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内容摘要: 1968年 WHO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作计划组织成立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药品安全监测体系已日臻成熟。借鉴国外先进的药品安全监测工作方法,对完善和健全尚处于初始阶段的我国药品安全监测体系具有很好的意义。

  • 标签: 国外 药品安全性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日间手术的安全。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儿童医院2001年1月至2019年12月集中收治管理模式下日间手术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出院后常规5次电话随访(随访过程中发现患儿出现异常情况或者并发症,增加随访次数,延长随访时间,直到患儿康复),通过分析术后并发症、病死率、非计划再手术、延迟出院、非计划再住院等指标评价小儿日间手术的安全。结果集中管理模式下129 869例小儿日间手术患儿,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14 991例患儿术后出现不适症状,发生率为11.54%(14 991/129 869),伤口疼痛率为10.40%(13 506/129 869),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0.37%(481/129 869),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0.77%(1 004/129 869),其中发热发生率为0.39%,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09%,切口出血发生率为0.06%,阴囊血肿发生率为0.13%,术后复发发生率为0.11%;延迟出院率为0.01%(16/129 869);非计划再手术率为0.0008%(1/129 869);非计划再住院率为0.02%(30/129 869)。结论日间手术执行与传统住院手术同质化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结合日间手术工作中严格的"三个准入"、"三个评估"标准、合理的住院留观时间、规范的出院随访和健康教育、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融入、建立健全的日间手术保障体系等,小儿日间手术模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模式。

  • 标签: 日间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真菌皮肤病患者应用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安全的影响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某医院皮肤科收治的60例真菌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30例和参照组30例。为参照组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盐酸特比萘芬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参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盐酸特比萘芬片 真菌性 皮肤病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常用口服抗血栓药物包括两大类,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药。在使用抗血栓药物之前,应常规评估出血风险,及早采取预防出血的措施。提高华法林疗效和安全的措施包括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给予抗凝管理,进行医师培训和患者教育。新型口服抗凝药使用方便,口服起效快,常规使用不需要监测和调整剂量,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肝、肾功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干预后常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用药前应仔细评估出血和缺血/血栓风险,选择合适药物组合及DAPT的时程。

  • 标签: 抗凝药 华法林 阿司匹林 大出血 抗血栓药 新型口服抗凝药 抗血小板药 用药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医药是临床医疗活动中的重要物品,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随着我国当前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药品的包装与用药安全问题逐渐被关注。不同药品所选择的包装材料、方式等均存在差异,包装影响着药品的安全、保质期等。本文分析了药品的包装材料、包装过程和相关安全标示物等,探究药品包装与安全之间的联系,为药品安全包装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 标签: 药品包装 用药安全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难治支原体肺炎( RMPP )患儿给予小剂量甲泼尼龙的临床疗效和安全。 方法 :于我院 难治支原体肺炎( RMPP ) 患儿中随机抽取 9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小剂量甲泼尼龙,对比两组疗效和安全。 结果 :经本文研究,观察组退热时间( 7.35±1.26 ) d ,咳嗽缓解时间( 9.05±1.17 ) d ,住院时间( 13.57±1.82 ) d , 肺部体征改善时间( 8.24±0.93 ) d ,胸片吸收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发生气管插管 /切开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原因, 并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将2019年 5月至 2020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有创机械通气病人 25例,设为 α组 ,分析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安全影响因素。纳入同期采取预防措施的有创机械通气病人25例,设为 β组,探讨采取预防措施后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25例有创机械通气病人中,发生气管内插管 1例、气管切开 1例、套管滑落 1例、气囊填塞 1例,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 16.00%;其中 套管维护不及时、套管选择及固定不当因素、病人自身因素导致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分别各2例、 1例、 1例。 β组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率 0.00%,明显低于 α组( p<0.05)。 结论: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发生气管插管/切开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原因主要包括套管维护不及时,套管选择及固定不当因素,病人自身因素 。采用预防措施可有效提高气管插管/切开的临床安全,降低气管插管 /切开人工气道并发症。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切开人工气道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探讨。方法: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锁骨骨折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重建钢板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对于发生锁骨骨折的病患,使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治疗,安全强,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可节省病患的治疗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术 锁骨骨折 内固定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紫薯色素安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小鼠每天 3 次、每次 36mL/kg 灌胃给予 200g/L 的青紫薯色素水溶液 14d ,观察其体质量变化和死亡情况;以仓鼠肺成纤维细胞 (CHL) 行染色体畸变试验,对青紫薯色素进行毒理学评价。结果小鼠灌胃给予 21.6g/(kg·d) 青紫薯色素后未出现毒性反应,也无动物死亡,体质量增长良好; CHL 染色体畸变试验呈阴性,染色体畸变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青紫薯色素灌胃给药 21.6g/(kg·d) 未出现急性毒性反应,青紫薯色素在 1.00g/L 剂量下无致突变作用。

  • 标签: 色素类甘薯急性毒性试验染色体畸变
  • 简介:摘要 : 目的 对复方麝香注射液进行肌肉刺激、血管刺激、全身过敏及溶血性实验,以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方法 在肌肉刺激实验中,主要观察2只家兔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后48 h的变化。在血管刺激实验中,主要观察3只家兔分别连续 5 d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的变化。在全身过敏实验中,6只豚鼠隔日3次腹腔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于首次致敏后第14d和第 21d分别静脉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观察 30 m i n内动物的变化。在溶血性实验中,观察本品在4 h内有无溶血和聚集现象。结果 复方麝香注射液对家兔股四头肌无刺激作用,对家兔耳缘静脉无刺激作用,对豚鼠未见过敏反应,家兔无溶血现象。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液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安全可靠 。

  • 标签: 复方麝香注射液 安全性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的不良反应与安全,促使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门诊发生的 80例中药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门诊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 80例患者,男 32例,女 48例,男女比例为 1: 1.5,年龄最小 4岁,最大 86岁, 4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高。中药不良反应发生与给药途径密切相关,静脉注射给药的比例最高,占 57.50%。主要发生在皮肤及附件,表现为皮疹、瘙痒等,共 41例,占 51.25%,其次是消化和呼吸系统。结论:临床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中药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严格把握药品质量,提高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安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o promote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re were 80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2 males and 48 females. The ratio of males to females was 1:1.5. The patients with the minimum age of 4 years, the maximum age of 86 years and over 40 years old had a high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ay of administration. The proportion of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is the highest, accounting for 57.50%. 41 cases (51.25%), followed by digestive and respiratory system.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workers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rictly grasp the quality of drugs,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and safety of drug use, and ensur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drug use to the greatest extent.

  • 标签:
  • 简介:摘要:醒脑静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急救药品,其主要成分有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等,具有良好的醒脑开窍、清热凉血、解毒止痛等功效。本文就醒脑静注射液的安全标准现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今后的安全用药、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安全性检查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根据国内外试验进展,叙述了塔斯玛依对人体系统的相关毒性、安全和功效等。塔斯玛依在一定的剂量下,对机体作用具有安全高、毒性小、疗效显著等特点,以期为临床运用,保健品、营养品开发提供依据。

  • 标签: 塔斯玛依 毒性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