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介绍了骨科外固定支架的作用原理及临床意义,以及国内外的外固定支架相关标准现状和各自优缺点,并对我国行业标准修改采用国外标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 标签: 骨科 外固定支架 标准研究
  • 简介:摘要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初常发生疼痛的疾患。中医辨证分虚实,实证分气滞、血瘀、积滞;虚症分阴虚、阳虚、寒湿。本文从六种类型进行辨证论治。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尿液检验中采用试纸与镜检的效果及差异。 方法: 选取 2016 年度本院 100 例行尿常规送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 , 分别同时使用试纸与镜检对其尿样进行常规检查 , 通过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在 100 例尿样中,经分析可知,采用试纸的阳性检出率为 49% ,阴性检出率为 51% ,镜检的阳性检出率为 46% ,阴性检出率为 54% ,其阳性检出率略低于试纸 , 但组间比较其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临床实践应用中,两种不同的检验方式各有其特点,行尿液检查结果差别较小,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 可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准确率。

  • 标签: 尿液检验 试纸法 镜检法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检测阴道内细菌感染时,比较PCR检验和细菌培养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就诊的156例女性患者,对照组(细菌培养)、试验组(PCR检验),检测两组的检出率,并检测阴道内的各类细菌,分析其特异情况。结果通过对比,试验组的检出率(89.74,70/78)与对照组(71.79,56/78)相较,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检出的加特纳菌率(65.71%)较对照组(48.21%),上升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阴道病,PCR检验的检出率较高,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比血糖测定中快速检验与酶检验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4月——2017年8月间60例于我院接受血糖值测定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快速检验(A检),与酶检验(B检),总结两组临床检出效果。结果A检静脉血血糖值、末梢血血糖值均低于B检静脉血降血糖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式在静脉血血糖值表现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检验、酶检验在血糖测定中均可获得理想检出血糖检测值,其中快速检验检测的末梢血血糖值与酶检验血浆血糖监测值更接近,现实中可根据临床需要,通过结合两种方法提高血糖值检测准确性。

  • 标签: 血糖 快速检验法 酶检验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PCR和细菌培养用于阴道细菌检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2~2016.4妇科收入94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使用PCR进行检测,对照组使用细菌培养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细菌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91.5%,高于对照组76.6%,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PCR检测与细菌培养法相比较,PCR检测阳性率较高,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利于医师对于疾病判断,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PCR法 细菌培养 阴道细菌检验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妇行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与传统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助产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行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B组行传统助产,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护理满意度42例(97.67%)显著高于B组35例(81.40%),A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B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分娩产妇行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产妇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加快产妇的身体康复。

  • 标签: 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法 传统助产法 分娩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下颌阻生齿拔除过程涡轮钻与骨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14名下颌阻生齿患者为本次调研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涡轮钻组和骨凿组,观察两组术后张口受阻、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涡轮钻组的患者术后张口受阻程度大多为轻度(61.40%),术后疼痛程度也集中为轻度,人数占比为61.40%。骨凿组的患者术后受阻程度集中在中度(41.03%)术后疼痛程度大多为中度,人数占比为47.37%;涡轮钻组患者术后重度疼痛人数占比为1.75%,骨凿组术后重度疼痛患者占总比的12.28%。涡轮钻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7.02%,骨凿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28.07%。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比骨,涡轮钻更有助于患者下颌阻生齿的拔除,可以减少患者疼痛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涡轮钻法 骨凿法 下颌阻生齿拔除 对比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PCR检验及细菌培养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与观察。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具有典型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标本作为试验研究,检验时分别予以PCR检验以及细菌培养等检验办法。比较两种检测措施的检出结果。结果PCR检验的检出率与细菌培养法相比显著偏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炎的标本实施PCR,其检出率比较高,应用前景较广。

  • 标签: PCR检验法 阴道细菌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细菌检验的过程中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细菌培养检验,实验组患者则采取PCR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检验效果。结果实验组阳性检查率为96%(48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细菌培养检验法相比较而言,通过对阴道炎患者采用PCR检验,能够提高患者阴道细菌的阳性检测率,为后续用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阴道细菌 检验 细菌培养法 PCR检验法 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中国饮食养生文化中,古人认为,饮食能滋养人的气血,人体摄入谷物后精气就会充足,精气充足气血就会旺盛,气血旺盛筋骨就会强壮。现代医学也认为,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条件,对人体相当重要。饮食得当,可以延年益寿,饮食不当,又会造成致病折寿。所以,正确合理的饮食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 标签: 中医 饮食 养生 食物
  • 简介:摘要目的开创一套能够使患者交费少,医务人员操作简单的导尿。方法选取我科自2005年以来收治外伤后多发胸腰椎、骨盆骨折术后,急性颅脑损伤,复合外伤合并前列腺肥大留置导尿置管困难患者600多例,出现的50多例尿潴留患者,采用直留置针18号在膀胱上进行穿刺留置导尿的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出现尿潴留的50多例患者症状解除。结论我科采用直留置针18号在膀胱上进行穿刺留置导尿,此种方法操作简单,没有创伤,费用低,适合各类尿潴留患者,留置时间较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留置针 尿潴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道细菌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细菌培养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PCR检测及细菌培养,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率。结果PCR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83.33%,明显高于细菌培养的61.81%(P<0.05),PCR检测的加特纳菌检出率为75.69%,显著高于细菌细菌培养的46.53%(P<0.05)。结论在阴道细菌检测中采用PCR具有检出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细菌检测 PCR 细菌培养法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在麻疹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方法:由本市各医院采集并送至本中心接受麻疹病毒检测的50例疑似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标本均采用ELISA和RT-PCR进行麻疹病毒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在不同出疹时间段所取标本的阳性率、检测水平。结果:在50例疑似麻疹患者中,ELISA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22例,IgM抗体阴性28例,阳性率为44.00%;RT-PCR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26例,IgM抗体阴性24例,阳性率为52.00%,两种检测方式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疹第1天收集的标本,采用ELISA检测阳性率为60.00%,采用RT-PCR检测阳性率为80.00%。随着患者采样时间不断改变,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率均逐渐降低,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麻疹疑似患者同一时间段采集血清和咽拭子标本,24例患有免疫史,不伴随有免疫史亦或者是不详的共26例。结论:RT-PCR适用于出疹时间在2d之内疑似麻疹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而ELISA法则适合使用在出疹时间在2d或以上疑似麻疹患者的临床检测中。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麻疹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阴道细菌检验应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中心皮肤性病门诊进行阴道细菌检查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均采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2种检查方式。对比2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细菌培养检验检出的阳性率显著比PCR检验高,且对棒状杆菌、戛纳杆菌以及肠球菌的检出率也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R检验法相比,细菌培养检验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临床检出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也更好。

  • 标签: 阴道细菌检验 PCR 细菌培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分析比较自体血注入和胶原酶注入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方法的优缺点,为以后的相关脑出血研究提供资料。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