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桔梗种子的最适发芽条件及储藏条件。方法利用不同光照时长、不同发芽温度、不同试剂的浓度梯度、不同发芽床、不同储存温度等处理,对桔梗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结果在25℃、12h光照条件下桔梗种子发芽率最高,为90.83%;赤霉素能显著促进桔梗种子萌发,200mg/L为最佳浸种浓度,高浓度的高锰酸钾、聚乙二醇均不同程度的抑制桔梗种子的萌发,细胞分裂素起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发芽床对桔梗种子萌发影响显著;-20℃储存桔梗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94.44%。结论桔梗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为25℃、12h光照条件下用滤纸培养;最佳试剂为200mg/L的赤霉素;最适储存温度为-20℃。

  • 标签: 桔梗种子 萌发 储藏条件 发芽率
  • 简介: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促进城乡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广东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任务的必然要求。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关键在人才,为了有效缓解制约广东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2005年,“卫生人才智力扶持山区计划”实施,每年从省属、高等医学院校及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三级甲等医院选派约30名卫生专业技术骨干分别到全省51个山区县医疗卫生机构挂职副院长,为培养山区县的卫生专业技术骨干及提高卫生管理水平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 标签: 农村卫生 卫生人才 医学院校 专业技术骨干 医疗服务水平 基层卫生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提高股骨头坏死的预防、早期筛查及诊断水平。方法以2012年6月至20l5年1月秦皇岛北部山区9.3万名常住人口为对象,以村集体为单位进行股骨头坏死相关知识宣讲,对具有髋部疼痛不适人员行髋关节正位及蛙位X线片,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者采用MR检查进行确诊,确诊患者进行统一发放问卷,填写调查表。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生活情况、工作性质等危险因素及诊断、治疗情况。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期间共确诊股骨头坏死患者95例,男性71例,女性24例,总发病率为10/万。股骨头坏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45-55岁,其中具有大量长期饮酒者44例,占患病总人数46%。按工作性质统计发病率的结果为长期重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22例,占比为23%,不明原因者29例,占总人数的30%。结论秦皇岛北部山区股骨头坏死男女为2.961;发病年龄集中于45-55岁。酒精摄入是诱发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此股骨头坏死临床流行病学及相关研究分析,将对更好的认识我市山区股骨头坏死发病情况疾病因研究,对股骨头坏死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相关因素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昆明市西山区2008―2013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梅毒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3年昆明市西山区梅毒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3年西山区共报告梅毒1190例,以隐性梅毒为主(923例,占77.56%),年均发病率为28.69/10万。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街道分别为福海街道250例、金碧街道186例、前卫街道162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1.01%、15.63%、13.61%。男性541例,女性649例,男女性别比为1∶1.20。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其中以20~39岁年龄组发病数较多,共报告458例,占病例总数的38.49%。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职业分别为离退休人员363例、家务及待业276例、农民104例、商业服务77例、工人69例,合计占病例总数的74.71%。结论昆明市西山区2008―2013年梅毒流行存在明显的人群和地区差异,防治形势严峻。应针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加大干预力度,以期有效控制西山区梅毒的高发态势。

  • 标签: 梅毒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了解2014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特征。方法使用SPSS17.0与Excel2007软件对2014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法定传染病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应用率和构成比对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2014年石景山区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761.77/10万,较2011-2013年平均值上升6.12%;报告死亡率为0.01‰,较2011-2013年平均值下降23.89%。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痢疾、肺结核和流行性感冒。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18倍。0~5岁、5~10岁和85岁以上组报告发病率较高。散居儿童、幼托儿童、离退人员、干部职员和学生占全部病例数的81.51%。2014年石景山区肠道传染病的发病高峰出现在5-7月,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高峰出现在11-12月、1月以及4-5月。按传播途经分析,肠道传染病占全部病例数的81.80%,然后依次为呼吸道传染病(12.85%)、经血及性传播传染病(5.29%)和动物源性及虫媒传染病(0.23%)。结论在法定报告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是石景山区的防控重点,10岁以下是防控重点人群,5-7月是肠道传染病的防控重点时间段,11月-次年1月以及4-5月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重点时间段。多种人为因素可能使得传染病发病率出现假性波动,需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 标签: 法定传染病 发病率 死亡率
  • 简介:"十二五"期间,金山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围绕"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核心理念,坚持"预为安纲、防为纵纲、业为己纲"的工作原则,以"深化医改"为主线,"落实传染病防控、深入慢性病管理、提升突发应急处置、加强疾病健康宣教"为重点,按照"四化一满意"(全程化、精细化、高效化、绩效化和群众满意)工作要求,

  • 标签: 传染病防控 慢性病管理 上海市金山区 全程化 公共卫生 疫苗接种率
  • 简介:目的了解肇庆市山区农村小学生基本的营养状况,评价营养包营养干预10个月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肇庆市山区农村一至五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设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学生每天补充1包营养包并进行营养宣教,对照组仅进行宣教,在干预开始前和干预10个月后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指尖血血红蛋白检测,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纳入1190名一至五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基线调查和终期调查人均有1188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其中干预组852人、对照组336人。1145名学生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其中干预组812人、对照组333人。基线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营养不良率为47.39%(563/1188),贫血患病率为37.82%(433/1145)。营养干预10个月后结果表明,干预组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5.68%(304/852),贫血患病率为18.97%(154/852),对照组学生营养不良率为52.98%(178/336),贫血患病率为25.83%(86/333),干预组干预前后营养不良率和贫血患病率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营养不良率和贫血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肇庆市山区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给山区农村小学生补充营养包1O个月后可以降低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和贫血患病率。

  • 标签: 营养状况 干预性研究 学生
  • 简介:目的掌握山区重点中学学生身体健康体质状况。方法收集2012-2014年龙岩市山区某重点中学学生的健康体检数据,并使用福建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判定学生营养状况。结果2012-2014年龙岩市山区某重点中学学生体检营养不良率逐年降低,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率、肥胖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龋患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视力不良率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且高年级组显著高于低年级组。结论本市区中学生龋齿患病率有较大改善,但是视力不良以及营养不良问题显著,超重、肥胖等营养过剩问题不容忽视。

  • 标签: 营养不良 肥胖 龋齿 视力不良
  • 简介:睡眠障碍除了不良的睡眠感受,还伴随各种不适症状影响生活。睡眠环境(房屋、床铺、被褥、枕头等)也影响睡眠,适宜的睡眠环境是良好睡眠的重要条件,不良的睡眠环境可以导致或者加重睡眠障碍。笔者通过在北京房山区农村调查睡眠环境(房屋、床铺、被褥、枕头等)与睡眠及睡眠障碍的关系,以及常见症状与睡眠障碍的关系进行调查,以期探讨农村睡眠环境与睡眠及睡眠障碍的关系及症状特点。

  • 标签: 睡眠环境 农村社区 调查研究
  • 简介:目的综合评价北京市房山区2011—2015年碘缺乏病(Iodinedeficiencydisorders,IDD)防治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TOPSIS法从碘盐覆盖率、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儿童尿碘适宜值百分比、孕妇尿碘适宜值百分比、育龄妇女尿碘适宜值百分比5个指标对房山区2011—2015年碘缺乏病监测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通过TOPSIS法评价,房山区碘缺乏病监测结果2015年最优,与实际情况相符。结论TOPSIS法综合评价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房山区碘缺乏病监测情况,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标签: TOPSIS法 碘缺乏病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汉中市40岁以上中老年脑卒中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性,为该地区制定中老年脑卒中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整群抽取2乡镇,开展普查,并对脑卒中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体育活动少、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吸烟、脑卒中家族史、心脏病等均与脑卒中相关(P<0.001);脑卒中家族史、肥胖、高血压、体育活动少、年龄、性别的OR值分别为7.177、4.389、3.647、2.041、1.342、0.565;结论脑卒中家族史为本地区最严重的脑卒中影响因素;肥胖、高血压、体育活动少为中老年人脑卒的可控影响因素,是本地区脑卒中防治工作干预重点。

  • 标签: 脑卒中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1]。2014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2778861例[2],是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法定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婴幼儿普遍易感,在世界各地引起小范围的暴发和流行[3-4],

  • 标签: 聚集性 幼托机构 疫情分析 报告病例数 肠道病毒 托幼机构
  • 简介:目的为了解上海市宝山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状况服务能力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健康教育发展有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以2014年上海市宝山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为对象,收集2014年宝山区17个街道社区预防保健科健康教育条线提供的年度健康教育资料,所提供的资料包括开展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接受培训人次数、各种主题宣教受教育人次数、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分数、自制健康教育资料份数、工作经费投入等5方面数据,并用秩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排序。结果根据Ci值确定排序,结果显示O社区的Ci值最大为0.534,排名第一;Q社区的Ci值为0.474,排名第二;A社区的Ci为0.429,排名第三。其中N社区Ci值为0.151,D社区Ci值为0.142,H社区Ci值0.096。分别排名为倒数3位。结论区县考核可以增加工作量考核比重,能把工作量指标也纳入考核体系中,这样更能够综合对社区的考核,卫生行政部门也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 标签: TOPSIS法 健康教育 综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崂山区户籍老年人肺炎球菌性疾病及疫苗知识、行为状况,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项目提供参考依据,比较项目实施前后肺炎球菌性疾病及肺炎疫苗知识的知晓率。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辖区内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各抽取100名60岁以上75岁以下的老年人,采用自主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共调查500人。结果项目实施前老年人未接种过肺炎疫苗的原因以“不知道有疫苗可以预防肺炎”和“自己健康,患肺炎的可能性小”为主,老年人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多为电视/互联网、健康讲座,喜欢的疫苗接种场所多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业机构到社区(村庄);项目实施后肺炎球菌性疾病及肺炎疫苗知识的知晓率大幅提高。结论项目实施时采取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接种点方便社区居民就近接种;项目实施后老年人肺炎球菌性疾病及肺炎疫苗知识的知晓率大幅提高。

  • 标签: 老年人 肺炎 肺炎疫苗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积极探讨桂西山区地区单身离家务工三个月以上农村女性HIV/AIDS感染及感染后对医疗服务需求状况,为该地区艾滋病的防控及提供医疗服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桂西山区地区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县级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体检和孕产妇筛查确诊并具有农村户籍女性,且有单身外出打工三个月以上的艾滋病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感染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单身外出打工农村女性艾滋病的感染状况,及感染两周后自愿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或年住院治疗情况;结果在单身外出农村女性HIV/AIDS感染421例中,外出打工年限、经济来源与艾滋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年龄、门诊就诊发现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身外出农村女性HIV/AIDS感染率逐年增高,感染率与外出打工年限、家庭经济来源途径有关,感染后自愿到医院艾滋病免费治疗点接受治疗及年住院情况与家庭年总收入、经济来源有关。

  • 标签: 农村单身外出打工女性 艾滋病 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