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神经导航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肿瘤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导航平均注册误差为(2.1±0.7)mm,病灶导航准确范围均控制在2mm以内,均一次找到病灶率100.00%,101例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全切率88.12%(89/101),未见导航相关并发症,所有症状均缓解或好转,高颅内压症状、癫痫均全部缓解,脑神经功能症状缓解率85.48%(53/62),语言、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缓解率75.00%(15/20)。结论神经导航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肿瘤疗效肯定。

  • 标签: 神经导航 显微手术 颅内肿瘤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肺癌精确放疗的具体方法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阅和总结近年来精确放疗误差与控制的相关文献报道,对其发展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癌 放射治疗 精确放疗 误差 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EnSite-Velocity指导下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PS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PSVT患者随机分组为X线导航组及EnSiteVelocity导航组各30例,分别进行电生理检查及RFCA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X射线量、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X线导航组相比,EnSiteVelocity导航组的患者在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X射线量时间显著降低(P〈0.01)。两组手术即刻成功率、随访3个月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SiteVelocity导航RFCA治疗PSVT是安全有效的,而且可减少X线透视时间。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导管射频消融 ENSITE VELOCIT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常规误差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9月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24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回顾分析患者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结果静脉血液抽血检验方式比末梢血液样本抽样方式的红、白细胞计数准确性低,但是在PLT(血小板)计数方面准确性较高;常温储存的血液样本比冷藏血液样本的红白细胞、PLT等计数方面准确性较低,但是无显著差异;取样后立即送检的白细胞计数准确性明显高于取样后4小时送检的血液样本,但PLT及血红蛋白计数准确性明显低于取样4小时后送检血液样本。结论应选用技术高、综合能力强的检验医师进行血常规检验,检验医师也应全面掌握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增强患者检验期间的质量控制工作,减少人为因素造成检验误差现象。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 常规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的误差问题。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采集其外周静脉血液标本,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检测时间以及不同抗凝剂浓度下,对这50份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含量。结果不同温度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中,白细胞含量和血小板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测时间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中,白细胞含量和血小板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抗凝剂浓度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中,红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时,血液标本保存温度不一致、检测时间不一致、抗凝剂浓度不合格均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在血常规检验时,应制定血液标本保存温度、检测时间及抗凝剂浓度的统一标准,并严格按照规范步骤进行操作。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 血液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航图对开胸患者术前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5年2月开胸手术患者共202例,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术前心理干预,不用导航图。而实验组除以上常规干预外采用导航图,通过术后患访谈者的舒适度、血压、心率变化、自我感觉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导航图使患者更能清楚地认识到手术的大致过程,术后将要经过的科室以及手术室、ICU的布局,同时了解各种仪器的功能、报警声音等,消除了患者的陌生感以及对手术的恐惧。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了患者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开胸术 心理干预 导航图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航下鼻窦异物取出、视神经减压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一例鼻窦异物合并视神经骨折患者行导航鼻内镜下鼻窦异物取出、视神经减压,并给予有效的围手术期配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严密的手术配合能有效保证鼻内镜鼻窦异物取出、视神经减压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鼻内镜 鼻窦异物 视神经减压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X线透视导航技术对创伤骨科而言非常重要。由于临床手术之前的骨折块和骨折移位方向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在手术当中将骨折块整复对位以后,才可以实施透视图像获取以及导航手术操作。X线透视导航技术的优势在于降低X线暴露的时间,同时可以将植入物准确放置,以及在手术当中测量评估其微创操作。随着硬件以及软件日益改进和发展,大部分需要在手术当中通过X线透视监督控制的手术操作如今均能够通过X线透视导航技术予以完成。X线透视导航技术随着不断发展,所以,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来评价这种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除此之外,X线透视导航系统在虚拟外科环境的培训以及评价当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不但为低年资外科医师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同时也会把产生设计外科技术资格客观评价系统的全新领域。

  • 标签: X线透视导航技术 创伤骨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医疗事业的检验技术也越来越高。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检验技术的发展,使得检验结果越来越准确,保障了诊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使得临床检验结果发生误差的机率缩小。但是在目前我国的临床检验结果还是受到多种原因的干扰,不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因素,都致使检验结果发生了误差,导致医生做出了错误的诊断,延误患者的治疗,对患者造成伤害。本文主要针对临床检验结果展开分析,论述了检验结果发生误差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有效的对策,期望能够为临床检验医学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临床检验 误差 原因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标本的误差因素对于血液生化检验的结果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间住院患者在血液生化的常规检验当中通过复检以后结果有很大误差的78例标本开展研究,并对于影响检查结果的原因提出预防与处理的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对于血液生化的检验结果最为主要的两大影响因素为标本采集与溶血。结论影响到患者血液检验的结果因素能够出现在检验室及临床的各环节当中,实行检验的人员需要积极的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掌控影响到检验结果的有关因素,避免结果出现误差,从而提升检验结果可靠性与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血液 标本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18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防范管理的实施情况,分为观察组(误差预防管理)96例和对照组(常规管理)84例,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发生原因及两组血常规检验误差的具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受检者在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方面的检验误差以及仪器使用误差和操作不当误差等发生率(5.2%<33.3%)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根据其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以降低血常规检验误差发生率,进而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食道癌放疗时的摆位误差。方法在传统食管癌患者放疗时利用定位线和治疗中心线摆位的基础上,在肚脐上方加一组参考摆位线。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50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160例,均采用传统的一组定位线和一组治疗中心线的方法进行摆位治疗。研究组患者190例,这些患者在一组定位线和一组治疗中心的基础上,定位时在患者肚脐上方多画一组参考摆位线。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时必须先对好定位线和摆位参考线后再对治疗中心线。分别选取这两组患者第六次治疗时的CBCT校准数据共350组进行对比。结果160例对照组,CBCT的校准数据均值(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X轴(左右方向)左边方向1.8mm±1.1mm,右边方向1.9mm±1.2mm;Y轴(腹背方向)腹部方向2.1mm±1.3mm,背部方向2.4mm±1.5mm;Z轴(头脚方向)朝头方向1.7mm±1.1mm,朝脚方向1.8mm±1.0mm。190例研究组,CBCT的校准数据均值分别为X轴(左右方向)左边方向1.2mm±0.9mm,右边方向1.3mm±0.9mm;Y轴(腹背方向)腹部方向2.3mm±1.4mm,背部方向2.3mm±1.5mm;Z轴(头脚方向)朝头方向1.5mm±1.1mm,朝脚方向1.5mm±1.1mm。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其中X轴方向的P<0.05,Y轴和Z轴的P>0.05。结论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对于食道癌患者,定位时在患者肚脐上方加一组参考摆位线的小改进能够增加患者体位的重复度,有效减少食道癌放疗时的摆位误差

  • 标签: 食道癌 放疗 摆位误差 CBCT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的误差问题。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外周静脉血液标本,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检测时间以及不同抗凝剂浓度下,对这50份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含量。结果不同温度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中,白细胞含量和血小板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测时间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中,白细胞含量和血小板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抗凝剂浓度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中,红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时,血液标本保存温度不一致、检测时间不一致、抗凝剂浓度不合格均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在血常规检验时,应制定血液标本保存温度、检测时间及抗凝剂浓度的统一标准,并严格按照规范步骤进行操作。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 血液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的误差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血常规检验的健康体检者100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抽取外周静脉血,总结检验误差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合理的措施处理。结果1000份样本中误差90份,误差原因主要有体检者自身因素、采集时间不合理、保存不恰当、抗凝剂浓度不合格、送检时间较长等。结论影响血常规检验误差的因素较多,应强化体检者血常规检验意识,规范工作人员技术,提高医务人员责任意识,以及制定合理的操作流程,严格务实。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学院检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方法2015年12月,医院住院部血液检验复检274例,复检与初检结果明显不一致,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重大误差产生的原因。结果检验前阶段153份占55.84%,检验中阶段占18.62%,检验后25.55%。结论肉眼可见的重大误差/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可分为检验前、检验时、检验后三个部分,任何一个环节差错都可能导致误差出现,应从室内、室外两个方面,从人、物、法、环四个角度,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液检验 误差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应对方法。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血液分析、生化分析过程中出现误差的45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控制对策。结果45份受检者的血液标本误差来源分布情况为因受检者自身因素致误差的25份,占55.6%;涉及血液标本的采集问题10份,占22.2%;血液标本的运送问题2份,占4.4%;血液标本的检验问题8份,占17.8%。其中,受检者的自身原因致误差的情况又包括饮食不当(未禁食或者禁食时间过短)、剧烈运动、用药干扰等,分别有10、8、7份,各占22.2%、17.8%、15.6%;血液标本采集中的问题包括血液标本采集时间不当、血液标本采集量不当、采血血管不当,各有6、2、2份,各占13.3%、4.4%、4.4%。血液标本运送中的问题包括标本送检时间延迟、标本运送中剧烈震荡,各1份,分别占2.2%。结论造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受检者自身原因、血液标本的采集、运送和检验中的操作不规范都有可能导致检验误差的发生,要总结影响因素,从血液标本采集到最终检验的全程入手,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程度,为受检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高有效依据。

  • 标签: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