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作者: 王军 程铭恩 詹志来 张卫 杨洪军 彭华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13
  • 出处:《中华医史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亳州中医药研究所,亳州 236800,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 23001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 23001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中国医学科学院道地药材研究创新单元(2019RU057),北京 100700
  • 简介:摘要地黄是一味常用的大宗药材,历代经典名方中常收录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干熟地黄、生干地黄等多个品种。为理清经典名方中不同地黄炮制品的来源及品种演变关系,本文对历代本草著作进行了梳理。古今地黄均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天目地黄R. chingii Li曾作为地方品种。南北朝时期地黄已有栽培,唐宋时期栽培技术成熟;河南怀庆府自明代被认为是地黄的道地产区。《神农本草经》所载"干地黄"包括了今天的生地黄和熟地黄;《名医别录》将"生地黄"和"干地黄"相应分条描述,此时所载的生地黄为今之鲜地黄;宋代《本草图经》将"生地黄"与"熟地黄"相应描述,所载生地黄与今之生地黄相近,生地黄在宋代发生了含义的转变;"熟地黄"在秦汉时期的药方中已有记载,宋代单列并独立描述,明代熟地黄的加工方法多样,近代熟地黄加工方式趋于简化。"生干地黄"与"干熟地黄"在本草中独立成条见于明代本草,分别为今之生地黄和熟地黄,两者名称现今基本不用。通过梳理,为经典名方中地黄类药材的基原及加工提供本草学依据。

  • 标签: 经典名方 地黄 品种 基原 本草
  • 简介:【摘 要】零售药店经营药品期间, 要掌握零售药店品种策略,做好客户管理工作,根据客户类型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提高药店的经营效益。本文就零售药店品种策略和客户管理对策进行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零售药店发展。

  • 标签: 零售药店 品种策略 客户管理
  • 简介:摘要:品牌培育 是企业 实现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提升产品利润,更好地开展市场营销的主要保证,是企业长久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工作,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一环。在激烈的全球 市场竞争中,国有制药 企业更需要差异化的观念,形成与同种药品的区别和优势,才能使产品取得市场优势,而品牌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 标签: 制药 品牌建设 用户体验 差异化 知识产权 市场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院校人文素养培育与基础医学教学融合的意义。方法:将 2018年度教学的 320名医学生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医学教育模式,另将 2019年度教学的 320名医学生作为观察组,采取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比较并分析两组学生在教育后的教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在教学后,其工作责任感评分、知识了解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学生之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医学生对日后工作的责任心,提高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基础医学教学 人文素养培育 医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栽培品种紫苏叶与紫苏梗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紫苏叶与紫苏梗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联用技术检测紫苏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以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对比紫苏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差异。结果共鉴定出紫苏叶中24种挥发油成分,紫苏梗中19种挥发油成分。紫苏叶、紫苏梗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均为正戊基-2-呋喃酮,其在紫苏叶中含量为67.493%,在紫苏梗中含量为70.473%。结论紫苏叶与紫苏梗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

  • 标签: 紫苏叶 紫苏梗 挥发油含量测定(中药)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摘要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作为一线与前沿的急诊科室及院前急救人员,对此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及感受。面对形形色色的患者及源源不断的急危重症患者,乃至潜在、疑似甚至明确诊断的传染病患者,急诊急救人员义无反顾,履职尽责,挽救了无数鲜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生命赞歌。为了更好地发扬和传承这种大爱无疆、救死扶伤的职业操守及革命精神,特此提出要在业界树立并秉持急救精神,培养急救思维。

  • 标签: 救死扶伤 急救精神 急救思维