参考价值。

  • 标签: 高职医药 混合式教学 应用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脊柱骨折术后护理模式,探讨TPB护理模式构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这一年中,于我院行脊柱骨折手术的患者,将42例纳入此次研究范围,按照患者手术的时间顺序对其分组,分为21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模式为主,以及2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TPB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护理的实际情况展开具体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于脊柱骨折术后病人的临床护理,构建TPB护理模式的效果理想,利于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加快其脊柱功能的康复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柱骨折 术后护理 TPB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昆山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疫情防控中承担了重要的职责。同时,医院总务处后勤保障工作也受到

  • 标签: 后勤医疗物资保障 平急转换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情景感知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探讨进行阐述说明。在信息环境全面发展下,作为实际信息资源的载体,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模式以及载体都应当全面创新。现阶段,我国互联网技术已经变得成熟,且在各个方面得到了综合性的运用,由此作为支撑,保证更好实现智慧图书馆的构建

  • 标签: 情境感知 智慧图书馆 服务形式
  • 简介:【摘要】 目的 构建三级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模式,以推进护理带教改革。 方法 随机选取7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开放式问卷调查,并基于扎根理论方式,对搜集的资料进行质性归纳分析,从而形成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模式。 结果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模式主要包括加强带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创新临床护理带教方式、营造良好的带教环境、完善带教监督管理体系、对护生进行全程管理五个维度和各自的分维度。 结论 构建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模式科学、实用、内容较全面,可为国内三级医院护理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依据。

  • 标签: 临床护理 带教老师 有效教学行为 模式构建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是医院的重要人才,护理人员负责病人日常的身体检查,并辅助配合医生的治疗过程。临床的护理人员每天面对着大量的病人,拥有较高的工作量,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各方面素质要求都非常高。综合医院为了提升治疗效率和护理质量,针对护士采取营养护理分级培训的营养模式,旨在提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及护理专业技能,培养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增强他们与病人及病人家属之间的沟通。医闹事故的发生大多都是因为护理人员与家属之间的沟通不到位。而分级培训模式构建能有效降低医闹事故与医患矛盾,提升医院护理效率和质量。本文针对综合医院临床营养护理分级培训模式构建进行了探究,仅供参考。

  • 标签: 综合医院 临床护理 营养护理 分级培训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岗位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在护理人员培养模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共94名,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培训以及管理方式。研究组患者采取岗位分层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可知,采取岗位分层管理以及培训的研究组患者的急救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以及重症护理质量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更优。对于护理满意度的比较选取了在我院进行护理的患者共264例,结果发现研究组护理下的满意率为96.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67%。结论:对于护理人员实行临床护理岗位分层培训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护理岗位 分层培训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烧伤患者创面疼痛管理模式的验证。方法:选取我院烧伤科收治的烧伤患者7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采用基于循证的烧伤疼痛管理模式)。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在采用基于循证的烧伤疼痛管理模式后,其疼痛水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患者护理中,采用基于循证的烧伤疼痛管理模式可取的较佳效果,能有效改善其疼痛水平,减少PTSD、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烧伤 疼痛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在简要阐述我国药品广告审查监管现状的基础上,对现阶段药品广告审查监管依据及发布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提升我国药品广告审查监管力度的有效路径进行探究,以期帮助我国药品广告审查监管相关部门提升药品广告的审查监管能力水平,促进我国药品广告的规范化、健康化发展。

  • 标签: 药品广告 审查 监管
  • 简介:摘要临床诊断学是临床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衔接医学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的重要桥梁。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改革以往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本研究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现代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出"一体两翼三足四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科学教研室以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实践研究,结果显示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达到知识、能力、素养3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可供其他教学团队参考借鉴。

  • 标签: 临床医学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临床诊断学 课程思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口腔门诊的构建与实践中,无缝隙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口腔门诊自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以患者是否采用无缝隙延伸护理服务模式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样本均40例。80例患者包括男性与女性分别48例、32例,且所有参与者均经相关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患者存在口腔疾病。同时80例患者均没有精神障碍者、意识障碍者,亦无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恶性肿瘤者、脑血管疾病者。且所有参与者均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的40例患者采用无缝隙延伸护理服务模式。随之对比两组护理时间、患者失约率、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1)经统计对比,护理时间实验组均长于对照组,而患者失约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2)经护理后,采用本院自制的工具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其中护务态度、健康教育、护理技术、生活指导等方面评分相比,实验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3)在经过护理之后,通过自制工具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发现患者在口腔清洁、口腔自护、疾病了解程度、饮食方式、并发症预防等中其自身的健康知识总评分均有效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且实验组以上指标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口腔门诊的构建与实践中,为了提升口腔门诊患者的自我护理效果与疾病控制情况,特采用了无缝隙延伸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还对延长护理时间、减少患者失约率、提高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无缝隙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开展,还可以提高口腔门诊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后续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门诊 无缝隙延伸护理服务模式 护理时间 患者失约率 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 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重症COPD患者2种通气模式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ICU收治的38例重症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利用面罩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研究组患者采用人工气道A/C通气模式,对比不同通气模式对重症COPD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PaC02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Pa02、pH值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PEC02变化值高于对照组,VD/V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文介绍的两种通气模式治疗方法均有效,但在使用中需要根据医疗条件进行科学选择,才能发挥出其真正效果。

  • 标签: 重症COPD患者 面罩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人工气道A/C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