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77岁女性患者因骨质疏松症接受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该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用药前无哮喘发作。静脉滴注注射液19 h后,患者出现喘憋、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发作,考虑为注射液所诱发。立即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多索茶碱静脉泵入,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及吸入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30 min后喘憋和呼吸困难症状缓解。26 h后支气管哮喘再次发作,再次给予上述治疗后好转。但患者活动耐量下降,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及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3个月后活动耐量恢复至静脉滴注注射液之前。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仙灵骨葆在军退退休老人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IGF-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军退退休老人骨质疏松症患者260例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30例)和观察组(n=130例)。对照组采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仙灵骨葆治疗,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骨代谢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ET-1水平、骨转换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以及骨特异碱性磷酸酶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唑来膦酸 仙灵骨葆 骨代谢水平 骨转换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及全身应用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外科就诊的骨巨细胞瘤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及术后是否应用分为组(n=21)和非组(n=21),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功能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不良反应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组和非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8.4±20.5)min、(169.5±19.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6.3±9.7)ml、(228.2±16.5)m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63.3±7.4)ml、(161.4±9.3)ml,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3.8±2.1)d、(14.0±2.0)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98,P=0.080;t=1.936,P=0.062;t=0.733,P=0.468;t=-0.290,P=0.774)。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分别为6.54±1.76、6.72±1.51,MSTS评分分别为13.56±2.35、12.79±1.9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56,P=0.724;t=1.148,P=0.258)。两组患者术后4周的VAS评分分别为1.32±0.31、1.92±0.19,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0.93±0.29、1.47±0.3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562,P<0.001;t=-5.177,P<0.001);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0.31±0.12、0.35±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7,P=0.485)。两组患者术后4周的MSTS评分分别为24.89±3.86、21.82±2.95,术后3个月的MSTS评分分别为26.78±2.57、24.62±2.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896,P=0.006;t=2.697,P=0.010);末次随访MSTS评分分别为27.31±2.21、26.69±2.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4,P=0.443)。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时间分别为(9.79±2.58)个月、(7.31±1.7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9,P=0.001)。两组患者复发Campanacci分级及复发瘤体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7.000,P=0.860;χ2=1.062,P>0.999)。两组患者发热发生率分别为23.81%(5/21)、4.76%(1/21),肌痛发生率分别为19.05%(4/21)、4.76%(1/21),流感样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4.29%(3/21)、0(0/21),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2/21)、4.76%(1/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750,P=0.186;χ2=0.980,P=0.341;χ2=1.436,P=0.231;χ2<0.001,P>0.99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下颌骨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局部及全身应用治疗骨巨细胞瘤可改善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及患肢功能,延缓复发时间,可作为骨巨细胞瘤的辅助治疗方案。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二磷酸盐类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骨质疏松患者全髋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影响。方法检索主要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11月10日对骨质疏松患者全髋置换术后应用并评价假体周围骨密度结局指标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研究进行分析。偏倚风险评价应用Cochrane评价员手册,质量评价应用Jadad评分法。应用Rev Man 5.3软件对假体周围骨密度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2区均数差(MD)=0.11,95%可信区间(CI)(0.01,0.2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2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21,P=0.03);Gruen 3区MD=0.11,95%CI (0.01,0.2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3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P=0.03);Gruen 6区MD=0.12,95%CI(0.04,0.2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6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6,P=0.006)。术后6个月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1区MD=0.05,95%CI(0.01,0.0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1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P=0.03);Gruen 2区MD=0.08,95%CI(0.03,0.1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2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3,P=0.002);Gruen 3区MD=0.05,95%CI (0.00,0.1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3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P=0.04);Gruen 4区MD=0.10,95%CI(0.04,0.1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4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6,P=0.0005);Gruen 5区MD=0.08,95% CI(0.03,0.1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5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7,P=0.004)。术后12个月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1区MD=0.09,95%CI(0.05,0.1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1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2,P<0.0001);Gruen 2区MD=0.11,95%CI(0.05,0.1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2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1,P<0.0001);Gruen 3区MD=0.08,95%CI(0.03,0.1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3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2,P=0.0006);Gruen 4区MD=0.15,95%CI(0.09,0.2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4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1,P<0.00001);Gruen 5区MD=0.10,95%CI(0.05,0.1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假体周围骨密度Gruen 5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P=0.0002)。纳入研究均无重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能有效延缓全髋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的降低,增加假体生物学稳定性,且临床应用安全,但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骨密度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 : 目的 恶性肿瘤骨转移 患者采用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 进行 治疗 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出本院于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期间接收的 60 例 恶性肿瘤骨转移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成对照组( n=28 例 )和实验组( n=32 例 ),其中,两组均使用 药物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同时还使用 复方苦参注射液 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止痛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的疼痛缓解有效率( 84.34% )明显地大于对照组( 53.57% ),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P < 0.05 );两组的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 P > 0.05 )。结论 恶性肿瘤骨转移 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 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地减轻患者的骨痛反应,且不存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 标签: 复方苦参注射液 唑来膦酸 恶性肿瘤 骨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髋关节置换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15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联合髋关节置换治疗)和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治疗),每组76例,对比两组腰椎及髋关节骨密度、Harris评分、SF-36评分、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OC)、总骨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吸收标志物(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假体周围骨折发生风险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前两组腰椎骨密度(t=-0.083, P=0.934)、髋关节骨密度(t=0.081, P=0.935)、Harris评分(t=-0.051, P=0.960)、SF-36评分(t=-0.027, P=0.978)、OC(t=0.043, P=0.996)、PINP(t=-0.411, P=0.682)、BALP(t=-0.224, P=0.823)、β-CTX(t=-1.3, P=0.196)、TRACP-5b(t=0.048, P=0.9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6及12个月两组腰椎骨密度、髋关节骨密度、Harris评分、SF-36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腰椎骨密度(t=2.113, P=0.036;t=2.049, P=0.042; t=3.824, P=0.000)、髋关节骨密度(t=2.204, P=0.029;t=2.068, P=0.040;t=4.762, P=0.000)、Harris评分(t=2.578, P=0.011;t=2.616, P=0.010;t=2.868, P=0.005)、SF-36评分(t=4.873, P=0.000;t=7.621, P=0.010;t=8.747, P=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两组OC、PINP、BALP、β-CTX、TRACP-5b低于术前,且观察组OC(t=-3.263, P=0.001)、PINP(t=-3.263, P=0.001)、BALP(t=-3.263, P=0.001)、β-CTX(t=-3.263, P=0.001)、TRACP-5b(t=-3.263, 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假体周围骨折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788,P=0.028);但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6, P=0.562)。结论联合髋关节置换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能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降低假体周围骨折的风险,且安全有效。

  • 标签: 唑来膦酸 髋关节置换 绝经后骨质疏松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应用洛索洛芬钠(乐松)干预首次注射抗骨质疏松后发烧、肌肉酸痛、关节痛、头痛4种副反应及护理观察。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科就诊的100名骨质疏松首次注射磷酸治疗患者,所选患者随机分入A、B两组。A组在注射前后均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每天口服3次,一次一片,连续2天;B组为常规对照组。结果:A组与B组对比,10,12,14,16小时腋窝体温数据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肌肉酸痛、关节痛、头痛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1.9%、1.9%;B组发生率分别为21.3%、12.8%、12.8%。以上三组数据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洛索洛芬钠(乐松)相关副反应。结论:连续2天应用对洛索洛芬钠(乐松)降低了注射抗骨质疏松后引起的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性,通过本科室的常规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 二磷酸盐 洛索洛芬钠(乐松) 注射后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骨化三醇干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颈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00例自 2019.04到 2020.04在莆田市第一医院老年科病房就诊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 50例。对照组患者每天均服用骨化三醇 0.5ug/日,醋酸钙 600mg/日,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口服药物基础上,注射 1次(密固达)。治疗 12月后随访,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股骨颈 BMD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骨密度治疗后稍升高,但差异不显著 (P>0. 05);研究组股骨颈 BMD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上升 (P<0. 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参与研究的所有受试者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 VAS 评分及 SF-36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两组各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研究 组 VAS疼痛评分 及 SF-36 评分均显著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与骨化三醇联合用药有助于提升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股骨颈 BMD,降低其股骨颈骨折风险,有效减轻骨痛,提高生活质量, 适合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人群中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唑来膦酸,骨化三醇,股骨颈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应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月— 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30例老年OV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399例;年龄52~91岁[(72.8±8.3)岁]。骨折节段:T5~T10 82椎,T11~L2 389椎,L3~L5 173椎。178例PKP术后接受治疗(组),252例PKP术后接受基础治疗(基础治疗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骨密度,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1年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统计两组再骨折发生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60个月[(27.3±4.6)个月]。术前及术后1年组腰椎骨密度T值分别为(-2.3±1.5)SD、(-1.2±2.3)SD(P<0.05),基础治疗组分别为(-2.2±1.2)SD、(-2.1±1.1)SD(P>0.05)。术后1年组骨密度明显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组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的VAS分别为(8.6±0.8)分、(2.8±0.8)分、(2.1±0.8)分,基础治疗组分别为(8.5±1.1)分、(2.9±0.9)分、(3.0±2.3)分。组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的ODI分别为48.7±5.3、24.0±2.9、22.3±3.3,基础治疗组分别为48.3±6.1、24.5±3.8、27.6±4.0。术后3 d及1年两组VAS与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术后1年组VAS与ODI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术后2年组再次骨折发生率为10.1%(18/178),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的16.7%(43/252)(P<0.05)。组病死率为5.1%(9/178),基础治疗组为6.3%(16/252)(P>0.05)。术后两组均未出现神经损伤、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PKP术后联用能有效提高OVCF患者骨密度、减轻疼痛、促进功能恢复,并有效降低椎体再次骨折发生率。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骨折,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唑来膦酸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5mg注射液联合钙和维生素D对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09月-2020年09月诊治的64例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5mg注射液联合钙和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 结论 给予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5mg注射液联合钙和维生素D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骨密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唑来膦酸注射液 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 要】本试验对头孢美合成工艺的改进进行研究。着重采用 7-MAC作为起始原料,在低温环境内水解后,与氰甲巯基乙酸甲酯在青霉素 G酰胺酶的作用下制成头孢美酸钠,而后通过酸化、结晶、提纯流程得到头孢美药品。过程中,起始原料的水解产物无需再通过结晶提纯,直接进入酰化反应,既能够有效降低合成工艺的成本,使制备流程更简单,同时也能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使工业化生产的水准得以保障。

  • 标签: 头孢美唑酸 合成工艺 技术改进
  • 简介:摘要来曲为芳香化酶抑制剂(AIs),是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本例患者为64岁妇女,于乳腺癌术后接受治疗期间出现阴道出血,行诊断性刮宫术,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样腺癌。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芳香化酶抑制剂 来曲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参芪消瘿汤剂联合阿仑在甲亢性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现对本院收治的80例甲亢性骨质疏松患者(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阿仑治疗)、观察组(阿仑联合参芪消瘿汤剂治疗),对比2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甲亢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VS 对照组甲亢性骨质疏松患者的77.50%(P<0.05)。结论:对甲亢性骨质疏松患者采取参芪消瘿汤联合阿仑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抑制骨吸收。

  • 标签: 参芪消瘿汤 阿仑膦酸 甲亢性骨质疏松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坤泰胶囊”在PCOS患者中促排卵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2例PCOS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于月经第 5 天开始口服片进行治疗,1 片/次,1 次/d,连续治疗 5 d 后停止治疗为 1 个疗程,并于下次月经第 5 天开始重复下一个疗程的治疗,连续治疗 3 个疗程。 B组22例,采用来曲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坤泰胶囊口服治疗,4 粒/次,3 次/d,治疗 4 周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3 个疗程。结果:在患者治疗 2 个疗程后,A组患者HCG日子宫内膜平均厚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患者采取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帕米二钠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就诊的94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患者为探究对象,采取随机法进行分组,各组纳入47例,分别为常规组、试验组。两组均采取药物进行治疗,常规组予以帕米二钠治疗,试验组同时予以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评价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较,试验组的VAS评分较低,KPS评分较高,HIS、SP、5-HT水平较低,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患者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帕米二钠治疗具有显著价值,能够改善患者活动能力与疼痛情况,同时还可降低疼痛指标水平,具有深入分析意义。

  • 标签: 复方苦参注射液 帕米膦酸二钠 恶性肿瘤 骨转移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泮托拉及枸橼铋钾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分析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胃溃疡患者92例(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随机分为泮托拉治疗的对照组(46例)与联合枸橼铋钾治疗的观察组(46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用药时间短,血清胃分泌水平低,胃液PH值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在胃溃疡治疗中应用泮托拉联合枸橼铋钾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 标签: 泮托拉唑 枸橼酸铋钾 胃溃疡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磷酸治疗骨质疏松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骨质疏松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 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8例,采用碳酸钙 D3和骨化三醇治疗)和实验组( 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磷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参数进行分析收集。结果:经过组间对比显示,实验组腰椎整体、股骨颈部、股骨整体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对骨质疏松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在碳酸钙 D3和骨化三醇治疗基础上使用磷酸治疗,能够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疗效,有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唑来磷酸 骨质疏松 糖尿病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挖掘相关不良反应风险信号,为该药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09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1季度的不良事件(AE)报告中相关不良反应风险信号进行挖掘。AE报告数>3且ROR和PRR的95%置信区间(CI)下限>1的AE被定义为阳性信号。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的首选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AE进行统计和分类,选取AE报告数和信号强度排名前50位的PT进行分析。结果设定时段内FAERS数据库共收到以来曲为首要可疑药物的AE报告31 743例,检测出报告数>3且ROR和PRR的95%CI下限>1的AE风险信号483个,涉及AE报告16 295例。经第2次筛选,获得AE报告数排名前50位和ROR值的排名前50位的PT,筛重后纳入分析的PT为93个,涉及AE报告10 138例。AE报告数居前5位的系统器官依次为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包括囊状和息肉状)[24.48%(2 482/10 138)]、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21.78%(2 208/10 138)]、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17.04%(1 728/10 138)]、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8.82%(894/10 138)]和各类检查[5.47%(555/10 138)]。药品说明书中未收录的PT有32个,信号强度排名前5位者依次为卵巢纤维化(ROR=379.63, 95%CI下限: 120.87; PRR=278.66, 95%CI下限: 120.39)、ret基因突变(ROR=379.63, 95%CI下限: 120.87; PRR=278.66, 95%CI下限: 120.39)、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ROR=208.84, 95%CI下限: 190.30; PRR=174.20, 95%CI下限: 101.56]、桥本脑病[ROR=164.85, 95%CI下限: 69.68; PRR=142.51, 95%CI下限: 67.74]和骨髓水肿综合征[ROR=122.82, 95%CI下限: 65.47; PRR=110.00, 95%CI下限: 64.34]。结论挖掘出32个说明书中未收录的不良反应风险信号,其中以卵巢纤维化、ret基因突变、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桥本脑病和骨髓水肿综合征信号较强,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芳香酶抑制剂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系统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来曲唑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奥美拉联合枸橼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收的5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奥美拉治疗方案,而研究组对患者实施奥美拉联合枸橼莫沙必利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研究意义(P

  • 标签: 奥美拉唑 枸橼酸莫沙必利 临床效果 反流性咽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