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煤工尘肺临床特征分类,以指导各类煤工尘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法于2018年3月至5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住院的煤工尘肺患者121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各期别煤工尘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划分临床变量,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从其16个临床变量中[年龄、抽烟指数、井下接尘作业年限、尘肺分期、工种、家族史、主要症状、次要症状、症状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影像学表现、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1秒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 pred)、呼吸衰竭合并症、肺心病合并症]提取出2个主成分、8个相关变量,根据"立方聚类条件"值(cubic clustering condition value,CCC值)将煤工尘肺患者分为3型,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分析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总结其临床资料特征。结果3型煤工尘肺患者中1型病例73例(占60.3%),以中年为主,肺功能损害小,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表现单一,壹、贰期尘肺为主;2型病例18例(占14.9%),以中老年为主,肺功能损害多以弥散功能下降为主,临床症状较重,影像学表现复杂,壹、贰、叁期尘肺均有;3型病例30例(占24.8%),以中老年为主,肺功能损害多(通气、弥散功能均下降),临床症状严重,影像学表现复杂,以贰、叁期尘肺为主。结论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根据临床特征将煤工尘肺患者分为3型,根据不同分型制定治疗方案在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标签: 煤工尘肺 临床 表型
  • 简介:摘要尘肺病是我国常见的职业病,多见于职业粉尘暴露的人群,但目前发现其也可发生于长期环境粉尘接触的居民,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结果是尘肺病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要点。本文报道1例无明确职业暴露史的尘肺患者,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

  • 标签: 尘肺病 职业病 结节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其他疾病误诊为尘肺病的情况,为提高尘肺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尘肺、误诊、肺结核、肺泡微石症、结节病为关键词,检索1989年1月至2018年12月国内发表的有关其他疾病误诊为尘肺病的文献报道,共筛选文献34篇,对入选文献通篇阅读后提取病例报告时间、性别、病例误诊医疗机构、误诊疾病、确诊医疗机构、确诊疾病、确诊依据、误诊人数、误诊原因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其他疾病误诊为尘肺病的病例共计118例,以肺结核(43例,36.44%)、铁末肺沉着病(18例,15.25%)和结节病(17例,14.41%)居多;误诊原因位居前3位的是对疾病认识不足(94例,79.66%)、胸片质量差(45例,38.14%)、缺少鉴别诊断(23例,19.49%);动态观察+合格胸片是纠正诊断的主要手段(49例, 41.53%),其次为综合检查+有效治疗(32例,27.12%)。结论肺结核是其他疾病误诊为尘肺病的主要病种,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疾病认识不足,动态观察及合格胸片能提高尘肺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误诊 尘肺 肺结核 铁末肺沉着病 结节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湖南省尘肺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流感和肺炎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尘肺患者疫苗接种规划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2019年5月住院并完成出院后1年随访的尘肺患者为调查对象,回顾性收集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保类型、住院次数、吸烟状态、是否合并慢阻肺等资料。随访其出院后近1年收入,共同居住人数,流感、肺炎疫苗接种情况以及影响接种决策的主要原因。对影响疫苗接种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接种者和未接种者的获知途径和未接种原因进行占比分析。结果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共474例,其中合并慢阻肺96例(20.3%);尘肺病患者的流感、肺炎疫苗知晓率为13.1%(62/474),1年内疫苗接种率为7.6%(36/474);尘肺合并慢阻肺患者1年内疫苗接种率为8.3%(8/96)。接种疫苗的正相关因素有多次住院、≥3人居住及合并慢阻肺,OR(95% CI)值分别为10.49(2.39~46.08)、5.17(1.08~24.72)和2.59(1.11~6.07)。疫苗接种获知途径主要为医生推荐(86.1%)。结论湖南省尘肺尘肺合并慢阻肺患者流感、肺炎疫苗接种率低;医生宣教为患者获知的主要途径,需加强尘肺科医生及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疫苗接种率。

  • 标签: 尘肺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流感疫苗 肺炎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尘肺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收治的 33例尘肺患者视为对照组,采用药物药物进行治疗,另取同一时期、同一疾病的 36例患者视为实验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收治疗,治疗后比较治疗疗效。结果:①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②治疗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 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较无差异 P> 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 1秒用力呼气统计与用力肺活量比较存在差异 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尘肺效果较为理想,可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雾化吸入 尘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矿业集团煤工尘肺所造成的健康寿命损失和经济损失,为尘肺病防治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3至10月,选择某矿业集团1972-2013年入矿且已被诊断为煤工尘肺的劳动者,共1 262例。用分步模型法分别计算直接、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医疗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生活护理费、伙食补助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及交通费等;间接经济损失包括社会生产力损失、补充新职工培训费、陪护家属交通费、陪护家属社会生产力损失、停产和减产损失等。寿命表法计算煤工尘肺造成的社会生产力损失。结果1 262例煤工尘肺患者均为男性。尘肺壹期所占比例较大(95.40%,1 204/1 262),七级伤残所占比例较大(42.63%,538/1 262)。确诊年龄22.02~71.33岁,平均47.38岁。1 262例煤工尘肺患者总共造成9 068.54年健康寿命损失,其中残疾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YLD)占93.56%(8 484.69/9 068.54);煤工尘肺患者YLD 0.06~33.30年,人均损失6.70年。1 262例煤工尘肺患者的总经济损失为2 842 185 447.70元,人均2 252 127.93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占81.59%(2 318 990 168.46/2 842 185 447.70),是间接经济损失的4.42倍。人均直接经济损失中医疗费所占比例较大(50.04%,919510.84/1 837 551.64)。人均间接经济损失为414 576.29元,其中社会生产力损失232 908.95元(56.18%)。结论煤工尘肺的发生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生产力损失。

  • 标签: 尘肺 煤工尘肺 疾病负担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康复训练对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及肺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间收治的 95例尘肺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性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肺功能评分。结果 2个月的训练,呼吸困难、 6分钟耐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显著,患者 Borg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下降, 6分钟耐力评分明显提升,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P< 0.05。结论 对尘肺病患者实施科学的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状况,改善患者呼吸效果、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康复训练 尘肺病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工种煤工尘肺壹期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煤工尘肺壹期的347例患者资料。根据不同作业岗位将患者划分为采煤工、掘进工和混合工3类工种,分析不同工种患者的接尘工龄、开始接尘年龄、诊断年龄、潜伏期、X射线胸片小阴影形态及肺区分布。结果347例患者中采煤工216例(62.2%)、掘进工77例(22.2%)、混合工54例(15.6%)。采煤工、掘进工、混合工的接尘工龄分别为(14.5±7.0)、(16.3±8.2)、(19.0±8.8)年,不同工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患者的诊断年龄、开始接尘年龄和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煤工、掘进工、混合工X射线胸片表现为圆形小阴影者分别占50.9%(110/216)、96.1%(74/77)、96.3%(52/54)。48.1%(104/216)的采煤工和38.9%(21/54)的混合工X射线胸片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双中和双下4个肺区,48.1%(37/77)的掘进工小阴影分布范围为双下肺区;不同工种患者X射线胸片小阴影形态分布和肺区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工种煤工尘肺壹期患者的接尘工龄、X射线胸片小阴影形态和肺区分布范围存在差异。

  • 标签: 尘肺 煤工尘肺 工种 接尘工龄 X射线胸片 小阴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尘肺病目前是较为常见的职业病,在煤矿工人中发病率较高,治愈难度较大、病死率也较高,现阶段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主要卫生问题。尘肺病主要是由于工人长期处于恶劣的作业环境中,长时间吸入灰尘、粉尘,导致人体肺部出现组织纤维化病变,对人的机体产生严重影响。但是尘肺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本文主要从这一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尘肺病具体预防措施。通过提高防尘措施,同时提升工作人员对尘肺病的防护意识,有效降低尘肺病发生概率,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 标签: 尘肺病 防治工作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尘肺病临床试验注册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尘肺病临床研究特点和防治现状。方法于2018年12月,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日本临床试验注册网络体系(JPRN)等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ICTRP)认证的一级注册机构的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8年12月1日的所有尘肺病相关临床试验,分析注册临床试验的特征。结果共纳入尘肺病相关临床试验23个,中国和巴西注册数量分别为9、3个,美国临床试验中心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数量分别为10、5个。已经完成的尘肺病临床试验有14个,进展情况不详的有4个,正在进行的有5个。研究对象以矽肺为主10个,样本量小于50个的试验8个,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12个,干预措施为肺康复的5个,疗程为12个月的试验6个。结论尘肺病临床试验注册研究数较少,已经注册的临床研究结果公布的比例较低,部分临床研究状态不详。亟需加大尘肺病临床试验注册宣传力度,提高注册意识和研究设计强度,促进高质量临床试验发展。

  • 标签: 尘肺 临床实验,临床试验 国际临床试验注册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尘肺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对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350例尘肺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50例尘肺病并发气胸患者中,尘肺壹期22例(6.3%),贰期26例(7.4%),叁期302例(86.3%);168例为复发气胸,复发率高达48.0%;冬春季发病者232例,占66.3%;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部感染者分别占54.9%(192/350)和47.4%(166/350)。予以患者高流量氧疗等基础治疗的有效率为93.1%(217/233);予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有效率为86.0%(98/114)。结论自发性气胸是尘肺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复发率高,根据病情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案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尘肺 职业病 自发性气胸 临床特征 高流量氧疗 胸腔闭式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血浆中细胞外组蛋白与煤矿粉尘所致肺纤维化的关系及其对肺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探索细胞外组蛋白在煤工尘肺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2019年5月,选取2012至2015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科门诊就诊的220例煤矿粉尘接触者(包括煤矿接尘工人和煤工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小阴影密集度0、1、2、3级者分别61、65、56、3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量血浆中细胞外组蛋白H4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浓度。通过体外细胞试验研究煤工尘肺患者血浆和小牛胸腺组蛋白(CTHs)对肺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效果以及抗组蛋白抗体的拮抗作用。结果研究对象中,男性195例(88.6%,195/220),女性25例(11.4%,25/220),年龄(55.1±7.2)岁,接尘工龄(16.3±4.4)年。小阴影密集度分别为0、1、2、3级的煤矿粉尘接触者的血浆细胞外组蛋白H4浓度分别为(3.92±1.75)、(9.84±4.17)、(14.35±5.52)和(17.83±7.69)μg/m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煤矿粉尘接触者血浆中细胞外组蛋白H4浓度与PDGF浓度呈正相关性(r=0.769,P<0.01)。与正常血浆对照组相比,患者血浆组(272%±87%)、外源CTH组(283%±84%)的细胞增殖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血浆组相比,患者血浆+抗H4抗体组细胞增殖百分比明显下降(18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源CTH组相比,外源CTH+抗H4抗体组细胞增殖百分比明显下降(16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的细胞外组蛋白浓度与煤矿粉尘接触者的肺纤维化程度相关,细胞外组蛋白对肺成纤维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提示细胞外组蛋白可作为煤矿粉尘所致肺纤维化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 标签: 尘肺 煤工尘肺 细胞外组蛋白 炎症 肺纤维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 作者: 金凡力 张蓝熙 陈锴 田燕歌 李建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10
  • 出处:《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450046 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450046 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0046 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
  • 简介:摘要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职业性肺部疾病。巨噬细胞、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可通过释放大量转化生长因子-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等,细胞因子,如参与局部损伤、炎症反应及肺纤维化的形成等病理过程,现就细胞因子在尘肺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细胞因子 尘肺 机制 职业性 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